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才把如何分析,如果分析它的財報的話,除非扣除他的發型利潤或者他的所有的費用的凈利潤來分析他這只股票的好壞。
B. 西部牧業為什麼暴跌
我剛剛去仔細查看了西部牧業近幾個月的公告,從公開的信息來看,除了2013年業績比2012年下降90%的信息之外,並沒有其他利空消息。所以,目前的暴跌只能解釋為業績大幅下降造成的。
西部牧業3月1日公告:西部牧業發布2013年度業績快報,其2013年營業總收入4.52億元,同比下滑6.01%,營業利潤僅170.2萬元,同比下跌93.77%。
C. 哪裡可以看股票的財報分析
股查查啊~不用自己找資料分析就可以查到。。有不明白的隨時追問
D. 怎麼看股票的財報分析
我一般都是在股查查看,自己找資料分析工作量太大了。
E. 西部牧業為什麼出售10家養殖公司
7月24日晚間,西部牧業一口氣發了26條公告,內容涉及相關資產的審計報告及股權轉讓評估報告。西部牧業決定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持有股權的四家奶牛養殖子公司、三家奶牛養殖場、三家肉牛養殖子公司,共十家養殖公司,受讓給新疆天山軍墾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交易價格總計為1.37億元。
對於售出養殖公司的原因, 西部牧業表示,是為進一步降低公司虧損,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避免退市 公司賣子或為扭虧
據報道,該公司2016年和2017年已經出現連續兩年虧損,而根據公司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數據和中報業績預告數據可見,公司業績依然為虧損。
數據顯示,西部牧業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分別-5221.47萬元和-3.67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75.08萬元。
根據公司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3800萬元至虧損4300萬元,凈利潤同比減虧7.31%-18.09%。
對於公司業績虧損的原因,西部牧業在公告中表示,養殖業板塊增加不具備生產價值的奶牛淘汰數量,導致養殖單位成本同期增加;全資子公司石河子市天源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產能未充分釋放,相關產品市場佔有率較低,銷售拓展力度不強,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乳製品市場品牌眾多、競爭激烈,下屬乳品企業加大產品促銷力度,導致效益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公司的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1022萬元(上年同期為708.29萬元),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對凈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牧業作為A股創業板公司,按照創業板公司管理規定,創業板股票連續三年虧損就會直接退市,不會經歷主板股票的ST、*ST等過程。也就是說,如果西部牧業2018年不能扭虧,那麼等待它的將是退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西部牧業出售上述10家養殖公司,為公司帶來現金流的同時,也能讓公司減少虧損面,為公司避免退市提前做了保障。
F. 西部牧業2016生產的牛奶能喝嗎
西部牧業的牛奶很不錯,至少是一家良心企業,質量把控非常嚴格的。
G. 財報分析:報表分析方法與步驟是什麼
(1)定性、量分析方法:現在流行定量分析方法,因為用數據說話有說服力,另外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使用,當你不能使用定量,用定性。
(2)絕對數、相對數比較,絕對數就是當期與比較期的數差額,相對數百分比。橫向比較:和本地區同行業(情況類似)比較;縱向比較,不同年度比較,注意口徑應一致。
(3)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經濟效益情況: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反映資金周轉情況: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嘗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獲利倍數等。
(4)結構分析法: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100%;
消費率:(最終消費/支出法GDP)×100%
(5)速度分析法:
比上年同期、比基期、環比發展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增長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100%=發展速度-1。
平均增長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開n次根號減1=平均發展速度-1。
(6)邊際分析法:在教科書有介紹,下面介紹一個比率:國有企業上交稅金對當其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當期國有企業上交稅金增加額/當期財政收入增加額×100%。
(7)模型分析法:利用數學模型對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
(8)進入分析起草階段:分析結束開始起草報告。
(7)西部牧業2017財報分析擴展閱讀
存貨周轉天數
公式: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成本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20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H. 如何通過財報做基本面分析
財務報表上哪些指標能看出企業經營是否正常,如果報表應該是真實度比較高的,那麼可以通過36項關鍵問題點去展開分析:
