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機場的機場簡介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機場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和與國內外航空運輸有關的地面服專務,國內貿易屬(除專項規定),對國內外航空運輸業的投資及技術合作、咨詢服務,與機場建設相關的土地及房地產綜合開發利用,賓館,實業投資。
《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將上海機場定位於集本地運量集散樞紐功能、門戶樞紐功能、國內和國際中轉樞紐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復合樞紐,在國家民航總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我們正聯手有關部門和業務夥伴全面推進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該公司」)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滬府[1997]28號文批准,由上海機場控股(集團)公司獨家發起,擬採用募集方式而設立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經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滬委發[1997]107號文批准,於1997年6月9日成立,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46.9億元,主要從事於機場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和與國內外航空運輸有關的地面服務和國內貿易。原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其全資子公司。
Ⅱ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什麼時候建造的
浦東機場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開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條長4000米長、60米寬的4E級南北向跑道,兩條平行滑行道,80萬平米的機坪,共有76個機位,貨運庫面積達5萬平米,同時,裝備有導航、通訊、監視、氣象和後勤保障等系統,能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Ⅲ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主要的不同點:
一、長途航線的班機一般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會在虹橋機場;
二、浦東機場大部分都是出國和跨洲的航班,如飛往法蘭克福,舊金山等,上海虹橋機場大部分的航班都是國內的航班,如飛往北京、太原等;即使是出國的航班也是在中國周邊,如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等。
在需要的時候,兩個機場又可以互為備降。事實上,上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搭乘飛機。
(3)上海國際空港建設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
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Ⅳ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硬體設施
3條平行主跑道(第4、5條跑道在建)
1號跑道位置在T1航站樓西側:等級:4E級,磁方位角編號:17L/35R,長4000米 ,寬60米, 兩側道肩各寬7.5米 ,設有6條快速脫離道 ,編號為A4 A5 A6 A7 A8 A9 ,跑道兩端助航燈光系統按三類精密儀表進近技術指標預留。
2號跑道位置在T2航站樓東側:等級:4F級,磁方位角編號:16/34, 長3800米 ,寬60米, 兩側道肩各寬7.5米 ,滿足F類機型運行標准 ,設有4條快速脫離道 ,編號分別為F4 F5 F6 F7 ,跑道南端設置3類精密儀表進近和助航燈光系統,跑道北段設置2類精密儀表進近和助航燈光系統。
3號跑道位置在1號跑道西側 ,其跑道西側為西貨運區:等級:4F級,磁方位角編號:17R/35L, 跑道與1號跑道平行,中心線相聚460米 ,南端(主降方向)與1號跑道齊平,北段錯開600米,跑道全長3400米 ,寬60米 ,兩側道肩各寬7.5米 滿足F類機型運行標准, 跑道兩端各設6條快速脫離道,編號分為 C3 C5 C6 C7 C8 C10 D2 D4 D6 D7 D8 D10,跑道兩端設置1類精密儀表進近和助航燈光系統。
4號跑道(在建)按2020年機場運輸航班飛行起降65萬架次需求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按飛行區指標4F標准,在第二跑道東側平行建設長3800米的第四跑道及滑行道系統,跑道雙向均設Ⅰ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和儀表著陸系統,新建氣象風溫廓線雷達,擴容航管設備等,配套建設消防、安保、排水等設施。
5號跑道(在建)將按照飛行區指標4E標准,在第四跑道東側建設長3400米的第五跑道及滑行道系統和拖機道,跑道雙向均設Ⅰ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和儀表著陸系統第五跑道位於浦東機場東部最靠海的位置,飛行區最寬處向海上延伸了2.43公里,與浦東機場現有各跑道相平行,需要填海、促淤、吹砂、造地而成,將於2014年底前投入使用。第五跑道將專用於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簡稱「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
航站樓 2座 (1號航站樓 27.8萬平方米,2號航站樓 48.55萬平方米)
停機坪149萬平方米(一期124萬平方米,二期25萬平方米)
停機位218個(70個登機橋位, 65個遠機位, 58個貨機位,25個維修機位)
登機橋 70座(1號航站樓 28座,2號航站樓 42座)
值機櫃台556個(1號航站樓 204個,2號航站樓 352個)
到港行李傳送帶13條
儀表著陸系統Ⅱ類雙向 位於第一航站樓東側,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設計理念。
呈現「四大亮點」
