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股市究竟何時到底,為什麼會走出這樣的行情
呵呵,物極必反,我所使用的華中預警軟體,有詳細的股市情況,可以去試試。
㈡ 什麼是中國股市的邏輯
《中國股市的邏輯》內容簡介:證券從業十幾年,經常有人問什麼樣的人可以投資股票,如何在股市中賺錢,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專家也未必是贏家,不是專家也未必是輸家。股票投資是一個人人都可涉足的領域,只要遵循其基本原理,只要關注日常生活,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投資股票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股市既不是有錢者的樂園,也不是窮人的墓場。股票投資不是某些人和某一階層的專利和特權,更不是神仙大師拯救信徒於苦海的秘笈。在股票市場,每個投資者都可以、也能夠探索股市真諦,要敢於質疑所謂的股神和權威,每個投資者都有機會爭取財務自由,每個投資者都完全有能力決定自己在股市裡的命運。股市的邏輯其實非常簡單,沒有永遠的熊市也沒有永久的牛市。2006年、2007年的股市空前繁榮,人人賺錢其實是一個謬論,大家賺的是市值,不是真金白銀。如果大家都想落袋為安,把市值變為真金白銀,股市就會崩盤。股市從6124點跌到1600多點,不要認為是「大小非」惹的禍,其實是股市本身運行規律所致。股市裡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非常有用的思維。理性的投資者就必須保持客觀的心態,在牛市中看到風險、在熊市裡發現機會。投資者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所以總是頻繁換股;然而陌生的東西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頻繁換股增加了投資者對於股市的陌生感,頻繁換股的結局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㈢ 關於中國經濟現狀,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雖受外圍影響,但走勢主要還是受內因決定。
股市自2007年以來跌了4年,跌幅大、跌時長。跌的主要原因是無節制的發行新股,造成股市資金緊張,缺乏上漲基礎。中國經濟目前看還是挺好的,出口雖然減少,但內需依然旺盛,受到歐美經濟下滑的影響不太大。
現在,平均股價已經處在歷史低位,市盈率平均低於10,股市進入了良好的投資區域。
因為股市走勢持續下跌,管理層已經意識到危害,10日中金增持表明管理層已經開始救市了!
根據股市走勢,管理層還會陸續出台救市措施,股市前景良好!
現在是進場的時候,逢低吸納是制勝法寶,觀望很可能錯過時機。
㈣ 中國股市在2019年會有贏錢機會嗎』
我國股市差勁,連續六年走勢不盡人意!弄得在全球股市指數增長上多年排列倒數版第二,倒數第權二的狀況不僅僅股民吃大虧,還有損我國形象。我認為物極必反,糟糕到極點之後,爆發大牛的概率就會上升,看來明年會有牛市行情。
㈤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會有機會啊
物極必反,周期輪回,當所有人對這個市場不在報什麼希望的時候,機會已經悄悄來臨了。如果機會已經來了 ,你估計不認可 ,那麼你翻翻399006 創業板指數 ,作為春江水暖的小鴨子已經一倍多 漲幅, 但是指數還在 低位徘徊 ,那麼 低是機會呢 還是 漲起來以後的高 是機會呢 ?這個要自己把握 , 因為股市不是銀行, 是投資市場 不保本 。是投資就會有風險 ,看你怎麼來度量,怎麼結合自己的情況 來權衡 。 僅僅是建議 。
㈥ 急求一篇對中國股市的分析 在線等
周三盤面仍舊低迷,雖然救市呼聲一浪高於一浪,且救市動作在密集展開,但空頭依然囂張,除了昨日參與護盤的中字頭被集體下砸外,中證500期貨被砸至跌停!不過,物極必反,過度玩火終將引火燒身,盤面的微妙變化正發出先兆。
最新信息顯示:央行聲明支持股市維穩,守住金融安全底線;證監會表示證金公司將加大力度購買中小盤股,並喊話上市公司增持;保監會提高險資投資藍籌比例,險資千億進場;國資委要求央企不得減持;全體央企承諾不減持 增持;中金所大幅提高中證500期指保證金;上市公司紛紛停牌、或發布增持及員工持股,自救動作加大……
這表明,救市已不限於監管層,而是有更高層面協調,全方位立體式的救市大網正在張開。
