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上海家庭資產都是過千萬嗎
不知哪裡得出的結論?如果把房子賣掉,去外地,那還叫上海人嗎?所謂千萬,空頭罷了。只能說比外地人佔了個地理優勢,吃點房租。
㈡ 30歲有多少存款算正常2020年人均存款出爐,你拖後腿了嗎
中國人一直以勤勞保守著稱,信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所以,只要賺了錢,首先想到的不是消費,而是存起來。這也讓中國的儲蓄率一路攀升,最高時超過了50%,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按道理來說,2020年因為疫情,很多人的收入受到了影響,失業降薪的不在少數,但是就這樣的環境下,我國的存款卻仍然在增加。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9.65萬億元,余額達到了212.57萬億元;這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1.3萬億元,余額達到了93.44萬億。從數據可以看到,增加的存款主要來自居民存款,這說明老百姓在艱難環境下,更加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
90後似乎成為了消費無節制,不但沒有存款,反而是負債累累的代表。實際上並非如此,從數據來看,90後也面臨著結婚的壓力,必須有一定存款才行,不再是毫無節制的消費。
不過,對於現在的高房價,高消費水平來看,30歲人群不到10萬存款,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存款高於全國人均6.67萬存款,這說明30歲人群的存款普遍很低。
最後,作為30歲的你,有多少存款呢?
㈢ 一般家庭存款有多少
一般家庭存款有多少?
這個是很有意思的話題,見仁見智。我認為應該有15萬元+才妥當!
不過對廣大三四線城市及縣城,尤其農村的家庭來說,有15萬元存款有些難度,很多家庭都達不到。
但這正好說明了15萬這個數,不高也不低,很多人雖然達不到,但是努力一下是能達到的。
那麼,大家的家庭存款達到15萬元了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㈣ 上海人均家庭存款有多少
東方網2月7日消息:除去日常各項開銷後,如今上海市民家庭「底子」越來越厚實了。人均存款已經接近2萬元。
據《新聞晨報》報道,市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至去年末,全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了2524.05億元,當年新增5.61億元。如把存款總額平分到每位市民頭上,這就意味著人均在銀行存了19415元。
㈤ 中國上海現在人均存款是多少
這個問題問的好,請問你是在做功課么
㈥ 北上廣人均存款超過10萬,你怎麼看
根據新聞報道,「北上廣人均存款10萬」這事出自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新聞是這樣公布的:2016年末住戶存款余額為60.65萬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京滬的住戶存款余額都超過了2萬億大關,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除以京滬常住人口,2016年北京人均存款約12.9萬,上海人均存款約10.3萬。北上廣人均存款超10萬你怎麼看——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千萬富豪和99個月光族在一起算平均數,對不起大家的平均存款的確十萬以上了。所以,之前在網路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段子,「上海很富,我們很窮」。縱觀全世界的特大城市發展歷程,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城市中的人群分化,在特大城市中機會很多,同樣生存的壓力也非常巨大,所以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下,這種差異性更加顯著。你的生活質量為什麼會和你本地的同事有那麼大差距?
因為對於本地居民來說,他們一般都會在房價尚未完全漲起的時候,購置一些房屋,從而降低了自己的居住成本,在瀚哥上海本地的同事朋友中,一家擁有兩套以上住房的大有人在,這樣就導致在財富領域你的本地朋友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根據易居智庫的統計數據,一線城市的新晉居民往往要支付月收入的一半以上來繳納房貸或者房租,但是本地居民的這項開支卻少得多,這樣兩相對比之下,在同樣收入的情況下,你的本地朋友的生活品質將會遠高於你—— 每每看到這個數據,大多數人都有感覺到沒有這些數據的存款,其實這里的統計指標用的是平均數據,平均數最大的問題就是極其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影響。
㈦ 為什麼北上廣人均存款會超過10萬元
據報道,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住戶存款余額為60.65萬億元,同比增長9.9%,數據顯示北上廣人均存款均超過10萬元。
據悉住戶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戶部門(由住戶和為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組成的部門)支配的存款,這是衡量民富的一個重要指標。
㈧ 中國人均存款是多少萬元
1.8萬元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㈨ 中國人平均儲蓄有多少錢上層平均也有多少錢
中國人很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