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境外熔斷機制的經驗分析

境外熔斷機制的經驗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21 04:42:20

A. 熔斷機制究竟熔斷了什麼:恐慌情緒還是流動性

熔斷機制究竟熔斷了什麼:恐慌情緒還是流動性
2016年01月08日 08:55
記者 孫宇婷

新年伊始,A股便連遭熔斷。一時間,僅僅推出數日的熔斷機製成了眾矢之的,遭到各方口誅筆伐。那麼,熔斷機制真的是罪大惡極嗎?作為一項世界各國普遍施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為何令A股有些消化不良?我們的熔斷機制與世界各國有何不同?下一步,是廢除熔斷機制更好,還是進一步改良,又應該如何改良?
為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調研。
熔斷機制起源於美國,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設立的一種保護機制,即在交易過程中,當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一段時間。其原理類似於保險絲在過量電流通過時會熔斷,以保護電器不受到損傷。
在國外,熔斷機制有兩種表現形式,分別是「熔而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停止交易;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仍可繼續交易,但報價限制在熔斷點之內。目前,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主流股指期貨普遍採用「熔而斷」的機制。
不過,由於門檻設置得比較高,各國至今很少觸及熔斷點。那麼,A股在推出熔斷機制後為何頻頻觸發熔斷呢?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研。
回顧美股:熔斷機制為改善流動性
美國現行熔斷機制的誕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史稱「黑色星期一」。當日華爾街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潰,早晨9點10分,開盤鍾聲響後,道指在屏幕上一開始顯示就已下跌了67點,賣出指令排山倒海涌來。開盤不到一小時,指數已下跌104 點;下午兩點,跌250點;兩小時後收盤,道指下跌了508點,由2246.74點狂跌到1738.74點,跌幅達22.6%,市值損失5030億美元。
這場突如其來的股災,讓市場真正認識到了價格限制制度的重要性。
1988年,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批准了熔斷機制。這一機制最初掛鉤道指,實行兩級熔斷門檻:當道指下跌250點時,暫停交易1小時;當道指下跌400點時,暫停交易2小時。指數的跌幅是影響暫停交易時間長短的主要因素,跌幅越大,暫停交易的時間越長。
熔斷制度推出的好處顯而易見,在此後的18年中,美國再沒出現過大規模股災。
不過,2010年5月6日,一場驚濤駭浪不期而至,道指盤中瘋狂跳水近1000點,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值更瞬間蒸發逾8600億美元,創美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單日盤中跌幅。隨後道指開始反彈,收盤下跌347.8點,跌幅3.2%,刷新一年多來最大跌幅。另外,標普500指數收盤暴跌3.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3.44%,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出現異動。著名咨詢公司埃森哲的股價在5分鍾之內從40美元跌到1美分後又迅速回到40美元價位。而高盛集團、通用電氣、花旗集團、摩根大通以及福特汽車等重量級上市公司股價也無一例外上演「過山車」行情。
在美股閃崩事件發生後,為了防止未來股市急跌可能耗盡市場流動性。2010年6月,SEC在1988年創立的大盤熔斷機制基礎上,推出了個股熔斷機制。此外,受閃崩未觸發熔斷機制影響,SEC將掛鉤的基準指數由道指修改為標普500指數,同時將熔斷機制修改為三級,熔斷門檻分別為7%、13%和20%,當觸發7%和13%時,暫停交易15分鍾;當觸發20%時,直接休市。
除針對指數的熔斷機制調整外,SEC還以「限制價格波動上下限」替代之前實施的個股熔斷機制,重點在阻止個股偏離一個特定的價格幅度區間,以降低暴漲暴跌所帶來的市場波動以及波動所引起的後續影響。比如15秒內價格漲跌幅度超過5%,將暫停這只股票交易5分鍾,但開盤價與收盤價、價格不超過3美元的個股價格波動空間可放寬至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熔斷機製作為非常規的制止股價異常波動的手段,使用的次數並不高。美國從1988年實行熔斷機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觸發過一次。
對比美股:A股熔斷存四大差異
根據A股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指數熔斷相關規定,觸發5%熔斷閾值市場將暫停交易15分鍾,尾盤階段觸發5%或全天任何時候觸發7%,暫停交易至收市,基準指數選擇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場總體波動情況的 滬深300 指數。
