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日本焦炭塔上海焦炭塔

日本焦炭塔上海焦炭塔

發布時間:2021-06-18 17:29:03

⑴ 焦炭塔的下封頭為什麼不採用球形或者橢球型

想用這個形狀的,因為的話准球形或橢圓形都是不穩定的,所以的話不採用這個形狀。

⑵ 焦炭塔整體安裝套用中石化什麼定額

好焦網網路:量價估值現在分開了。
中國在這里,所消耗的量。固定剛剛人才機器消耗大量消耗,沒有價格。對應的是「貴州04消費固定的。」
中國價格是所謂固定基價的消費相對應的,分別對應於人力資源單價組合。相應的書籍,如「黔城08價目表」,因為不同地區的價格表是不一樣的
中國。例如,我們現在要建立的混合水磚牆1.3立方米弄可以在固定配額的消耗可以找到相應的子目如3-1,這是相應子目磚渾水摸魚。
中國在相應的價格表,我們發現3-1相應的價格也235.9元(235.9乘以才華的機組組合對應的數字)。數量與固定基準價乘以相應的完整的一組價格的項目。 1.3 * 235.9 = 306.67。
中國
中國
中國你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固定的貴州,說是為了以促進上述實施例僅理解。事實上,如果你區分的數量和價格,這是消耗定額和價格表之間的關系之間的差別,你就會明白怎麼回事了,這將是
自然會問:之前通過沒拿到
土木工程。因此,許多人正在學習,這本書並沒有採用定額計價亞塞拜然。例如,鋼鐵廠內部A.4.16內Φ5少直接工程費為1174(天賦機在一起),但在這里,他們列出的人才該機還編碼11000002的東西,不明白這些
一個模糊的回答:。
不用擔心,你表達清楚,你說這還是固定的價目表消費啊?這本書是下面的編碼啊?或者裡面啊
軟體要求:。
中國這是一些截圖的書..本書有大約600手機照片書太飽看到裡面的單詞。
中國,除了兩個蓋和目錄,在頁面的背面(裡面為內A.9.1.3部分現澆混凝土梁模板)是相同的答案
的照片:
你寫的很清楚啊以上價格,下面對應的消費。編碼是消耗材料像身份證代碼啊,你可以仔細看看,在同一種對應上面的例子材料,代碼是一樣的,有些勞動力成本是XX元,那麼下面的消耗會告訴你這個XX元花不見了
問:..
勞動力成本,如書面地基樑上面696.83元,但在這里它是26元其中兩個人有什麼用阿如以及消費背後的背後是什麼上市四行阿拉伯量和26元前面有什麼問題要問
一個意思:..
問題上面我明白我沒有說謝謝咯.. 。最後,我問你一個問題......這是上面的數字是在手冊中規定的。但在現實中,改變材料的價格..設置這個上面應該不符合實際的東西線..和這不是不切實際的沒有意義的阿拉伯
答案:
配額站的數據是基於匯編了大量的數據,從反應的平均值是社會消費的平均水平,所謂的省配額。如果您有企業的實力,企業可以自己編寫自己設定的配額。由於全國大部分地區,我們沒有對企業的能力,每家公司都不能產生自己的配額,和一般的省級規范能夠反映實際的消費,所以我們選擇使用固定建立自己的省。你去的網站,你會發現在大多數消費規模是非常准確的,它不可能完全准確,但仍然是相對非常准確的,當然,前提是你在正常和合理的施工條件,施工繼續。

