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比上海的差距多大
1 城市建設 上海和北京的城市建設應該是內地最好的,不管是建築物,還是社區規劃,道路建設,快速交通系統等等,深圳跟上海的差距太大了,上海的公交車包括站台,路牌指示強過深圳一條街,深圳的公交站真是又臟又舊,而且幾乎7成線路都採用土得掉渣的人工售票,很多線路明明這個站有確不標示出來,而且有變化時不及時跟新,上海的公交系統不是吹,每個站台如果線路有變化,第二天就有說明指使,而且會把老的路線指示取下來。
2 人的素質 深圳真是大雜院,什麼人都有,不過老實說,深圳人口的素質大大低於上海北京,好多似乎都是從農村出來似的,隨地吐痰,各種醜陋的公德行為,在深圳,似乎人都沒有排隊的習慣,這點是上海的優點,上海市民是有排隊習慣的。
3 所謂的國際化 深圳最多隻是個暴發戶,城市真是雜亂不堪。
一個事實 深圳在逐漸墮落,不要說和上海的差距在拉大,估計過個幾年,連蘇州杭州都不如。
B. 上海和深圳誰的面積大
上海市面積大,至少是深圳市的3倍的。
一、上海總面積為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版面積6218.65平方公里,長江口權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6平方公里。
二、深圳下轄6個行政區和4個新區,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790個居民委員會。深圳市總面積1996.85平方公里。
上海簡稱滬,市區面積3925平方公里,人口1674萬。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倚東海之濱,向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與美國的西海岸隔海相望,南臨杭州灣,西與富庶的江蘇、浙江兩省毗鄰,北界黃金水道長江入海口,正當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上海境內的崇明島,面積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C. 上海和深圳經濟哪個更發達
單單參考兩地gdp,上海經濟更發達。
上海地區生產總值38155.32 億元(2019年)。
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2019年)。
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8億元,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99.16億元,增長0.5%;
第三產業增加值27752.2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5.73萬元。
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328.67億元,比上年增長6.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826.64億元,增長5.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
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6133.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2710.43億元,增長3.3%;服務業增加值3422.79億元,增長13.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2020年8月,名列上半年中國GDP十強。
(3)深圳跟上海比擴展閱讀:
深圳第一產業:
2019年,深圳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8.41萬畝,比上年下降2.7%,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4.25萬畝,下降3.3%。水果播種面積5.37萬畝,下降17.4%。
全年蔬菜產量15.71萬噸,下降1.0%;水果產量3.61萬噸,下降13.0%。全年水產品總產量8.44萬噸,比上年增長7.5%。其中,海產品8.15萬噸,增長7.7%;淡水產品0.29萬噸,增長3.6%。
D. 上海和深圳有什麼區別
上海復和深圳肯定是有區別的,制從以下幾點分析下:
1、繁華程度,上海肯定是超過深圳,而且深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繁華程度無法趕超上海;
2、建設速度,兩地建設速度都很快,深圳勉強超過一籌;
3、文明程度,深圳超過上海(地鐵,人行道,馬路感受下);
4、文化程度,上海超出深圳(而且地域文化差距還比較大);
5、宜居程度,深圳超過上海,深圳比較宜居
E. 深圳和上海哪個的面積 大
上海市面積大。
上海總面積為634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長江口水域面積1107平方公里,灘塗面積376平方公里。深圳下轄6個行政區和4個新區,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790個居民委員會。深圳市總面積1997.27平方公里。
(5)深圳跟上海比擴展閱讀:
1、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唐朝置華亭縣。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浙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2、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間水溝的意思,「深圳」因村莊周圍水澤密布,田間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1979年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市設置經濟特區。
F. 上海和深圳的區別在哪
上海是直轄市,相當於省級建制,深圳是廣東省的地級市,是市級建制,從行政建制上比上海低級,不過深圳是經濟特區,而上海不是。
G. 上海與深圳差距為幾年
我是深圳人,我喜歡深圳,愛深圳,但最近我到上海住了一段時間,接觸了眾多在上海或居或商或游的人,自己也有一些感受,覺得不說不快!
