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多次車險費改,平安車險都有過哪些
車險費率市場打開
平安的一大動作拉近中國與世界的精算水平
2001年9月,國內車險市場進一步發展,統一制定車險費率的制度已不適應車險業務發展的需要,為使車險費率釐定體現公平的原則,中國保監會在廣東地區進行機動車輛保險費率改革試點。保險公司可自主制定車險費率。9月28日,平安與人保、太保等多家保險公司商定,向廣州保監辦報備了統一的車險費率方案。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各家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紛紛降低費率,平安經營成本上升,賠付壓力加劇,每輛車保費收入同比平均下降約50%。但在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平安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繼續發展。當年公司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3850.95百萬元,同比增長36.59%,增長點主要集中在新車業務上,新車業務同比增長約82.2%。
2002年3月,中國保監會將車險條款費率的制定和修改許可權下放到各保險公司。3月26日,平安成立專項研究小組,根據從車(車型、車齡等)、從人(車主年齡、性別、駕齡等信息)風險因素釐定車險費率。整合歷年的車險經營數據,積累從人因素數據,為車險費率的釐定奠定基礎。同年底,平安向中國保監會報備新舊兩套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及費率,以舊費率為基礎,逐步過渡到新費率。
新費率適用於廣東地區,首次體現了從人、從車、從地域因素下的實際風險,在基礎費率的基礎上,共引入13項費率修正系數,包括車齡、車型、主駕人情況、是否指定駕駛員、無賠優待、是否直接投保、承保地區、承保數量、行駛區域等系數。
此外,對六座以下客車,還設置了絕對免賠額費率系數。費率系數考慮了駕駛員及車輛特徵,實現了風險的量化。機動車輛不再實行統一的保險價格,客戶不同,風險不同,保費在基準保費的基礎上上下浮動。例如,無賠優待費率系數,上年未出險保費優待10%,三年內有任意兩年無出險記錄優待20%,連續三年及三年以上未出險優待30%。條款中,附加險由原條款中的9個增加到14個,平安推出了代步車費用險、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險、他人惡意行為損失險、全車盜搶附加高爾夫球具盜竊險等特色附加險。第三者責任險改為第三者人身傷亡責任險和第三者綜合責任險。
公司新車險條款費率由平安結合自身經營的數據,參照國外模式和經驗製成。平安通過精算進行成本分析和風險控制,加快多元化車險產品發展,當年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5110.67百萬元,同比增長32.7%,賠付支出2495百萬元,賠付率48.82%。
2003年1月,車險改革范圍由廣東省擴展到全國。2月,平安產險停止使用原車險統頒條款。為方便摩托車投保, 3月7日,平安產險單列摩托車保險條款費率。3月13日,平安產險堅持以「利潤為導向,實行差異化費率」,進一步細化機動車輛保險費率,每個省市結合當地情況,各定製一套費率,分散了地域風險。同時增加投保年度、防盜裝置等費率系數,拉大優質客戶與普通客戶的車險費率差距,最大優惠幅度達50%。擴大費率優惠范圍,新增續保、車齡3年以內的,優待15%;投保時選擇網上投保,優待標准從10%提高到15%。列明新車投保不享受無賠款優待。在落實機動車輛保險「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方針下,同年9月1日,平安產險調整天津、長春、武漢等8個地區的部分三級機構和上海等14個地區的部分營銷部或四級機構的營運貨車業務的承保政策,禁止承保部分營運及工程類車種。為保證承保品質,平安產險舍棄了部分高風險、長期虧損車險業務,當年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同比減少284.7萬元,賠付支出3340百萬元,賠付率69.21%。
為行業樹立標桿
12家公司選用平安制定車險B條款
2006年為促進汽車保險行業有序競爭和良性發展,中國保監會允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簡稱「中保協」)開發商業機動車保險行業基本條款和費率,保險公司既可選擇使用中保協條款費率又可自主開發車險條款與費率。
同年6月21日,平安產險向中國保監會上報商業車險B條款。根據平安、人保、太保三家保險公司上報的三套商業車險條款,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一下發了商業機動車保險A/B/C三套行業條款,其中有12家保險公司選用平安制定的B條款。原車險條款費率同時廢止。