⑶ 焦炭塔老塔給水不進處理方法

1) 立即停止給水,開大汽吹掃,注意管線振動情況,如果管線內出現響聲(蒸汽流動聲)說明管路通了,可以給水。
2) 提高給水壓力,配汽給水,加大沖擊力。

⑷ 自動化與儀表工程師手冊的目錄

第1篇基礎知識
第1章 自動控制系統2
1.1 自動控制基本原理與組成2
1.1.1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2
1.1.2 傳遞函數與方框圖4
1.1.3 頻率特性與單位階躍7
1.1.4 影響自動控制系統的因素13
1.2 自動控制的分類13
1.3 自動控制系統性能指標16
1.3.1 自動控制系統的狀態16
1.3.2 自動控制系統的過渡過程17
1.3.3 控制過程的性能指標18
1.4 自動控制系統各環節特性分析20
1.4.1 典型被控對象特性21
1.4.2 廣義對象各環節特性對控製品質的影響22
1.5 常用PID控制演算法特性24
1.5.1 比例控制演算法24
1.5.2 比例積分控制演算法25
1.5.3 比例微分控制演算法27
1.5.4 比例積分微分控制演算法PID28
1.6 PID控制參數整定方法30
1.7 單迴路控制系統投用33
第2章 流程工業常用工藝知識36
2.1 流程工業物流、能源流平衡關系計算方法36
2.1.1 物料衡算算式362.1.2 物料衡算方法37
2.1.3 物料衡算步驟38
2.1.4 物料衡算種類38
2.1.5 能量衡算基本方法與步驟41
2.2 流程工業中的傳熱原理及示例43
2.2.1 熱傳導43
2.2.2 對流傳熱44
2.2.3 輻射傳熱45
2.2.4 蒸發45
2.3 流程工業分離原理、方法及示例47
2.3.1 氣固分離48
2.3.2 液固分離49
2.3.3 吸收49
2.3.4 萃取52
2.3.5 精餾55
2.4 流程工業化學反應原理及示例61
2.4.1 化學反應過程分類61
2.4.2 化學反應過程主要技術指標61
2.4.3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催化劑64
第3章 流程工業常用設備66
3.1 流體輸送設備及特性66
3.1.1 流體輸送設備分類66
3.1.2 流體輸送設備主要性能參數68
3.1.3 離心泵70
3.1.4 往復泵73
3.1.5 旋渦泵74
3.1.6 軸流泵75
3.1.7 流程工業常用泵比較76
3.1.8 離心式通風機77
3.1.9 羅茨鼓風機77
3.1.1 0往復式壓縮機78
3.1.1 1離心式壓縮機79
3.1.1 2真空泵81
3.2 換熱設備及特性82
3.2.1 換熱器分類82
3.2.2 換熱器主要參數83
3.2.3 蒸發器85
3.3 分離設備及特性87
3.3.1 概述87
3.3.2 板式塔87
3.3.3 填料塔92
3.3.4 萃取設備95
3.3.5 結晶設備97
3.3.6 氣固分離設備98
3.4 化學反應設備及特性99
3.4.1 化學反應器的分類99
3.4.2 化學反應器的形式與特點100
3.4.3 烴類熱裂解——管式裂解爐101
3.4.4 氨合成塔106
3.4.5 均相反應器109
3.4.6 氣液相反應器110
3.4.7 氣固相固定床反應器110
3.4.8 流化床反應器112
第4章 流程工業安全與保護系統114
4.1 流程工業安全與保護基本知識114
4.1.1 爆炸114
4.1.2 燃燒122
4.1.3 靜電123
4.2 危險性劃分及安全措施125
4.2.1 爆炸性物質及危險場所劃分125
4.2.2 石油、化工企業火災危險性及危險場所分類127
4.2.3 化學反應危險性評價131
4.2.4 常見危險性及安全措施133
4.2.5 儲罐安全135
4.3 壓力容器和電氣設備安全136
4.3.1 壓力容器分類136
4.3.2 壓力容器事故危害137
4.3.3 防爆電器分類與通用要求141
4.3.4 防爆電氣設備防爆類型及原理144
4.4 工業防腐147
4.4.1 腐蝕機理147
4.4.2 金屬腐蝕分類147
4.4.3 防腐方法148
4.4.4 耐腐蝕材料性能150
4.5 流程工業安全保護方法及示例159
4.5.1 安全儀表系統159
4.5.2 TRICON三重化冗餘控制166
第5章 環境工程170
5.1 流程工業對環境污染及防治概述170
5.1.1 流程工業固體廢棄物來源及污染特徵170
5.1.2 大氣排放標准171
5.1.3 污水排放標准171
5.1.4 流程工業過程污染排放及控制實例177
5.2 廢水檢測與處理177
5.2.1 表示水質的名詞術語177
5.2.2 水體污染的危害177
5.2.3 水質檢測與分析179
5.2.4 廢水處理182
5.3 廢氣控制與處理184
5.3.1 氣體監測中常用的術語和定義184
5.3.2 廢氣監測185
5.3.3 廢氣處理186
5.4 廢渣處理189
5.4.1 化工廢渣分類189
5.4.2 化工廢渣常用處理方法189
5.4.3 鉻渣處理190
5.5 清潔生產與自動化193
5.5.1 清潔生產的定義193
5.5.2 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193
5.5.3 清潔生產與自動化198
參考文獻200
第2篇測量儀表與執行器
第6章 測量技術基礎202
6.1 測量的基本概念202
6.1.1 概述202
6.1.2 測量方法202
6.2 誤差分析及測量不確定度203
6.2.1 誤差的定義及分類203
6.2.2 測量不確定度204
6.2.3 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的聯系與區別204
第7章 測量儀表205
