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趨勢分析法名詞解釋

趨勢分析法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1-06-15 07:35:20

❶ 什麼是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法是通過對有關指標的各期對基期的變化趨勢的分析,從中發現回問題,為追答索和檢查帳目提供線索的一種分析方法。例如通過對應收帳款的趨勢分析,就可對壞帳的可能與應催收的貨款作出一般評價。趨勢分析法可用相對數也可用絕對數。

它是通過對財務報表中各類相關數字資料,將兩期或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以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趨勢分析法通常要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1)趨勢分析法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趨勢分析法應用目的:

1、確定引起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動的主要原因;

2、確定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發展趨勢對投資者是否有利;

3、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趨勢。這種分析方法屬於一種動態分析,它是以差額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同時又能有效地彌補其不足。

❷ 趨勢分析法是什麼意思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trend
analysis
approach又叫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內過對財務報表中各類相關容數字資料,將兩期或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以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趨勢分析法通常要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❸ 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與滑動窗口平均法是目前重磁資料數據處理中常用的方法,參數選擇恰當時,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分場效果。趨勢分析法的原理與異常平滑有相似之處,只不過這里是以一個一定階次的數學曲面來代表測區內異常變化的趨勢,並以此趨勢作為區域場來看待,從布格重力異常中減去這一區域異常,即獲得測區內的局部異常。

該方法是選用一個m階(沿測區x、y方向是一樣的)多項式來描述全測區的區域異常,m階多項式的一般形式為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式中:a0,a1,…,aM-1為M個待定系數。若多項式的階數為m,則

+1),

即為趨勢值(區域異常)。顯然,一階方程代表一個平面,二階方程代表一個二次曲面,高階方程則表示了一個高階曲面。

下面我們以二次曲面擬合區域異常為例來說明方法的原理。設趨勢面為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aj(j=0,1,2,…,5)為六個待定系數。在測區中按一定網格共選取n個測點,其坐標為(xi,yi),相應點的布格異常值為gi(i=1,2,…,n)。要使二次曲面能與重力異常的變化在最小二乘意義下得到最佳擬合,系數aj應滿足: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根據多元函數求極值法,則式(2-8-3)成立的條件是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於是可以得到一個包含待定系數aj的線性方程組,其矩陣形式為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式中: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當det(ATA)≠0時,可求得各系數aj,再利用式(2-8-3)便可計算出各網格點上的趨勢值

可以看出,在做趨勢分析時,坐標系是固定而非滑動的,因而必須求出所有的待定系數。多項式階次的選擇,應視區域異常的復雜程度來定,階次偏高,會造成趨勢值受局部異常的影響較大,造成最後的局部異常幅值被削弱。對重力異常的處理來說,一般選用2~3階為宜,復雜地區也只取4~5階;趨勢分析法同樣也會在分場時出現虛假異常問題,必要時可採用多次迭代的辦法予以消除。