雖然空頭仍在步步緊逼,但投資者可注意到,紅盤個股開始增多;且在超半數股票停牌賣壓畸形集中的情況下,未停牌股跌停數並未增加;更重要的是,創業板指數收陽,在一片絕望恐慌中收漲0.51%,這絕非一般投資者所為,應是國家隊級別資金介入護盤。
這些盤面中微妙的新變化,與我們昨日在《暴力哥第二波反擊任務曝光》中所指出的吻合:暴力哥在第一步穩定大盤之後,第二步則維穩中小創、重新點燃賺錢效應,將宣告多頭戰略反攻正式開啟。這也有證監會今天「加大購買中小盤股」的表態予以印證,那麼多空大決戰或已臨近。
我們廣州萬隆認為,救市力量組織多頭大反攻已刻不容緩,非理性的連續急劇過度殺跌,將帶來潛在的金融、經濟危機,將引起多方共輸;A股需更大級別的重拳出擊、積極的轉變救市思路,才能走出囚徒困境。從盤面異動看,似乎已看到這樣的跡象。
我們認為,從歷史經驗看,嚴重超跌後人心思漲,加上比價效應等,超跌反彈將是有力的人氣主線。如果超跌因素,加上正大幅進行中的產業資本自救,再加上國家隊護盤資金,朝此「超跌 產業資本自救 國家隊護盤」要素共振的方向發動攻擊,引爆具有震懾力的反彈尖刀,那麼那麼空頭鏈條將被撕裂,真正的反彈將到來,因此投資者無需過度悲觀。
大勢猜想:市場人氣有望回升
實現概率:85%
原因描述:今日股指呈低開低走態勢,三大股指大幅低開而後弱勢行走,滬指跌約6%險守3500點關口,創業板指則表現較強,尾盤逆市翻紅。盤面上看,跌幅最小的是電子製造、生物製品、家用輕工等,跌幅最多的是證券、貿易和非汽車交運等。從即時多空比數據來看,滬市委買盤為5182萬,委賣盤為18712萬,多空比為0.27,從數據上看,委買盤與之前明顯減少,賣盤則大幅增加,國家隊資金不及空方,空方大舉占據上風。央行今日盤中發話對證金公司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持,國資委要求央企在股市異動期間不得減持,雖股指期貨仍是全線跌停,但在國家隊不斷出台措施和資金入市護盤下,市場人氣已稍有恢復,午後多數中小盤個股打開跌停板,更有不少沖擊漲停板。分析認為,國家隊意圖在於先穩住大盤股讓指數不跌,然後再拉小盤股提升市場人氣,救市進入提升人氣階段,下一步關鍵看管理層能否出台政策配合。
後市策略:國家隊意圖在於先穩住大盤股讓指數不跌,然後再拉小盤股提升市場人氣,救市目前進入提升人氣階段,下一步關鍵看管理層能否出台政策配合,建議投資者近期暫且觀望為主,待市場企穩後再行參與市場。
資金猜想:資金流出市場
實現概率:80%
原因描述:午後滬深股指維持低位震盪走勢,滬指今日大幅下挫,跌6%險守3500點,深成指和創業板指表現相對較強,午後大量跌停個股開板。截止當前,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大單資金凈流入455億元,流入有逐步加大的趨勢,國家隊資金積極護盤。消息面上,中證500股指期貨賣出持倉保證金大幅提高,央行今日盤中發話對證金公司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持,而國資委也要求央企在股市異動期間不得減持,在多項利好舉措下,今日中小盤個股有所起色,多隻個股午後打開跌停,但市場信心並未恢復,隨後多數個股再度封上跌停板。分析認為,目前市場還在尋求底部,在市場未明顯企穩的情況下,預計資金將繼續從市場流出。
後市策略:目前市場還在尋求底部,在市場未明顯企穩的情況下,預計資金將繼續從市場流出,建議近期投資者勿盲目抄底,暫且觀望,耐心等待市場企穩。
熱點猜想:網路安全迎布局良機
實現概率:75%
原因描述:從中國人大網獲悉,網路安全法草案7月6日起在中國人大網上全文公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強調,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關於保障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草案規定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及時向用戶告知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持續提供安全維護服務等。
後市策略:近期市場表現低迷,連續大跌後籌碼都處於低位,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資金有望關注網路安全概念,投資者關注相關個股,待市場有所企穩後再適當布局。(
㈦ 中國股市本身是否有規律可循
A股第一規律: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無論哪只A股,只要一買,保管下跌,只要一賣,肯定上漲。身邊的朋友已經屢試不爽!
