1. 什麼是流動比率如何進行分析
流動比率 (current ratio,CR) 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版期以前,可以變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是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的,即企業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的數值,前者的基準值是2,後者為1。
因流動比率高的企業並不一定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就很強等原因,一般常與速運比率結合運用來衡量企業償還短期債務能力強弱:
CR<1 and QR<0.5 資金流動性差
1.5<CR<2 and 0.75<QR<1 資金流動性一般
CR>2 and QR>1 資金流動性好。
2. 怎麼分析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分析不能獨立於流動資產周轉能力的分析之外,存貨和應收賬款周轉效率低也會影響流動比率分析的實用性。因此,上述兩個指標的應用應結合流動項目的構成和各種流動資產的效率。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用來表示資金的流動性,即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數值。前者的基準值為2,後者為1。但需要注意的是,流動比率高的企業,其短期償債能力並不一定強,因為流動資產中的現金、證券和應收賬款的流動性非常強。
但是,存貨、待攤費用等也是流動資產的項目,其清算時間較長,特別是存貨易出現積壓、滯銷、殘缺、冷備份等現象,流動性較差。速動比率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因為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中易於變現的部分。
(2)流動資產比率分析擴展閱讀:
由於流動資產中,存貨變現能力較差;待攤費用是已經發生的支出,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根本沒有變現能力;而預付賬款意義與存貨等同,因此,這三項不包括在速動資產之內。
由此可見,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能表現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情況下,把兩者確定為1:1是比較講得通的。因為一份債務有一份速動資產來做保證,就不會發生問題。而且合適的速動比率可以保障公司在償還債務的同時不會影響生產經營。
3. 流動比率怎麼計算如何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屬於存量比率。流動比率中的分子流動資產包括速動資產和非速動資產,其中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各種應收款項,
非速動資產包括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
流動比率是相對數指標,排除了企業規模的影響,可以代表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用於同業比較以及本企業不同歷史時期的比較。不存在統一、標準的流動比率數值,不同行業的流動比率通常有明顯區別,不適用於比較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營業周期越短的行業,合理的流動比率越低。
(3)流動資產比率分析擴展閱讀:
流量是按一定時期測算的量,反映一定時期內經濟價值的產生、轉換、交換、轉移或消失,它涉及機構單位的資產負債的物量、構成或價值的變化。
大多數流量是交易流量,如總消費。另一類是非交易流量或稱其他流量,主要包括資產數量的非交易變化,如自然災害等非生產性因素引起的資產變動量,以及市場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價值變化,即重估價反映的資產、負債、凈值變化的流量。
流量具有時期特徵,即流量的數值大小與時期的長短有關。有存量就一定有流量與之對應,而有流量並非一定有存量與之對應,如工資、利息、進口、出口等,作為反映經濟多樣化的流量,就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存量。
4. 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比率可以說明什麼問題
固定資產比率越低企業資產才能更快的流動,從資金營運能力來看,固定資產比率越低企業營運能力越強。
流動資產比率表示企業流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越高,說明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越高,現金流越強。
(4)流動資產比率分析擴展閱讀
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是衡量公司財務結構穩定性的一個指標。它是股東權益除以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固定資產總額×100%。這個比率反映了購買固定資產所需要的資金有多大比例是來自於所有者資本的。
流動資產比率的計算公式:
第一種計算公式: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所有者權益*100%
第二種計算公式:[(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 [(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100%
5. 流動資產率與流動比率的區別
1.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分母都是流動負債;
兩個公式都是用來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2.
