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本均線指標是什麼意思
成本均線指標(CYC)在計算中考慮了成交量的作用,可以真實的反應最後的持股人的成本。版CYC指標分5日、權13日、34日及∞(無窮)四條線,前三條線為市場交易中大盤或某隻個股最近該日內買入股票者的平均建倉成本,∞線是大盤或某隻個股所有持籌者的平均建倉成本。
該線還分日線、周線及月線。 5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分別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場平均建倉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線為10.2元,表示13日以來買入該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為10.2元。無限長的成本均線則表示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成本均線比用移動平均線作為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要准確,所以比移動均線的表現要好。比如,成本均線的多頭或空頭排列相當穩定,在行情沒有反轉之前,出現的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成本均線表現出明顯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線和∞成本均線,其支撐壓力作用更為明顯。
㈡ 請問股票均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票均線是反映價格運行的重要指標,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專的高點或低屬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
㈢ 股票里說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之間是主力成本價,怎麼理解希望發個圖
主力的成本價一般情況下,別人是無法知道的。這是主力的絕對秘密。回
但是,在日常交易中,答我們利用統計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主力的大概成本價,現在有許多這樣的軟體,可能會准確一點,但你得掏錢買。
我的方法是:首先確定買賣計劃,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再找市場的大概成本,短線看10日均線,中線看30日,長線看120日;再結合SLL指標和動態籌碼分布來判斷;另外,我還可使用軟體的成本分布、火焰山等功能知道主力的大體成本。如: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是多少?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在3.40-3.80;市場平均成本:3.45,獲利盤:23.23%,等等。
你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先在裡面練習一下比較好,我開始就是這樣學習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㈣ 為什麼均線代表資金的平均成本
移動平均線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內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容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多少日的均線就代表該段時期內的股票平均價格,也就代表了平均成本了.
㈤ 股票的什麼均線代表主力成本
主力做一隻股不會做幾個月,建倉吸貨拉升出貨起碼是以年計,所以基本上是200均線以上的才會成為主力的成本均線。
㈥ 股票均線是什麼意思
均線多頭發散:是市場趨勢是強勢上升勢,均線在5—10—20—30—60k線下支撐排列向上為多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趨勢為強勢上升勢,操作思維為多頭思維。進場以均價線的支撐點為買點,下破均價線支撐止損。多頭排列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的概念,所以需要根據自己平時經驗來取得一個比較有效的標准來衡量。
例如我們在下面的公式中的模型是:MA5>MA10>MA30,維持時間3天作為多頭排列的定義。
並且注意請不要使用連等或者連線的大於號,就像上面的「MA5>MA10>MA30」不可以直接出現在公式組當中,用「AND」連等符將兩個連接判斷式連接起來!
MA5:=MA(CLOSE,5);
MA10:=MA(CLOSE,10);
MA30:=MA(CLOSE,30);
CC:=MA5>MA30 AND MA10>MA30;
COUNT(CC,3)=3
簡單的表達:
就是5天線在10天線,20天線,30天線上方10天線在20天線,30天線上方20天線在30天線上方常用操作: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㈦ 股市當中的平均成本是什麼意思它能說明什麼
成本均線CYC成本均線在計算中考慮了成交量的作用,並用神經方法解決了在計算時間內短線客反復買賣的問題,可以真實的反應最後的持股人的成本。5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分別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場平均建倉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線為10.2元,表示13日以來買入該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為10.2元。無限長的成本均線則表示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成本均線比用移動平均線作為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要准確,所以比移動均線的表現要好。比如,成本均線的多頭或空頭排列相當穩定,在行情沒有反轉之前,出現的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成本均線表現出明顯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線和∞成本均線,其支撐壓力作用更顯。成本均線的壓力作用成本均線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成本均線,它是市場牛熊的重要分水嶺,股價在此之上,市場在玩追漲游戲,是牛市;股價在此之下,市場在玩割肉游戲,是熊市。∞成本均線的速率相當穩定,相比之下,有限時間的移動均線都有隨行情波動不夠穩定的特點。∞成本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很顯著,在熊市中可以明顯看到∞成本均線構成了一次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最終被一輪有力的帶量上漲突破,才宣告熊市結束。在牛市中,∞成本均線很難被短期回調打穿,成為明顯的支撐;而當股價最終跌破這條線的時候則常常是最後的出逃機會,必須立刻傾倉,因為此線之下支撐力量頓減,一旦突破會有一段較快的下跌,而且以後∞成本均線將開始發揮壓力作用,熊市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所以可以把∞成本均線作為最後的止損線。如果以向上突破成本均線為買入信號,以向下突破成本均線為賣出信號,則獲利為持股期間成本抬高的部分,這是一個較溫和的獲利。34日成本均線也有較好的支撐和壓力作用,中等力度的回調一般都無法突破34日成本均線。短期成本均線隨價格波動比較明顯,支撐和壓力作用減弱,但比較起來仍比同時間的移動均線的表現好。
㈧ 如何看股票的成本均線
般而言均線就是代表M日個股成本均線, 而個股的市場平均成本可以看MCST市場平均成本指標版
MCST是市場平均成本價格;權
MCST上升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上升;
3. MCST下降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下降。
成本均線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成本均線,它是市場牛熊的重要分水嶺,股價在此之上,市場在玩追漲游戲,是牛市;股價在此之下,市場在玩割肉游戲,是熊市。∞成本均線的速率相當穩定,相比之下,有限時間的移動均線都有隨行情波動不夠穩定的特點。∞成本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很顯著,在熊市中可以明顯看到∞成本均線構成了一次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最終被一輪有力的帶量上漲突破,才宣告熊市結束。在牛市中,∞成本均線很難被短期回調打穿,成為明顯的支撐;而當股價最終跌破這條線的時候則常常是最後的出逃機會,必須立刻清倉。因為此線之下支撐力量頓減,一旦突破會有一段較快的下跌,而且以後∞成本均線將開始發揮壓力作用,熊市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所以可以把∞成本均線作為最後的止損線。如果以向上突破成本均線為買入信號,以向下突破成本均線為賣出信號,則獲利為持股期間成本抬高的部分,這是一個較溫和的獲利。
㈨ 股票中的市場成本均線指的是什麼
你說的可能就是移動平均線吧。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㈩ 均線 與 成本均線 有什麼分別
你好,移動平均線(MA)是將一段時間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和對未來股價走勢預測的一種分析。移動平均線可以分為5日、10日、30日、60日、120日、240日的均線圖,其中5日均線和10日均線是短期移動均線圖;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圖是中期均線圖;120日均線和240日均線是長期均線圖。
成本平均線(CYC)在技術中考慮了成交量,可以真實的反應最後持股人的成本。CYC成本均線可分為5日、13日、34日以及正無窮的均線圖,其中5日、13日、34日反映的是大盤或者個股改日買入股票者的平均成本,正無窮反映是大盤或者個股所有持有者的平均成本。
其次,移動均線在計算中沒有考慮成交量,以最後收盤價為依據,很容易被人操縱。
最後,一般在牛市中,投資者比較喜歡參考移動平均線來選個股,在熊市中參考成本平均線來選股,避免高價買入的風險。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