7.1 溫度測量205
7.1.1 概述205
7.1.2 膨脹式溫度計206
7.1.3 壓力式溫度計208
7.1.4 熱電偶溫度計210
7.1.5 熱電阻溫度計218
7.1.6 新型測溫方式221
7.1.7 測溫元件及保護套管的選擇222
7.2 壓力測量222
7.2.1 概述222
7.2.2 液柱式壓力表223
7.2.3 彈性式壓力表224
7.2.4 物性式壓力表(固態測壓儀表)226
7.2.5 壓力信號的電測法227
7.3 流量測量227
7.3.1 概述227
7.3.2 節流式流量計230
7.3.3 轉子流量計(又稱浮子流量計)232
7.3.4 動壓式流量計232
7.3.5 容積式流量計233
7.3.6 電磁流量計234
7.3.7 流體振動式流量計(又稱旋渦式流量計)235
7.3.8 渦輪流量計235
7.3.9 超聲波流量計236
7.3.10 質量流量計236
7.4 物位測量237
7.4.1 概述237
7.4.2 浮力式液位計237
7.4.3 差壓式液位計238
7.4.4 電容式物位計239
7.4.5 超聲波物位計239
7.4.6 現代物位檢測技術239
第8章 在線分析儀表240
8.1 概述240
8.1.1 特點及應用場合240
8.1.2 分類240
8.1.3 儀表的組成241
8.1.4 主要性能指標241
8.2 氣體分析儀241
8.2.1 熱導式氣體分析儀241
8.2.2 紅外氣體分析儀245
8.2.3 流程分析儀247
8.3 氧分析儀247
8.3.1 熱磁式氧分析儀247
8.3.2 氧化鋯氧分析儀249
8.4 氣相色譜分析儀250
8.4.1 測量原理250
8.4.2 氣相色譜儀的分類251
8.4.3 檢測器252
8.4.4 氣相色譜儀的結構253
8.5 工業質譜儀及色譜?質譜聯用儀253
8.5.1 質譜儀的測量原理254
8.5.2 質譜儀的組成255
8.5.3 色譜?質譜聯用儀255
8.6 石油物性分析儀表256
8.6.1 餾程在線分析儀256
8.6.2 在線閃點分析儀257
8.6.3 在線傾點(濁點)分析儀257
8.6.4 在線辛烷值分析儀258
8.7 工業電導儀259
8.7.1 測量原理259
8.7.2 電導法的使用條件260
8.7.3 溶液電導的測量260
8.8 pH計261
8.8.1 測量原理261
8.8.2 參比電極和指示電極261
第9章 顯示儀表263
9.1 概述263
9.2 自動平衡式顯示儀表264
9.2.1 自動電子電位差計記錄儀264
9.2.2 自動平衡電橋記錄儀266
9.3 數字式顯示儀表267
9.3.1 普通數字式顯示儀表268
9.3.2 智能式數字顯示儀表271
9.4 數字模擬混合記錄儀271
9.5 無紙記錄儀272
9.5.1 儀表結構272
9.5.2 主要的功能特點273
第10章 特殊測量及儀表275
10.1 微小流量的測量275
10.1.1 熱式質量流量計275
10.1.2 微小流量變送器277
10.1.3 浮子流量計278
10.1.4 容積流量計278
10.2 大流量的測量279
10.2.1 明渠的流量測量279
10.2.2 大口徑管道的液體流量測量280
10.2.3 大口徑管道的氣體流量測量282
10.3 多相流體的流量測量284
10.3.1 固液兩相流量的測量284
10.3.2 氣液兩相流量的測量285
10.3.3 固氣兩相流量的測量286
10.4 腐蝕性介質的流量測量288
10.5 脈動流量的測量289
10.6 介質含水量的測量292
10.7 溶液濃度的測量295
10.7.1 光學式濃度計295
10.7.2 電磁式濃度計296
10.8 其他的物性測量296
10.8.1 自動密度計296
10.8.2 濁度計297
第11章 執行器300
11.1 概述300
11.2 電動執行機構300
11.2.1 工作原理301
11.2.2 伺服放大器301
11.2.3 伺服電動機302
11.3 氣動執行機構302
11.3.1 薄膜式執行機構的工作原理302
11.3.2 薄膜式執行機構的輸出力303
11.3.3 閥門定位器304
11.3.4 活塞式執行機構305
11.4 調節閥306
11.4.1 工作原理306
11.4.2 調節閥的流量特性307
11.4.3 調節閥的可調比308
11.4.4 調節閥的分類308
11.5 執行器的選型原則312
11.5.1 執行器的結構形式312
11.5.2 調節閥閥芯的選擇313
11.5.3 調節閥材料的選擇313
11.5.4 流體對閥芯的流向選擇314
參考文獻315
第3篇 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12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317
12.1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概念和分類317
12.1.1 概念317
12.1.2 分類320
12.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323
12.2.1 設計323
12.2.2 實施324
第13章 集散控制系統325
13.1 概述325
13.1.1 集散控制系統的構成325
13.1.2 集散控制系統的廠商325
13.2 國內集散控制系統產品326
13.2.1 HOLLiAS?MACS集散控制系統(北京和利時)326
13.2.2 ECS?100X控制系統333
13.2.3 系統性能指標334
13.2.4 系統特點335
13.2.5 系統技術336
