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滬七條出來後外地人在上海社保交滿兩年才能買,我看到商住房不限購不限貸,不知道這房子怎麼樣
上海的房子漲得很快,你可以先買酒店式公寓啊,現在有些公寓水電煤全通,和住宅差不多,只是產權不同:公寓50年,住宅70年!但是公寓可以注冊公司!到時候再轉手賣掉!一年怎麼也得漲十幾萬,這要看你買在哪裡、面積大小。如果預算充足,直接買商鋪,回報率更高。收益小部分來自租金,大部分還是地價增值。
公寓和商鋪首付都是5成。
另外說一下,在上海買住宅的條件:
外地人必須已婚,三年內繳滿兩年社保。
本地人首套房首付30%,二套房首付70%。
不懂的可以問我。
② 在北京商住兩用的房子有限購政策么
1、只能以公司名義買。
2、已經以個人名義買的人,商住房是佔用購房資格的。
基本限購令符合絕大多數家庭的居住、投資需求,與一些城市的購房入戶政策也不沖突,且不會阻礙住房租賃、度假物業市場發展。 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應相對緊張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實施外來人員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須提供至少一年的納稅或社保證明後才能購買。
限購令簡單易行,其實施主要依賴各城市房管部門的房地產產權登記和網路簽約兩個信息系統,不需全國聯網。目前住建部正在推進40個重點城市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和聯網,這項工作非常有價值。系統建成後,將可有效支持開征多套房房產稅,並可優化40個城市范圍內的限購。
(2)北京限購商住房上海擴展閱讀:
其他手段可重歸市場化:
第一、取消商業銀行的差別化信貸,並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貸款上限,支持中間階層置業。現行的差別化信貸政策違背商業銀行的逐利本能,必須靠銀監會三令五申才可實施,而限購令可基本禁絕利用信貸資源炒房和過度投資的行為。
央行、銀監會可根據全國宏觀調控需要規定按揭首付和利率的底限,由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按風險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戶制宜地發放按揭。
第二、取消限價房,逐步取消經濟適用房。中產階層可購買性價比更好的新建或二手商品住宅;住房保障體系從「以售為主」轉向「租售並舉」,將來可轉向「以租為主」直至最終取消經濟適用房。
第三、原用於調整供應結構、抑制地價的90/70和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取消。國有土地出讓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盡量減少易導致暗箱操作的綜合評標。
③ 北京已限購商住房 投資房產還是好
「我家房」公眾號房主的文章:
從這輪商住政策的出發點來說,從不陰謀論的角度說,打價格、控人口和轉業態是主要原因。目前控人口和轉業態基本實現,今後政策如果嚴格執行,基本沒有可能再住人,但打價格,我相信一年左右消化後會被事實打臉。
一、供應。存量已經成為絕版,這個不多廢話了。
二、需求。這個有人有質疑?我想說的是,從北京的限購、北三縣的限購、環京的限購看,哪個限購最終限制了終端價格?所謂限購,不過是像春運的火車售票大廳築起了欄桿通道,暫時築起的大壩只是阻擋了洶涌人群同一時間湧向售票窗口而已,大家需要排隊購票,但都市圈背景下,北京常住人口越來越多是板上釘釘的事,(當然政府統計數據肯定是不會增加的)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符合並不嚴格的准入政策,也就是買票排隊逐漸會排到你的。住宅是連續60個月社保,商住連續5年(連續5個自然年每年一次就行),看似一樣,其實天壤之別。黑商住的人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理由就是,同樣滿足住宅和商住限購政策,誰會買商住?大哥,你買得起別墅當然沒人攔著,但是兩者的房票制度,請研究清楚了再說話好么?
三、價格。北京純商品房價格,房主預測5年內再翻翻。預計2019年下輪漲價就應該差不多開始了。理由?夠再寫一篇,不贅述,北京土地供應決定一切。在此背景下,商住將至少保持同地段純商住最少一半的價格,我預計如果北京商品房市場真實均價到達7-8萬,商住價格可能會超過目前與住宅價格比例水平,進一步逐漸向住宅靠攏。如同現在小戶型價格高於同樓盤大戶型價格一樣。商住不如住宅居住條件好?商住loft不適宜人類居住?請大家看看兜里的銀子再說話。中國,還是典型的價格敏感型市場。
四、與住宅關系。黑子們的一個邏輯,就是怎麼會把寶貴的房票用在商住上。大哥,我求你們了,黑的能有點水平么?我們英明的市政府,哪年哪月說過商住占房票,商住貸款占房貸指標了么?有人說,資金寶貴,有了房票當然買住宅,資金不會投向商住的。是啊,這話說的太對了。就好比房主我決定明天開始每天少吃一個雞蛋,攢下錢買房子,資金不能浪費在雞蛋上。住宅再漲,等你發現你兜里銀子無論如何都買不起入門級的住宅的時候,商住或者租房或者離開北京,你看著辦。因此,5年內商住就將代替現在的入門級住宅,成為京漂一族留在北京的最後一根稻草。
五、稅費。這種事情就不廢話了。買過房就知道,北京每年幾萬套房產買賣,有人按照實際成交價交稅費的么?商住稅費高,就是一個笑話。
六、所謂的其他商住不利條件。落戶?商住還真是不能落戶。不過,我的問題是,買了住宅您有資格落戶北京么?房主所在住宅小區,很多外地戶口的房東,孩子也是送回老家讀書,也落不了戶啊。產權年限?誰要再說商業到期無償收回,請替我狠狠抽他大嘴巴子,狠狠的。妖言惑眾的東西,社會和諧穩定不好么?你爸你媽沒關好你,把你放出來影響社會穩定,我替我黨教育你。一個幾千人的上訪就讓326商住政策基本流產,你試試到期無償收回國內商業地產?商水商電物業費高?嗯,住宅便宜,住宅確實好,我也知道,你買得起你買吧。
看看香港的鴿子籠和日本的膠囊公寓吧,你會看到十年後的北京。有句話說得好,逃離北上廣?你逃走了,你的孩子也得逃回來。商住,就是現在留在北京的最後一根稻草。
④ 外地人在上海買了一套房,現在被限購了,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買房
