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當前煤炭市場分析

當前煤炭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16 03:09:45

① 煤炭市場分析要分析哪些內容

近年來煤炭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大幅超前的原因;既有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煤炭供大於需、煤炭進口持續大幅增長的沖擊,也有我國國內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斷提升的影響;既有國家推動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因素的影響,也有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煤炭運輸供應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前瞻》分析:未來我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一定增速,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年均復合增長率應在7%以上,需要必要的能源資源保障。

② 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怎麼寫

要點:

1、分析往年煤炭行業情況

2、根據往年情況和現狀進行預測分析

實例: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產量下降,國際煤炭貿易萎縮,煤炭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綠色能源替代水平進一步提升,以及亞洲地區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帶動的煤炭消費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1、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到2019年全球煤炭總產量達到79.21億噸。2020年,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初步測算全球煤炭產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巨大打擊進一步導致煤炭產量有所下滑。

2、美國煤炭產量降幅最大

2020年,在全球16個主要產煤國中,煤炭產量增長的有3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越南),其餘13國煤炭產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煤炭產量最大的中國,全年產煤量為38.4億噸,同比增長0.9%;排名第二的印度,得益於四季度產量的快速回升,全年產煤7.41億噸,同比增長0.8%;而美國的煤炭產量跌破5億噸,僅產煤4.89億噸,同比下降了23.7%,降幅最大。

3、俄羅斯煤炭出口逆勢增長

從出口情況來看,IEA數據顯示2017-2019年全球煤炭出口量逐年增長,2019年達到14.36億噸。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煤炭貿易造成較大影響,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預測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下降至13億噸。

2020年,全球煤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印尼全年出口煤炭4.07億噸,同比下降11.3%;其次是澳大利亞,預計全年出口煤炭3.61億噸,同比下降8.9%;排名第三的俄羅斯,在下半年中國強勁煤炭進口需求的拉動下,全年出口煤炭1.93億噸,同比增長1.7%。

近幾年俄羅斯煤炭向中國市場轉移趨勢明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西歐是俄羅斯主要出口市場,但隨著西歐國家「去煤化」步伐加快,俄羅斯出口西歐的煤炭量快速萎縮,出口重心由西向東轉移。

2020年下半年,俄羅斯出口中國的煤炭量達1460萬噸,比2019年同期的1090萬噸增長了33.9%。俄羅斯政府層面也將加快鐵路、港口等物流設施建設,加大煤炭出口向東部轉移的步伐,積極拓展亞太區域煤炭市場。

4、亞洲地區進口消費需求強勁

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是全球主要煤炭進口國家。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2020年進口煤炭3.04億噸,同比增長1.5%;印度進口煤炭2.18億噸,比2019年減少3000多萬噸,同比下降了12.4%;日本進口煤炭1.74億噸,同比下降6.8%;韓國進口煤炭1.23億噸,同比下降12.7%。

2020年全球主要煤炭進口國家和地區中,中國、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煤炭進口量實現正增長,其他國家和地區煤炭進口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國的降幅最大,為-27.3%。

整體來看,亞洲市場煤炭進口需求占據主要份額,並在全球宏觀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以中國泰國、越南等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依舊能保持逆勢增長,市場潛力較大。

5、煤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歐美市場,綠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2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全年煤炭消費量下降21%;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下滑幅度更大,歐盟27國2020年煤炭進口量下降32.7%。

在亞洲市場,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煤炭消費量還有增長潛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進口量均實現正增長,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雖然都出現下降,但疫情稍有緩和後,馬上加快了燃煤電廠的建設步伐。

從整體來看,全球范圍的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趨勢明顯。

③ 煤炭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會是怎樣的呢

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

綜合前文對於煤炭專行業的供需情況進行分屬析:隨著我國煤炭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煤炭行業市場供需實現基本平衡,向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展,且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波動。

但行業的改革發展依然存在新的矛盾和問題,例如全國煤炭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煤炭時段性供應不足、市場供需平衡不穩定以及行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鑒於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問題,未來行業發展要沿著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不斷深入供給側改革,保證煤炭行業發展質量;提升行業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市場體系建設。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④ 煤炭行業發展趨勢