13.2.6 ECS?100X系統應用339
13.3 國外集散控制系統產品341
13.3.1 CS3000集散控制系統(日本橫河)341
13.3.2 TPS集散控制系統(美國霍尼威爾)363
13.3.3 SIMATICPCS7集散控制系統(德國西門子)372
第14章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376
14.1 國內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產品376
14.1.1 HOLLiAS?LECG3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杭州和利時)376
14.1.2 RD200系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蘭州全志電子有限公司)379
14.1.3 FC系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無錫信捷科技電子有限公司)380
14.2 國外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產品382
14.2.1 SIMATICS7?400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德國西門子)382
14.2.2 ModiconTSXQuantum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美國施耐德)387
14.2.3 SYSMACCP1H系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日本歐姆龍)390
第15章 現場匯流排控制技術393
15.1 現場匯流排的構成393
15.2 國內現場匯流排產品394
15.2.1 NCS3000現場匯流排(沈陽中科博威)394
15.2.2 ie?FCSTMFB6000現場匯流排(北京華控技術)396
15.2.3 STI?VC2100MA系列控制插件(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400
15.2.4 EPA分布式網路控制系統402
15.3 國外現場匯流排產品408
15.3.1 FF基金會現場匯流排(美國埃默生)408
15.3.2 PROFIBUS過程匯流排(德國西門子)416
15.3.3 LonWorks現場匯流排(美國埃施朗公司)420
第16章 工業計算機(IPC)技術425
16.1 概述425
16.1.1 工業計算機的構成425
16.1.2 工業計算機的廠商425
16.2 國內工業計算機425
16.2.1 IPC800系列工業計算機(北京聯想)425
16.2.2 NORCO工業計算機(深圳華北工控)426
16.2.3 PCI匯流排工業計算機(北京康拓)428
16.2.4 IPC系列工業計算機(台灣研華)430
16.3 國外工業計算機432
16.3.1 IPC?H系列P4工業計算機(日本康泰克)432
16.3.2 APRE?4200工業計算機(美國APPRO國際公司)433
參考文獻434
第4篇 先進控制與綜合自動化
第17章 過程動態特性與系統建模436
17.1 系統建模一般原則436
17.2 典型過程特性437
17.3 機理建模方法及舉例439
17.3.1 化工過程機理建模例子440
17.3.2 生物反應器建模447
17.3.3 機電系統建模例子450
17.4 基於過程數據的實驗建模453
17.4.1 系統辨識建模方法概述453
17.4.2 基於線性或非線性回歸方法的建模453
17.4.3 由階躍響應曲線辨識模型456
第18章 復雜控制系統460
18.1 串級控制系統460
18.1.1 串級控制基本原理和結構460
18.1.2 串級控制系統設計461
18.1.3 串級控制系統舉例462
18.2 前饋及比值控制463
18.2.1 前饋控制系統的原理和特點463
18.2.2 前饋控制系統的幾種結構形式465
18.2.3 比值控制系統470
18.3 特殊控制系統473
18.3.1 均勻控制系統473
18.3.2 選擇性控制系統474
18.3.3 分程式控制制系統476
18.3.4 閥位控制(VPC)系統477
18.4 系統關聯與解耦控制477
18.4.1 系統關聯478
18.4.2 相對增益478
18.4.3 解耦控制設計方法482
第19章 軟測量技術及應用486
19.1 軟測量概述486
19.2 軟儀表構建方法487
19.3 機理建模軟測量方法及應用489
19.3.1 催化裂化反應再生系統的軟測量模型489
19.3.2 汽油飽和蒸氣壓軟測量492
19.3.3 氣力輸送固相流量的軟測量494
19.3.4 生物反應中生物參數軟測量模型497
19.4 基於回歸分析的軟測量方法及應用501
19.4.1 回歸分析方法502
19.4.2 噴射塔中SO2吸收傳質系數的軟測量504
19.4.3 輕柴油365℃含量軟測量模型506
19.4.4 篩板精餾塔板效率的軟測量508
19.5 基於神經網路軟測量模型及應用509
19.5.1 神經網路模型簡介509
19.5.2 粗汽油干點和輕柴油傾點軟測量建模512
19.5.3 維生素C發酵過程軟測量模型514
第20章 先進控制技術516
20.1 先進PID控制516
20.1.1 數字PID控制516
20.1.2 專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520
20.1.3 模型PID控制523
