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二代測序的3種測序方式的共同點有哪些
「普通的基因測序」應該是指「常規DNA測序」吧,是用Sanger法(也就是雙脫氧法)進行測序的方法,目前非常普遍的是直接用ABI 3730xl 進行的自動測序,基本上可以做到600bp-800bp的讀長。
高通量測序的概念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2000年的時候,3700、MegaBace等儀器上的測序也是高通量測序,是相對手工測序或者跑平板膠來說的。
不過到2005年以後,高通量測序就改指第二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454、Solexa(後改為Illumina)和SOLiD等第二代測序,比3730等第一代測序的通量提高了成千上萬倍,甚至上億倍,所以稱為高通量測序。
NGS的特點主要有:
1、通量高。一個RUN能產生500Mb-600Gb的數據量。
2、讀長相對較短。454(約400-500bp),llumina(100-250bp),SOLiD(75-100)。
3、單位數據的成本非常低。現在很多項目測序的費用。已經非常低。生物信息分析成本變得更為重要了。
2. 二代測序的具體介紹
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核心思想是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即通過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標記來確定DNA的序列,現有的技術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這三個技術平台各有優點,454 FLX的測序片段比較長,高質量的讀長(read)能達到400bp;Solexa測序性價比最高,不僅機器的售價比其他兩種低,而且運行成本也低,在數據量相同的情況下,成本只有454測序的1/10;SOLID測序的准確度高,原始鹼基數據的准確度大於99.94%,而在15X覆蓋率時的准確度可以達到99.999%,是目前第二代測序技術中准確度最高的。
更多內容詳見網路:http://ke..com/view/4990239.htm
3. 二代測序的具體流程
DNA提取-打斷-末端修復-add A-加接頭-PCR-上機檢測!
4. 基因檢測是做什麼的上海哪家做這個做得比較好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測序的技術。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
目前上海做基因檢測的公司有很多,選擇哪一家基因檢測公司,要看個人需求,和所需要檢測的項目,建議選擇正規專業檢測機構來做,比如美吉醫學檢驗所。
5. 聽說基因管家用第二代測序技術做基因檢測准確率可以到99.5%,這是真的嗎
是的,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可以解讀30億的鹼基,數據量相當於60GB的「天書」(列印成冊相當於100本牛津大辭典),對個體攜帶的20000+個基因進行分析解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基因組的全面檢測,准確率達到了99.5%.
6. 國內有沒有RNAseq、二代測序做的好的公司,推薦一個,感覺售後分析都很差
是的,國內做這個實驗的公司挺多,不過服務大多不怎麼樣。可以去上海生因生物做。我做過兩次,他們的比較專業。服務特別好。問題解決的很快。分析上的問題幾乎全部都給你解決。他們公司免費提供數據上傳GEO一類的服務。我之前在別的公司測的,都不提供。我也不會怎麼傳。他們公司完全不操心,直接上傳好。
7. 上海哪裡有做全基因組測序檢測靠譜的
全基因組測序不同於常規測序只測序部分鹼基對,而是360°檢測500種疾病風險,並結合功能醫學、再生醫學、抗衰老醫學進行健康管理及疾病預防。目前主流的是上海WA臻景醫療。疾病解析-就醫指導-定製膳食指南-定製生活方式-給家人健康建議。雖然基因風險不可改變,但可以改變生活方式,仍然保持健康。
希望可以幫到你
8. DNA 的 1代測序,2代測序,3代測序的區別是什麼啊
第一代測序:指雙脫氧末端終止法,擴增後通過毛細管電泳讀取序列,每次獲取數據量少。
第二代測序:為高通量測序,採用微珠或高密度晶元邊合成邊測序,代表有454,solexa,solid,高通量,可一次獲得數G數據,相對與第三代,都仍然需要擴增的方法放大信號,擴增後再檢測。
第三代測序:特點是單分子測序,多基於納米科技,無需擴增,對單分鏈DNA/RNA直接用合成、降解、通過納米孔等方式直接測序,核心特點是無需擴增所以成本更低。
DNA測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鹼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與鳥嘌呤的(G)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測序方法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和醫學的研究和發現。
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中,和在眾多的應用領域,如診斷,生物技術,法醫生物學,生物系統學中,DNA序列知識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知識。具有現代的DNA測序技術的快速測序速度已經有助於達到測序完整的DNA序列,或多種類型的基因組測序和生命物種,包括人類基因組和其他許多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完整DNA序列。
9.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如下:
1、測序文庫的構建
首先准備基因組,然後將DNA隨機片段化成幾百鹼基或更短的小片段,並在兩頭加上特定的接頭。如果是轉錄組測序,則文庫的構建要相對麻煩些,RNA片段化之後需反轉成cDNA,然後加上接頭,或者先將RNA反轉成cDNA,然後再片段化並加上接頭。
2、錨定橋接
Solexa測序的反應在叫做flow cell的玻璃管中進行,flow cell又被細分成8個Lane,每個Lane的內表面有無數的被固定的單鏈接頭。上述步驟得到的帶接頭的DNA 片段變性成單鏈後與測序通道上的接頭引物結合形成橋狀結構,以供後續的預擴增使用。
3、預擴增
添加未標記的dNTP 和普通Taq 酶進行固相橋式PCR 擴增,單鏈橋型待測片段被擴增成為雙鏈橋型片段。通過變性,釋放出互補的單鏈,錨定到附近的固相表面。通過不斷循環,將會在Flow cell 的固相表面上獲得上百萬條成簇分布的雙鏈待測片段。
4、單鹼基延伸測序
在測序的flow cell中加入四種熒游標記的dNTP 、DNA聚合酶以及接頭引物進行擴增,在每一個測序簇延伸互補鏈時,每加入一個被熒游標記的dNTP就能釋放出相對應的熒光,測序儀通過捕獲熒光信號,並通過計算機軟體將光信號轉化為測序峰,從而獲得待測片段的序列信息。
5、數據分析
這一步嚴格來講不能算作測序操作流程的一部分,但是只有通過這一步前面的工作才顯得有意義。測序得到的原始數據是長度只有幾十個鹼基的序列,要通過生物信息學工具將這些短的序列組裝成長的Contigs甚至是整個基因組的框架,或者把這些序列比對到已有的基因組或者相近物種基因組序列上,並進一步分析得到有生物學意義的結果。
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核心思想是邊合成邊測序,即通過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標記來確定DNA的序列,現有的技術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
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測序的基本原理是邊合成邊測序。在Sanger等測序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用不同顏色的熒游標記四種不同的dNTP,當DNA聚合酶合成互補鏈時,每添加一種dNTP就會釋放出不同的熒光,根據捕捉的熒光信號並經過特定的計算機軟體處理,從而獲得待測DNA的序列信息。
10. 老師,在上海開會的時候,聽說有兩種基因檢測的方法:測序法和AMS法,兩者怎麼解釋,有什麼不同
測序法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現在有了第三代測序,第一代測序可以針對某些疾病做檢測,通量小,第二代測序通量高,可以同時做及時分樣本。第三代是單分子測序。
AMS法應該是質譜法,只能針對特定的位點,設計引物檢測。那些明確位點的基因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