❹ 什麼叫趨勢分析主要分析步驟

是指將實際達到的結果,與不同時期財務報表中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 ,從而確定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和變化規律的一種分析方法。具體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比和環比兩種方法,定比是以某一時期為基數,其他各期均與該期的基數進行比較。而環比是分別以上一時期為基數,下一時期與上一時期的基數進行比較。
一、趨勢線 1.所謂趨勢線,就是根據股價上下變動的趨勢所畫出的線路,畫趨勢線的目的,即依其脈絡尋找出恰當的賣點與買點。趨勢線可分為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與橫向整理趨勢線。 2.股價在上升行情時,除了在連接股價波動的低點畫一直線外,也應在連接股價波動的高點畫一直線,於是股價便在這兩條直線內上下波動,這就是上升趨勢軌道。股價在下跌行情時,除了連接股價波動的高點畫一直線外,也要在股價波動的低點畫一條直線,股價在這兩條直線內上下波動,這就是下跌趨勢軌道。股價在橫向整理時可形成橫向箱型趨勢線。 二、利用趨勢軌道決定買賣點 1.無論是在上升或下跌趨勢軌道中,當股價觸及上方的壓力線時,就是賣出的時機;當股價觸及下方的支撐線時,就是買進的時機。 2.若在上升趨勢軌道中,發現股價突破上方的壓力線時,證明新的上升趨勢線即將產生。 3.同理,若在下跌趨勢中,發現股價突破下方的支撐線時,可能新的下跌趨勢軌道即將產生。 4.股價在上升行情時,一波的波峰會比前一波峰高,一波的波谷會比前一波谷高;而在下跌行情時,一波的波峰比前一波峰低,一波的的波谷會比前一波谷低。 5.處於上升趨勢軌道中,若發現股價無法觸及上方的壓力線時,即表示漲勢趨弱了。 三、幾種趨勢線圖示 1.上升趨勢分析。股價上升趨勢線是指股價上升波段中,股價底部之連接線而言,這連接而成之上升趨勢線通常相當規則,在上升趨勢線的股價波動上畫一條與上升趨勢線平行的線,這條平行線又稱返回線。(如圖1所示). (1)買賣點分析: 1.在股價上升趨勢中,當股價下跌而觸及股價上升趨勢線時,便是絕佳的買點(買進信號),投資者可酌量買進股票。 2.當股價上升而觸及股價上升趨勢線之返回線時,便是股票絕佳之賣點(賣出信號)投資者可將手中的持股賣掉。 3.上升趨勢之依艾略特波段分析認為:上升分三波段,每一波段上升幅度皆同,投資者可以等幅測量,比如第一波由45元上升至60元,拉回50元,第二波由50元上升至65元,拉回55元,第三波可上升至65元左右。 (2)行情分析:一個多頭行情主要由原始、次級或短期上升波動所組成,股價一波比一波高,每兩個底部低點即可連成一條上升趨勢線,一般而言,原始上升趨勢線較為平緩,歷經時間較長,而次級或短期上升趨勢線較為陡峭,其歷經時間有時甚短。 (原始上升趨勢線:一般多頭市場之原始上升趨勢線的建立往往歷經相當長時間(短則一二年長則四五年)的波動,其上升仰角較小,約為300~450. (短期上升趨勢線:指多頭市場之各次級滾動,以各波之底部低點為基準點向上延伸,其經歷之時間較短,一般為數周或數月這波動所建立,其上升仰角較陡,約為450~600角,有時甚至在600角以上(尤其在多頭市場初期最易出現)。 