之前 華義地產 有做過類似的培訓,被限購了,這四類房子還是可以買的。
二手商住樓(酒店式公寓)
目前,上海商住一手已全部暫停網簽,但不妨礙二手合法商住房的交易,商住房實質上屬於商業性質,一般戶型設計感強,可居住可辦公,基本都為小戶型,總價低,關鍵還不在限購范圍內,不影響購房指標。但是商住樓與一般住宅有著很大的不同:
1.物業、水電、公共維修基金等費用較高。
2.商住產權40年或者50年,一般住宅產權為70年。
3.無法遷入戶口。即使周邊區域內有好的教育資源,子女因戶口不能遷入也無法就近入學。
4.按揭貸款實行商業用房標准。首付50%,貸款利率為住宅的1.1倍,貸款年限最多為10年,並且不能用住房公積金貸款。
5.沒有稅費優惠的政策。購買住宅是有許多優惠的稅費政策,但購買商住兩用房時沒有相應的稅費優惠政策。
法拍房
法拍房指的是遭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的房屋,這類房屋不受限購影響,但是購買法拍房的優缺點都十分突出。
1.價格便宜、稅費少。一般二手房交易,房東自己的稅費也會讓買家來繳納,而購買法拍房只需繳納自己應繳的部分。而且法拍房的價格一般會明顯低於市場價。
2.不能貸款,只能全款支付。因此買家需要充分估計購房款、拍賣手續費以及稅費等綜合情況。
3.自行承擔潛在風險。一旦競拍成功,就表明買家接受房子的全部現狀,之後可能發生的風險需要自行承擔。例如,物業費是否結清、是否有租客、原戶主戶口是否遷出等問題。
使用權房
使用權房指在上海不可售的、非獨立的成套的公房,僅進行使用權的轉讓交易。這類房屋雖然不限購,但存在很多的限制:
1.戶籍限制。只有上海戶籍的市民才可以購買。
2.不能按揭貸款。使用權房產權不屬於個人,所以不能向銀行抵押,房款要一次性付清,不能貸款。
3.只有一次落戶機會。買家必須在辦理轉讓手續時,就在物業公司處確認落戶的人數和具體姓名。因為在辦理登記時只有這一次落戶機會,日後是不能再增加人數的。
被贈予房產
被別人贈與房子也是不需要購房資質的。如果是非直系親屬間贈與,需要繳納高昂的稅費。
1.贈與直系親屬,只需要繳納3%的契稅。
2.贈與非直系親屬,除3%的契稅外,還要繳納房產價值20%的個人所得稅。
3.如果以後出售這套被贈與的房子,是要按照出售時的房產價值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⑤ 上海商住房為什麼不受待見,比北京便宜很多
因為有
1、產權年限復
商住房土地制產權只有40年到50年,比住宅的70年產權縮短了不止一點點呢;
2、水電費等
電費、水費、物業費等都是商業標准,換句話說居住成本高出許多,就連上網費都高好多;
3、稅費
與普通住宅動輒稅費減免相比,它享受的是3%契稅、5%增值稅、20%交易差額稅;
4、貸款
同樣去購房貸款,商住房不僅不能使用公積金貸款,且商業貸款貸款首付不低於50%,且上浮10%和10年限期;
ps:商住房是不給落戶資格的,也享受不到周邊的教育資源。
⑥ 商住房和住宅的限購和貸款情況是怎麼樣的
目前杭州購買住宅要求具有杭州購房資質,購買商住房(公寓)不需要購房資質;
購買住宅時,首套房需要3成首付以上,二套房需要6成以上首付;購買商住房時,需要5成以上首付;
購買住宅時,按揭貸款最多可貸30年;購買商住房時,按揭貸款最多可貸10年。
⑦ 上海商住兩用房限不限購目前上海商住房政策是什麼樣的
商住兩用房必須恢復商業功能,否則不能交易!
⑧ 聽說商住房不限購,那麼在北京如果有兩套住宅型房子了,那麼還能買商住房嗎
不論你是否北京戶籍,都不能在北京再購房了。
根據北京市限購令的細則,對已擁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含駐京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暫住證在本市沒擁有住房且連續5年以上在本市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本市有效暫住證和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8)北京限購商住房上海擴展閱讀:
限購令對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
1、房地產價格下降趨勢顯著,正在逐步實現理性回歸。
2011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有34個城市下降,只有16個城市的房價環比出現上漲,且環比上漲幅度都在0.2%以內,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環比達到-0.14,出現負增長;二手住宅的價格也出現了下降趨勢,同比和環比都出現負增長。
2、在房地產價格趨於穩定的同時,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銷售、信心等也都受到限購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9923億元,同比增長31.1%,為8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增速放緩,房地產投資放緩的趨勢明顯;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709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0%,較1~9月12.1%的增速繼續收窄。
3、限購城市的房價跌幅超過非限購城市。
限購對於地方城市的房地產價格產生了明顯的抑製作用,特別是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
4、限購對於大城市產生的影響更加明顯。
北京市的限購政策在全國來說執行的較早,限購對房價的影響在限購向全國鋪開之前就已經產生作用;但隨著限購在全國影響的出現,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受到的影響會加劇。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商品住宅銷售和價格也出現類似的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限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