根據A股熔斷機制的特點,實施過程中又分為以下幾種狀況:當滬深300指數波動觸發5%熔斷閥值,兩市暫停交易15分鍾,熔斷結束後開始集合競價,隨後繼續當天交易;當滬深300指數在14時45分及之後觸發5%閾值,當日將暫停交易至收盤;當滬深300指數全天任何一個交易時段觸發7%閾值,將暫停交易至收市;假如開盤滬深300指數觸發7%閾值,市場將於9時30分起暫停交易至收市。
記者梳理發現,相比美股,A股熔斷機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異。
第一,熔斷機制分級。美股實行的是三級熔斷,有三個檔次,分別是7%、13%和20%。觸發前兩個熔斷閾值,暫停交易15分鍾,觸發20%熔斷閾值,則直接休市。而A股市場當前實行的是兩級熔斷,5%和7%,任何時候觸發7%熔斷閾值,都將暫停交易直至休市。
第二,交易制度。美股採用的是無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A股則是有漲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對於大盤和非ST股而言,漲跌停板的限制是10%。在這種制度下,只要達到漲跌停板的限制,A股就會出現類似自動熔斷的情況。
第三,覆蓋范圍。美股市場上,除了股指和股指期貨在達到一定幅度的漲跌時會觸發熔斷機制外,熔斷機制也適用於個股。根據道指對個股設置的「限制價格波動上下限」機制,如果某隻個股的交易價格在5分鍾內漲跌幅超過10%,則需暫停交易。如果該個股交易價格在15秒內仍未回到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內,將暫停交易5分鍾。
而根據A股現行熔斷制度,當滬深300指數日內漲跌幅達到一定閾值時,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轉債、股票期權等相關品種將暫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貨合約暫停交易。也就是說,即便個股的走勢出現異常波動,只要不達到漲跌停板的限制,其日常交易就不會被熔斷。
第四,投資者結構。根據Choice終端數據,在剔除大股東所持流通股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發現,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A股公募基金、保險、券商、社保基金、QFII、私募等六大機構持股市值占同期流通市值比例為16.45%。其中,公募基金佔比最高,為7.6%;其餘83.55%均為散戶持股。A股的「散戶化」情況由此可見一斑。與此同時,美股市場上,投資基金、養老金和境外機構投資者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45年以來,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的比重已經由不足10%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63%,占據市場絕對多數。
機構觀點集錦
交銀施羅德基金:熔斷機制加劇流動性收縮
熔斷機制設置的初衷是為了降低市場大幅波動概率,維護市場穩定,防止市場在短期內發生非理性大幅波動,但市場近期給出的測試結果和機制設計的初衷出現一定背離。
近期,流動性的邊際性變化是影響當前A股市場趨勢走向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幣貶值帶來流動性抽緊及避險情緒提升,熔斷機制本身帶來的市場心理性恐慌性拋售,加劇了流動性的進一步收縮。
鑒於短期人民幣匯率變化決定因素在央行,盡管央行不會放任人民幣匯率短期大幅貶值,但卻無法預判政策維穩的時點,因此維持對A股市場謹慎判斷。下階段A股需密切關註: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是否有所轉好;海外風險有沒有進一步大幅提升。
匯豐中國:預計熔斷機制將調整
匯豐中國股票策略主管孫瑜在研究報告中稱,「設計欠佳」的熔斷機制導致近期A股波動率大幅上升,預計政府未來幾個月將進行調整,以保護而不是擠出市場流動性。調整內容可能包括提高暫停交易或全天停止交易的門檻,縮短暫停的時間。
2015年夏季的股災表明,A股市場的主導力量是受情緒推動的散戶,需要減少交易限制才能避免市場出現「踩踏」。鑒於杠桿水平較低,流動性和市場人氣基本恢復正常,預計市場波動性的短期上升將是暫時的。
麥格理:熔斷並未加劇市場震盪
麥格理策略師Erwin Sanft在簡報中表示,熔斷機制「降低了政府臨時干預的必要性,我認為許多海外投資者可能樂意看到這一點。我們認為MSCI對此會感到放心,預計他們將在6月宣布把A股納入基準指數。」
建銀國際:「恐慌」情緒或會持續幾周
建銀國際策略師Mark Jolley表示,股市可能進一步下跌,直到人民幣匯率企穩、經濟數據改善以及相關部門對股市熔斷機製作出一些規定。熔斷機制導致市場疲軟,因為投資者試圖搶在他人之前賣出股票。恐慌情緒最終將轉化成買進機會。A股下挫必然會波及H股。
IG Asia Pte:熔斷機制適得其反需修正
IG Asia Pte駐新加坡策略師Bernard Aw表示,新實施的熔斷機制本來希望成為股市的穩定器,卻似乎產生了反效果,因市場參與者蜂擁趕在交易暫停之前奪路而逃,進而放大了下跌。但這並不是說中國的熔斷機制不起作用,而是需要修正以更有效。
中國很可能調整觸發熔斷的百分比,這或有助於完善這一機制;目前的兩檔觸發閾值之間間隔可能太小,中國可能需要擴大觸發閾值。
(每經記者據彭博資訊整理)
小貼士新加坡熔斷機制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開始實行的熔斷機制屬於「熔而不斷」,旨在當證券市場發生大規模動盪時,保障投資者權益。
當證券潛在價格較參考價格相差10%時,便會觸發熔斷,繼而實施5分鍾「冷靜期」。「冷靜期」內股票仍可交易,但價格波動范圍限制在10%以內。「冷靜期」過後,交易恢復正常,新參考價根據「冷靜期」交易情況而定。