上升趨勢線之支撐與壓力:在股價上升趨勢中,遇到以往密集成交區或其他阻力位,在某個股價價位上,賣壓很大,足以阻止股價上升,或進行使止升走勢的股價反轉下跌,這種情況便是股逢壓力。 2.整理趨勢分析。矩形整理在股市亦稱為箱形整理。股價在某一價格區人上下移動,移動之軌道由兩條平行於橫軸之平行線所界定,其形狀就像幾何圖形的矩形或長方形,矩形整理亦稱為箱形整理。 箱形整理形態通常出現在股價上升走勢或下跌走勢之初期或中期,若箱形出現在股價上升走勢或下跌走勢之末期,往往形成反轉形態,而非整理形態。 (1)箱形整理形態一般在股價上升波完成或下跌波完成之後出現;(2)成交量配合箱形整理的完成,起初大量而逐步萎縮,一直到股價突破箱形整理為止;(3)股價最遲必須在三至四周內按預定的方向突破。 向上突破初期時箱形向上平移;向下跌破時箱形向下平移,暴漲暴跌的情況除外。 若不符合上述特徵,箱形整理有可能失敗而成為箱形反轉。 3.下降趨勢分析 (1)下跌趨勢線之形成:一個空頭行情是由原始,次級或短期下跌波動所構成,股價一波比一波低,每兩個反彈之高點即可連成一條下跌趨勢線,一般而言,原始下跌趨勢線較為平緩,經歷時間較長,而次級或短期下跌趨勢線較為陡峭,其經歷時間有時甚短。 (原始下跌趨勢線:一般空頭市場之原始下跌趨勢線經歷之時間較原始上升趨勢線為短,約為(一至二年),其下降之角度較為平緩約為300~450。 (短期下跌趨勢線:指空頭市場之次級波動,以各反彈頂點為基準點向下延伸,其經歷之時間甚短,一般為數日或數周之波動所建立,其下降之角度約為600左右。 股價下跌,遠離股價下降趨勢線,負乖離太大,30日乖離率這-15~-30時,股價會反彈。 (2)空頭行情時,一般下降波段分為三波段,完成後方有二波段之反彈行情。在多頭市場時,下降一般為二波段之行情。 4.中心趨勢線。 (1)在股價趨勢線中,除上升、下跌、盤整等趨勢線外,有一種趨勢線,股價經常順著中心趨勢線,呈現上下對稱或不對稱的波動,這種股價圍繞趨勢線進行上下波動的走勢,最近被冠上流行新名詞,就是「X線」。 (2)中心趨勢線有三種: A.上升中心線。股價可以是從低檔上揚,先將上升中心線當作是壓力線,在一次或多次上沖後,終於突破上升中心線而上揚,在股價上揚後,仍有一次或多次拉回的走勢,中心線此時由壓力線轉為支撐線(如圖6)。股價也可能是從高檔下跌,在下跌過程中,一次或多次因上升中心線的支撐而反彈,但最後跌破中心線,在跌破中心線後,股價向中心線拉回,但反彈至中心線後,而臨壓力再下跌。 B.下跌中心線,股價圍繞下跌中心線在波動,股價走勢為:由上而下,中心線由支撐線轉為壓力線;由下而上,中心線由墳力線為支撐線(如圖7)。 C.水平中心線,股價呈現箱形的上下整理,其中心線往往是水平線,股價可能在中心線下波動,然後突過中心線之上,或稱在中心線之上波動,然後跌破中心線而下(如圖8,圖9)。 (3)中心趨勢線的使用要領: 1.壓力:無論中心趨勢線是上升、下跌或水平,當股價由低點向上,常在接觸到中心線時,面臨壓力而下跌。 2.支撐:當股價由高點向下時,在股價接觸中心線時,會在臨支撐,股價通常在此反彈。 3.中心線的作用。長期高低點所連接的趨勢線,影響力最大,其次是中期高低點所繪的趨勢線,短期高低點所繪的趨勢線力量較小。因此,股價碰到短期趨勢線,僅短期回檔,若碰到中期趨勢線,則回檔在10%左右,若碰到長期趨勢線,通常會有一次中期回檔整理。 4.中心線也會出現扇形效果。有時趨勢線劃起來可能很多條,因此有時會在某個價位形成多條中心線交叉,這個點便會因力量交叉凝集,而成為一個較大的支撐或壓力點,甚至使行情產生反轉。