20.2 純滯後補償控制526
20.3 內模控制528
20.4 推斷控制532
20.5 模型預測控制534
20.6 自適應控制541
20.7 非線性過程式控制制545
20.8 智能控制551
20.8.1 引言551
20.8.2 專家控制551
20.8.3 模糊控制553
20.8.4 神經網路控制555
第21章 監督控制558
21.1 實時優化558
21.1.1 最優化概念559
21.1.2 實時優化的基本要求560
21.1.3 最優操作條件分析561
21.2 實時優化控制的實施技術563
21.2.1 實時優化控制建模563
21.2.2 在計算機控制中實施實時優化控制566
21.3 最優化演算法567
21.3.1 優化中的約束問題567
21.3.2 線性規劃568
21.3.3 二次規劃和非線性規劃569
21.4 統計過程式控制制570
21.4.1 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的基本原理571
21.4.2 過程變數限值檢查法571
21.4.3 一般過程監控方法572
21.5 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技術578
21.5.1 過程能力指數578
21.5.2 6?Sigma方法578
21.5.3 多元統計技術579
21.5.4 過程式控制制和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的關系581
第22章 企業綜合自動化582
22.1 計算機綜合集成控制概述582
22.1.1 流程工業生產過程運作特點582
22.1.2 計算機綜合集成控制583
22.2 信息源與信息集成系統584
22.2.1 企業信息和數據來源584
22.2.2 信息分類與編碼585
22.2.3 企業信息系統綜合集成技術586
22.3 數據校正技術587
22.3.1 概述587
22.3.2 數據校正原理587
22.3.3 過失誤差的偵破原理588
22.3.4 過程數據校正技術的工程應用實施588
22.3.5 煉油廠的物流數據校正工業應用實例589
22.4 信息(數據)驅動下流程工業的運作590
22.4.1 企業運行概述591
22.4.2 企業決策功能591
22.4.3 期望目標(運行)實施593
22.4.4 數據驅動下的企業運行594
22.5 煉油企業綜合自動化應用示例595
22.5.1 某煉油企業信息化概況595
22.5.2 實時資料庫系統596
22.5.3 實驗室信息管理(LIMS)系統600
22.5.4 罐區自動化系統601
22.5.5 無鉛汽油管道自動調和系統602
22.5.6 集中控制與先進控制603
22.5.7 數據調理與整合604
22.5.8 流程模擬軟體的應用605
參考文獻608
第5篇 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應用示例
第23章 化工單元過程式控制制610
23.1 流體輸送過程式控制制610
23.1.1 容積式泵的控制610
23.1.2 離心泵的控制610
23.1.3 離心式壓縮機的控制611
23.1.4 離心式壓縮機的防喘振控制611
23.1.5 離心式壓縮機的三重冗餘容錯緊急停車系統612
23.2 傳熱設備的控制614
23.2.1 傳熱設備的類型614
23.2.2 換熱器的控制614
23.2.3 蒸汽加熱器的控制615
23.2.4 冷凝冷卻器的控制616
23.2.5 加熱爐的控制616
23.3 精餾過程式控制制617
23.3.1 精餾塔的控制目標617
23.3.2 精餾塔的主要干擾因素618
23.3.3 精餾塔被控變數的選取618
23.3.4 精餾塔基本控制方案618
23.3.5 精餾塔的先進控制方案621
23.4 化學反應過程式控制制624
23.4.1 化學反應器的類型和特性624
23.4.2 化學反應器的基本控制方案625
23.4.3 反應器的新型控制方案626
23.4.4 乙烯裂解爐的先進控制方案628
23.5 間歇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30
23.5.1 間歇生產過程特點630
23.5.2 間歇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631
23.5.3 間歇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632
23.5.4 間歇生產過程操作和調度優化634
23.5.5 間歇生產過程監控635
第24章 煉油工業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39
24.1 煉油工業概述639
24.2 常減壓蒸餾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41
24.2.1 加熱爐的控制641
24.2.2 常壓塔塔底液位非線性區域控制642
24.2.3 支路平衡控制643
24.2.4 常減壓蒸餾裝置的先進控制644
24.3 催化裂化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48
24.3.1 反應?再生系統的控制648
24.3.2 主分餾塔的控制649
24.3.3 催化裂化先進控制實例651
24.4 催化重整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54
24.4.1 原料預處理控制654
24.4.2 重整反應器控制655
