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中潤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中潤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1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生產無菌原料葯(青黴素鉀、青黴素鈉、氨苄西林鈉、替卡西林鈉、美洛西林鈉、阿洛西林鈉、美羅培南、比阿培南、克拉維酸鉀、美羅培南/碳酸鈉、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無水碳酸鈉、普魯卡因青黴素、頭孢唑林鈉、頭孢哌酮鈉、頭孢曲松鈉、頭孢替唑鈉、鹽酸頭孢替安、鹽酸頭孢吡肟/L-精氨酸、鹽酸頭孢匹羅/碳酸鈉、頭孢地嗪鈉、頭孢唑肟鈉、鹽酸頭孢甲肟)、原料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厄他培南鈉、頭孢拉定)、葯用中間體(7-ACA、D-7-ACA、含青黴素工業鹽、6-APA、7-ACT、頭孢唑啉酸、頭孢曲松粗品、硫氰酸紅黴素)、固定化青黴素G醯化酶、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固定化戊二醯-7-ACA醯化酶、頭孢菌素酯酶、粉針劑(含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醫葯產品研發、制葯技術的研究開發、半合成抗生素制劑等。
法定代表人:郭軍臣
成立時間:2014-01-28
工商注冊號:130100500476918
企業類型:台、港、澳投資企業分公司
公司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豐收路47號
⑵ 石葯集團 CSPC 全稱
石家莊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是由四家制葯公司於1997年8月21日組建而成的中國特大型制葯企業,現有總資產80億元人民幣,員工18000人,擁有十五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其中設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國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行業境外上市公司,也是香港製葯上市公司。
產品涵蓋抗生素、維生素、心腦血管、解熱鎮痛、消化系統、動物用葯等六大系列,β-內醯胺類抗生素和維生素C是主導產品。2018年10月,石葯集團登上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
石葯集團自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在冀、晉、魯、蘇、贛、津等省市設有11個葯品生產基地,產品銷售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3個品種單品種銷售過億元。
2018年,全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0.68億元,上繳各類稅金27.6億元,為推動我國醫葯產業的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秉承「做好葯,為中國」的企業理念,石葯集團不斷研發創新產品,不斷增強生產能力,目前全集團擁有生產文號1252個,擁有廣泛的產品組合,能夠滿足不同疾病人群的健康需求。目前,石葯集團建立了國內外一體化的研發體系,在石家莊設有石葯集團中央葯物研究院。
⑶ 《石葯爾雅》的作者是誰,講的是什麼
《石葯爾雅》。是唐·梅彪的著作,約5000字,主要講金丹的原料,實際上是羅列了許多葯物的隱名,所以對於研究金丹術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⑷ 國內哪個城市或地區的醫葯工業(制葯)比較發達
以下為2009年醫葯工業前100排名,可以此為依據分析地區的醫葯工業情況
排名企業名稱
1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揚子江葯業集團上海海尼葯業有限公司)
2哈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
3修正葯業集團
4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家莊制葯集團歐意葯業有限公司,石葯銀湖制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現代中葯資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集團制劑有限公司)
8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綿陽制葯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10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雙鶴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輝雙鶴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京西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山西晉新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北京雙鶴現代醫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12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3齊魯制葯有限公司(包括:齊魯制葯(海南)有限公司,齊魯天和惠世制葯有限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
14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廠)
15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倫制葯有限公司,江西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制葯有限公司,山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葯業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葯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葯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葯品包裝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用包裝有限公司,吉林科倫康乃爾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壽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慶葯友制葯有限公司,上海朝暉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19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0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開封(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輔仁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葯有限公司)
21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魯南貝特製葯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魯南厚普制葯有限公司)