6月31日,經保監會批准同意,平安產險改用《機動車輛保險條款(2006版)》。條款中,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和車輛損失險選用了行業基本條款B款。全車盜搶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改為基本險,投保人可單獨投保。
全車盜搶險部分,增加四種類別的絕對免賠率:
①絕對免賠率為20%;
②絕對免賠率為10%;
③不計免賠率;
④絕對免賠率為50%,投保時自由選擇。
此外,平安產險還新開發了隨車行李物品損失險、涉水行駛損失險、保險事故附隨費用損失險等11個附加險。費率方面,車輛損失險取消了保額分段和各保額段的費率差異。各機構、各車種的費率實行差異化。車輛種類中增加了「低速載貨汽車」。個人車費率下降約25%-30%。
平安產險按照中國保監會的要求,給予投保人的所有優惠總和限制在車險產品基準費率的30%內,提高了單均保費水平,公司當年共收入保費11659.8百萬元,同比增長47.45%,賠付支出5839百萬元,賠付率50.08%。
費改壓力下
平安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破千億
2015年5月22日,平安產險根據中國保監會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在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陝西、青島6個首批進行試點改革的地區開展商業車險改革工作。條款改用保險行業協會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基準純風險保費和無賠款優待系數費率調整方案參照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擬定的費率基準執行。公司擬定的自主核保系數費率和自主渠道系數費率調整方案在[0.85-1.15]范圍內使用。
示範條款中,
車輛損失險,新增「台風、熱帶風暴、暴雪、冰凌、沙塵暴」責任。
列明「受到被保險機動車所載貨物、車上人員意外撞擊」保險人負責賠付。
取消了「海嘯、非營運企業或機關車輛的自燃」責任。
車輛損失險部分,
在交通事故中,保險車輛駕駛人負全部責任的,事故責任免賠率將15%改為20%;
負主要責任的,免賠率將10%改為15%;
負同等責任的,免賠率將8%改為10%;
單方肇事事故的免賠率將15%改為20%。
將因車載貨物掉落、泄露腐蝕造成第三者的損失納入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責任范圍。增列被保險人與駕駛人的家庭成員的人身傷亡為保險責任。車上人員責任險部分,列明發生意外事故的瞬間,車上人員被甩出車外的,仍屬於車上人員,負有賠償責任。對全車盜搶險,增列駕駛人、被保險人、投保人故意破壞現場、偽造現場、毀滅證據、被保險機動車在被當作貨物進行運輸期間被盜,保險人不負責賠償。車輛損失險的賠償處理為公司按照保險金額負責賠付,不再考慮出險時的實際價值。
同年12月22日,平安產險商業車險的改革范圍拓展至天津、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新疆等18個地區。商業車險費率後,行業車險條款費率趨於統一。新版商業車險費率首次引入自主核保系數,更加考驗公司的自主定價能力。平安通過搭建智慧承保系統,運用大數據演算法提升業務風險篩選能力,提高了車險業務承保品質。當年保費收入1309.84億元,同比增長18%,賠付支出632.86億元,賠付率48.32%。
❷ 車險 上海 改革試點方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國保監會近日發出通知,決定在天津等12個地區啟動商業車險改革第二批試點工作。通知指出,各財產保險公司應按照《中國保監會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及《中國保監會關於印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相關要求,及時擬定、報批新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並做好新老產品切換工作。201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天津、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新疆等十二個保監局所轄地區現行商業車險條款、費率。
❸ 2020年汽車保險標志,要不要貼,交了全,保險公司說,今年不用貼,沒有保險標志了,真的假的!