A股國慶規律:以9月走勢預判10月行情准確率達7成
根據歷史數據統計發現,歷年A股10月行情與9月表現高度正相關:如果9月大漲,10月行情也多為大漲。在滬指近13年的9月行情里,2007年、2006年、2009年漲幅位居前三,分別為6.39%、5.65%和4.19%,所對應的當年10月行情也同步大漲7.25%、4.88%和7.79%;相反,在史上滬指9月跌幅較大的年份,10月出現大跌的概率也較高。
滬指13年間9、10月同漲同跌9次。統計了2001年~2013年的13年間上證指數9、10月漲跌幅,發現13年間滬指9月與10月漲跌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性,即滬指9月上漲,10月易跟漲,反之亦然,可謂 「10月行情看9月臉色」。13年中,滬指9、10月同漲同跌9次,概率達69.23%。
從具體統計來看,同向上漲情況分別是:2006年9月滬指漲5.65%,10月滬指跟漲4.88%;2007年9月,滬指漲6.39%,10月滬指大漲7.25%,且創下A股歷史新高6124.04點;2009年9月滬指漲4.19%,10月漲幅擴大到7.79%;2010年9月滬指漲0.64%,10月放量大漲12.17%。同向下跌情況表現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和2008年滬指分別下跌3.78%、5.1%、3.86%、0.62%和4.32%,對應年份10月滬指同樣分別下跌4.29%、4.69%、1.38%、5.43%和24.63%。
在沒有同向漲跌的年份中,2013年9月滬指漲3.64%,10月跌1.52%;2012年9月滬指漲1.89%,10月跌0.83%;2011年9月滬指跌8.11%,10月漲4.62%。
分析人士認為,2014年9月(截至9月26日)滬指月漲幅達5.89%,若按上述13年統計規律,今年10月滬指極易跟漲。目前滬指今年9月5.89%的漲幅,僅次於13年中2007年9月6.39%的漲幅,略高於2006年9月5.65%漲幅。2006年10月,滬指漲幅達4.88%。
A股兩會規律:兩會期間大盤的表現一般相對「平淡」
兩會時間根據歷史統計,A股在最近十四年的兩會期間並沒有壓倒性的上漲傾向,因此從概率論上來講,兩會對於A股來說並不一定意味著上漲。不過這不能說兩會行情會缺席,它可能會以政策受益股來呈現。
根據歷史統計,從2000年至今的14次全國兩會期間,A股上漲有8次,下跌有6次。雖然上漲的次數較多,不過優勢並不明顯,無法從概率上判定大盤在兩會期間傾向於上漲。而且,從2009年至今的5次兩會中,大盤下跌三次,上漲兩次。
拋開漲跌的次數,僅從漲跌的幅度來看,兩會期間大盤的表現也可謂相對「平淡」。在這十四次兩會中,最長的天數是2008年的16天,最短的有11天。在這至少一個多星期的跨度之中,大盤漲跌幅小於3%的有8次,漲跌幅在3%-4*之間的有兩次,漲跌幅超過4%的有4次。因此,整體上來看,大盤在兩會期間都相對比較平穩,漲跌幅都不是太大。
A股收陰收陽和牛轉熊規律
春節後開門綠年線收陰,開門紅年線收陽。A股每次調整過了20%這個坎,就變成熊市。
A股一步三回頭規律
如果說「一步三回頭」是A股慣例的話,那麼平均四年一輪回,則是其特有的周期規律。從A股大盤20多年的歷史考察,可以發現關於走勢的一個特殊規律:即大約4年一輪回。如1993年大盤見頂後,經歷了4年的低迷震盪,後迎來了97年的5.19行情;而5.19行情開始大盤持續了近4年上漲,在2001年見到了2245高點;而這一高點後,01-05年這4年大盤又經歷了一波熊市,最後又迎來了06-07的大牛市。而從09年3478高點至2013年12月,大盤已調整下跌達4年,正完成一個輪回的歷史周期,則預示歷史性變局將到來。
客觀而言,無論國內外股市,均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雖然有時候熊市很漫長,但終歸有結束的時候,牛熊的循環既是輪回、也是市場走勢的必然模式,興衰相替螺旋發展。如果從2007年高點算起,至今調整已經超過6年,遠遠超出歷史極限,下一個繁榮正在醞釀之中,市場本身已經積累了向上的動能,未來走出低迷將是大概率事件!
