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證券交易所lof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etf的相同點和區別,多謝各位大俠
LOF和的相似點
一、同跨兩級市場
ETF和LOF都同時存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都可以像開放式基金一樣通過基金發起人、管理人、銀行及其他代銷機構網點進行申購和贖回。同時,也可以像封閉式基金那樣通
過交易所的系統買賣。
二、理論上都存在套利機會
由於上述兩種交易方式並存,申購和贖回價格取決於基金單位資產凈值,而市場交易價格由系統撮合形成,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兩者之間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離,當這種偏離足以抵消交易成本的時候,就存在理論上的套利機會。投資者採取低買高賣的方式就可以獲得差價收益。
三、折溢價幅度小
雖然基金單位的交易價格受到供求關系和當日行情的影響,但它始終是圍繞基金單位凈值上下波動的。由於上述套利機制的存在,當兩者的偏離超過一定的程度,就會引發套利行為,從而使交易價格向凈值回歸,所以其折溢價水平遠低於單純的封閉式基金。
四、費用低,流動性強
在交易過程中不需申購和贖回費用,只需支付最多0.5%的雙邊費用。另外由於同時存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流動性明顯強於一般的開放式基金。另外,ETF屬於被動式投資,管理費用一般不超過0.5%,遠遠低於開放式基金的1%-1.5%水平。
LOF和ETF的差異點
一、適用的基金類型不同
ETF主要是基於某一指數的被動性投資基金產品,而LOF雖然也採取了開放式基金在交易所上市的方式,但它不僅可以用於被動投資的基金產品,也可以用於經濟投資的基金。
二、申購和贖回的標的不同
在申購和贖回時,ETF與投資者交換的是基金份額和"一攬子"股票,而LOF則是基金份額與投資者交換現金。
三、參與的門檻不同
按照國外的經驗和華夏基金上證50ETF的設計方案,其申購贖回的基本單位是100萬份基金單位,起點較高,適合機構客戶和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而LOF產品的申購和贖回與其他開放式基金一樣,申購起點為1000基金單位,更適合中小投資者參與。
四、套利操作方式和成本不同
ETF在套利交易過程中必須通過一攬子股票的買賣,同時涉及到基金和股票兩個市場,而對LOF進行套利交易只涉及基金的交易。更突出的區別是,根據上交所關於ETF的設計,為投資者提供了實時套利的機會,可以實現 T+0交易,其交易成本除交易費用外主要是沖擊成本;而深交所目前對LOF的交易設計是申購和贖回的基金單位和市場買賣的基金單位分別由中國注冊登記系統和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系統託管,跨越申購贖回市場與交易所市場進行交易必須經過系統之間的轉託管,需要兩個交易日的時間,所以LOF套利還要承擔時間上的等待成本,進而增加了套利成本。
LOF和ETF的市場影響
一、LOF影響
LOF的推出為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退出途徑和方式,也為投資者投資基金提供了一種方便的交易方式。
隨著LOF產品的推出,還很有可能導致目前我國開放式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用的下降。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二級市場的交易成本與一級申購贖回的費用差距太大,很可能出現發行時認購不利,而在交易所掛牌後交易活躍的局面。
還有LOF可在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之間搭建橋梁,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台,如果實施順利可以推廣到封閉式基金轉開放的問題解決上。
二、ETF影響
ETF完全復制指數的投資策略將會進一步推動指數化投資理念在中國股票市場的運用。ETF基金緊緊跟蹤某一有代表性的指數,投資者購買一個基金單位,就等於按權重購買這個指數的所有股票,所以只要這個指數能夠充分反映大勢的走勢情況,投資者就不會出現"賺了指數反而賠錢"的情況,盈虧視大勢的走勢情況而能夠正確地確定。
ETF提供了對標的指數的套利功能,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投資於相應指數的成分股,並時刻緊盯ETF價格與成分股組合價值的偏離,大量進行套利操作直至這種偏離回到無套利空間的范圍內。這些頻繁大量的套利交易,將會提高標的股票的活躍程度,從而促進標的指數的流動性,並減少指數的波動,保持市場的穩定。
B. 上證50ETF和滬市50支股票的關系
上證50ETF作為上海市場最具代表性的藍籌指數之一,上證50指數是境內首隻交易型開放式指回數基答金(ETF)的跟蹤標的。上證50ETF是一種創新型基金。
ETF是指數股票型基金,它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兩方力量拉鋸決定出來的,它的「凈值」則是根據基金總資產減總負債後,除以發行總份數計算出來的。 理論上這種ETF基金的市價,應該隨時等於凈值。 但因市場上多空推移的緣故,市價經常偏離凈值。如果市價低於凈值,「折價率」大於0%;如果市價高於凈值,「折價率」小於0%(此時以溢價率大於0來論)。
上證50ETF基金單位凈值實時公布上海證券交易所根據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每日提供的申購贖回清單,按照清單內一籃子股票的最新成交價格和預估現金。
C. 什麼叫ETF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根據投資方法的不同,ETF可以分為指數基金和積極管理型基金,國外絕大多數ETF是指數基金。目前國內推出的ETF也是指數基金。
ETF指數基金代表一籃子股票的所有權,是指像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基金,其交易價格、基金份額凈值走勢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
