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除權後股價沒下來
除權不一定就股價下跌,不過大部分會上漲一段時間跌下來。
跌不跌主要看所有人對這家公司未來的預期,如果預期未來經營會變差,自然股價就會下跌。反之,則不會對股價產生大的影響。
而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確是會讓股價下來的。
『貳』 股票除權之前到底該繼續持有還是賣掉除權之後股價一定會大跌的!求告知!
你好像弄混了。除權就是在配股、送股、派股後按照實際的股份再計算股價,也就是說你理論上拿到的股數乘以你除權價應該和以前的市值等值的,不會虧。
但實際上由於中國股市配股等都是要增收所得稅的,雖然你實際上並沒有拿到錢,所以一般除權後的理論市值是低於以前的市值的。
至於以後股票是漲是跌,和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密切相關的。
一般配股就是為了降低股價,方便購買,公司以此來擴大規模。。。
『叄』 股票除權後,股價下降了,但為什麼籌碼成本顯示還是沒有變低呢
你持有某隻股100股,股價是10元,就是說你的市值是1000元。按10股轉增10股之後你就有了200股,,那麼你的市值還是1000元,也就是說你的籌碼沒有變化。如果在除權除息日開盤價是5元多一點或少一點,市值也不會有太大變化,相應你的籌碼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肆』 不除權和前除權哪個更能真實反應股票圖形的走勢
前除權
個股歷史上是否除過權,只要點擊不除權即可看出來;
為了通俗易懂說明前除權和後除權的區別,僅做一般解答。
現在假如一隻個股一直沒有送配,那麼,它的價格走勢不論上漲或下跌都是連續的;
但由於有了送配以後,就產生了價格上的跳空(既缺口),使得走勢出現了不連續,而這種價格上的不連續性對我們的圖形走勢分析很不利,因此,就有必要進行修復---除權(向前或向後);
為了展現個股歷史上本來的面貌(實際價格究竟是多少)就會使用後復權,這樣就會很好地展現個股現價從上市以來到現在究竟處於歷史的那個階段(高/中/低)),對於判斷介入點帶來了好處;
但該種方法帶來了目前的價格向歷史上靠攏,價格遠遠高於目前的成交價,給買賣造成了困擾,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前復權,也就是把歷史上的價位上目前靠攏,對於當前的買賣不會產生困擾。
經過上述,我們就知道了,日常操作,使用的是前復權(或不復權),而在分析走勢的時候,就要使用後復權。
『伍』 股票除權後股價大幅下降,那股票有沒有可能回到除權前的水平
股票除權後股價大幅下降,那股票有可能回到除權前的水平,這個叫做填權:
填權: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這種行情稱為填權。
『陸』 急啊!股票除權當天沒有分紅送配啊.突然大跌了.請解釋一下.我是新手
一、分紅方案的公布
董事會提出分紅預案。
分紅預案經股東大會表決通過。
股東大會表決的分紅方案報交易所和證監會審批。
確定正式分配方案,並在證券報刊上正式公布股權登記日和除權除息日。
二、送配中的重要日期
股權登記日
指截止在該日閉市後,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享受該上市公司分紅送配的權利。股權登記是由交易所根據股權登記日當天閉市後,股份的登記情況自動登記的,投資者不需辦理任何手續。
除權(息)日
除權日指除去送配股權利的日期;除息日指除去派息權利的日期;除權除息日指除去送配股和派息權利的日期。相應的,該日的股價將由交易所自動調整為除權(息)價。
上日收盤價-股息+配股價×配股比例
除權除息價=---------------------------------
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該日的開盤價將以除權除息價為參照,即將除權除息價視為上日收盤價。
在該日及該日以後買進的股票,不再享有上市公司的分紅送配權利,此時買進的股票稱為"已除權"或"不含權"股票。根據股票同股同權的原則,除權(息)日一定是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配股繳款日,繳款截止日
配股繳款開始日至繳款截止日稱為配股繳款期,享有配股權利的投資者應該在配股繳款期交納配股款,過期不辦理視為放棄配股權。
紅股上市日
指上市公司所送紅股可上市交易(賣出)的日期。上交所證券的紅股上市日為股權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即除權日;深交所證券的紅股上市日為股權登記日後的第3個交易日。
