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國葯上葯包攬96%國采配送呢
流通環節作為醫療器械購銷領域的“重災區”,帶金銷售、過票洗錢的現象層出不窮。隨著“兩票制、一票制”、聯盟集采推行,以及醫療器械監管政策的收緊,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面臨走向集中化的趨勢。
2. 醫葯行業的4+7是是什麼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即4+7個城市)將進行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
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以下簡稱聯采辦)作為工作機構,代表試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實施集中采購,日常工作和具體實施由上海市醫葯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承擔。並發布文件《4+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其中文件註明在化學葯品的采購時,需要約定采購量。
(2)上海醫葯帶量采購擴展閱讀
開展原因
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是對既往葯品集中采購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葯品。
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是我國醫改深化發展的重要體現,長期以來,受制度環境和管理體制的制約。中國葯品集中采購制度盡管問題很多,但是難以實現根本性變革。2018年,葯品集中采購的制度環境發生了積極變化。
將11個試點城市公立醫療機構分散的葯品采購量集中起來,形成規模團購效應。有利於以量換價,明顯降低葯價,切實減輕患者葯費負擔,也有利於減少企業的跨區域市場推廣成本。
3. 醫院制劑的現狀和發展如何呢
4+7帶量采購首次落地執行產業鏈不斷地調整 葯企發力零售業
2019年4月16日,短缺葯品供應保障和葯品集中采購試點、醫療救助吹風會召開。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截至4月14日,4+7帶量采購品種已經完成約定采購總量的27.31%。中標葯品的質量和供應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超出了預期,有關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實,比如醫保的預付、醫院使用以及回款等等。
在首次帶量采購落地執行以來,未來國家集采范圍是否繼續擴大引發關注。
與此同時,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醫葯行業產業鏈也在不斷地調整。一家醫葯流通上市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4+7帶量采購主要針對賣到醫院的葯品,所以會對醫葯分銷產生影響。
此外,「因為面向醫院的品種降價壓力大,所以制葯企業和流通企業開始向零售發力。」上述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
2019年前2月醫葯行業利潤總額持續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2月底,我國醫葯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296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1696家,虧損面23.2%,環比提高了8.8個百分點。2018年全年醫葯行業虧損總額40.3億元,同比增長13.5%。
在利潤總額方面,2018年1-12月我國醫葯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3094.2億元,同比增長9.5%。截止至2019年1-2月我國醫葯行業利潤總額達到了482.6億元,同比增長4.2%。
2018-2019年前2月我國醫葯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1-7月利潤總額增速為11.7%)
4+7帶量采購落地加速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4月1日起,4+7帶量采購的11個試點城市已經全面啟動,截至4月14日24點,25個中選品種在11個試點地區采購總量達到了4.38億片支,總金額5.33億元,完成約定采購總量的27.31%。
陳金甫表示,這個數字應該說超出了預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的擔心,就是說醫院采不採、用不用。從試點的效果來看,試點地區腫瘤、乙肝、高血壓、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用葯獲得了質優價廉的葯品,醫療費用顯著下降。
陳金甫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扎實抓好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包括加強試點監測和督導,指導試點地區確保中選葯品的質量和供應,促進中選葯品的優先使用,能夠讓患者真正得到改革試點的實惠和紅利;及時啟動試點的評估、總結,指導完善試點政策;根據試點評估的結果,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完善集中招標采購的政策和制度,研究部署擴大試點工作。
在此之前,第二輪帶量采購將於今年夏天啟動的消息傳到市場。
不過,上述企業人士認為,第一輪的還沒有完全執行,應該不會很快推出第二輪帶量采購。「也需要對執行結果進行評估和總結」。
產業鏈加速調整
4+7帶量采購執行之際,無論是制葯企業還是流通企業都面臨著業務的調整,這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年報也可以看出。
上海醫葯在2018年年報中這么描述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對分銷的影響:商業流通領域隨著葯品中標價的大幅下降,供應商的進一步集中而承受收入與毛利的雙重壓力。
「第一輪集採的品種平均降價在52%左右,意味著分銷金額會縮減為之前的一半。不過從目前來看,體量並不大,因此對行業影響較小。」上述流通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上述流通企業人士認為:「這個對流通企業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加快行業集中度,企業可以趁機提升醫院市場的份額;弊端是中標品種的分銷金額和毛利都有下降,這只能依靠市場份額的提升去彌補,另外就是多做器械、零售等增速高、毛利率高的業務。」
據了解,隨著醫葯分家的執行,院外市場已經成為醫葯市場關注的焦點。除了流通企業發力零售板塊外,制葯企業也加大了葯品零售市場的布局。
據媒體報道,4月11日,2019恆瑞醫葯零售戰略客戶特邀會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舉行。國內多家知名連鎖葯房參與了此次活動。
對此,一家制葯上市公司人士向記者如此解讀,以後很多處方葯都需要通過葯店來銷售,所以與這些公司建立合作應該是行業很普遍正常的做法。
「相對於院內市場,院外市場的產品價格受政策影響不大。」北京鼎臣醫葯咨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針對葯企發力院外市場的做法,上述流通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現在大力發展零售就是為了應對處方外流,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算處方外流也要流到我們自己的葯店」。
發力DTP葯房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葯和進口葯審批的提速,專業葯房成為企業布局的重點。