A股世界盃規律:股市一般會下跌
1994年世界盃期間,滬指從527點跌至413點,跌幅達21.63%。
1998年世界盃期間,滬指從1422點跌至1360點。
2002年世界盃期間,滬指自1515點最低下跌至1455點,最後憑借6月24日的「井噴」,股指站上了1700點。
2006年世界盃期間,滬指從1695點下跌到1512點。
歷史數據顯示,4年一度的世界盃是全球股市的「下跌魔咒」。美國SPX歷史數據表明,在過去14屆世界盃舉辦的月份,僅有3次市場是上漲的,而舉辦當月的歷史平均漲幅為-1.65%,顯著低於過去56年6月份0.31%的平均漲幅。
A股監管規律
A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只要政府一監管大盤就跌,只要政府撒手不管,A股就狂飆!
A股慣性定律
和牛頓的慣性定律原理是一樣的,物體保持運動狀態和方向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表現在股市中,股價是上漲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上走;股價是下跌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下走。這是因為股價趨勢向上走的時候,大多數人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不捨得賣,沒買的人則搶著買入,這就使得股票供不應求,自然應該漲了;相反,趨勢向下的時候,大多數人不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搶著賣出,沒買的人也不太敢買,這就使得股票供過於求,自然就要繼續下跌了。
A股物極必反規律
漲得多了,自然要跌;跌得多了,自然要漲。這跟《三國演義》開篇詞說的是一個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大家都知道KDJ指標的用法,KDJ指標中,有一個功能非常重要,就是超買和超賣。超買,表示當時人氣非常旺盛,是不是表示可以買呢?當然不是,超買,往往都是該賣的時候了;相反,超賣,往往是該買的時候。股市中一個現象也充分體現了這個原理——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A股風水輪流規律
我們不敢肯定說A股市場以外的境外股市是不是這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A股市場始終都是風水輪流轉的。一波大行情往往有四個階段,分別是:(1)小部分板塊或個股啟動;(2)行情進入普漲;(3)尚未漲的股票開始普漲;(4)前期龍頭板塊或個股開始調整;(5)行情進入普跌;(6)剩下的股票全部步入跌途。所以,在A股市場做股票,沒能先知先覺抓到龍頭,能做到後知後覺抓住補漲股,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不能急,一急,往往使得自己去追買已經大幅上漲並即將下跌的龍頭股,而錯過後面整裝待發的補漲股。按照教徒的話來說:上帝是公平的。
A股違逆大眾規律
善於觀察的老股民都知道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好的時候,市場未必會漲;相反,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淡的時候,市場未必會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技術分析愛好者一直宣稱,市場永遠是對的;基本面分析愛好者一直認為,市場永遠都是錯的;證券組合理論愛好者則認為,市場有時是對的,有時是錯的。同樣是分析股市,就有三種完全不同的結論,這充分證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A股周期共振規律
