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非稅收入購成分析報告

非稅收入購成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6-19 08:54:49

❶ 什麼是非稅收入

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准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稅收入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 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 中收入、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

(1)非稅收入購成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非稅收入從原則上講,稅收與使用費間的標準是明確的。非稅收入只要由公共部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能夠出售.魷應該採取收費的形式。非稅收入使用費應反映生產成本的側算。

該側算方法是籌集公共支出所需資金的一個有效方法。非稅收入對那些不適合採用使用費的情況.應採用稅收籌資.非稅收入以支付那些成本或利益不能分攤到個人的公共產品,非稅收入補償市場的扭失或達到分配目標。

❷ 非稅收入自查報告怎麼寫哦

第二部分,稅負的原因:前三個月收入,稅金,稅負.WBR具體根據企業情況,解釋稅負的原因:1、行業特點;2、WBR銷售分淡季旺季,全年收入稅負不低。3、簽定大筆供貨合同,WBR需要准備庫存。4、受市場影響,銷售不旺,產品積壓等等,WBR都是企業稅負抵的原因。
第三部分:如果解決稅負低的情況:擴大銷售,提高產品質量;WBR減少庫存等等。
以上解釋一定注意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經營特點,WBR千萬不要為了解釋而解釋,WBR如果書面解釋不通就很有可能會被稅務機關稽查部門進一步檢查
我上面說的是稅務機關針對企業稅負低,WBR要求企業提供的低稅負的自查報告的模式,不知道你說的分析報告,WBR是針對提供給哪個部門使用的,基本格式和內容應該是差不多的!

❸ 什麼叫非稅收入管理要做詳細的講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規范財政收入分配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市、區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資金管理、支出管理、票據管理以及監督檢查,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之外的下列財政收入: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根據法律、法規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政府性基金;

(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國有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通過出租、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

(四)按規定應當上繳國庫的國有資本分享的企業稅後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以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以及依法由國有資本享有的其他經營收益;

(五)國有的土地、海域、礦區、場地和其他公共資源的開發權、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特許經營權等,通過招標、拍賣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

(六)按照國家規定的彩票資金構成比例籌集的彩票公益金;

(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依法查處違法案件時取得的罰沒財物和追回贓款贓物所形成的罰沒收入;

(八)以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已指定具體捐贈對象和項目的定向捐贈收入除外);

(九)主管部門通過提取管理費、收入分成、下級上解資金或者其他方式集中的所屬事業單位的收入;

(十)納入非稅收入賬戶體系的各類賬戶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含稅收利息收入);

(十一)其他依法設定的非稅收入。

前款規定的收入屬應納稅的,依法納稅後上繳非稅收入。

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非稅收入管理應當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非稅收入項目的設定、收支管理和監督應當依法進行。

非稅收入按照不同的類型和特點,實行科學、有效的分類規范管理。

第五條 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按照綜合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由政府統籌安排使用。

第六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嚴格實施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省有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積極推進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監督機制,切實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

第七條 市財政部門主管本市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並具體負責市本級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的編制草案和組織執行等工作。區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

審計、物價、監察等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權,做好非稅收入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徵收管理

第八條 向繳款義務人徵收或者收取(以下統稱徵收)非稅收入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為執收單位。

法律、法規、規章和依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的文件已規定執收單位的,由規定的執收單位徵收;法律、法規、規章和依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的文件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財政部門為執收單位。

執收單位徵得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後可委託其他單位代征非稅收入。委託應當簽訂委託協議書。受託單位不得再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征非稅收入。

第九條 執收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社會公布本單位負責徵收的非稅收入項目及其依據、范圍、標准、時限、程序,並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

(二)編制本單位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草案,報送同級財政部門;

(三)依法向繳款義務人足額徵收非稅收入;

(四)記錄、匯總、核對並向同級財政部門定期報送非稅收入征繳情況;

(五)政府及其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 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應當嚴格依法徵收非稅收入,確保應收盡收,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減征、免徵、緩征,不得隱瞞、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存私放、私分或者變相私分所收非稅收入款項。

任何部門、單位不得違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范圍、標准和徵收非稅收入。

第十一條 依法應當繳納非稅收入款項的單位或者個人為繳款義務人。

繳款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標准、方式、途徑繳納非稅收入款項,不得逃避繳納義務。

第十二條 繳款義務人符合緩征、減征、免徵非稅收入條件的,可以提出書面申請,由財政部門批准;國家、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批准部門應當明確申請緩征、減征、免徵非稅收入的依據、范圍、條件、時限、程序,並向社會公布。

前款規定的緩征、減征、免徵事項,只適用於本級管理的非稅收入。

第十三條 財政部門負責組織非稅收入的徵收和依照公開、公平原則確定非稅收入的代收銀行,並可在代收銀行設立用於歸集、記錄和劃解非稅收入款項的匯繳賬戶。財政部門根據雙方約定,按銀行代收非稅收入的業務量或者收繳金額向代收銀行支付手續費。

執收單位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開設只收不支的非稅收入匯繳專用存款賬戶,用於歸集本單位現場徵收的或者零散的非稅收入並按規定上繳財政。

第十四條 繳納非稅收入採取直接繳款或者集中匯繳方式。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當場收款或者納入非稅收入匯繳專用存款賬戶的非稅收入採取集中匯繳方式外,均應採取直接繳款方式。

採取直接繳款方式的,繳款義務人憑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開具的繳款憑證,到代收銀行的營業網點或者通過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繳款途徑,將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單一賬戶、財政專戶或者財政部門設立的匯繳賬戶。

