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國外財政收入預測分析

國外財政收入預測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19 10:42:22

A. 急求國內外財務分析研究成果(現狀)

我國普遍採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以及項目結構回分析法等,主要答以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同時結合各種分析方法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幾個方面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評價;但是,鑒於財務報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標的單一性,財務分析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B. 對世界經濟分析,判斷,預測的權威機構有哪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世界銀行:World Bank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這個是真的,他們每年都對別國做經濟預測)
各大知名投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等

個人覺得,IMF以及WORLD BANK的判斷和預測稍微客觀一些,不像其他的有主觀因素在裡面。

C. 國內外財務報表研究現狀 急

1.國外研究現狀

財務報表產生的淵源要從復式記賬開始算起,而財務報表的分析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的信用分析服務的。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認識到財務報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財務報表分析理論和技術進步很快,已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運用科學。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我主要看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是巴菲特站在投資者的立場闡明解讀財務報表的重要性。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教授Water B.Neigs認為:「財務分析的本質在於搜索與決策有關的財務信息並以分析與解釋的一種判斷過程」[4]。美國紐約市大學的Leopld A.Bernstern 認為:「財務分析是一種判斷過程,旨在評估企業現在或者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主要目的在於對未來的狀況和經營業績進行最佳預測。」 [5]

盡管企業的財務報告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在改進,並根據使用者日益增長的需要作了若干創新。但迄今為止,使用者對財務報告的局限性是不滿意的。有人對財務報告的有用性似乎在加速地降低而表示擔憂。早在1975年,英國ASSC(會計准則籌劃委員會)發表的「公司報告」和1991年英國ICAEW(英格蘭和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和ICAC(國際會計合作委員會)聯合發表的「財務報告的未來模型」,就先後相當深刻、全面地揭示了現行財務報告的缺點,1994年美國AICPA(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在「改進企業報告—面向報告用戶」中也指出現行財務報告的不足並提出改進意見。

企業財務環境的發展變化使得要求變革現有財務報告的呼聲越來越高,盡管這些呼聲多半來自會計學術界,但也有不少來自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改進財務會計報告的建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發表的《改進財務報告—面向用戶》(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A Custom Focus);Steven M. H.Wallman的《財務會計與報告的未來:彩色報告方法》;由索特的事項會計發展而來的事項式報告也成為未來財務報告的發展方向之一。

理論界對未來財務報告的種種預測,部分解決了傳統財務報告的缺陷和不足,對財務報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決解傳統財務會計報告存在和面臨的問題。

但是,盡管財務報告存在著種種不足,在經濟發展的快速推動下,以財務報告為基礎的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還是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進步,21世紀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二是對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的財務評價比重增加。

以上就是目前國外關於財務報告以及財務評價體系的發展和研究現狀的概要總結。目前財務分析評價體系尚處於研究發展之中,所以我們還不能說這個體系已將相當成熟完善,因為不斷出現財務管理的新問題和新需求正在不斷檢驗、修正和完善財務分析評價的理論以及方法。

2.國內研究現狀

迄今為止,財務分析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有百年歷史。在我國,財務分析思想出現較早,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分析一直是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一部分,並沒有獨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改革進程不斷深入,企業自主權日益擴大,現代財務分析領域得以擴展,其方法論體系也逐漸得以確立和完善。本文運用文獻調查的研究方法,闡述了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認知。

張麗珍,胡靜在《論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中認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根據統一規范編制的反映企業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的會計報表。」[6]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附表和附註、文字說明等。

黃仁佳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新探》中認為,「財務報表分析就是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使報表中的會計數據、資金流轉、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發展趨勢轉化成投資決策的依據,是了解上市公司表面情況的重要途徑」[7]。它是運用會計報表數據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成果前景的一種評價。

韓陽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淺談》中認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1)資產負債表分析。」[8]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主要是運用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出的財務比率來進行分析,資產負債表比率主要包括流動性比率和財務杠桿比率。(2)利潤表分析。利潤表是按一定格式陳述和計算收益形成的會計報表,大部分利潤表比率是建立在共同百分比利潤表的基礎上的,如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銷售成本利率等;也有一些比率是利潤表兩個項目之間的比率,如所得稅對營業收益比率。(3)現金流量表分析。現金流量表是用來反映公司創造凈現金流量的能力。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於報表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變動的原因,預測未來期間的現金流量,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結構和償債能力,判斷上市公司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對現金收支進行調節的餘地,揭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與現金流量關系。