這個規律很有意思。當日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如果周線也是趨勢向上,那麼短期的走勢會頗為強勁;當日線趨勢向上,周線趨勢向下,那麼市場只會是一個小的反彈。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是因為,當周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大盤或個股已經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市場的供求關系是供不應求,所以日線的上漲會比較輕松;相反,如果周線趨勢向下,意味著從中長期趨勢來看人氣慘淡,那麼,即使短期有人搶著買入使得短期走勢較為強勁,但如果無法改變中長期的供求關系,市場還是會繼續向下走。按照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得出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和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總結來看,我們可以關注的有以下兩個: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上;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上。我們應該拋棄的形態也有兩種: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下;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下。
A股靜動相交規律
沒有一直上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下跌的股票。一隻股票上漲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調整一下,以便將意志不堅定的散戶洗出去,也讓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調整倉位;一隻股票下跌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橫盤一下,以便讓貪心的散戶來給自己接盤。這其實跟我們跑步一樣,一直不停的跑,跑到最後是直接跑進棺材;而跑一跑,停一停,只要有吃,有睡,有地方解決內急,那跑遍全球也不是沒有可能。股市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A股規律:牛市消滅低價股
牛市初期要消滅低價股,尤其是1元股,消滅1元股往往作為牛熊分界的一個市場標准。牛市特徵就是先消滅低價股。2007年說消滅3元股、5元股、10元股,那時牛市就結束了。現在來看就是牛市初期,炒低價股,容易賺錢。每輪牛市都要消滅低價股,這是A股的規律,延續至今不曾改變。牛市裡所有股票都會漲,過去牛市的時候都這樣,成長股漲高了之後,低價股上漲是很正常的現象,是好事,鋼鐵、ST股票在補漲,說明市場的熱度在提升。股民的交易行為學,喜歡便宜的東西,這個傳統還在,一般來說鋼鐵等低價股上漲都是在階段行情後期的突出表現。
A股曾有兩次鮮明的消滅1元股的案例,一是2005年9月,二是2009年2月,這兩個時點之後都是一波牛市,如今A股市場1元股再次消滅,是否意味著A股會迎來一次慢牛?A股震盪向上是長期趨勢,其中的核心原理是全社會的資產從房地產向股權方向配置。另一方面,A股可以長期給投資人產生長期回報的公司還是很少,3000家公司里有2000家是不賺錢的,因此股市很容易炒過頭。這時如果經濟數據不好股市就會退潮,但資金總量畢竟有那麼多,投資需求還是很旺盛的,當市場跌到一定程度或者股票供給增加以後又會漲回去。我覺得A股長期是震盪向上,慢慢走牛的,中短期的波動也在所難免。
現在大盤的下跌就是牛市特徵,牛市特徵就是緩漲急跌,所以牛市經常出現大陰線,熊市經常出現大陽線。這個很難說,A股慢牛行情很少。一般來說階段行情尾聲時會炒低價股、垃圾股,歷史上都是這樣的。
今年以來,首先低市值股票遭到爆炒,目前低價股又重新成為市場熱點,從中期來看,低價股行情是否會持續下去,未來還會出現消滅2元股,3元股這樣的現象嗎?現如今,宏觀基本面還不是那麼好,但股票供給是增加的,市場應該不會炒得那麼瘋狂,還是一種震盪向上的慢牛走勢。可能現在低價股還沒完全炒完,還早得很。2007年牛市的時候很多低價股翻倍、翻3倍、5倍的都有,現在的低價股一般也就漲個30%、50%,好一點的才翻倍,牛市開始階段市場偏好低價股,比如周期股;一旦市場向上,周期股會迅速反轉,現在周期股表現也沒那麼好。現在說消滅低價股還早。中長期可能會,但短期有風險。後面出現消滅2元股,3元股的現象是有可能的。