24.4.3 重整反應器的先進控制656
24.5 延遲焦化生產過程式控制制659
24.5.1 延遲焦化裝置的工藝特點659
24.5.2 焦化爐控制660
24.5.3 塔頂急冷溫度控制660
24.5.4 焦炭塔切換擾動前饋控制661
24.5.5 延遲焦化裝置的先進控制661
24.6 油品調和663
24.6.1 油品調和工藝663
24.6.2 油品調和控制664
第25章 火力發電過程式控制制668
25.1 鍋爐設備的控制668
25.1.1 鍋爐汽包水位控制668
25.1.2 蒸汽過熱系統的控制668
25.1.3 鍋爐燃燒過程的控制669
25.2 汽輪機控制670
25.3 汽輪機轉速控制671
25.3.1 汽輪機轉速控制的概況671
25.3.2 汽輪機轉速控制673
25.4 機爐協調控制676
25.4.1 汽輪機控制系統對鍋爐汽壓對象動態特性的影響676
25.4.2 機爐協調控制系統679
25.4.3 機爐協調控制系統的完善以及自動發電控制681
25.4.4 機爐協調控制系統AGC控制中值得深思的問題684
25.5 負荷頻率控制(loadfrequencycontrol)685
25.5.1 負荷頻率控制方法及實施方案686
25.5.2 多區域互聯電力系統的PI滑模負荷頻率控制690
第26章 鋼鐵行業自動控制系統692
26.1 鋼鐵生產工藝及自動化簡述692
26.2 煉鐵生產自動控制697
26.2.1 原料場自動控制697
26.2.2 燒結自動控制700
26.2.3 球團自動控制705
26.2.4 煉焦自動化708
26.2.5 高爐煉鐵自動控制713
26.2.6 非高爐煉鐵自動控制723
26.3 煉鋼生產自動控制727
26.3.1 鐵水預處理自動控制727
26.3.2 轉爐煉鋼自動化730
26.3.3 電弧爐煉鋼自動控制738
26.3.4 爐外精煉自動控制742
26.3.5 連續鑄鋼自動控制745
26.4 軋鋼生產自動化749
26.4.1 軋鋼生產工藝流程及自動控制概述749
26.4.2 軋鋼過程主要自動控制系統755
第27章 輕工造紙生產典型過程式控制制769
27.1 制漿過程的自動控制770
27.1.1 間歇蒸煮過程自動控制系統770
27.1.2 連續蒸煮過程自動控制系統771
27.1.3 洗滌、篩選、漂白過程式控制制773
27.2 鹼回收過程的自動控制776
27.2.1 蒸發控制典型控制系統777
27.2.2 燃燒過程式控制制778
27.2.3 綠液苛化和石灰回收過程式控制制779
27.3 造紙過程的自動控制781
27.3.1 打漿控制782
27.3.2 配漿控制784
27.3.3 流漿箱控制786
27.3.4 紙頁質量控制788
參考文獻793
第6篇 儀表控制系統設計基礎
第28章 設計概論796
28.1 設計條件及資料796
28.2 標准規范796
28.3 工程設計程序及質量保證體系799
28.4 設計質量保證體系800
第29章 流程工業過程式控制制及工程設計802
29.1 單迴路反饋控制迴路802
29.2 串級控制迴路802
29.3 前饋?反饋控制迴路803
29.4 均勻控制迴路803
29.5 比值控制迴路804
29.6 分程式控制制迴路804
29.7 選擇性控制迴路(取代控制)805
29.8 多變數介耦控制迴路806
29.9 非線性控制迴路806
29.10 先進控制迴路807
第30章 儀表控制系統選擇808
30.1 控制系統發展動向808
30.2 影響控制系統品質的幾個因素809
30.3 儀表控制系統選擇810
30.3.1 模擬式儀表控制系統810
30.3.2 集散型控制系統(DCS)810
30.3.3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FCS)815
30.3.4 PC控制系統(IPC)817
30.3.5 數據採集及監控系統(SCADA)817
30.3.6 過程安全控制系統818
30.3.7 企業綜合自動化解決方案826
第31章 測量方法選擇828
31.1 測量精度及誤差828
31.2 溫度測量方法的選擇828
31.2.1 溫度測量方法的比較829
31.2.2 溫度測量方法選擇829
31.3 壓力測量方法選擇831
31.4 流量測量方法選擇834
31.4.1 流量測量誤差分析834
31.4.2 流量測量方法使用特點及比較835
31.4.3 流量儀表的設計選型839
31.5 物位測量方法的選擇843
31.5.1 物位測量技術發展動向843
31.5.2 物位測量方法的選擇844
31.6 在線組分分析方法的選擇850
31.6.1 在線分析技術發展動向850
31.6.2 在線氣體成分分析技術850
31.6.3 在線氣體成分分析技術應用特點853
31.6.4 液體特性在線分析技術854
31.6.5 液體特性分析儀表應用特點856
31.6.6 在線分析采樣系統設計856
31.6.7 現場分析器室設計856
31.6.8 可燃氣體/毒性氣體檢測報警系統設計857
31.7 控制閥的選擇857
第32章儀表控制系統設計及設計文件861
32.1 儀表控制室設計861
32.2 儀表控制系統供電設計862
32.3 儀表供氣系統設計863
32.4 儀表控制系統的接地設計863
32.5 電氣儀表在危險區域內的安全設計865
32.6 現場儀表防護設計869
32.7 儀表及測量管線安裝設計872
32.8 儀表控制系統檢驗876
32.9 儀表詢價、報價及技術評估877
32.10 儀表、控制系統工程設計文件877
32.10.1 儀表、控制系統工程設計文件組成877
32.10.2 生產裝置自控設計程序878
32.10.3 儀表、控制系統工程設計文件內容892
參考文獻898