郭寧,沈劍飛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中認為,「會計報表與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和投資價值分析四個方面」[9]。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企業償還各種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獲得利潤的能力和利潤分配情況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潤的分析目標、構成分析和質量分析等。營運能力分析是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使用率和周轉情況所做的分析,常用周轉率來衡量。短期投資者關心企業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價,而長期投資者更關心企業的發展能力。

任晶波,楊俊田,隋穎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中認為,「財務報表分析有兩種方法」[10]。一是縱向分析,就是同一企業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從而確定企業的長期發展趨勢。二是財務報表橫向分析,橫向分析實際上是對不同企業的同一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的相同項目進行比較分析。橫向分析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採用「可比性」形式編制財務報表,即將會計報表中的某一重要項目的數據作為100%,然後將會計報表中其他項目的余額都以這個重要項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縱向排列,從而揭示出會計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相對意義。

程世特,曾慶國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中認為,「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11]

王廣斌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中認為,「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有四種。」[12]一是靜態比較法。就是將各種財務數據轉化成以股為單位所代表的「量價」值進行分析比較。二是縱向分析法(比率分析)。就是分析同一會計年度報表中各項目之間的比率關系,從而揭示各個會計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中所佔的比重大小,它使在同一行業中規模不同企業的財務報表有了可比性。三是橫向分析法。就是在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基礎上從空間、時間、行業的角度對財務指標進行互相對比的分析方法,通過橫向分析,可以掌握公司在本行業所處的地位、增長速度、競爭能力、是否具有發展潛力等。四是趨勢分析法。就是將同一公司連續多年的會計報表中的重要項目,如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稅前凈利、稅收凈利、主營業務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等集中在一起用同比增加或減少的辦法進行計算分析,這樣就可直觀的反映出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以及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項目在本年度的增減及每年的增減情況、變動幅度,據此可預測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未來變化趨勢。

陳宇寧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探討》中認為,「財務報表自身的缺陷表現在四方面」[13]。(1)資產負債表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編制的,不代表現行成本和變現價值,數據信息滯後;(2)假定幣值不變,沒考慮通貨膨脹或物價水平的變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3)會計穩健性原則要求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誇大費用少計收益和資產;(4)年度報告只提供短期信息而不能反映企業的長期發展趨勢。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問題。

D. 我國財政收入的超收原因及如何使用的分析

財政超收如何使用

對於把預算改革成果納入預演算法,財政部可謂態度積極;但對有關加強預算審查、審計監督的相關條款,則同全國人大有著較大的分歧。一個爭論焦點是:如何確定使用預算超收收入的決策程序?

所謂預算超收收入,是指年底實際的財政收入超過年初預算收入的差額。按現行預演算法的規定,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由政府自行決定,只需將執行結果報告全國人大,不需要事先報批;對超收收入的使用,全國人大可提出要求,但不具有強制性。

人大預工委認為,現行預演算法中使用超收收入的決策程序應進行修訂,將「報告制」改為「報批制」;即將政府花錢之後再向人大匯報,改為花錢之前先報人大常委會審批。

人大預工委官員表示,超收收入多雖是好事,但也反映預算缺乏科學性。超收收入越多,說明預算編制越不準確,也導致這部分財政資金的使用脫離了人大的有效監督,造成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從2000年至2005年,在財政部編制的預算草案中,全國財政收入預算增長分別為8.4%、10.3%、10%、8.4%、8.7%、11%,而實際增長達17.6%、22.2%、15.4%、14.7%、21.4%、19.8%。兩相比較,過去六年,預算增速與實際增速誤差達一倍左右,超收收入絕對額也在3000億元左右。

