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叢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叢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4-06-30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霄雲里8號樓7層1單元833。
北京叢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53064591990,企業法人郎賽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叢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電影攝制;文藝創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電影發行;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演出經紀。(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演出經紀、電影發行、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在北京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433645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887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叢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經濟人類學中應用的最主要的人類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類學」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個若即若離的名詞——也許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一些,但究竟人類學所指為何,大多數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甚至對它沒有起碼的概念。
人類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哈佛一位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在哈佛的諸多專業中,再找不到一個學科像人類學這樣,要干那麼多的事情,要涉及那麼多學科。潘天舒說:「人類學的研究中可能會用碳14鑒定文物的年代,可能會跟蹤黑猩猩部落,可能會調查華爾街的投資心理,可能會接觸到印度婦女和癮君子。」
人類學的研究者也並不都是人類學出身,潘天舒本科學的是英美文學,碩士念的是東亞研究,他說「我在哈佛的同學,本科是人類學的一半都不到,還有很多人是學理工的」
人類學專業面廣,知識更新迅速,學生兼通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屬研究型和創新型人才,就業途徑寬,適應能力強。人類學專業的畢業生能勝任民族、宗教、計劃生育、文化、民政、旅遊、宣傳、政策研究等工作。畢業後可以去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共組織和私有機構擔任行政、文秘和各項管理工作,主要以博物館、民俗研究機構、考古方面為主。有的學生還能進入相關的媒體機構擔當記者、編輯的角色,進企業從事市場調查等。
近年來,人類學專業也有了新興的就業方向,比如游戲策劃。一些國外的游戲公司選擇在中國開發游戲時,會採用國外的游戲策劃系統,聘請人類學背景學科的人士來做社會文化、游戲的受眾群體的分析,以了解受眾群體的整體文化背景、心理需求等方面。看來,這也是人類學專業的畢業生今後擇業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因為學科體系與國際接軌,學生兼修文化人類學、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體質人類學四方面的課程,故很多學生畢業後可直接赴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