⑸ 「彈丸焦「是怎樣產生的

非常同意你的說法。原來我裝置一直沒有出現彈丸焦,但自從蠟油回煉後,在工藝條件沒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卻出現了彈丸焦,看來是原料組分的影響確定無疑了。根據自己的品味,彈丸焦組織間疏鬆(本身硬度很高),除焦時易出現塌方現象,是需要防範的重點。 查看原帖>>

⑹ 焦炭塔沖塔的原因是什麼

1.新塔預熱不好;2.切換後塔頂溫度上升很慢;3.系統壓力波動大;4.爐出口溫度過低或儀表指示偏高;5.拿油帶水;6.焦層過高;7.處理量過大。

⑺ 焦炭塔用的放射源有哪些職業危害

為認真貫徹執行《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特製定本制度:
一、公司成立以生產主管經理為首,行政部、生產部、醫務室、總工會和各子公司生產廠相關領導組成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各子公司、部門、車間設立以主管領導為主的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組織,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各部門的安全員為職業衛生的專(兼)職監督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督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職工的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並妥善保存;做好新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體檢。
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健康教育和培訓,使職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並掌握職業衛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項,杜絕和減少職業性危害。
四、按規定向職工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積極採用新工藝,選用新設備,改善工作條件,杜絕「跑、冒、滴、漏」,實行清潔化生產,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
五、經常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定期請由依法取得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其結果定期向職工公布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 新職工入廠後,應進行健康檢查,要妥善安排好職業禁忌證和過敏症患者的工作。
2) 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在冊職工,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3) 對從事有毒、有害物質作業的人員,可逐步實行輪換、短期脫離、縮短工時、進行預防性治療或職業性療養等措施。對患職業禁忌證和過敏症者,應及時調離。
4) 職業病的范圍和診斷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已確診的職業病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
5) 當定期對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職業中毒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
6)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所屬各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企業)。
第三條 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總部監督、企業負責、分級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體制。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第四條 企業職業衛生工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企業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與考核負責。
第五條 職業衛生工作是企業安全、健康、環境(hse)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執行hse管理體系過程中,必須按本規定做好職業衛生有關工作。
第六條 各級工會組織應依法維護職工享有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組織實施對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眾監督。
第七條 企業對在職業衛生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個人或單位給予獎勵。
第二章 機構與管理
第八條 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局在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監督委員會的領導下,主管職業衛生工作。集團公司職業病防治中心在安全環保局領導下,負責職業衛生日常管理的具體工作。
第九條 企業安全生產監督委員會負責指導職業衛生工作,企業應有領導分管職業衛生工作,各企業的安全(環保)部門是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主管機構。
第十條 在將醫療衛生機構交地方的過程中,企業現有的職業病防治專職技術服務機構應予以保留。
第十一條 企業內部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網路」,負責各級職業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 建立職業衛生工作例會制度。制定計劃,研究工作,布置任務,通報企業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監測、職業健康監護、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及勞動防護檢查考核、職業衛生隱患檢查及治理等情況。
第十三條 企業應按國家有關規定,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確保職工能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的有關待遇。
第十四條 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所需經費(包括健康監護費、職業病診療康復傷殘費、塵毒監測儀器設備購置費、監測費、職業衛生宣傳教育費、培訓費、管理費、職業病危害治理費、職業病危害調查費、職防科研費等)應列入企業年度資金計劃,專款專用,其經費支出在生產成本中據實列支。
第十五條 企業工會、人事、勞資、生產、技術和設備等管理部門,在其崗位責任制中應列入相關的職業衛生責任條款,協助作好職業衛生工作。
第三章 職業病危害前期預防
第十六條 企業應加強新建及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應建立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審批程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參加建設項目的設計審查。
第十七條 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的要求,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開展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有關工作,並按有關規定報批。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應充分考慮和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有關建議和措施,企業應同時建立相應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等檔案。
第十八條 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職業衛生驗收手續,對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標准和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整改直至達標,否則不得投入生產。
第十九條 建立健全企業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同時進行講評並持續改進。
第二十條 建立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發生嚴重職業病危害情況和中毒事故時,應及時報告集團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門,准確提供有關情況,並配合做好救援救護及調查工作。
第二十一條 做好防塵、毒、射線、雜訊以及防氮氣窒息等防護設施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檢查,確保其處於完好狀態,未經主管部門允許,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企業應根據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情況,為職工提供有效的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企業應建立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管理台賬。
第二十二條 企業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亦不得接受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第二十三條 對可能造成職業病或職業中毒的作業環境、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或擴大的職業衛生隱患,應納入企業安全隱患治理計劃,按《事故隱患治理項目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04]166號)和《事故隱患限期整改責任制》(中國石化安[2002]250號)執行,並由各單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整改。
第四章 勞動用工及職業健康檢查管理
第二十四條 企業在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或工作內容變更時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後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內容如實告知職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企業違反此規定,職工有權拒簽勞動合同,企業不得解除終止原勞動合同。
第二十五條 企業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責任和義務,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況,應及時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報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應提出批評、制止和檢舉,並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六條 企業不得因員工依法行使職業衛生正當權利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七條 企業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體檢。企業不得安排未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症者從事禁忌的工作。
第二十八條 企業人事部門應根據新招聘及調換工種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以及職防部門鑒定意見安排其相應工作。
第二十九條 對職業健康檢查中查出的職業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職業病者,患者所在企業應根據職防機構提出的處理意見,安排其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治療、診斷等,並進行觀察。
第三十條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按規定建立健全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國家規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檔案內容應包括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康資料、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第三十一條 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並記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
第三十二條 體檢中若發現群體反應,並與接觸有毒有害因素有關時,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及時組織對生產作業場所進行勞動衛生學調查,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防治措施。
第三十三條 所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均需如實記入職工健康監護檔案,並由職防部門自體檢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反饋給有關單位並通知體檢者本人。
第三十四條 企業應嚴格執行女工勞動保護法規條例,及時安排女工健康體檢。安排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和照顧女工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特別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周歲內)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
第五章 作業場所管理
第三十五條 企業應建立生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考核制度。定期對生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與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匯報,並向員工公布。
第三十六條 企業應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等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企業在生產活動中,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第三十七條 企業對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應立即採取措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出整改方案,積極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嚴重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採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第三十八條 企業要在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
第三十九條 企業要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識、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櫃,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同時做好定期檢查和記錄。
第四十條 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第四十一條 加強對檢維修場所的職業衛生管理。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生產裝置,在制定停車檢修方案時,應有職防人員參與,提出對塵、毒、雜訊、射線等的防護措施,確定檢維修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范圍和要點。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裝置檢維修現場應嚴格設置防護標志,應有相關人員做好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工作。
第四十二條 要加強檢維修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現場沖洗設施完好情況的檢查。
第四十三條 對承擔檢維修的特殊工種(放射、電焊、高空作業等)人員,必要時需組織檢維修前體檢,發現健康狀況不適者,應立即通知不得從事該項工作,避免職業傷害。
第四十四條 要加強檢維修現場塵毒檢測監控工作。企業應根據檢維修現場情況與職防部門聯系檢測事宜,隨時掌握現場塵毒濃度,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第四十五條 做好檢維修後開工前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防護效果鑒定工作,重點對檢維修後的放射源防護裝置、防塵防毒防雜訊衛生設施的整改等情況進行系統檢查確認,減少開車運行時的意外職業傷害。
第四十六條 企業應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第六章 職業病診斷與管理
第四十七條 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工作由企業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由企業和當事人如實提供有關職業衛生情況,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鑒定的有關資料。
第四十八條 企業要加強對職業病病人的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時,要按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局等報告。
第四十九條 企業應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後被確認為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由職防部門提出調整崗位意見後,由有關部門和單位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十條 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復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後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應依照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一條 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應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按職業病待遇辦理,同時在此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七章 職業健康教育與培訓
第五十二條 企業安全生產監督委員會應定期研究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各級領導和崗位職工都必須熟悉本崗位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職責,掌握本崗位及管理范圍內職業病危害情況、治理情況和預防措施。
第五十三條 企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進行職業衛生專業知識與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工作。結合生產實際,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學習,舉辦專題培訓班和學習講座,提高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五十四條 企業要對全體職工進行職業病防治的法規教育和基礎知識培訓與考核。要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的職業病防治法規、條例及中國石化的規章制度,樹立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意識。班組每季度在安全活動中安排一次職業衛生知識學習活動,並做好記錄。
第五十五條 生產崗位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須掌握並能正確使用、維護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掌握生產現場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相應的演練活動。
第五十六條 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職工必須接受上崗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規教育、崗位勞動保護知識教育及防護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
第五十七條 企業要做好生產檢維修前的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結合檢維修過程中會產生和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點掌握自我防護要點和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況下的緊急處理措施。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八條 企業對外來施工人員和長期僱用的勞務工的職業衛生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五十九條 對放射線、雜訊、硫化氫、氫氟酸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管理,按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 各企業應按照本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第六十一條 銷售企業由油品銷售事業部參照本規定,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⑻ 焦炭塔給水步驟