「每年這么大一塊資金由政府隨便使用,能不出亂子嗎?」人大預工委官員說。

這位官員表示,修訂預演算法時當然也會考慮實際情況,並不是要求超收幾十元也要報批,而是超過一定比例(如1%-3%)才報人大批准。

在國際上,對超收收入的使用普遍採取「審批制」,且大多首先用於彌補赤字。近年來,中國的超收收入全部用於追加支出。政府部門花錢一般是前緊後松,再加上年底有幾千億元的追加預算,年底突擊花錢成了中國的一道景觀。

資金的使用缺乏計劃和透明度,不僅脫離了人大的事前監督,給事後的審計監督也帶來難度,甚至對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也帶來沖擊,每當年底政府突擊花錢時,央行不得不發行大量票據回收流動性。

對此,財政部官員說,財政部並不反對加強監督,關鍵是如何加強。這些年,考慮到國內外經濟波動、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因素的影響,財政部在安排預算時一貫堅持「留有餘地」的原則,預算收入預測常常比較保守。財政部預算司一位官員說:一旦作了支出計劃,到時收入達不到怎麼辦?「收入多了再追加支出大家都高興,作了支出計劃到時沒錢誰都不答應。」

因此,財政部官員表示,人大對有些方面監督過細,可能不符合中國現在的實際情況。有些方面可能要稍微粗一些,有些方面可以前瞻一些。「對使用超收收入的決策程序,我們希望維持現在的做法,可以做一些微調。」

E. 當今世界各國財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

我國財政收入的形式和結構
(1)稅收:稅收是政府以政治權利為依託取得的財政收入,其使用范圍相當廣泛,而且沒有償還的問題,因此,它天然地成為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在許多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要靠稅收來保證,以至於可以近似地用稅收收入的分析來觀察整個財政收入的狀況。發達國家以所得稅制為主,發展中國家以流轉稅制為主。
(2)國有資產投資收益:國有資產收益是政府憑借國有資產所有權取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和資產佔用費等財政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國有資產轉讓收入、國有資產股份分紅。
(3)債務收入:國家直接以債務人身份按有償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包括國內公債和國外借款兩部分。公債是政府以國家信用為依託取得的財政收入,最基本的特點是有償使用。因此,有人認為它並非是政府真實的財政收入,也不能成為政府收入的經常性收入。這種收入在財政收入所佔的比重與一國政府稅收收入和財政支出的適應能力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有關。隨著市場經濟下政府對財政管理觀念的變化,國債不在被簡單地視為彌補赤字的手段,而是與政府主動干預經濟發展的政策聯系起來,因而債務收入在財政運行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具有經常性的特徵。
(4)其他收入:①規費收入,國家機關為居民或單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務時收取的手續費和工本費,諸如工商執照費、商標注冊費、戶口證書費、結婚證書費、司法訴訟費以及公證費、護照費等,都屬於此類收費的范圍。
②公產收入,國有山林、蘆葦等公產的產品收入、政府部門主管的公房或其他公產租賃收入,以及公產變價出售收入等。
③事業收入,中央和地方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向國家繳納的收入。
④罰沒收入,工商、稅務、海關、司法、公安等國家機關和經濟管理部門依法處理的罰款和沒收品收入,以及各部門、各單位依法追回的贓款和臟物變價款收入。
⑤專項收費,是指國家為特定公共項目運營需要收取的費用、基金等,具有受益稅或使用費的特徵。諸如與政府相聯系的路橋費、城市水資源費、排污費、公園參觀門票等,都屬此類。我國財政收入中長期存在的各種基金收入,也大多屬於專項收費。