❺ 趨勢分析怎麼分析

趨勢分析,想要分清趨勢的話,一定要知道有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無趨勢的狀態。

❻ 趨勢預測分析法的定義

主要就是趨勢一旦形成,必將延續。但是等趨勢走完後已經就晚了。。
最常用的趨勢就是通道線。有兩個最高價,兩個最低價。畫出的直線。(具體的就是波峰和波谷)等待第三點的確認。。。這樣才是最有效的股價在不同的位置通道對其有不同的概念和意義。。
在通道之上:上線時第一支撐,下線時第二支撐。。。
在中間:上線時壓力,下線時支撐。
在下面;下線時阻力,上線第二阻力。
還有單根的趨勢線就是上升下降壓力線

❼ 財務報表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是什麼意思有例題解析最好!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目錄
1 什麼是因素分析法?
2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3 運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4 採用因素分析法時注意的問題
什麼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連環替代法,是指數法原理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和發展。它根據指數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變動時,為了觀察某一因素變動的影響而將其他因素固定下來,如此逐項分析,逐項替代,故稱因素分析法或連環替代法。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
連環替代法
它是將分析指標分解為各個可以計量的因素,並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順次用各因素的比較值(通常即實際值)替代基準值(通常為標准值或計劃值),據以測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例如,某一個財務指標及有關因素的關系由如下式子構成:實際指標:Po=×Bo×Co;標准指標:Ps=As×Bs×Cs;實際與標準的總差異為Po-Ps,P G 這一總差異同時受到A、B、C三個因素的影響,它們各自的影響程度可分別由以下式子計算求得:
A因素變動的影響:(Ao-As)×Bs×Cs;
B因素變動的影響;Ao×(Bo-Bs)×Cs;
C因素變動的影響:Ao×Bo×(Co-Cs)。
最後,可以將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響數相加就應該等於總差異Po-Ps。
差額分析法
它是連環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是利用各個因素的比較值與基準值之間的差額,來計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例如,企業利潤總額是由三個因素影響的,其表達式為: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損益±營業外收支凈額,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潤變化時可以分別算出今年利潤總額的變化,以及三個影響因素與去年比較時不同的變化,這樣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潤增加或減少是主要由三個因素中的哪個因素引起的。
指標分解法
例如資產利潤率,可分解為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利潤率的乘積。
定基替代法
分別用分析值替代標准值,測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例如標准成本的差異分析。
運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1、確定需要分析的指標;
2、確定影響該指標的各因素及與該指標的關系;
3、計算確定各個因素影響的程度數額。
採用因素分析法時注意的問題
1、注意因素分解的關聯性;
2、因素替代的順序性;
3、順序替代的連環性,即計算每一個因素變動時,都是在前一次計算的基礎上進行,並採用連環比較的方法確定因素變化影響結果;
4、計算結果的假定性,連環替代法計算的各因素變動的影響數,會因替代計算的順序不同而有差別,即其計算結果只是在某種假定前提下的結果,為此,財務分析人員在具體運用此方法時,應注意力求使這種假定是合乎邏輯的假定,是具有實際經濟意義的假定,這樣,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就不會妨礙分析的有效性。
是指確定影響因素,測量其影響程度,查明指標變動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趨勢分析法又叫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過對財務報表中各類相關數字資料,將兩期或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以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趨勢分析法通常要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編輯本段]應用目的 確定引起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動的主要原因;
確定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發展趨勢對投資者是否有利;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趨勢。這種分析方法屬於一種動態分析,它是以差額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同時又能有效地彌補其不足。 [編輯本段]運用方式 一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
它是將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這種方式在統計學上稱之為動態分析。它可以有兩種方法來進行。
1、定基動態比率:即用某一時期的數值作為固定的基期指標數值,將其他的各期數值與其對比來分析。其計算公式為: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例如:以2000年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利潤增長比率,假設某企業2000年的凈利潤為100萬元,2001年的凈利潤為120萬元,2002年的凈利潤為150萬元。則:
2001年的定基動態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定基動態比率=150÷100=150%
2、環比動態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數值為基期數值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前期數值。仍以上例資料舉例,則:
2001年的環比動態比率=120÷100=120%
2002年的環比動態比率=150÷120=125%
二會計報表的比較
會計報表的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金額並列起來,比較其相同指標的增減變動金額和幅度,據以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運用該方法進行比較分析時,最好是既計算有關指標增減變動的絕對值,又計算其增減變動的相對值。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結果的片面性。