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國共有32家煤炭企業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根據Wind數據統計,28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佔比高達88%,其中,安泰集團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44%,遠興能源同比下降260%,寶泰隆同比下降146%。同時,持續下跌的煤價使多數煤炭企業的業績大幅下跌,甚至虧損,其中兗州煤業虧損最為嚴重,前三季度虧損5.88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受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煤炭下遊行業需求疲軟,煤炭庫存高企,煤價持續走低,致使多數煤炭企業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我國煤炭市場呈現一片慘淡景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原煤產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產量為22.95億噸,2011年產量增加至35.20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0%以上,到2012年達到36.50億噸,同比增長3.80%,增速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國原煤產量為17.9億噸,同比下降3.7%。

我國進口煤的繼續增加,加劇了國內煤市的壓力。一方面,減少了對國產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國際煤價的時漲時跌,導致國內煤價的不穩定。2012年,我國煤炭進口保持高位,進入四季度,國內外煤價走勢出現分歧,國內煤價小幅回升而國際煤價持續小幅下跌,價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國累計煤炭進口2.89億噸,同比增長29.8%。2013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炭1.58億噸,同比增長13.3%。煤炭進口量的持續增加對國內煤炭產生較大的沖擊。

總之,目前我國煤炭整體情形不太良好,產能過剩比較嚴重,市場需求下降,再加上進口煤炭的沖擊,我國煤炭行業前景不容樂觀。

未來幾年估計也跟現在差不多,屬於低迷狀態。而且隨之國家對環保的重視,清潔能源的利用范圍將會得到更大利用,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耗比例將會逐漸降低。

⑤ 未來煤炭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2008年以來,受國內多年積累的能源「瓶頸」因素影響及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國內煤炭市場呈現出極度漲落的特徵。主要成因為,近年來國內經濟顯著的「重工業化」趨勢加劇,經濟主要部類農業和工業發展呈不平衡發展態勢。農產品及主要消費品供應不足,首先導致前半年由cpi持續上漲引導的全面物價上漲,並形成相當嚴重的「泡沫化」價格;而長期依賴外部需求的的工業尤其是加工製造部門的擴張投資,直接造就了能源供應相對不足、價格大幅上行的前提,但一經遭遇外部需求突發性減弱,即暴露產能過剩的弊病。在過剩壓力態勢下,需求難以短期內恢復、價格大幅下滑、工業品利潤率下降、重工行業甚至虧損經營,是未來一定時期內工業行業的主要趨勢。

煤炭下游用煤行業如電力、鋼鐵、化工等行業目前下行的趨勢仍在加劇。雖然短期內政府刺激投資的經濟政策對提振市場信心產生了一定的正面效應,但到發生實質性的影響尚需時日;鋼鐵、電力行業的生產開工雖然相比四季度初有所恢復,但當工業保有資源量增加的情況下,價格仍然將下滑,煤炭需求仍將呈現低位盤整。那麼,影響09年煤炭市場的主導因素有哪些,下面筆者分利空及利好兩方面加以分析:

影響09年煤炭市場的利空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觀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宏觀調控決策難度在09 年逐漸增大,使09年煤炭市場變數加大。中央政府近期安排的四萬億元投資及在不到一百天內多達5次的貨幣政策調整,旨在通過增加貨幣流動性,從而擴大交易量來擴大內需,遏制工業品需求嚴重不足、價格持續狂跌、就業形勢嚴峻局面,而非對業已過剩的工業行業的重復「追加」投資。政策預期對工業品需求的拉動作用到底有多大,還很模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受價格及利潤影響,2008年年內已建成未投產能及在建產能,不穩定的市場及投資恐慌,將導致09年工業產能的閑置率仍將處於一定水平。煤炭下游產能不能充分運行,進一步使煤炭需求低位盤整。

2、在加大投資力度、刺激內需的時候,政府還必須防止投資方向走偏、並形成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苗頭。一方面,資金使用不當,不僅拉動不了需求,反而會無形中加大貨幣供應量,形成投資陷阱,造成新一論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投資方向失誤,將直接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為未來一定時期內再次產能過剩埋下禍根。在政府這樣的宏觀經濟路線考慮下,內需不可能象工業投資那樣對刺激經濟增長短期立竿見影,鋼鐵、電力原本產能過剩,煤炭產能過剩也是隨之而發生的事件。