2020保險標志是否需要貼,主要看當地有沒實行電子保單的政策,沒有還是要貼。上海、深圳、山東等地在2019年已經取消了「貼紙質標志」的要求,試行的是電子保單政策。在這些區域內,車主無需在擋風玻璃貼上強制保險的標志。遇到事故時,即使不帶交強險保單也沒關系,交警部門會通過後台查詢。
值得注意的是,車輛需要遵循當地的交通法,像廣東鄰近的幾個省市都沒有實施「免貼交強險標志」政策,開車去鄰省,抓到一樣會被處罰,出門請帶上車險標志。
應答時間:2020-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2019上海車險改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都可交,關鍵看他自己的打算,准備在哪裡定居,在上海交的話,如果沒有上海戶口,就算以後退休也只能回戶籍所在地享受當地的養老保險待遇,上海這邊給他交的社保只能轉移個人部分,而大頭:公司承擔部分都是為上海做貢獻了,不能轉移和提現的。
如果他沒希望拿到上海戶口,站在他的立場,建議不要交上海社保,讓公司把錢給他,自己去交老家社保;如果能拿到上海戶口,老家的就不要交拉。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❺ 汽車保險從上海轉出
上海本地如果離職跳槽到其他公司,只要你新公司入職提供本人身份證號碼給人事,他會幫你繼續繳納,如果不在上海再工作了,去外省市,只要本人帶好身份證原件去上海屬地社保中心辦理轉出證明,攜帶此證明去當地社保局辦理接續就可以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上海是哪一年出台的車輛類保險
1.萌芽時期
我國的汽車保險業務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歷程。汽車保險進入我國是在鴉片戰爭以後,但由於我國保險市場處於外國保險公司的壟斷與控制之下,加之舊中國的工業不發達,我國的汽車保險實質上處於萌芽狀態,其作用與地位十分有限。?
2.試辦時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950年,創建不久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就開辦了汽車保險。但是因宣傳不夠和認識的偏頗,不久就出現對此項保險的爭議,有人認為汽車保險以及第三者責任保險對於肇事者予以經濟補償,會導致交通事故的增加,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於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於1955年停止了汽車保險業務。直到 70年代中期為了滿足各國駐華使領館等外國人擁有的汽車保險的需要,開始辦理以涉外業務為主的汽車保險業務。[1]
3.發展時期
我國保險業恢復之初的1980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逐步全面恢復中斷了近25年之久的汽車保險業務,以適應國內企業和單位對於汽車保險的需要,適應公路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事故日益頻繁的客觀需要。但當時汽車保險僅占財產保險市場份額的2%。人保集團現時已發展成一綜合保險企業,以規模保費計仍以財產保險業務佔多。集團財產保險產品豐富涵蓋不同范疇,其中以汽車保險業務最為重要。以原保險保費收入計,汽車保險業務占財產保險業務約七成。
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機動車輛迅速普及和發展,機動車輛保險業務也隨之得到了迅速發展。1983年將汽車保險改為機動車輛保險使其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在此後的近20年過程中,機動車輛保險在我國保險市場,尤其在財產保險市場中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到 1988年,汽車保險的保費收入超過了20億元,占財產保險份額的37.6%,第一次超過了企業財產險(35.99%)。從此以後,汽車保險一直是財產保險的第一大險種,並保持高增長率,我國的汽車保險業務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2014年上半年,人保財險車險營業額達907.75億元,同比增長14.4%
與此同時,機動車輛保險條款、費率以及管理也日趨完善,尤其是中國保監會的成立,進一步完善了機動車輛保險的條款,加大了對於費率、保險單證以及保險人經營活動的監管力度,加速建設並完善了機動車輛保險中介市場,對全面規范市場,促進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其實應該按照國內的保險公司來算,應該是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
❼ 關於上海綜合保險變更為社會保險
1、原來的綜合保險卡的錢用完就作廢了;
2、新卡的功能增加項:你可以到門診刷卡了。
3、新卡可以買葯刷卡。
❽ 車險改革:三年不出險保費打七折車險理賠額度加大
機動車輛保險作為與大家利益關系密切的險種,有著極高的社會關注度。為了更好的解決車險領域的復雜問題,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今年9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