配股上市日
指配股可上市交易(賣出)的日期。
三、分紅
分紅即上市公司向股東送股,包括送紅股和轉增股。紅股是由上一年的利潤轉成的股份,轉增股是由公積金轉成的股份,對股東而言,都是上市公司的送股。
上交所分紅流程:
股權登記日(r)閉市後,上交所自動登記各股東應得送股數量,並將已做指定交易的股東應送股數量傳到指定的券商處(沒做指定交易的股東的送股股份統一由上交所託管),由券商給客戶增加相應的股份數量。客戶不需做任何操作。
股權登記日的下一交易日(r+1),即除權日,紅股上市流通。
深交所分紅流程:
股權登記日(r)閉市後,深交所自動登記各股東應得送股數量。
r+2日閉市後,深交所將送股數量傳到相應券商處,由券商給客戶增加相應股份數量。客戶不需做任何操作。
r+3日,紅股上市流通。
註:
若投資者在分紅期間辦理了轉託管,其紅股仍在原託管券商處。
國有股、法人股及高級人員所分紅股由深圳結算公司自動產生,股東於r+3日起可到深圳結算公司列印紅股股份計帳單。
四、派息
派息即上市公司派送股息,也即紅利。有的上市公司公布的分紅派息方案中,紅利含稅,如10派2元(含稅),是指每股派現金紅利0.2元,其中包括投資者應納的所得稅。所得稅均由上市公司代繳,所以投資者實際得到的低於0.2元。如不特別註明紅利含稅,則公告中的紅利是代扣稅後的數額,也即投資者的實際所得。
派送紅利無需投資者辦理任何手續,由券商直接將紅利轉入投資者資金帳戶。深證紅利r+5日到帳,上證紅利在除息日後1、2日內到帳。
註:
未辦理指定交易的投資者的紅利暫時託管在上交所。要領取紅利,投資者只要選擇一家券商辦理指定交易即可,在辦理指定交易後的第二個交易日,投資者就能在指定的券商處領取現金紅利。
國有股、法人股及內部職工股(未流通部分)股息由上市公司所在地登記機構或上市公司派發。
五、配股
享有配股權利的投資者(截止股權登記日閉市擁有該股股份者)在配股繳款期應親自辦理配股繳款手續,過期不辦理視為放棄配股權利。
幾個配股概念
配股:社會公眾股可配的股份稱為"配股"。上交所的配股代碼以"700"開頭,即將原證券代碼"600×××"改為"700×××",如"600600"的配股代碼為"700600";深交所的配股代碼以"8"開頭,即將原證券代碼"××××",改為"8×××",如"0001"的配股代碼為"8001"(下同)。
轉讓:國家股、法人股可配股份按一定比例轉讓給個人購買的部分稱為"轉讓"。個人受讓的這部分股份目前不能上市流通,而且轉讓價格需要加上一定的轉讓手續費,即轉讓價格=配股價格+轉讓手續費。上交所的轉讓代碼以"710"開頭;深交所的轉讓代碼以"3"開頭。
轉配:個人受讓的國家股、法人股的配股稱為"轉配"。轉配部分股份目前不能上市流通。上交所的轉配代碼以"701"開頭;深交所的轉配代碼以"3"開頭。
轉轉:個人受讓的國家股、法人股的配股按一定比例再轉讓給個人購買的部分稱為"轉轉"。轉轉部分股份目前不能上市流通。上交所的轉轉代碼以"711"開頭;深交所的轉轉代碼以"3"開頭。
配股程序
投資者可利用磁卡、電話等自助委託系統,在正常交易時間進行配股繳款。操作程序同正常交易委託流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確認是否有配股權,即截止股權登記日閉市是否擁有該股股份。
委託股數應是配股股數,即股權登記日擁有的股數乘以配股比例的數量。券商可通過交易所傳來數據給投資者提示出可配股數。
配股可多次委託,但累計超過可配股數的委託是無效配股委託。
委託價格應是配股價格,價格錯誤是無效配股委託。
配股繳款不能撤單。
個人受讓的國家股、法人股目前暫不上市流通,何時流通待國家規定。
配股繳款結束後,配股上市日期由交易所安排。配股流通股份在上市前一天由券商加入投資者股票帳戶中。投資者只需在配股繳款手續辦理完後,通過交割確認配股委託是否有效即可。
『柒』 為什麼除權前的股票交易很少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
除權或除息的產生系因為投資人在除權或除息日之前與當天購買者,兩者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顯然相當不公平。因此,必須在除權或除息日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或除息參考價。
[編輯本段]除權報價的產生
除權報價的產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為引起,由證券交易所在該種股票的除權交 易日開盤公布的參考價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場該股票因發行股本增加,其內在價值已被攤薄.