3、鋼鐵、電力等主要用煤行業對明年一季度的需求預期仍不是很樂觀。一方面,一季度正值兩節期間,其下遊行業的放假、開工不足等因素促使產品需求走低,市場再次萎靡;另外,經濟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深化,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雖然調低,但對反傾銷的考慮及外部市場本身難以在短期反彈的因素,仍然決定著國內市場的走勢。

利好因素,主要為:

1、國家已經在12月份出台對礦產品增值稅稅率的調整計劃,從明年一季度開始,礦產品增值稅率統一調整至17%。煤炭產品的增值稅稅率將由原來的13%調高4個百分點,增加煤炭財務成本30元/噸左右(按照700元/噸的價格預算)。另外,國家對煤炭資源的資源稅制改革也呼之欲出,草案是由原來的從量計征改從價徵收,稅率為煤價的5%(可能達到平均30-40元/噸),比以前2.5-3.6元/噸的從價額擴大10多倍。兩項稅收制度的改革將增加煤炭成本 70元/噸左右。稅費的提高,將對煤炭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2、煤炭產品的不可再生性及初級資源屬性,不允許煤炭價格一直在低水平運行。我國的煤炭資源經過近3-5年的大規模開采,儲量已經大幅減少。20世紀曾經是主采礦區的各大礦業集團目前已把就業及滿足煤炭需求的目光轉向外圍煤田,而本土儲量大多接近枯竭,採掘銜接業已出現深層次矛盾。前半年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正是煤炭「瓶頸」及採掘矛盾深層次暴露的體現。只不過稅費的調整未及時跟進,明年稅制改革的推進,將進一步使煤炭開採的隱性成本顯性化,反應資源的稀缺程度,進而促進煤炭價格趨於穩定。

總體看來,明年一季度影響煤炭市場的因素多空並存,整體經濟復甦、需求恢復仍然是決定性因素。煤炭資源開采部分隱性成本顯性化,將加大煤炭成本,對煤炭價格形成有力支撐。

⑥ 現在的國內煤炭行業什麼情況

前瞻網摘要: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國共有32家煤炭企業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根據Wind數據統計,28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佔比高達88%,僅有4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實現了增長,其中兗州煤業虧損最為嚴重,前三季度虧損5.88億元,我國煤炭企業整體經營慘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原煤產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產量為22.95億噸,2011年產量增加至35.20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0%以上,到2012年達到36.50億噸,同比增長3.80%,增速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國原煤產量為17.9億噸,同比下降3.7%。
自2012年以來,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以及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煤炭下遊行業進入結構調整,設備更新、產品升級換代階段,發展速度放慢,對煤炭的需求拉力明顯不足。
由於煤炭市場疲軟,煤炭供應的增加量超過煤炭需求的增加量,造成煤炭庫存大幅度增加,全社會煤炭庫存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2012年全社會煤炭庫存2.9億噸,截至2012年12月31日,秦皇島港務集團共存煤炭635.7萬噸,全部為內貿煤炭庫存,港區庫存仍處於較高的水平;全國重點電廠存煤7334萬噸,可用20天。2013年6月末,全社會庫存煤炭2.98億噸,其中全國煤炭煤礦庫存達到4792萬噸,同比增長12.49%;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達到709萬噸;重點電廠庫存(直供)達到7478萬噸,可用天數為22天。
我國進口煤的繼續增加,加劇了國內煤市的壓力。一方面,減少了對國產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國際煤價的時漲時跌,導致國內煤價的不穩定。2012年,我國煤炭進口保持高位,進入四季度,國內外煤價走勢出現分歧,國內煤價小幅回升而國際煤價持續小幅下跌,價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國累計煤炭進口2.89億噸,同比增長29.8%。2013年上半年,我國進口煤炭1.58億噸,同比增長13.3%。煤炭進口量的持續增加對國內煤炭產生較大的沖擊。
根據目前市場來看我國國內煤炭行業前景並不是很明朗有待觀察。