1.企業銷售業績是反映還款能力的真實寫照,基於此,銀行首當其沖會將目光鎖定在企業三年來的銷售收入上,與此同時,可以看出企業的銷售收入情況是愈加漸入佳境,還是陷入窘境。
一般來說,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大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不足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
2.企業近三年的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分別是多少?三年來這些數據的變化情況,反映了企業怎樣的成長曲線,原因幾何?是企業競爭乏力,是行業不景氣,還是企業具有季節性銷售模式,諸如此類的種種猜測會迅速在信貸員的腦海中跳轉。
3.企業近三年的資產負債情況如何?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是多少?資產負債率與行業總體特徵是否趨同,保持「步調」一致。
4.企業近三年的經營現金流量是多少?凈利潤與現金凈流量之間的差額又是多少?若現金凈流量小於凈利潤,那麼為何企業總向外掏錢,導致荷包扁扁。
5.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是多少?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剩餘的運營資本有多少?若流動負債處於高位,是什麼原因所致?是企業出現短貸長用的現象,還是顯現出山窮水盡的跡象。
6.企業應收賬款明細賬上,有哪些應收賬款的賬齡超過1年,它們中有多少會淪為呆賬,企業是否按照財務制度制定壞賬准備。
7.應收賬款的客戶群體是單一化,還是零零散散、較為分散,它們是否有債務違約或取消合作的可能性。
8.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是快如飛瀑,還是慢如蝸牛,是否符合同業標准?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速度越高,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資產流動性既然就有了保障,償債能力當然也不會受拖累。
9.正所謂勿以「數」小而不為,當收入增長率敵不過應收賬款增長率時,銀行異樣眼光也會向企業投射過來,眼神中夾雜著一絲疑惑,好像在說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還是市場競爭環境加劇所致。
10.查看企業庫存商品明細賬,摸清其收發結存的情況及規律。
11.了解囤積在企業1年以上,不易變現的庫存商品和半成品分別有多少。
12.產品售價以低於采購價出售時,損失達到多少?存貨是否計提跌價損失。
13.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當然越是一件好事,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流動資金能夠在企業的控制范圍內,為償債能力上了一道安全鎖。
14.存貨增長額是多少?存貨增長額與銷售收入增長額之間的關系?與固定資產增長額之間的關系?與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
15.存貨發出時,企業採用了哪種計價方式?是實際成本計價法還是計劃成本計價法,採用後對當期利潤和成本帶來了哪些影響。
16.存貨當下存放在何處,是場內還是場外?存貨是否已被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派上用場,質押給他行或第三人。
17.查看預付賬款明細,將采購價與市場價格做比較,看是否合理,且是否符合合同約定。
18.其他應收賬款明細是什麼?如果企業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總額≥10%,則應審核其他應收款。要求核實說明該企業其他應收款的主要項目,以證實是否存在抽逃投資、大額資產轉移現象,同時要對其他應收款的回收性進行審核說明。
一般情況下,其他應收款具體項目包括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備用金,存出保證金,預付賬款轉入等。
19.固定資產明細是什麼?產權是否明晰?
20.固定資產是否已抵押登記給他行或第三人?
21.企業採用了怎樣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還是年數總和法?採用後,對當期利潤帶來哪些影響。
22.固定資產入賬依據是什麼?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購買價值是否相符?固定資產評估入賬的依據是否充分?評估價值是否過高?
23.生產設備是具有時代感還是富有年代感?其是否具備可變現為王的魅力。
24.在建工程的總投資多少?已投資多少?竣工驗收還需投資多少?在建工程投入使用對未來銷售收入、利潤、融資需求的影響?在建工程是否已抵押?
25.有禁止轉讓或補交土地出讓金後轉讓的要求?土地是否已抵押?
26.固定資產是否已出租?出租合同的期限和付款方式是什麼?出租價格是否合理?承租人是否同意租賃人違約時解除租賃合同或將租金繳納給銀行?
27.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票據明細?各銀行授信金額多少?授信余額多少?到期日?利率水平?是否逾期?五級分類?擔保方式?是否有短貸長用現象?
28.應付賬款明細?應付賬款期限是多少?一年以上應付賬款有多少?是否已違約?是否有糾紛?
29.應付賬款增長額是多少?是否高於往年增長額?是否高於平時增長額?是否有調整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的嫌疑?
30.預收賬款明細?預收賬款金額與合同約定生產進度是否相符?是否已開出預收賬款保函?
31.企業營業稅繳納多少?企業進項增值稅多少?銷項增值稅多少?是否與稅單相符?與報表銷售收入是否匹配?
32.企業是否享受各種稅費減免政策?是否享受各種補貼?
33.企業實收資本多少?注資方式是什麼?是否抽逃?
34.企業資本公積計賬是否合理?固定資產評估增值是否符合市場價格?
35.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入量占銷售收入比是多少?
36.投資收益率是否符合同業水平?投資收益中獲得現金的比率是否正常?長期投資是否存在不良資產?
I. 財報分析需要考慮哪些非財因素
市場因素(大環境等),生產因素(如出現事故等),其他如人員缺乏或水平影響等。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