例如:某企業利潤表中反映2000年的凈利潤為50萬元,2001年的凈利潤為100萬元,2002年的凈利潤為160萬元。
通過絕對值分析:2001年較2000年相比,凈利潤增長了100-50=50(萬元);2002年較2001年相比,凈利潤增長了160-100=60(萬元),說明2002年的效益增長好於2001年。
而通過相對值分析:2001年較2000年相比凈利潤增長率為:(100-50)÷50×100%=100%;2002年較2001年相比凈利潤增長率為:(160-100)÷100×100%=60%。則說明2002年的效益增長明顯不及2001年。
三會計報表項目構成比較
這種方式是在會計報表比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以會計報表中的某個總體指標為100%,計算出其各組成項目占該總體指標的百分比,從而來比較各個項目百分比的增減變動,以此來判斷有關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這種方式較前兩種更能准確地分析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趨勢。它既可用於同一企業不同時期財務狀況的縱向比較,又可用於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同時,這種方法還能消除不同時期(不同企業)之間業務規模差異的影響,有利於分析企業的耗費和盈利水平,但計算較為復雜。
在採用趨勢分析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1、用於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2、必須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3、應用例外原則,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對策,趨利避害。 [編輯本段]總體分類 趨勢分析法總體上分四大類:(一)縱向分析法;(二)橫向分析法;(三)標准分析法;(四)綜合分析法。此外,趨勢分析法還有一種趨勢預測分析。
趨勢預測分析運用回歸分析法、指數平滑法等方法來對財務報表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分析其發展趨勢,並預測出可能的發展結果。以下先簡要介紹如何運用趨勢線性方程來作趨勢預測分析,其它四類方法後面分別介紹。
趨勢線性方程是作趨勢分析時,預測銷售和收益所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公式表示為:y=a+bx
其中:a和b為常數,x表示時期系數的值,x是由分配確定,並要使∑x=0。為了使∑x=0。當時期數為偶數或奇數時,值的分配稍有不同。 [編輯本段]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TrendAnalysis)最初由Trigg's提出,採用Trigg's軌跡信號(Trigg'sTrackingSignal)對測定方法的誤差進行監控。此種軌跡信號可反映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共同作用,但不能對此二者分別進行監控。其後,Cembrowski等單獨處理軌跡信號中的兩個估計值,使之可對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分別進行監控,其—即為「准確度趨勢」(均數)指示系統—Trigg's平均數規則,其二即為反映隨機誤差的「精密度趨勢」(標准差)指示系統—Trigg's方差卡方規則。趨勢分析與傳統的Shewhart控制圖在表面上有類似之處,即用平均數來監測系統誤差.而用極差或標准差來監測隨機誤差。然而,在趨勢分析中,平均數(准確度趨勢)和標准差(精密度趨勢)的估計值是通過指數修勻(exponential smoothing)方法獲得的。指數修勻要引入權數來完成計算,而測定序列的每一次測定中,後一次測定的權數較前一次為大,因此增加了對剛剛開始趨勢的響應,起到了「預警」和「防微杜漸」的作用。
(一)Trigg's軌跡信號
Trigg's軌跡信號=修勻預測誤差(SFE)/平均絕對偏差(MAD)。與其有關的基本數學關系如下。
通過指數修勻獲得的平均值估計值稱為修勻平均數(sm—mean)。在測定序列中每一次測定的sm—mean,由公式9—1進行計算:sm—mean=a×(新的一次控制測定值)+(1—a)×(前sm—mean) (9—1)式中a是修勻系數,由控制測定值個數(N)決定,a=2/(N+1),(0<a=1)。
由上述計算公式可知,最近的控制測定值由a加權,倒數第二個最近控制測定值由a(1—a)加權,倒數第三個最近控制測定值由。a(1—a)2加權,等等。若a為0.2,則最近的控制測定值的權數為0.2,按逆順序,前面的控制測定值的權數依次為0.16,0.128等等。
對於標准差可進行類似的計算,但其計算更加復雜,因為必須首先計算新的控制測定值與平均數估計值之間的差,而該差值則被稱為預測誤差。
預測誤差=新的控制測定值一前sm—mean (9—2)
修勻預測誤差(SFE)=a×(新的預測誤差)十(1—a)×(前修勻預測誤差) (9—3)
預測誤差通過指數修勻計算處理得出精密度估計值,稱為平均絕對偏差(MAD,Me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a×(新的預測誤差)—(1—a)×(前MAD) (9—4)
最後可得:
軌跡信號=修勻預測誤差(SFE)/平均絕對偏差(MAD)) (9—5)
一般把軌跡信號在95%和99%可信水平定為警告和失控的界限(見表9—3)。
表9—3 不同N時軌跡信號的控制限
N a 警告界限 失控界限
5 0.33 0.71 0.82
10 0.20 0.61 0.80
15 0.10 0.41 0.54
20 0.10 0.41 0.54
(二)Trigg's平均數規則(Pfr=0.01。Pfr=0.002)
此規則主要用於監測系統誤差,即是趨勢分析中「准確度趨勢分析」指示系統。在應用此規則時,最初開始計算修勻平均數(sm—mean)的「前sm—mean』,實際上即為質控物測定值的平均數(T—mean)。若最初質控物的標准差為Ts,則用此平均數規則評價質控狀態時,系由質控物的平均數檢驗修勻平均數的估計值,而以Z-值進行檢驗:
Z=N(sm—mean—T—mean)/Ts (9—6)
其中Z相當於標准差的個數,與統計檢驗「顯著性水平」有關。由Pfr確定的不同水平的Z值,即可根據公式9—6計算出Trigg's平均數規則中修勻平均數(sm—nlean)的控制限(見表9—4)。
表9—4 Trigg's平均數規則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1 Pfr=0.002
5 0.33 1.25(Ts) 1.38(Ts)
10 0.20 0.82(Ts) 0.98(Ts)
15 0.10 0.67(Ts) 0.79(Ts)
20 0.10 0.58(Ts) 0.69(Ts)
(三)Trigg's方差卡方規則(Pfr=0.05;Pfr=0.01,Pfr=0.002)
此規則主要用於監測隨機誤差,即趨勢分析中「精密度趨勢分析」指示系統;其中最關鍵的統計量為修勻標准差sm—s,sm—s的數學表達式為:
修勻標准差 (9—7)
式中的a和MAD在上面已定義。具體方法是:由卡方(X2)統計檢驗對修勻標准差(sm—s)估計值的顯著性變化進行檢驗,即將「真」方差(T2s)與修勻標准差的平方(sm2s)進行比較:
X2=(sm2s/T2s)×(N-1) (9—8)
由Pfr確定在不同水平的臨界卡方值(X2)並根據公式9—8計算的Trigg's方差卡方規則的控制限-見表9—5。
表9—5 Trigg's方差卡方規則的控制限
N a 控制限
Pfr=0.05 Pfr=0.01 Pfr=0.002
5 0.33 1.54(Ts) 1.82(Ts) 2.15(Ts)
10 0.20 1.37(Ts) 1.55(Ts) 1.75(Ts)
15 0.10 1.30(Ts) 1.44(Ts) 1.61(Ts)
20 0.10 1.26(Ts) 1.38(Ts) 1.52(Ts)