據了解,醫院處方外流的主要承接者包括DTP葯房和院邊店。院邊店的優勢在於距離醫院近,方便患者就近購葯,其經營品種廣泛,但提供的服務往往有限。而DTP葯房主要銷售新特葯,葯品毛利率高,客戶黏性強。同時,DTP葯房還兼具慢病管理的功能,滿足患者的長期用葯需求,為患者提供更為專業周到的服務。
華潤醫葯在2018年業績報告中介紹,公司共擁有853家零售葯房,並積極開展DTP、慢病管理等創新業務模式,公司的DTP葯房已布局了140家,覆蓋66個城市。
益豐葯房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將加快醫院周邊門店和DTP/DTC專業葯房的建設步伐,加快與處方葯廠家開展深度的戰略合作。截至目前,公司建成DTP專業葯房20餘家,經營國家談判指定醫保報銷品種42個,醫院處方品種近200個,與近80家供應商建立了DTP/DTC
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此外,包括柳葯股份、一心堂等都對DTP葯房進行了加碼。
「很多新葯和慢病葯都在瞄準院外市場。」另外一家大型醫葯流通企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很火,但總量並不是很大,畢竟價格比較貴,用得起的人不多,但未來國家對創新葯的支持越來越大,會成為公司彌補仿製葯利潤下滑的一種方式。
不過,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但DTP葯房否能承接住這個利好,還需考慮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處方來源問題,處方只能由醫生開具,若無法從醫院獲得處方,連接互聯網醫院平台功能,具備處方能力將十分重要;第二是專業的葯事服務能力,對於處方葯,患者可能需要問詢服葯禁忌、配伍規范等,專業的服務能力是用葯安全的保障。這兩個因素也是對DTP葯房綜合能力的考驗。
4. 4加7帶量采購葯品是什麼意思
4+7帶量采購是選擇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城市開展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4+7帶量采購是首次由最高層審議通過、由國家主導、以真正的帶量為前提的集中采購,對整個醫葯產業具有顛覆性影響。
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堅持正確的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臨床用葯需求,切實減輕患者負擔,確保葯品質量及供應。
二是堅持依法合規,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規定,確保專項采購工作程序公開透明,全程接受各方監督。
三是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相結合,既尊重以市場為主導的葯品價格形成機制,又更好地發揮政府搭平台、促對接、保供應、強監管的作用。
四是堅持平穩過渡、妥當銜接。
采購葯品葯品范圍:
文件涉葯品種根據已批准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仿製葯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目錄和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發布化學葯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
〔2016年第51號〕化學葯品新注冊分類批準的仿製葯品目錄,經聯采辦會議通過以及咨詢專家,從而確定的。不包括中草葯、中成葯、生物制劑等。
探索兩個機制:
一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完善葯價形成機制。
二是通過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實現原研葯和仿製葯充分競爭,完善葯品集中采購機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帶量采購
5. 帶量采購是什麼
帶量采購,就是在招標公告中,會公示所需的采購量,投標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你能否承擔起相應的生產能力。
2018年11月15日,以上海為代表的11個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的聯合採購辦公室發布了《4+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其中規定:「化學葯品新注冊分類批準的仿製葯品目錄,經聯采辦會議通過以及咨詢專家,確定采購品種(指定規格)及約定采購量」。業內稱為帶量采購。
(5)上海醫葯帶量采購擴展閱讀
帶量采購的來源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明確了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台操作的總體思路。
2018年11月15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同意,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試點地區范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以下簡稱4+7城市)。
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以下簡稱聯采辦)作為工作機構,代表試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實施集中采購,日常工作和具體實施由上海市醫葯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承擔。並發布文件《4+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1],其中文件註明在化學葯品的采購時,需要約定采購量。
6. 上海哪家社區醫院可以買4+7帶量采購葯品
去醫院吧,醫院執行國家標準的更准確,
7. 葯品帶量采購是什麼意思
帶量采購,就是在招標公告中,會公示所需的采購量。
1、就是有規定號數量的貨物的招標。比如最近的葯品招標。
2、招標是一種國際上普遍運用的、有組織的市場交易行為,是貿易中的一種工程、貨物、服務的買賣方式,相對於投標,稱之為招標。
招標是指招標人(買方)發出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說明招標的工程、貨物、服務的范圍、標段(標包)劃分、數量、投標人(賣方)的資格要求等,邀請特定或不特定的投標人(賣方)在規定的時間、地點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投標的行為。
(7)上海醫葯帶量采購擴展閱讀:
葯品帶量采購預期成效:
1、國家試點的預期成效,總體概括起來就是探索「兩個機制」、實現「四個效應」。
2、探索兩個機制。一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完善葯價形成機制;二是通過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實現原研葯和仿製葯充分競爭,完善葯品集中采購機制。
3、實現四個效應。一是葯品降價提質。通過促進競爭,推動葯品降價和仿製葯替代,通過量價掛鉤、及時回款降低醫葯企業銷售費用和財務成本,進一步降低葯品價格。通過設定質量門檻,帶量采購,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群眾用葯整體層次。
4、兩者相結合,實現讓人民群眾用更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高效的葯品。二是葯品行業轉型升級。通過設定質量標准和帶量采購,推動醫葯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升級;通過量價掛鉤、保證使用、及時回款,規范了流通秩序、凈化了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