財政收入的項目結構
指國家財政收入由不同的徵集方式形成的結構。主要由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企業上交利潤)、債務收入(內債和外債收入)、徵集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國家預算調節基金收入等組成。1984年以前,財政收入的主要項目是稅收和國營企業上交利潤。實行利改稅以後,國營企業上交利潤改為征稅制,稅收逐漸成為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1990年稅收占財政收入的91%以上;企業收入,如將企業虧損補貼合並沖減計算,呈負數;債務收入,包括內債和外債,佔11%;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和國家預算調節基金收入,是為加強重點建設和調節分配能力而增設的專項資金收入項目,約佔10%。分析財政收入各項目在總體結構中的比例及其變化,有利於確保財政收入的集中,有效地調節收入的合理分配。
財政收入的所有制結構
指由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部門提供的財政收入形成的收入結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財政來自工業部門的收入佔44.5%(輕工業佔25.3%,重工業佔19.2%),農業佔14.9%,商業佔22.5%,交通運輸業佔7.5%,建築業佔0.5%,其他占 10.1%。到第六個五年計劃時期(1981~1985),財政收入的部門結構隨著經濟的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中工業佔77.2%(輕工業佔32.3%,重工業佔44.9%),農業佔4.4%,商業佔0.1%,交通運輸業佔6.5%,建築業佔0.4%,其他佔11.4%。工業和農業兩個部門已成為財政收入的支柱部門。財政收入的部門結構也可按三次產業結構劃分,即按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流通部門)劃分,形成以產業部門為主的財政收入結構。對財政收入的部門結構進行分析,可以為培植財源、調整結構、提高效益、實現增產增收提供主攻方向的選擇。
財政收入的地區結構
指財政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間以及各地區之間的分布,組成的具有層次特性的結構。①國家集中的財政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布,組成財政收入的級次構成。中央支配的財政收入比例,不但制約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直接影響地方積極性的發揮。②財政收入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分布,組成地區性財政收入結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財政總收入和人均財政收入均高於經濟較不發達地區。1987年上海、天津、北京三市人均財政收入超過500元,而貴州、四川、西藏、河南、江西、安徽等六省(自治區)不足80元。有些地區,特別是「老、少、邊、山、窮」地區,財政收入的自給率低,還需中央財政補貼。進行地區結構分析,有利於國家財政統籌規劃、合理分工,使地區之間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利益兼顧,走共同富裕之路。

F. 求高手預測我國2030年 2040年 2050年GDP 和財政收入!!!!

假設世界和平,世界穩定發展,那麼中國的GDP將節節直上,由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以後不知道會怎樣,所以這里預測的是以人民幣為單位的。
2030年 222萬億元。
2040年 500萬億元。
2050年 1100萬億元。

G. 國內外財政收入、生產總值、稅收收入

中國 單位:億元
年份 GDP 財政收入 稅收收入
2011 471564 103740 89720
2010 401513 83101.51 73210.79
2009 340902.8 68518.3 59521.59
2008 314045.4 61330.35 54223.79
2007 265810.3 51321.78 45621.97
2006 216314.4 38760.2 34804.35
2005 184937.4 31649.29 28778.54

美國 單位:億美元
年份 財政收入 GDP
2005 34,265 124,457
2006 37,709 132,249
2007 39,995 138,918
2008 40,040 143,941
2009 35,175 140,975
2010 35,881 145,082

H. 美國經濟數據的預測值是哪個機構公布的

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的預測值其實每個較大的金融機構都會給出自己的預測值。
而國內普遍散戶看到的預測值是某些網站自己做的多機構預測值的加權平均值或者直接截取某個國外投行的預測值公布在自己網站上的。
不少機構亦會有自己的預測值,這些預測的機構包括
1)媒體
2)投資銀行
3)學院
4)研究機構
5)就業機構
而他們的分析是從何而來:
1) 分析師從自設趨勢模型計算
2) 以訪問一定數量的經濟學家取得
3) 以己發布的數據預測

閱讀全文

與國外財政收入預測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408
188美金的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424
蘇州有什麼股票 瀏覽:104
100美元現在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89
廢品收購是看股票還是期貨 瀏覽:411
招商基金近十年現金分紅 瀏覽:449
股票聊天群 瀏覽:799
上海宜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71
中國人保基金持股 瀏覽:207
2019年4月26日92井汽油價格 瀏覽:772
內蒙華電股票吧 瀏覽:447
25000人民幣美元多少人民幣 瀏覽:894
金融資產資產減值准備 瀏覽:534
鐵礦石期貨最後交易日暴漲 瀏覽:172
2012風險投資年鑒 瀏覽:67
易方達科技創新基金怎樣購買 瀏覽:734
基金查詢1406 瀏覽:223
支付寶里的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1
臨沂融資經理 瀏覽:187
建行可以買外匯嗎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