❽ 趨勢預測分析法名詞解釋

分析法是利用統計指數體系分析現象總變動中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包括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等。 因素分析法是現代統計學中一種重要而實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統計分析的一個分支。使用這種方法能夠使研究者把一組反映事物性質、狀態、特點等的變數簡化為少數幾個能夠反映出事物內在聯系的、固有的、決定事物本質特徵的因素。

❾ 什麼是線性趨勢分析法

①趨勢預測法是根據市場過去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的發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過去會同樣延續到未來.事物的現實是歷史發展的結果,而事物的未來又是現實的延伸,事物的過去和未來是有聯系的.市場預測的時間序列分析法,正是根據客觀事物發展的這種連續規律性,運用過去的歷史數據,通過統計分析,進一步推測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市場預測中,事物的過去會同樣延續到未來,其意思是說,市場未來不會發生突然跳躍式變化,而是漸進變化的.
趨勢預測法的哲學依據,是唯物辯證法中的基本觀點,即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事物的發展變化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市場現象也是這樣.市場現象過去和現在的發展變化規律和發展水平,會影響到市場現象未來的發展變化規律和規模水平;市場現象未來的變化規律和水平,是市場現象過去和現在變化規律和發展水平的結果.
需要指出,由於事物的發展不僅有連續性的特點,而且又是復雜多樣的.因此,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法進行市場預測時應注意市場現象未來發展變化規律和發展水平,不一定與其歷史和現在的發展變化規律完全一致.隨著市場現象的發展,它還會出現一些新的特點.因此,在時間序列分析預測中,決不能機械地按市場現象過去和現在的規律向外延伸.必須要研究分析市場現象變化的新特點,新表現,並且將這些新特點和新表現充分考慮在預測值內.這樣才能對市場現象做出既延續其歷史變化規律,又符合其現實表現的可靠的預測結果.
②趨勢預測法突出了時間因素在預測中的作用,暫不考慮外界具體因素的影響.時間序列在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處於核心位置,沒有時間序列,就沒有這一方法的存在.雖然,預測對象的發展變化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但是,運用時間序列分析進行量的預測,實際上將所有的影響因素歸結到時間這一因素上,只承認所有影響因素的綜合作用,並在未來對預測對象仍然起作用,並未去分析探討預測對象和影響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為了求得能反映市場未來發展變化的精確預測值,在運用時間序列分析法進行預測時,必須將量的分析方法和質的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從質的方面充分研究各種因素與市場的關系,在充分分析研究影響市場變化的各種因素的基礎上確定預測值.
需要指出的是,趨勢預測法因突出時間序列暫不考慮外界因素影響,因而存在著預測誤差的缺陷,當遇到外界發生較大變化,往往會有較大偏差,時間序列預測法對於中短期預測的效果要比長期預測的效果好.因為客觀事物,尤其是經濟現象,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發生外界因素變化的可能性加大,它們對市場經濟現象必定要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進行預測時,只考慮時間因素不考慮外界因素對預測對象的影響,其預測結果就會與實際狀況嚴重不符.

❿ 趨勢分析法的介紹

trend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過對財務報表中各類相關數字資料,將兩期或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以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趨勢分析法通常要編制比較會計報表。

閱讀全文

與趨勢分析法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2942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234
企業融資租賃的現狀 瀏覽:226
三峽水利股票吧 瀏覽:228
外匯監管號查詢 瀏覽:246
關於資金不足須從定期轉出的請示 瀏覽:928
紅日葯業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83
韓國97等於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234
豐田汽車股票歷史漲了多少倍 瀏覽:737
股指期貨理論定價模型有哪些 瀏覽:783
閑人理財 瀏覽:390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2016 瀏覽:921
淘寶集市貸款 瀏覽:616
天風匯盈創業投資基金章程 瀏覽:294
匯市期貨證券 瀏覽:754
邯鄲永年外匯 瀏覽:892
外匯反彈圖解 瀏覽:907
怎樣找滬深兩市的外資資金 瀏覽:2
龍大資金流打法 瀏覽:286
2500英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9
項目投資理財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