[編輯本段]股權登記日和除權日
股權登記日,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在這個日期之前沒有賣了這種股票,你就擁有公告里說的轉增,配送股或者紅利的權利。登記擁有這種權利的股東的名字。
除權日是,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後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麼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後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編輯本段]除權報價的計算
除權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對於A種股票發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國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償轉讓的所謂"轉配問題",因其只引起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長,並不涉及該股票股份總量的變化,經多方征詢意見,從即日起在除權報價的計算中,對"轉配"將不予考慮.
但考慮到"轉配"存在對股票價格波動的特殊影響,統計部仍將採用"撤權"和"復權" 的辦法對上證指數進行必要的修正:
所謂撤權,即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交易起始日,上證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所謂復權,即在該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進入樣本股票的范圍.
[編輯本段]股票除權的過程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除權日(一般為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上海證券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XD為除息,DR為權息同除。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價-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但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送配以後除權,其單位價格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上升的空間也相對增加。不過,這並不能讓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國家有關法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編輯本段]除權除息的詳細計算方法
計算除息價:
除息價=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
例如:某股票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是4.17元,每股送紅利現金0.03元,則其次日股價為
4.17-0.03=4.14(元)
計算除權價:
送紅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紅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是24.75元,每10股送3股,,即每股送紅股數為0.3,則次日股價為
24.75÷(1+0.3)=19.04(元)
配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數)÷
(1+每股配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18.00元,10股配3股,即每股配股數為0.3,配股價為每股6.00元,則次日股價為
(18.00+6.00×0.3)÷(1+0.3)=15.23(元)
計算除權除息價:
除權除息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配股價×每股配股數)
÷(1+每股送紅股數+每股配股數)
例如: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20.35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0元,送1股,配2股,配股價為5.50元/股,即每股分紅0.4元,送0.1股,配0.2股,則次日除權除息價為
(20.35-0.4+5.50×0.2)÷(1+0.1+0.2)=16.19(元)。
知道了如何計算除權除息後的股票價格,下一步就是如何買賣股權股息。
在股權股息登記日之後,分紅的公司要通過新聞媒介公布領取紅利的起止日期,時限一般是四周左右,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稱為紅利掛牌時間。上交所參加分紅的投資者必須在該股的紅利掛牌期間在自己開戶的營業廳將紅利權賣出,才可以將紅利劃歸自己的帳戶,具體方法象賣股票一樣,在計算機自助終端輸入該股票紅利的代碼、價格、數量,賣出後計算機就自動將紅利款轉入其資金帳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則不需投資者出賣紅利權,而由證券公司直接將紅利轉到股東名下。
在上交所紅利掛牌期間因故未能將紅利權賣出的投資者,可以持身份證、股東卡及資金帳戶去當地證券登記公司領取紅利,繳納一定數量的手續費。
享有某種股票配股權的投資者,無論上交所還是深交所,都只需在規定期限內象購買一般股票一樣在計算機自助終端輸入該股票的代碼、價格、配股數等信息,就可成交買入配股。
『捌』 除息除權後股價為什麼沒有變化
除息除權後沒有缺口,可能當日高開就填補了缺口,所以在K線上看不明顯。
僅供參考,希望分析對你有幫助,順祝馬年投資順利!
『玖』 股票除權除息日後,股價為何沒有下跌
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上漲,這種行情稱為填權。倘若股價上漲到除權除息前的價格水平,變稱為充分填權。相反,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則為貼權。股票能否走出填權行情,一般與市場環境、發行公司的行業前景、公司獲利能力和企業形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