深圳生活慣的人,講實話在上海或者更北點的城市、地區生活真是甚為不便!工作中倒也無所謂,但是就這些生活服務行業的精神,我想離開了廣東特別是深圳,大陸其他地方真是相差太遠了(不要告訴我五星級賓館的比較),叫外地出差的深圳人真是想念家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兩年上海等長江三角州確實發展迅速,特別是上海!上海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代表符號,各類機構紛紛積聚上海,上海成為了國人新的追逐夢想的地方。
上海的美,美在她的古韻、美在她的色彩,色彩除了美麗的各種風格各異的建築和彩燈外,更叫人驚異的是上海國際化所帶來的美,漫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老外比比皆是;新天地夜色的美,不時耳邊傳來的英、法等各國語言,叫人生出上海果然現代、時尚的感慨!返觀深圳,也是很美,但少了這種大氣和時尚!從深圳的城市地域功能的規劃來看,深圳就沒有在國際上做好准備,除了蛇口由於歷史的原因,老外多點,深圳市中心從羅湖轉移到福田,我們很遺憾的看到政府沒有這方面的規劃,除了迎合香港人及短暫旅遊的老外的暫時規劃,我們看不到政府所倡導要建設國際化都市的人居准備,僅僅適合人工作的地方而不注重生活的地方,不是好地方!僅僅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好地方!只有能容世界的才是國際的!
前段時間看深圳市旅遊局對五一黃金周的盤點,著重指出了,國際遊客在深圳消費狀況堪憂的情況,本身已經說明深圳城市的居住、生活環境確實對國際友人引力不夠,我們作為深圳人其實可以自己感覺一下,深圳什麼地方有那種生活味很重的、很大氣的地方?沒有!全是小家子氣分布在城市的個個角落,本色、根據地、天上人間、都不錯!但全放在各處來看!小氣!看看上海的外灘、看看上海的新天地!國際化的規劃自然帶來國際化的人群,人們願意生活的城市,城市才會真真的有了底韻,城市也就會因為有底蘊而慢慢沉澱那種城市文化的氣息,別人說深圳是個俗氣的城市,我想不是全對,但從城市的生活層次分布來看,有點!我們有美麗的海,有美麗的花園,但沒有美麗的、能融合全部需求的娛樂、聊天可以更多選擇需求的這么一個地方!
深圳華強北其實就可以建設這樣如新天地一樣的場所,華強北的東部地區至今除了看見餐館外就是一些印刷廠,叫人懷疑這是不是深圳!我想我們深圳人除了吃,應該還有更多需要!
國際化是深圳市政府提出來的目標,深圳的美麗除了上天自然給予的,這座城市的人們青春、熱情、大方這些都是上海不具有的,深圳公交車上比比皆是禮讓老人和小孩的美麗風景,上海看到較少!
衷心希望深圳更美、更國際化,除了讓老外來、還要讓他們生活下來!找到自己家的感覺!這樣,我們的孩子將更加智慧、眼光更加寬廣!
H. 深圳和上海相比,哪個城市更好
不想說哪來個更比哪個自好,只是想說說環境了,上海沒有山,綠道也是少的可憐,上海人平時戶外運動,真的是沒幾個地方好去,多在大馬路上跑步,上海也有海,但離市區很遠,從上海浦西去一次浦東方向看海,真的挺遠,上海最尷尬是氣候,夏天有梅雨天,高熱高濕,很悶熱,37、8℃的高溫,時常會堅持一個月,到了冬天,也很尷尬,陰冷陰冷的,這也是長江帶上的通病。深圳其實就有兩季,一個夏季,一個是秋季,一年差不多各一半了,夏天溫度通常在不過32、33℃,冬天極端最低氣溫也不過7℃,但時間真的很短,有幾年深圳的冬天是要比現在冷一些,但白天也多在18、20℃的樣子,深圳霧霾的天數很少,深圳有山,一年樹木常綠,深圳的綠道更是長達2400公里還多,是跑步、徒步、騎自行車的好地方,且深圳綠道多是在市中心區,靠山、靠水、靠海是深圳綠道的特色,深圳的海更是就在市區,去趟海邊方便的很,地鐵站通海邊,深圳全年每個季節都能在戶外見到不同種類花在綻放,這點也是在上海見不到的,以上就上海跟深圳在環境上的區別
I. 深圳和上海比怎麼樣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深圳市只能算是國內的大城市,經濟總量也遠遠不及上海,上海的人均工資收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