因此,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
市場影響
1、增加了交易所的市場吸引力
ETF的推出,使市場豐富了交易品種,完善了品種布局,有助於市場吸引更多具備實力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的加盟,有助於引導儲蓄資金向證券市場的分流,有助於市場產品創新的進一步深入進行。
2、為投資者增加了投資機會
作為指數化產品,ETF的交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某一特定板塊、特定指數、特定行業乃至特定地區股票的機會,那些以特定板塊為目標的指數,除了繼續發揮價格揭示作用外,將可以用作投資者的投資工具。
而且,這種無現金管理的ETF,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基金資產的使用效率,規避因應付經常性贖回不斷調整組合而平添的交易成本和稅負,有利於保護基金投資者的長期利益。
D. 股市 ETF指的是什麼
ETF基金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s,簡稱「ETF」),是一種在交易內所上市交易的、基金容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屬於開放式基金的一種特殊類型,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由於同時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問題。
E. 股票:上證50ETF這個東西,代碼是多少
上證50ETF的代碼為510050。
上證5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指數簡稱為上證50,代碼510050,基日為2003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2004年1月2日正式發布並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證50ETF的投資目標是緊密跟蹤上證50指數,最小化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基金採取被動式投資策略,具體使用的跟蹤指數的投資方法主要是完全復製法,追求實現與上證50指數類似的風險與收益特徵。
(5)上海證券交易所etf擴展閱讀:
上證50ETF的相對優勢:
1、市場代表性好:
指數最重要的是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整個市場的走勢。按2004年6月30日收盤價計算,上證50指數成份股總市值為13875億元,占上證A股812隻股票總市值的45.15%。
從相關性來看,在2004年1-6月間,上證50指數的日對數收益率與上證A指日對數收益率的相關系數高達0.961。這說明了上證50指數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夠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總體走勢。
2、成份股流動性高:
在2004年1-6月間,上證50指數成份股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額日平均分別為553萬股和43億元,分別占上證A股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金額的32.3%和30.1%。上證50指數成份股良好的流動性是投資者進行申購贖回、套利的基本保障。
3、指數穩定性強:
在2004年1-6月間,上證50指數日對數收益率的標准差為0.0127,而上證A股指數為0.0139。這說明了上證50指數的穩定性更強,投資風險較小。
4、道德風險低:
上證50指數成份股具有明顯的大盤籃籌特徵,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出現道德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F. ETF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
是上海交易所的,我國的首隻ETF就是在上交所上市的-----上證50ETF,此ETF採用完全復制方法,而後中國開始出現抽樣復制方法。
G.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哪些指數有對應的etf基金
519打頭的ETF都是上海的
比如510050上證50ETF,510010治理ETF,510020超大盤ETF等
H. 上證50etf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ETF是一種介於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之間的基金,是基金與股票的混合新產品。普通投資者其實可以將上證50ETF看成是一隻指數股票。
上證50ETF是由上證50指數的50隻樣本股組成的一種上市交易型基金。這種基金的投資組合主要是上證50指數的樣本股。
普通投資者其實可以將上證50ETF看成是一隻指數股票。ETF是一種介於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之間的基金,是基金與股票的混合新產品。
上證50ETF權證產品是一種備兌認購權證,其發行人是證券公司。產品約定投資者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有權以約定的價格購買若干份50ETF,投資者因此支付給發行人一定的獲得權利的成本。
(8)上海證券交易所etf擴展閱讀: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上證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基期)× 1000 其中,總市值= Σ(市價×發行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