備受關注的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將於3月26日零時啟用。屆時,浦東國際機場年設計保障能力將達到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20萬噸,年起降49萬架次。這是3月24日下午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消息。
上海機場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說,擴建工程具備「四大亮點」:
節能環保好。據分析,與未作優化的原始設計比較,全年可節電54.9%,年節電1.3億度,全年節能50.8%。
科技含量高。擴建工程共開展23個科研課題,其中,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運營管理優。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建設了機場運行指揮中心等5個「中心」。5個中心「統一指揮、分區管理」,大大提高了機場的運行管理效率。
貨運能力強。西貨運區設計年處理能力120萬噸,投入使用後,浦東機場貨運吞吐量可望競爭成為世界第一。
行駛路線
浦東機場特發布二號航站樓啟用後各類車輛的行駛路線。
其中,接客車(包括旅遊大巴)前往一號航站樓,需從迎賓高速進入浦東機場,前往一號航站樓到達層,進入停車樓接客;前往二號航站樓,需從迎賓高速進入浦東機場,從南立交直接前往二號航站樓到達層,進入停車樓接客。
送客車(包括旅遊大巴)前往一號航站樓,需從迎賓高速進入浦東機場,直接進入一號航站樓出發層下客,再從南立交前往迎賓高速出機場;前往二號航站樓,需從A1進入浦東機場,從南立交進入二號航站樓出發層下客,直接從迎賓高速出機場。
「中轉」更快捷
在3月24日召開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機場集團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德潤說,一號、二號航站樓通過交通中心相連,將形成一體化的航站樓綜合布局,更加符合世界級航空樞紐港的發展趨勢。同時,通過行李系統的研究,還將首次在我國機場行李安檢系統中實現「人包對應」,如果出現意外危機,可以迅速提取到旅客及行李的相關信息,快速處理問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包括第二航站樓、第三條跑道和西貨運區在內的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將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浦東國際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將達到6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能力420萬噸。
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於2005年12月全面開工。作為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第二航站樓風格主題被命名為「地」,與第一航站樓的「天」形成鮮明的對比。所謂「地」,就是要讓旅客踏進T2航站樓,就感受到大地的平凡、質朴和無比渾厚。這一切的變化來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第二航站樓等擴建工程的設計建設中,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強化了「滿足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聯盟中樞運作的需要」和「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在流程設計、設施布局、環境,甚至地面交通的換乘等諸方面,都要充分體現樞紐運營的需要和人性化的要求。 中轉過境快速便捷
T2航站樓採用三層式航站樓結構,方便旅客中轉。T2航站樓自上而下分為國際出發層(13.6M)、國際到達層(8.4M)和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層(4.2M)等三個旅客活動層。
這種「三層式航站樓結構」能夠更好地適應航空公司的中樞運作;能夠更好地適應上海國際與國內間中轉旅客比例較大的特點以及國際國內航班波在時間上錯開的特點,最好地利用可轉換機位,最大限度地提高近機位的使用效率。在T2中運行的航空公司的各種中轉、過境旅客均在航站樓的中央部位完成,非常便捷。T2航站樓首次設計了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層」(4.2M),使得國內出發與到達旅客在同一層面上,方便了旅客的中轉,有利於國內樞紐的形成。
由於主樓集中在北區,樓與樓間距不超過500米,旅客辦票和行李處理設施集中,便於航空公司分配和靈活使用。考慮到實際運行中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聯盟一般都集中在同一樓內開展中樞運作,因此,大部分旅客的中轉時間將大大小於中樞運作最短時間要求。
交通中心一體化理念
按照形成「一體化航站樓」的理念,在T1和T2兩個航站樓之間建設了一個「一體化交通中心」。中心內設置了軌道交通、磁浮、長途汽車、公交車、計程車站點,以及停車庫、候車室等交通功能,還設計了大量的無行李值機櫃台以及商業設施。
一體化交通中心的設計很好地避免了集中式航站樓所帶來的陸側車道邊不夠的問題,通過將所有到達社會車輛的車道邊移至停車庫內,將所有公共交通設計在軌道交通車站的兩側,將計程車、大客車、貴賓車設計在緊靠航站樓的到達車道邊上,將所有出發層的公交車、計程車設計在出發車道邊,方便旅客換乘。
另外,設計者將通常安排在零米層的到達層放在了6M層。這樣,旅客可以平緩地進入一體化交通中心,然後進入各人應去的車道邊,實現人車分流。
一號航站樓改造工程
為滿足上海地區航空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和建設上海航空樞紐的需要,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機場」)決定投資12.23億元建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號航站樓(T1)改造項目。
該項目具體分為浦東機場T1航站樓建築流程改造和行李處理系統改造兩大部分,估算投資分別為9.8億元和2.42億元,該項目估算總投資合計為12.23億元。項目資金來源由公司自有資金解決,預計於2012年底前動工、2014年底竣工。
據介紹,浦東機場T1航站樓1999年9月投產使用,以2005年為目標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以及點對點的航班使用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