採取集中匯繳方式的,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向繳款義務人收款並開具財政票據或者發票後,在同級財政部門規定期限內,匯總填制繳款憑證,並將非稅收入按收款項目編碼繳入國庫單一賬戶、財政專戶或者財政部門設立的匯繳賬戶。

❹ 非稅收入軟體添加科目怎麼向上級打報告

你說的科目應該是 收費項目吧! 收費文件和新辦收費許可證復印件 ,報告就寫,根據XXXX號文件,我部門增加新的收費項目,並申請購領XX票據就行。蓋上公章和法人章。 如果是會計科目那是自上而下傳達給你們的,只需根據他們發的文件羅列會計科目就夠用了,如果還不夠用的話先口頭問問你們上級非稅收入管理局他們怎麼告訴你,你就怎麼做

❺ 非稅收入的現狀分析


非稅收入分析 項目繁多,收費環節多,數量龐大,政 府對總體情況把握不夠非稅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三部分收入 :
1、財政預算內的非稅收入 。包括 (1)國有企業上繳利潤;(2)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收入;(3 )各種專項收入,如教育費附加收入;(4)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5)國家預算調節基金收入;(6 )事業收入、公產收入;(7)罰沒收入;(8)行政性收費收入。這部分預算內非稅收入在項目、數量、管理上都比較規范。從 統計數字來看,其在整個政府非稅收入中比重不大,小於10%。
2、財政預算外的非稅收入。主 要包括 :(1)國務院或財政部、國家計委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2)由省級人民 政府或省級財政、計劃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據財政部1995年統計,中央政府及有關 部門批準的收費項目共369項 (272項納入預算外,97項納入預算內 )。省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收費和基 金項目則更多,據估計項目達千餘個,金額達2000億元。
3、游離於財政之外的政府各部門的 收費和集資、攤派。據湖南省漣源市人大不久前對全市個體工商戶的稅費抽樣調查,漣源市156個 副科級以上單位中,執行收費的單位和部門有144個,收費項目竟達1230個。該筆非稅收入納入預算外, 其項目及數量不明確,據有些省的調研表明,中國中部地區鄉鎮政府的收費和集資已超過其政府財力的 1/ 3。後面兩部分收入是政府非稅收入的主體,也正是這兩項收入造成了政府非稅收入的混亂狀態。建 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預算外資金中只有為數較少的稅收附加和零星的收費收入。1953年,預算外資金 只有 8 91億元,相當於預算內收入的42%。改革開放後,預算 外資金的規模開始迅速膨脹起來。 1978年全國預算外資金為3 47億元;1992年為3855億元,相當於當年 預算內收入的 97 %,其總量增加了10倍。 1996年,全國開展預算外資金的清理檢查,共查出1995年預 算外資金 3855億元,約為 1994年查出的27倍。 1996年預算外資金決算數為 3893億元,仍相當於財政 收入的一半。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混亂
地方政府越到基層,收費和集資行為越缺乏約束 ,收費主體多元化嚴重在中央和省兩級政府上,預算外和財政外的非稅收入的設立管理上較嚴格,近幾 年中央公布許可收費的項目只有 13 0多種,而地方上執行的收費項目多達 1000多項。在市縣鄉三級政 府,其非稅收入設立管理約束力逐漸弱化,特別是鄉一級政府,農村分配關系基本上處於多頭管理的無 序狀態。鄉鎮統籌資金制度從管理許可權和體制上沒有理順,農業部規定鄉鎮統籌資金由鄉鎮農村合作經濟組 織經營管理部門負責管理,財政部規定由鄉鎮財政管理,實際上是鄉鎮財力實行鄉鎮財經所、鄉鎮農經 所、鄉鎮其他機構的多頭管理。實行「一事一費」,沒有一個專門部門實行數量控制,而且沒有一個統 一的收費標准,缺乏監督。分散管理之中,貪污腐敗不可避免,浪費流失更是嚴重。 的稅費制度混亂之中,另有的一大現狀是「難」由於許多收費項目是經過某個領導的批准或許諾出台的 ,收費單位在「紅頭文件」、「領導指示」的保護下,收費管理部門明知收費不合理,卻不敢去查,即 使查了,上頭一個電話,也無法處理;收費單位一般都擁有一定的實權,再加上上層領導的保護,被收 費對象明知收費不合理,也無可奈何,最終不得不如數上繳。
政府非稅收入的負面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在 1956-1983年期間,50 %左右來源於非稅收入 ,其大部分是國營企業的上繳利潤。國家作為全民生產資料 所有者的代表,從國營企業取得投資回報。由於計劃經濟中這部分財政收入全部納入國家預算, 其透明度高 ,管理嚴格。在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出現的政府非稅收入主要是由於政府財政對地方政府和中央 政府各部門「放權」後形成的。這些非稅收入在緩解政府各部門經費不足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閱讀全文

與非稅收入購成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股份公司幕集資金 瀏覽:977
華林證券投資分析 瀏覽:505
6月2日澳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972
房屋低壓怎樣貸款 瀏覽:745
靖江融資 瀏覽:977
基金公司006551 瀏覽:406
2019年幾月份柴油價格最低 瀏覽:824
史玉柱理財 瀏覽:382
知名理財方式 瀏覽:501
央視財經頻道悟空理財 瀏覽:954
哪些理財網站 瀏覽:294
外匯k線1分鍾 瀏覽:589
私募股權基金司機 瀏覽:331
金融資產ppt 瀏覽:772
滬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43
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408
188美金的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424
蘇州有什麼股票 瀏覽:104
100美元現在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89
廢品收購是看股票還是期貨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