歷史上每次低價股行情的引爆,都離不開政策的刺激,如2005年的股改,2009年的四萬億投資,今年的國企改革,綜合來看,你們對市場作何判斷?能否深度剖析下市場的政策面、資金面的情況?政策還是支持股市上漲的,但不是支持快速的、爆發性的、非理性的上漲,而是支持一個震盪向上的慢牛的上漲。長期來看資金面還是正流入的,但流入的前提是有足夠產生可靠的賺錢效應的上市公司。如果大家都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那麼這輪上漲長久不了。
中國股市熊得太久了,比如銀行股P/E才三四倍,但業績非常好,股市總體估值很低;現在經濟數據不好,但股市可能先於經濟數據作出反映;還有就是無風險利率的下降,國債收益率下降,很多投資產品看到股市的賺錢效應,現在開戶的投資者越來越多了,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股市,這是個正回饋。市場會有輪動,現在炒小盤股、低價股,以後肯定會炒藍籌股的,炒藍籌股時指數就起來了。
在現在這個時點上,悲觀和樂觀都不可取,不能過於樂觀也不能過於悲觀。2007年「5·30」的時候指數已經翻了N倍了,指數從1000多點漲到3000多點,很多小盤股漲了5倍10倍,現在小盤股才漲30%。現在還早得很,因此申萬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申萬是看到現在經濟數據不好,但經濟數據好的時候股票也有跌的時候。美國的經濟數據就好么?但美股已經漲了很多了,我們現在的經濟數據不好,但股市同樣可能走牛,如果不是看好,現在怎麼會有那麼多資金進場呢?申銀萬國從經濟數據上判斷2007年「5·30」行情會重演,這是站不住腳的。
A股與通脹之間的輪回規律
解析20年來A股與通脹之間的關系,可謂一目瞭然:1990年CPI數據是3.1%、1991年CPI數據是3.4%、1992年CPI數據是6.4% ,從1990年至1993年初,通貨膨脹呈現由溫和通脹向嚴重通脹遞進的趨勢,A股出現兩輪暴漲行情,上證綜指分別在1992年5月達到1429點,1993年2月達到1558點,通貨膨脹與股市周期同向運行,顯然溫和通脹有利於股市運行。
1993年通脹開始飆升,1993年CPI數據是14.7%,從1993年至1994年,處於兩位數惡性通脹階段,其中1994年CPI數據高達21.7%,同期A股處於熊市周期,1994年7月底,上證綜指跌至歷史最低325點,顯然通貨膨脹與股市周期反向運行;隨後,1995年CPI數據是17.1% 從1994年至1996年初,通脹率處於初期的下滑階段,股市也處於反彈後的下滑之中,A股開始築底之旅,現在A股情形與之類似。
1996年CPI數據是8.3% ,CPI數據開始回落至兩位數以下,從1996年1月上證綜指512點起步,A股開始步入牛市,1996年至1997年A股漲幅巨大,1998年至1999年A股橫向整理,1999年至2001年A股再續牛尾,這段時間已不是通貨膨脹而是通貨緊縮了。
假設CPI數據0以下為通縮,3%為溫和通脹,5%以上為嚴重通脹,10%以上為惡性通脹,綜上三段經歷,可以得出結論,股市與通脹在溫和通脹階段是正相關,其餘都是負相關,即通脹高、股市低;通脹低、股市高。
這一規律在2001年至2005年階段並不適用,這段時間2001年CPI數據是0.7%,2002年CPI數據是-0.8%,2003年CPI數據是1.2%,2004年CPI數據是3.9%,2005年CPI數據是1.8%,但這段時期A股處於熊市,關鍵症結在於國有股減持和A股估值偏高。
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之後,前述股市和通脹的規律再度應驗,2006年CPI數據是1.5%,2007年CPI數據是4.8%,這兩年A股處於牛市上升通道;2007年10月上證綜指達到6124點峰值,隨後2008年CPI數據是5.9%,高估值的A股出現暴跌;2009年CPI數據是-0.7%,這年A股上證綜指漲幅絕不遜於2000年那輪牛市漲幅;2010年CPI數據是4.6%,A股處於橫盤整理的觀望格局,一旦今年CPI數據突破5%溫和線,A股又步入慢慢陰跌的熊途。
結合A股估值規律,股市和通脹的規律可以更加清晰:當A股處於低估值階段,通縮和溫和通脹周期,A股步入牛市概率極高;當A股處於高估值階段,股市會受到內在估值規律牽引,與通脹關系不大;而當通脹高過5%溫和線之後,則A股基本處於疲軟狀態。