25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27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制葯廠,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葯有限公司,上海麗珠制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福州福興醫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麗珠集團新北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達葯業有限公司)
28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9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
30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2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3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葯(包括: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38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39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41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連雲港康貝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連雲港市和興堂中葯材飲片加工廠)
43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明興制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45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奧集團
50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52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53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57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58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61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62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64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華蘭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69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葯業有限公司)
70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2寧夏啟元葯業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75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78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79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80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灕江制葯有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葯有限公司
82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3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4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生緣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強生葯業有限公司)
85橫店集團康裕葯業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87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
88山東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鋒葯業有限公司
94咸陽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95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
99山東新華醫械集團
100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一年,國內醫葯行業頻現巨頭整合,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的醫葯板塊率先實現合並成立新上葯;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繼去年合並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之後於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組了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醫工院」)成立新國葯;就在這之前的10天,華潤集團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正式將北葯囊入懷中,成立新華潤。至此,隨著國內醫葯三大巨頭的兼並重組完成,2009年以來醫葯行業的並購交易金額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醫葯市場的競爭格局明顯發生了改變,中國醫葯行業正式步入三國時代。新國葯、新華潤、新上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後的行業大佬們浮出水面,近期國家要求的在國內形成幾個醫葯領袖集團的設想已初步實現。
新國葯
中國醫葯行業內當仁不讓的老大仍是新國葯集團。4月12日,醫工院整體並入國葯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醫工院整體並入對國葯意思重大。雖然國葯集團作為國內醫葯行業的絕對龍頭,但在其利潤構成中,80%來自於國葯控股代表的醫葯企業,即便重組的中生集團生物製品有持續高利潤貢獻,也始終難掩國葯在醫葯工業上的明顯短板。更迫切的問題在於,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葯穩踞華東,央企另一巨頭華潤集團一直從未停止收購的野心和腳步,在新醫改基層下沉的推動下,各地區域龍頭也並不甘示弱,紛紛結盟對抗。「內憂外患」之下,醫工院之於國葯,已經是必須拿下的一張王牌。