根據浦東機場總體規劃,T1航站樓將與S1衛星廳形成一體,年旅客處理量將達到3600萬人次以上,因此必須對T1航站樓進行改造擴建。此次改造按浦東機場T1航站樓遠期年旅客吞吐量3680萬人次的運行能力設計,在不停航的情況下組織實施,涉及建築流程改造工程和行李處理系統改造工程兩大部分,同時做好浦東機場T1航站樓與S1衛星廳功能銜接的預留。
同時,鑒於公司控股股東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專業的建設管理機構和豐富的機場及配套設施工程的建設管理經驗,熟悉大型建設項目政府審批程序,為順利推進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項目的建設,經協商,上海機場決定委託控股股東建設管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造工程。
新建東機坪、擴建南機坪工程項目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新建東機坪、擴建南機坪工程項目開始在上海環境熱線進行環評第二次公示。按照公示內容,浦東機場南機坪將於2014年12月投入運營,東機坪定於2015年12月投入運營,兩項工程總投資超過15億元,將為浦東機場增加40個停機位。公示內容顯示:
■新建東機坪的建設范圍北起垂直聯絡滑行道南側,南至飛速路;東起第二跑道的西二平滑,西至T2航站樓東側邊線的延長線,總投資11.3億元,項目計劃2015年12月投入運營。
■南機坪擴建工程位於浦東機場維修機坪北側、原有專機坪南側的預留用地,西側與一跑道相鄰,東側是衛星廳預留用地,該工程總投資3.77億元,計劃2014年12月投入運營。
兩大工程完成後,東機坪將為浦東機場增加34個遠機位,南機坪將增加6個近機位以及3條滑行道。
浦東機場自二期擴建完成投入使用後,現有3條跑道,218個機位。由於廊橋和停機位各項保障設施需要日常維護保養,每日實際可提供的客機停機位不到135個。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為4485.72萬人次,同比增長8.2%;起降飛機36.18萬架次,同比增長5.14%;高峰期間,一天起降航班達到1117架次,每小時起降68架次。截至2013年,在浦東機場停場過夜的飛機約123架,現有停機位已接近飽和。這一背景下,浦東機場決定新建東機坪、擴建南機坪,增加機位數量,提高機場對日常運行航班、過夜航班以及備降航班的保障能力,為減少航班延誤提供條件。
Ⅳ 上海機場的大事記
1921年03月10日
虹橋機場始建,是上海第一個民用機場。
1963年11月02日
國務院批准虹橋機場擴建為國際航線民用機場。
1964年04月24日
虹橋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竣工。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為虹橋機場候機樓題寫「上海」兩字,並題寫「虹橋機場」場名。
1964年04月29日
虹橋國際機場正式開通達卡─上海─廣州航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首次開通國際航班。
1965年07月03日
虹橋國際機場候機樓竣工。
1991年04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場名。
1991年12月25日
虹橋國際機場新建的國際候機樓竣工,30日投入正式運營。
1994年12月26日
國家民航總局、上海市政府舉行「虹橋國際機場交接議定書」簽字儀式。即日起,虹橋國際機場由國家民航總局移交上海市政府管理。
1995年06月21日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成立。
1997年03月07日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組建上海機場控股(集團)公司。
1997年12月23日
浦東國際機場項目被國家計委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1998年01月15日
600009「虹橋機場」社會流通股在上交所上網定價發行。
1998年02月10日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創立暨第一次股東大會。
1998年02月18日
600009「虹橋機場」社會流通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8年05月22日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機場控股(集團)公司更名為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01月01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司標正式啟用。
1999年06月20日—07月08日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成功完成了對浦東國際機場第一跑道的校飛。
1999年09月16日
浦東國際機場舉行竣工通航儀式。
1999年10月01日
浦東國際機場開通正式航班。
1999年10月19日
浦東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班。
1999年11月17日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更名為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 2000年3月16日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可轉換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年06月28日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08月31日
浦東國際機場一期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2001年04月27日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十五」計劃和十年規劃》中指出,浦東國際機場的最終定位是國際大型航空樞紐。
2001年 06月07日—16日
上海機場圓滿完成上海合作組織會議的專機保障任務。
2001年 10月04日
浦東國際機場正式開放II類儀表著陸系統雙向運行。 2002年07月01
600009「上海機場」入選上證180指數。
2002年09月09日
上海機場城市航站樓啟用。
2002年10月27日
上海機場平穩順利實現航班東移。即日起,浦東機場起降抵離上海的全部國際和港澳地區航班以及部分國內航班,虹橋機場起降國內航班,並保留國際航班的備降功能。 2003年01月26日
台灣中華航空公司CI585航班抵達浦東國際機場,成為53年來首架降落祖國大陸的台灣民航客機。