B. 股市熔斷是如何的哦。

指數熔斷機制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目前已在兩個交易日連續觸發兩檔熔斷,引起市場熱議,有觀點把市場的下跌都歸罪於熔斷機制。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對熔斷機制的誤解。熔斷機製成為了股市下跌的「替罪羊」。
實際上,仔細分析來看,市場的下跌實際上是多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是受人民幣兌美元(6.5926, 0.0381, 0.58%)匯率持續大幅下跌影響。2016年以來4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調降,中間價累計貶值達1.09%。今日,人民幣即期匯率繼續大幅貶值。由於市場大多預期人民幣將繼續貶值,增加資金外流壓力,同時,市場預期寬松的貨幣政策導向可能會發生微調引發市場壓力加大。
二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拖累國內股市。昨日,歐美股市普遍下跌,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47%,標普500指數下跌1.31%;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04%。亞太股市也普遍走低,國際油價創11年以來新低。
三是市場對股指熔斷機制不適應。引入指數熔斷機制時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還沒有經驗,市場對新的規則有一個逐步調整適應的過程,對熔斷機制下的市場運行方式不適應,容易產生較大的。「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觸碰熔斷閾值,這是熔斷機制本身固有的特徵,境外實施熔斷機制的市場也存在這一情況。
但目前我國市場以個人散戶為主,容易形成一致預期和羊群效應。
因此,可以看出,股市的下跌是主要是由於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共振導致的。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去年6、7月份股市異常波動的時候,市場中對熔斷機制的呼聲非常高,為此,監管層對熔斷機制的業務方案經過了審慎的設計論證過程並公開徵求了意見,對於收到的4800多條意見和建議反復研究,包括對與漲跌停板制度的銜接問題進行了多次論證,形成操作實施方案。
當初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從境外經驗看,熔斷機制的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化過程,也沒有統一的做法,而是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
為此,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微博]暫停實施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可謂非常及時,在前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對於監管層的這種發現問題,及時完善的做法,也是尊重市場的重要表現。
筆者認為,熔斷機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市場需要給這個新的制度更多完善的時間,只有這樣資本市場才能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C. 探討國內外熔斷機制的差異 這個論文題目可不可以

不可以,你這個題目一看就不像是論文題目,更多的事像學術報告,你要改一改:
比如:基於國內外熔斷機制差異的研究之類的名字。
至於怎麼分析國內外的差異化,你可以橫向或者縱向比較得出差異化結果,最後重要的還有要從這個分析中得到了什麼用價值的結論。這就是自己作這篇論文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謝謝!望採納為感