1) 改好給水流程,通知低壓水泵房啟動給水泵。
2) 關閉大給汽,稍開小給汽,以汽帶水,當確認水己給進焦炭塔後,關閉給汽。
3) 給水時期,應注意生產塔進料溫度、防止冷焦水串至生產塔。
4) 給水量由小至大,以防超壓,小量給水期間,必須有專人監控好焦塔壓力,既不得超壓,也不得因害怕超壓而將水量調得過低而延誤冷焦。要求小量給水期間,老塔頂壓力應控制在0.16Mpa。
5) 當增大冷焦水量,塔頂壓力不再上升時,可實施大量給水。當塔頂溫度低於130℃,壓力低於0.02Mpa時,將頂部出口由放空改成溢流線,打開老塔溢流閥,關閉放空閥,嚴禁水進入放空系統。
6) 給水冷焦時間一般為4小時左右,當塔頂溫度為80℃時,停泵。

⑼ 焦炭塔有什麼作用

焦炭塔是焦化裝置的主要設備,是進行焦化反應的場所和生成石油焦的地方,是焦化裝置的標志。

⑽ 焦炭塔沖塔的處理方法

1) 如果是由於焦面控制過高,造成沖塔,一是分餾塔底向外甩油,保證塔底油含焦量不能太高;二是緊急採取換塔措施,注意安全換塔;三是加大迴流量和急冷油量,降低塔底溫度,增大循環量;
2) 若是因甩油不凈沖塔,一是注意焦炭塔壓力變化,如果安全閥跳開,注意接觸冷卻塔操作;二是分餾塔要向外甩油以保證液面;三是穩定分餾塔操作。

閱讀全文

與日本焦炭塔上海焦炭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德金融集團貴金屬 瀏覽:644
國債期貨合約是一種 瀏覽:442
外匯交易六部曲 瀏覽:754
工行信託費 瀏覽:295
慈善剩餘信託 瀏覽:921
安信信託跌破 瀏覽:959
上海理財規劃師准考證查詢 瀏覽:800
股票放歷史天量 瀏覽:663
龍泉2號信託 瀏覽:185
外匯收益計算器 瀏覽:578
p2p定期資金 瀏覽:470
金管家外匯 瀏覽:676
優勝理財 瀏覽:335
銀行股份公司幕集資金 瀏覽:977
華林證券投資分析 瀏覽:505
6月2日澳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972
房屋低壓怎樣貸款 瀏覽:745
靖江融資 瀏覽:977
基金公司006551 瀏覽:406
2019年幾月份柴油價格最低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