⑦ 煤炭前景

前瞻網摘要: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國共有32家煤炭企業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根據Wind數據統計,28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佔比高達88%,僅有4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實現了增長,其中兗州煤業虧損最為嚴重,前三季度虧損5.88億元,我國煤炭企業整體經營慘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自去年以來,受國內多年積累的能源「瓶頸」因素影響及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深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國內煤炭市場呈現出極度漲落的特徵。主要成因為,近年來國內經濟顯著的「重工業化」趨勢加劇,經濟主要部類農業和工業發展呈不平衡發展態勢。農產品及主要消費品供應不足,首先導致前半年由cpi持續上漲引導的全面物價上漲,並形成相當嚴重的「泡沫化」價格;而長期依賴外部需求的的工業尤其是加工製造部門的擴張投資,直接造就了能源供應相對不足、價格大幅上行的前提,但一經遭遇外部需求突發性減弱,即暴露產能過剩的弊病。在過剩壓力態勢下,需求難以短期內恢復、價格大幅下滑、工業品利潤率下降、重工行業甚至虧損經營,是未來一定時期內工業行業的主要趨勢。 煤炭下游用煤行業如電力、鋼鐵、化工等行業目前下行的趨勢仍在加劇。雖然短期內政府刺激投資的經濟政策對提振市場信心產生了一定的正面效應,但到發生實質性的影響尚需時日;鋼鐵、電力行業的生產開工雖然相比四季度初有所恢復,但當工業保有資源量增加的情況下,價格仍然將下滑,煤炭需求仍將呈現低位盤整。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減少進口煤炭數量,規劃重點地區煤炭產能,構建煤炭儲備體系等是緩解我國當前煤炭供需矛盾突出的有效措施
(1)減少煤炭進口量,減輕國內煤炭市場壓力

(2)規劃重點地區煤炭產能,降低煤炭開采量

(3)構建煤炭儲備體系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 望採納謝謝

⑧ 目前煤炭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炭行業研究小組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炭產量復合增長率將從過去的8.8%降至3.8%,年新增 產能將從過去的14億噸降至7.5億噸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指出我國的煤炭表觀消費量已由2005年的18.43億噸增長至2011年的37.27億噸,年均增幅達到12.45%,煤炭產量由2005年的21.13億噸增長到2011年的35.20億噸,年復合增長率為8.88%。截至2011年底,我國煤炭行業資產總額達37573.96億元,當年銷售收入達到32593.92億元,同比增長37.83%。前瞻產業研究院煤炭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我國煤炭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下滑趨勢,「投入即利潤」的時代即將結束,煤炭行業必須承受住深度調整的陣痛,才能實現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來自中國民用煤交易網,希望可以幫幫助到你

⑨ 對煤炭市場現狀的分析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產量下降,國際煤炭貿易萎縮,煤炭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綠色能源替代水平進一步提升,以及亞洲地區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帶動的煤炭消費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到2019年全球煤炭總產量達到79.21億噸。2020年,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初步測算全球煤炭產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巨大打擊進一步導致煤炭產量有所下滑。

煤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歐美市場,綠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2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全年煤炭消費量下降21%;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下滑幅度更大,歐盟27國2020年煤炭進口量下降32.7%。

在亞洲市場,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煤炭消費量還有增長潛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進口量均實現正增長,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雖然都出現下降,但疫情稍有緩和後,馬上加快了燃煤電廠的建設步伐。

從整體來看,全球范圍的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趨勢明顯。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炭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當前煤炭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隻科創板基金銷售額 瀏覽:556
外幣成為外匯的條件 瀏覽:162
ding定投基金年平均復利 瀏覽:701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最高是多少錢 瀏覽:730
銀行投資股東 瀏覽:637
貴金屬直播廳 瀏覽:237
外匯占款房地產 瀏覽:211
外匯計算單位 瀏覽:790
665美金等於人民幣多少 瀏覽:199
住房價格為什麼控制不下來 瀏覽:616
長城景順成長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626
獅子理財網 瀏覽:557
新余融資租賃 瀏覽:773
外匯保證率 瀏覽:712
一億美金摺合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65
貴金屬市場調查問卷 瀏覽:454
建行貴金屬開戶手續費嗎 瀏覽:463
小米9輪融資 瀏覽:781
貴金屬數據名稱詳解 瀏覽:959
外匯d1是什麼意思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