D. 熔斷機制的機制爭議

熔斷機制面臨市場三問 大招能否令A股止跌反轉?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即認為,熔斷機制下,市場價格不能及時反映交易者的意願,容易導致價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價格扭曲會帶來價格波動,價格波動會加劇市場波動,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應引入這項機制。
指數熔斷設漲跌5%和7%閾值 交易所火速徵求意見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微博上表示,證監會研究制定指數熔斷機制方案,方向是正確的,利於穩定市場。不過業內也有小同意見,經濟學家宋清輝在微博上表示,熔斷機制下,市場價格不能及時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願,容易導致價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應該引入這項機制。」宋清輝稱。
政協委員:推出熔斷機制反映官員不了解金融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宏安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鄧清河指出:「在2015年的時候,內地金融監管機構暴力救市,犯了很多錯誤;年底的時候出台了熔斷機制,在我看來反映出它不太了解金融市場。」
專家:熔斷機制導致風險加大 環境不同結果南橘北枳
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熔斷機制和漲跌停板還是有差別的,漲跌停板的時候單項可以賣,熔斷是買和賣都是停的。雖然股指期貨的保證金現在提高了到40%,但是法定還是很低的,實際上熔斷的時候,對於交易所安全來講很有異議,融資融券的人風險是加大的,熔斷首先體現的是融資融券交易所保證金的利益,因為這些既可以做空也可以做多。」
學者王子念對於熔斷機制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首先熔斷機制阻礙A股市場效率。當A股熔斷機制觸發後,上交所將暫停股票及相關品種的競價交易,而基金(黃金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除外)交易的暫停則會產生基金應付贖回資金的壓力。基金需要每日都要結算應付贖回要求,如果股票市場停止交易,將會加大基金應付投資者贖回的流動性壓力。基金為了應付贖回壓力,只能以減持股票的方式應對,而這不符合熔斷機制的初衷。另外,由於熔斷機制的出現,當滬深指數波動到達5 %或7%後,股票市場暫停或停止交易,會減少原有的市場交易時間,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實現股票市場的價格調整,犧牲了股票市場調整的效率。
其次,熔斷機制損害了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熔斷機制下,市場價格不能及時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願,容易導致價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A股的熔斷機制是針對我國滬深300指數的波動幅度制定的暫停交易制度,然而滬深300指數無法體現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勢。當A股出現熔斷時,中小市值股票即使在正常波動幅度內,仍然不能進行正常交易,交易暫停後對該類股票的波動反而可能產生一定的沖擊,使得藍籌股的非理性增長傳染到中小股,影響股票的市場價格。
張捷認為,熔斷機制在中國水土不服,關鍵在於中國一熔斷就真斷了,國外不是真斷。因為國外有巨大的期權市場,有巨大的場外市場,還有做市商制度,真熔斷了是給做市商籌集資金,做市商是有法定救市義務的,西方的熔斷是借著熔斷到場外交易,來完成一些市場出清的工作。中國是沒有場外交易的,中國的場外交易都被定為非法,中國熔斷的時候等於交易全停,不但原來的市場出清進行不下去,而且會引起新的市場恐慌和市場無法平復的不均衡,實際上是讓市場的恐慌去發酵,所以看似一樣,但是制度環境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南橘北枳。
2016年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方新在北京團全團會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她說,有的政策想借鑒國外經驗,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國外政策的施行要有間接條件、有前因後果,「咱們只是照搬,比如去年證監會的熔斷機制。」她認為,不論是國外經驗還是國內其他地區經驗,只能借鑒,不能照搬。
2016年3月1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熔斷機制出發點是防治股市劇烈波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論證時面較廣,共識度較高。未來幾年可以預見中國市場投資主體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幾年中國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E. 什麼叫熔斷機制

為了控制風險和減少市場波動,我國在股指期貨交易中除了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外,還新引入了價格熔斷機制。熔斷與漲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設定,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風險狀況調整期貨合約的熔斷與漲跌停板幅度。

熔斷機制是中國所借鑒國外經驗並根據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制度創新成果之一。國內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貨交易中都沒有引入熔斷機制。在金融期貨創新發展之初,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率先推出熔斷制度作為其一項重要的風險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風險。熔斷機制的設立為市場交易提供了一個「減震器」的作用,其實質就是在漲跌停板制度啟用前設置的一道過渡性閘門,給市場以一定時間的冷靜期,提前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並為有關方面採取相關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贏得時間和機會。[1]

每日開盤之後,每當一合約申報價觸及熔斷價格時且持續一分鍾,對該合約啟動熔斷機制。

熔斷要求:

1、啟動熔斷機制後的連續十分鍾內,合約申報價格不得超過熔斷價格,繼續撮合成交。十分鍾後,取消熔斷價格限制,10%的漲跌停板生效。

2、當出現熔斷價格的申報時,進入檢查期。檢查期為一分鍾,在檢查期內不允許申報價格超過熔斷價格,對超過熔斷價格的申報給出提示。

3、如果熔斷檢查期未完成就進入了非交易狀態,則熔斷檢查期自動結束,當再次進入可交易狀態時,重新開始計算熔斷檢查期。

4、熔斷機制啟動後不到10分鍾,市場就進入了非交易狀態,則重新開始交易後,取消熔斷價格限制,10%的漲跌停板生效。

5、每日收市前30分鍾內,不啟動熔斷機制,但如果有已經啟動的熔斷期,則繼續執行至熔斷期結束。

6、每個交易日只啟動一次熔斷機制,最後交易日不設熔斷機制。

備註:當某期貨合約以熔斷價格或漲跌停板價格申報時,成交撮合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

F. 熔斷機制的利弊:熔斷機制的利與弊有哪些

熔斷機制對於股指期貨,乃至整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都是非常有效的。事實上,自從1988年美國股市引入熔斷機制之後,已經有18年沒有發生股災,其作用可謂功不可沒。

熔斷制度對於股指期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對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風險提供預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風險的突發性和風險發生的嚴重性。從我國股指期貨熔斷機制的設計來看,在市場波動達到 10%的漲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個6%的熔斷點,即股指期貨的指數點升跌幅達到6%.

即在此後的10分鍾交易里指數報價不能超出熔斷點之外,這不僅給股指期貨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種警示,也為期貨交易的各級風險管理提出了一種警示。這時,包括對期貨股指期貨的交易者、代理會員、結算會員和交易所都有一種強烈的提示。

使他們都意識到後面的交易將是一種什麼狀態,並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從而使交易風險不會在無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

(6)境外熔斷機制的經驗分析擴展閱讀:

表現形式:

國外交易所中採取的熔斷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熔即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交易暫停,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買賣申報在熔斷價格區間內繼續撮合成交。國際上採用的比較多的是「熔即斷」的熔斷機制。

我國股指期貨擬將引入的熔斷制度,是在股票現貨市場上個股設置10%的漲跌幅限制的基礎上,為了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非理性過度波動而設立的。

按照設計,當股票指數期貨的日漲跌幅達到6%時,是滬深300指數期貨交易的第一個熔斷點,在此幅度內「熔而不斷」,在到達「熔斷」點時仍可進行交易 10分鍾,但指數報價不可超出6%的漲跌幅之外;10分鍾之後波動幅度放大到10%,與股票現貨市場個股的漲跌停板10%相對應。

G. 美國股市經歷五次熔斷,什麼叫熔斷

你好,所謂熔斷機制,指的是基於參考價格的一系列價格波動限制。簡單來說,就是內當股市跌容到一定幅度之後,市場自動停止交易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分鍾,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終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防範恐慌情緒進一步擴散,給市場帶來更大的沖擊。美國推出熔斷機制的動因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道指暴跌508.32點,跌幅22.6%。3個月之後,1988年2月熔斷機制出台,10月首次開始實施。目前,在美國交易時段和非美國交易時段,甚至於部分個股,美國都有熔斷機制。除了非美國交易時段的期貨有針對上漲幅度的熔斷外,美國交易時段只對跌幅有熔斷機制。

閱讀全文

與境外熔斷機制的經驗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瀏覽:300
交行現金添利投資金額 瀏覽:754
今天美元港幣匯率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29
中信期貨全部出金 瀏覽:920
金鼎盛投資 瀏覽:76
股票太極線 瀏覽:794
公司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345
外匯平台哪家正規 瀏覽:597
遼寧萬華融資 瀏覽:819
泓湖投資聯系 瀏覽:35
港幣78人民幣多少 瀏覽:114
融資融券夫妻 瀏覽:955
外匯一招打天下 瀏覽:8
胡瑋煒融資 瀏覽:297
基金現價 瀏覽:990
外匯買不了 瀏覽:365
中源協和資金充足 瀏覽:14
舍弗勒融資 瀏覽:956
外匯底薪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460
辦理國家助學貸款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