流動比率的意義在於揭示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考察短期債務償還的安全性,速動比率是用以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即刻用來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
速動比率由於剔除了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弱且不穩定的資產,較之流動比率能夠更加准確、可靠地評價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其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
3.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表示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償還能力。
而速動比率是流動資產減去存貨部分後再除以流動負債,因為存貨通常不能隨時兌現,所以速動比率表示的是公司是否有隨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6. 流動資產比率等於流動資產除以總資產凈額。 總資產凈額即是凈資產,這個公式的邏輯是什麼
流動資產比率等於流動資產除以總資產凈額。 總資產凈額即是凈資產
流動資產比率跟固定資產比率相似,它表示企業流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在這里可以有兩種計算公式,一種是用期末的流動資產除以所有者權益,另外一種是用平均流動資產除以平均所有者權益。第一種方法主要衡量的是期末時點企業流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而第二種方法是對流動資產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整體考量,考察兩者的全年比例。
第一種計算公式: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所有者權益*100%
第二種計算公式:[(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 [(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100%
企業短期債務的期限短,一般只能用變現時間短的流動資產來償付。因此一般用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及時足額償還的保證程度,來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主要衡量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一般認為,工業生產性企業合理的流動比率最低應該是2。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強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這樣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提出的防禦型投資者選股標準是:對於工業企業而言,流動資產應該至少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流動比率不低於2.
但這是一個長期以來形成的經驗性標准,並不能從理論上證明,也無法在實踐中形成統一標准。尤其需要說明的是,流動比率不低於2,適用於一般性的企業,但並不完全適用於巴菲特最喜歡選擇的具有強大持續性競爭優勢的超級明星公司。
另外,不同行業的流動比率差別較大。因此,計算出來的流動比率,需要和同行業平均流動比率進行比較,並與本企業的歷史流動比率進行比較,才能判斷公司的流動比率是否過高或者過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所包括的項目以及經營上的因素,才能確定流動比率過高或過低的原因。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流動比率高,一般表明償債保證程度較強。但是有些企業雖然流動比率較高,但賬上卻沒有多少真正能夠迅速用來償債的現金和存款,其流動資產中大部分是變現速度較慢的存貨、應收賬款、待攤費用等。所以在分析流動比率時,還需進一步分析流動資產的構成項目,計算並比較公司的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7. 流動比率和流動資產比率 有什麼不一樣,分析這兩項代表了什麼
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這個比率要活學活用,運用這個比率是要考慮存貨和應收款項,以及自然增長的負債對這個比率的影響。
8. 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比率,有沒有一個合理的比
首先,提這個問題之前,你要明白你所屬企業的性質(譬如,房地產行業,生產性企業。。),站在不同性質的企業角度,比率所帶來的結果性分析也就不一樣。
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同屬於資產類,其比率的結果,無非就是企業資金的流動性與固定性的高低問題。
比率高說明,企業在固定資產這塊的資本支出大,但是資金流就降低,進而會有償債能力危機,但是,固定資產支出較大,就相當於你在股票市場一樣,大額購買股票,風險很大,但是資產收益率很高;
比率小,說明企業流動資產多,所佔資產比重大,這樣說明企業資金空置,沒有進行投資,或者是閑置沒有進行市場競爭,資本輸出!但是這樣可以規避資金短缺的風險,但對企業收益角度來講,不是好事情。
企業存在的目的還不是為了賺錢,空閑那樣的資金,肯定就是不正常的。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這些問題還是要結合具體的實際來分析!
9. 進行流動資產構成分析時 一般要計算哪些財務比例
流動資產用於分析時,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存貨) / 流動負債
3、現金比率,計算公式: (現金+現金等價物) / 流動負債
二、營運分析:
1、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 / 平均存貨
2、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公式: 賒銷收入凈額 /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3、流動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流動資產余額
希望幫助到你。
10. 流動比率和流動資產比率 有什麼不一樣,分析這兩項代表了什麼 分析流動資產比率,是衡量什麼的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流動資產比率跟固定資產比率相似,它表示企業流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在這里可以有兩種計算公式,一種是用期末的流動資產除以所有者權益,另外一種是用平均流動資產除以平均所有者權益.第一種方法主要衡量的是期末時點企業流動資產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而第二種方法是對流動資產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整體考量,考察兩者的全年比例.
第一種計算公式: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所有者權益*100%
第二種計算公式:[(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 [(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