2003年09月09日
上海市政府批准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建設指揮部成立。
2003年10月27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簽署《緊密合作框架意向書》。
2003年12月19日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舉行資產置換交接儀式,順利完成了虹橋和浦東機場的管理體制調整。 2004年01月18日
浦東國際機場二期飛行區及配套設施工程(第二跑道)全面開工。
2004年05月24-25日
浦東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04年修訂版)在滬通過專家評審。
2004年06月15日
浦東國際機場二期航站區總體規劃國際徵集中標方案確定,美國蘭德龍布朗公司中標。
2004年09月02日
浦東國際機場二期飛行區及配套設施工程(第二跑道)可行性研究報告在京通過專家評審。
2004年09月03日
國家民航總局和上海市政府批准同意浦東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04年修訂版)。
2004年11月01日
推進上海航空樞紐建設聯合領導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 2005年01月27日—02月01日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成功完成了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的校飛。
2005年01月29日—02月17日
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2005上海春節台商包機保障任務。
2005年02月28日
東航A340-300客機在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試飛成功。
2005年03月10—11日
浦東國際機場二期飛行區(第二跑道)工程通過民航行業驗收。
2005年03月17日
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啟用。
2005年06月30日
虹橋國際機場B樓出發層改造工程竣工,7月1日投入運行。
2005年08月09—11日
2005年度亞洲商用航空會議暨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和虹橋國際機場舉行。
2005年12月22日
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全面開工。
2005年12月26日
虹橋國際機場候機樓區域進離場交通優化改造工程竣工投入運行。
Ⅵ 上海虹橋機場與上海浦東機場有什麼區別
兩處機場有以下區別。
一、兩處機場的具體位置不同
1)上海虹橋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550號。
四、兩處機場擁有的機場跑道數量不同
1、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擁有跑道兩條,第一跑道長3400米、寬45米、第二跑道長3300米,寬60米。
2、浦東機場擁有飛機跑道四條。第一跑道長4000米、寬60米,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05年3月啟用;第三跑道長3400米、寬60米,2008年3月啟用。第四跑道長3800米、寬60米,2014年12月底通過驗收。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Ⅶ 為什麼上海建浦東和虹橋兩個國際機場
本來上海最初只有龍華機場,和虹橋,龍華專門為政府提供服務,但由於機場需要投入資金大,所以就只開了一個虹橋機場,後來由於上海市港口城市金融貿易大了,不能負荷就再造了浦東機場,現在就只剩下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
Ⅷ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開發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抄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開發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代理母公司有關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李金良
成立時間:2000-12-07
工商注冊號:3101400000135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國際機場海天一路555號
Ⅸ 上海浦東機場是不是日本援建的
上海浦東機場不是日本援建的。
1994年7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完善虹橋,加快浦東」的上海航空港建設方針,決定在對虹橋機場進行改擴建的同時,抓緊建設浦東機場。
1995年5月,浦東機場建設指揮部成立。1996年初,浦東機場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討論通過後下發。
1996年5月16日,浦東機場一期工程航站區方案由法國巴黎機場公司中標。1997年10月15日,浦東機場舉行隆重開工儀式,江澤民等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並親手為機場奠基培土。
(9)上海國際空港建設擴展閱讀:
2020年01月15日,上海浦東機場負責人應勇表示,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加快建設智慧綠色港口,啟動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四期工程,基本建成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亞太航空樞紐港。著力發展海鐵聯運、水水中轉,加快建設外高橋鐵路進港專用線和大蘆線等內河航道,基本形成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
促進航運要素和功能性機構集聚,推動航運運價指數期貨上市,基本形成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加快郵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郵輪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