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中產階層爆發的時候什麼股票漲得最好
估計那個時候應該是啊啊科技隊啊,電子類的股票啊,漲的比較好吧!
❷ 美國最近20年的股市漲了多少
美國過去30年,股票年均回報率8%
1995年,道瓊斯指數首破4000點,現在,道瓊斯指數最高達到版18000多點,我說話的這個時候權徘徊在17850,所以最近20年美國股市漲了(17850-4000)/4000=346%
❸ 2020年7月以來股票上漲,有沒有可能是美國做空中國謝謝
概念錯誤,做空應該暴跌。而不是大漲!
股市開始走好,都是一個過程,有人先知先版覺,有人後知後覺權,也有人不知不覺
。
首先是創業板指數在六月中下旬已經突破了,2016年以來的高點,從趨勢上看是明顯的上升趨勢,市場的低點應該形成在2018年的十月,2019年年初開始了第一波行情,然後經過幾乎一年的整理,現在開始進入了一個主升,創業板是在各大指數中最先形成突破的,形態也最完美,然後深圳成指深圳綜指,很多指數都已經接連創出新高,唯一差強人意的就是上證指數了,一直到上周上證指數,甚至還沒有突破2019年四月的高點,但是7月7日一根大陽線,把所有的高點都突破了,下一個高點,就是2018年年初的3587點,這是由於上證指數權重太過集中,各家大銀行都漲幅比較大,甚至連中石油漲幅都超過6%,指數怎麼不長?怎麼能不大漲呢?
結論就是現在已經是牛市了,這是一波主升了,未來至少幾個月都是整體向上的走勢,不要著急追高,有調整的時候堅決介入,如果還不相信,可以看看券商股的龍頭光大證券漲了多少?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❹ 為什麼美國股市漲那麼好,而中國股市還在3000點以下折騰
既然兩者有這么大的差距,那我就以自己投資美股兩年經驗簡單說說兩者的差別。
第一,首先直觀看k線圖,美股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連續走了近12年的牛市;同期A股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2015年到達5187以來長時間滬指沿著3000點上下徘徊。(韓紅看了想打人)
當然並不建議大家去投資美股,因為千萬不要去做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市場。以上是個人愚見,祝大家投資順利,賬戶長紅。
❺ 如何及時了解20|5年美國股市漲跌幅前十名
東方財富通股票軟體,我剛剛回答了一個網友的提問,你找一下就有了,http://..com/question/1797072673531835027
❻ 美國1948年至1985年牛市什麼股票漲得好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希勒的一份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1、1920年至1930年牛市版,市盈率從5倍上漲到權約30倍。
2、1930年至1948年熊市,市盈率從30倍下降到約50倍。
3、1948年至1985年牛市,市盈率從10倍上漲至約20倍。
4、1965年至1982年熊市,市盈率從23倍下降約近10倍。
5、1982年至1999年牛市,市盈率從近10倍上漲到約40倍。
6、1999年至2010年,市盈率從45倍下降到約20倍。2008年市盈率達到一個低點。
7、2010年至2015年,美國股市市盈率上漲到約26倍。
8、2016年迄今,美國股市市盈率約為27.7倍。
羅伯特·希勒基於歷史數據,上市公司市盈率一般在25左右比較合理。從美國股市市盈率分析,美國個股中大約70%高估了。投資者仍需謹慎股市可能如橡皮筋彈回風險。投資者或許可以根據市盈率的變化來判斷股市是處於熊市還是牛市。目前,美國股市市盈率約為27.7,接近1929年美國股市大跌時倍數。
❼ 那幾個月美國股市行情好
到十月二十九結束了大A浪或者大1浪的細微波的下跌,開始於十月三日走大B浪或者大2浪的反彈,目前如同當時規劃的細微波abc在走。
波浪理論在沒有復雜整理形態出現之前先當簡單波規劃,那麼就先看5-3-5的下跌,即A或者1浪走5波下跌,反彈的B浪或者2浪走3浪即abc的細微波模式,再接下來對於這幾個月的美股股市行情在美股研究社上面有過詳細分析美國股市的行情走勢好,你看看他它們的C浪或者3浪再走5波下跌。 那麼十月三十到十一月一日走了a浪反彈,
十一月二日走了一個簡單的b浪回調,之後到今天走了c浪,目前的波浪定義就是大B浪或者大2浪中的c浪階段。 就c浪定義來說,接下來在猛烈向上空間不大,因為如果是大1和大2浪,大2浪的反彈極限是可以接近大1浪起跌點的。目前的初步規劃可能是在目前位置震盪盤整一段時間,再向下走大3浪或者大C浪。 當然,如果這次上漲能夠突破26951這個一浪起跌點,那麼之前的波浪規劃就錯誤,需要重算波浪。
總體來看,此任特朗普班子政策執行力較強,在稅改、貿易保護、銀行業監管放鬆、醫改上皆已取得較多建樹。此次民主派拿下眾議院多數席位,特朗普後續內政進一步推進方面或將面臨較大的制約。在財政刺激手段受到制約而自身兩年後將面臨續任選舉的考驗、需將經濟增速維持於高位的情況下,不排除特朗普後續會對美聯儲施加更大壓力,以影響貨幣政策,使後續加息節奏放緩。
一個山頭林立的國會將對於後續特朗普支持經濟增長的能力有所削弱,但在外交、外貿以及軍事方面受到制約較小。鑒於共和派和民主派皆已將對華競爭作為長期戰略方針,我覺得長期對華抑制的總體長期政策或較難改變,但是考慮到特朗普有維持美國經濟增速的壓力,因此有可能其在對外貿易談判上會要求更大的經濟利益,而意識形態上的要價會有所降低。因此雖然短期上這可能會提升中美貿易談判的難度,但從中期來看會提升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我目前仍然認為G20會議雙方領導人見面之後達成繼續談判的共識,明年年中之前達成貿易協議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
中期選舉的結束本身也消除了市場近期的一個重要波動來源。匯總1950年以來中期選舉年份前後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臨近選舉日附近的市場表現明顯弱於距選舉日更遠的時間周期,呈現明顯的V型走勢,民主派和共和派領導人任期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