在中國醫葯研究領域,醫工院一直是一個驕傲的存在——作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醫葯行業科研院所,醫工院曾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資委。滬深股市醫葯板塊中有30餘家上市公司以其輸出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產品,2010年目標營收15億元,主業是創新葯物的研發、葯品生產、銷售,研發力量全國首屈一指。盡管其年營業收入不足10億元,但它強大的科研力量,成為國葯集團的產業發動機和裂變器。醫工院下屬的兩家工業企業,現代制葯和上海現代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業績均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很難估價。
4月22日,中國醫葯集團與山西威奇達葯業(以下簡稱「威奇達」)在山西大同簽署協議,國葯集團正式開始對威奇達的重組工作。國葯集團承諾將通過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威奇達實現控股。這是國葯集團在醫葯工業領域展開自主並購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國葯實業化進程,同時並購威奇達之後,國葯肯定會在山西打開一個突破口,將其他業務引入這一區域。威奇達是國內醫用中間體7-ACA的主要生產商,該中間體的直接下游產品就是頭孢曲松鈉。中國是抗感染葯品使用大國,全國抗感染類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長,2009年全國抗感染類葯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頭孢曲松鈉一直是抗生素中銷售金額排名首位的葯物。2008年,中國葯學會曾對全國22家醫院進行統計,頭孢曲松鈉用葯金額達到2.6978億元,遠超其他葯品。石葯集團和福州抗生素集團是7-ACA的生產大戶,年產能為1600噸左右。威奇達列第三位,約1000噸,健康元等企業年產能都在800噸以下。在重組協議中,國葯集團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威奇達的產能,實現1200噸7-ACA和300噸克拉維酸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到2015年,實現威奇達的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為國資委整合醫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醫工院與威奇達之前,國葯集團已經於2009年9月16日將中生集團收入囊中。中生集團攜獨家壟斷的疫苗業務和血液製品業務,化入國葯集團龐大金剛之身,對國葯具有絕對重要意思。中生集團彌補了國葯集團欠缺的血液和疫苗業務。此舉在醫改近萬億大工程之中,與國資委將國葯集團打造成貿科工一體化運營的大型醫葯集團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中生集團成為國葯集團的第八個業務板塊——此前中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三類生物制劑的製造銷售,中國90%的計劃疫苗出自中生集團,其2008年收入49億元。
目前,按照國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設想,2010年底前國葯集團銷售排名要擠進前40,進入中央提出的「30~5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中的前30位。2009年,國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50億元、實現利潤36.3億元,位列醫葯行業國內第一,在129家央企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兩年,國葯對銷售收入的目標分別設定為800億和1000億元。國葯集團遠期目標是在2015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根據國葯集團的預測,屆時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就銷售收入而言大約是1600億元左右。
新華潤
華潤醫葯集團是國資委「打造央企醫葯平台」的另一手牌。華潤在重組央企華源集團、三九集團醫葯資源的基礎上,成長為大型葯品製造和分銷企業。華潤醫葯年營業額逾270億元,旗下擁有北京醫葯、三九醫葯、華潤東阿阿膠等知名醫葯企業,直接或間接控股三九醫葯、東阿阿膠、雙鶴葯業、萬東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醫葯產業與消費品、電力、地產並列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已經在醫葯板塊占據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場,區域布局相對成型。在醫改去年出台的葯物基本目錄利好下,在OTC和中葯制葯方面具有品牌優勢的三九醫葯,無疑又給華潤注入了新的活力。華潤和北葯已於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增持北葯股份可能鎖定在5%~10%之間。戰略協議的簽署,使華潤集團成功完成排名三進二的轉變。
此次華潤重組北葯意義重大。2006年12月,華潤20億元現金收購華源持有的北葯50%股份,成為北葯集團第一大股東後,華潤其實一直未介入北葯集團的經營管理,幾年來其進一步增持的願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確表態。同時,隨著國葯集團重組中生集團、醫工院宣布完成,華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葯,將被對手甩開。同時,國資委重新確定國葯集團為央企醫葯平台,華潤很有壓力,希望通過這次整合,旗下的華潤醫葯集團的醫葯資產與北葯集團合並,而華潤將很可能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華潤新醫葯集團的平台,重新獲得在央企醫葯界中的地位。重組北葯後,華潤控制的醫葯資產將包括北葯、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涵蓋中葯、保健品、醫葯流通與醫療器械領域。不僅可以使華潤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華潤醫葯集團平台,還可以形成「上有北葯」、「下有三九」的醫葯格局,整體規模也超越新上葯而位居國內第二位。北葯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葯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葯,則華潤醫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葯,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
新上葯
新上葯集團雖然已經跌至行業第三,但謀求整合壯大實力的動作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0月,上葯集團旗下上海醫葯通過吸收合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對上實集團和上葯集團的醫葯資產進行整合,一個新上葯浮出水面,成為上海國資旗下的醫葯產業資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葯又一口氣收購四家外地醫葯企業,與廣州中山醫葯有限公司、山東商聯生化葯業有限公司和常州亞邦葯業3家公司簽訂收購框架協議。
2009年,新上葯總資產從80億元躍升到223億元,銷售收入從230億元躍升到300億元,實現凈利潤8.8億元,成為當時僅次於國葯集團的國內第二大醫葯集團,而如今則已經被華潤甩在身後。雖然不屬於央企序列,但重組後的新上葯集團的醫葯商業銷售規模已穩居華東地區第一。上葯方面的規劃是,2012年收入達500億元,2013年過億的品種超過35個,2015年收入達到800億元
⑸ 石葯集團 葯物研究院的待遇如何 發展前景怎樣謝謝回答!!