目前A股估值與2005年上證綜指998點和2008年上證綜指1664點時接軌,屬於估值窪地區域,比照1992年5月至1996年1月和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這兩輪熊市的4年時間規律,從2007年10月至今又恰好是4年,作為通脹重要領先指標的房價現在已出現明顯拐點,一旦通脹回落至5%溫和線以下並得到鞏固,則A股牛市可期
A股奧運規律:大多時候下跌
歷史上的5屆夏季奧運會期間,上證指數有4次錄得累計下跌。換句話說,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宛如「魔咒」來襲。一直以來,奧運行情都是A股市場中的熱門話題,每逢進入奧運時間,對「奧運板塊」的研究報告會鋪天蓋地襲來。不過,對「奧運板塊」行情的把握並不容易。自A股1990年底誕生以來的5屆夏季奧運期間,上證指數的漲幅分別為-11.98%、2.55%、-3.5%、-3.48%和-11.82%,因此也難怪市場中有奧運「魔咒」一說。
A股短中長規律
股市是大部分投資者載夢的地方,它不會一直如此弱勢,它也擁有自己的規律。所以把滬指的短期、中期、長期規律總結出來,或許對於未來的操作思路有一些幫助:
一、短期規律
近三個月的滬指一路走低,基本路徑是:「外盤大幅走低,隔日我們跳空低開,隨後就回補缺口,但是反彈動能不足,再度向下創出新低,最後等待下一次的更低跳空低開。」而且這是一個有效的循環過程。由於在近三個月以來,在這一帶沒有留下任何缺口,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對於多方來講,每一次跳空低開都是短線介入的點位,同時隨後的小反抽也都是短線離場的位置。
二、中期規律
我們可以發現自從有了股指期貨後,周線上的區間擺動指標對於滬指的波動具有一一對應的作用。而且,一旦指標處於底部位置,它所對應的滬指雖有滯後但也會在不久見到階段性的低點。觀察了很久,這個方法還是相當有效的。目前,該指標已經開始向底部靠攏,雖然有可能也會形成一至兩周的鈍化,但確實已十分低了。同時,我們再回到日線圖上,如果在這里要有一個像樣的階段性反彈,那麼它在調整幅度上必須與前波下跌幅度等長,這個位置很可能在2379點下方,但這個頸線位離開這里也不遠了。所以,就中期規律來看,現在已經越來越接近目標位,可以稱得上是底部區域,但真正有效展開的標志應該是滬指站上30天均線。
三、長期規律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前面兩次大行情,一次是在998點,一次是在1664點,這兩次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都有跌破120月均線過程。而且一般都不會跌破幅度很大,如果跌破時間很長的話,未來演變出來的就是反轉類的歷史性大行情。如果跌破時間不是很長的話,未來演變出來的應該是反彈類的階段性大行情。目前滬指的120月均線停留在2258點,而滬指本周末收盤在2400多點,所以離開120月均線也已經很近了。
另外,從年K線上來看,中國股市二十年,最遭糕的情況也只出現過兩連陰,而今年已是第二根年K陰線,並且現在已經是9月底,所以,如果是差的情況,也只是還會走弱至年底,但明年回穩的概率是偏強的。
此文最早發布在其他帖子平台上,具體時間無法考究,作者表達的觀點,也正是印證了中國股市發展的規律,各種深藏裡面的規律在不斷影響著事物發展的趨勢,短時間內的規律特徵還不明顯,一旦拉長後,這種規律特徵就會顯示出神奇般的威力,在股市當中沒有常勝將軍,只有見好就收,穩定的獲益收利。來而不往非禮也,人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君不見那些大佬們天天獲利,最後鋃鐺入獄者比比皆是,於是我們知道了一個道理,股市沒有常勝將軍,慢慢來,甭急。
㈧ 物極必反,股市會走出反轉行情嗎
大概率反轉,也許就在這幾天。
㈨ 中國股市現在如何什麼情況
本人非常看好將來的行情,正所謂物極必反,行情到了那麼低,肯定會反彈的!雖然中國現在的股市不是很理想,而且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奧運過後一定會有所反彈,我對中國股市很有信心!
㈩ 我能不能這樣理解:其實股票不怕跌,只要公司不破產,是總有一天它會漲的物極必反不可能永遠的跌下去嗎
可以這樣理解,公司破產也不一定是壞事,會有其他公司接盤,也許股價還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