研究生應屆畢業生1500+1500,另外還有300塊錢左右的補貼 發展前景應該還可以 葯物研究院是石葯集團的核心研發部門
⑹ 博士研究生進石葯與華葯,哪一個待遇比較好
石葯是私企,華葯是國企,待遇其實要做什麼,如果是技術人員,可能華葯的福利更好一點。其他的應該差不太多。
⑺ 石葯的石葯集團的簡稱
石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現有資產總額150億元,員工2萬餘人,是全國醫葯行業首家以強強聯合方式組建的特大型制葯企業,也是河北省大型支柱型企業集團之一。
石葯集團擁有六大業務板塊,和中潤制葯、維生葯業、中諾葯業、歐意葯業、恩必普葯業、銀湖制葯等三十餘家下屬公司,分別位於冀、津、吉、晉、遼、魯、內蒙古和香港等地,其中設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國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行業首家境外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制葯上市公司之一,同時也是香港恆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之一,連續兩次被世界著名的《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亞洲區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的100家優秀上市公司之一。
石葯集團主要從事醫葯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維生素、心腦血管、解熱鎮痛、消化系統用葯、呼吸系統用葯和中成葯等七大系列近千個品種。目前,維生素C、青黴素、阿莫西林、咖啡因、7-ACA等8個產品的年生產能力居於世界首位。石葯集團制劑產品的年生產能力為粉針劑30億支、片劑200億片、膠囊80億粒、軟膠囊10億粒。石葯集團主導產品的產量、規模、實力在全國均名列前茅,並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學原料葯生產基地」和「綜合制劑生產基地」之一。目前石葯集團有30個產品單品種銷售過億元,產品銷售遍及全國和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石葯集團成立十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獲得了可喜的成績,企業綜合實力一直位於中國醫葯行業前列,先後榮獲全國醫葯系統先進集體、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產品質量放心承諾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環保企業愛心獎等榮譽稱號。2010年,全集團銷售收入實現130.88億,同比增長23%,連續三年名列全國制葯工業企業第二位;實現利稅16.05億元,同比增長10.22%;上繳各類稅金7.3億元;出口創匯達5.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出口總額繼續位居國內制葯行業首位。
在科研開發方面,石葯集團依託於企業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63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河北省制劑工程技術中心,近年來先後研製開發了110多個國家新葯,涉及生物技術、手性合成葯物、脂質體、透皮製劑、分子微囊劑等多種領域。目前石葯集團共申請專利220餘件,獲得授權的有116件,申請PCT國際專利17件,在18個國家取得授權。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葯「恩必普」是腦卒中治療領域的全球領先葯物,是我國第三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葯,並在全球86個國家受到專利保護。目前,企業已與美國和韓國兩家知名公司,簽署了恩必普軟膠囊在歐美和韓國市場的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開創了中國醫葯企業向世界最發達國家轉讓葯品知識產權的先例,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2008年,在科技部的領導下,牽頭組織成立了中國抗生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並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項目支持。在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申報中,1個創新葯物孵化基地、3個創新葯物研究開發技術平台和6個新葯開發項目落戶石葯。2009年,集團葯物制劑及釋葯技術實驗室躋身「國家重點實驗室」行列,「丁苯酞原料及軟膠囊」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集團被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三部委聯合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標志著集團的創新體系已經步入系統化、體制化的新階段。
在產品質量方面,石葯集團建立了完備的三級質量管理體系,所有葯品都通過了GMP認證,所有下屬企業都通過了ISO9000、OHSAS18000和ISO14001認證,產品市場檢合格率始終保持100%。同時,企業以技術提升質量內涵,目前已有咖啡因、維生素C、維生素B12、阿莫西林等11個原料葯產品取得了歐盟COS認證。2010年5月,集團口服固體制劑車間、維生素C、維生素C鈉以「零缺陷」通過了全球葯品質量標准最高的美國FDA認證,是國內第一家使用國產設備通過FDA認證的制劑廠家,也是亞洲第一家在線生產通過FDA認證的企業,獲得進軍歐美高端醫葯市場的「通行證」。
在品牌建設方面,石葯集團擁有「石葯」「歐意」」「果維康」」「恩必普」四個「中國馳名商標;經全球五大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的世界品牌實驗室測評,「石葯」品牌2005年以來連續四度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石葯集團連續三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並入圍2009年度中國最具品牌價值企業獎。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石葯集團總是沖鋒在前,始終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在非典、印尼海嘯、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大病患兒醫療、志願服務、慰問老區等活動中總少不了石葯。石葯集團以實實在在的事情,不斷向社會做出回饋,企業成立以來,共為公益事業投入6000多萬元。
⑻ 石葯集團中央葯物研究院在石家莊哪裡
石葯集團中央葯物研究院暨石葯集團中奇制葯技術(石家莊)有限公司,位於石葯集團總部所在地,是石葯集團一級研發機構,擁有固定資產4億多元、建築面積41000㎡。現有結構合理的各專業研發人員4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和高級技術職稱以上的人員佔60%以上。
地 址:石家莊黃河大道226號
網 址:www.e-csp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