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爆雷的P2P平台
大浪淘沙後,行業能留下來的平台預計在500家以內。
新華社發表文章表示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
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進行自我凈化的一個正常階段,相信在行業震盪後,迎接投資者的是更加健康開放的投資環境。
B. 如何看待最近p2p持續爆雷
分析了下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平台成立之初,就沒有打算長期發展的,只是為了圈一筆錢跑路。這樣的平台存在嚴重的自融、資金池問題,其標的通常是虛假的,而且會持續燒錢來營造高收益產品,誘使投資者投錢。
2、5月份多半平台都弄了理財節活動,吸收了大量資金。到了6月,到期待償金額較大,平台資金流出嚴重,資金鏈出現問題,導致提現困難。
3、受到負面輿論影響,鬧得人心惶惶,平台投資人爭相提出資金,出現擠兌,同樣也導致資金鏈問題。
4、受備案工作收尾時間影響,許多合規無望的平台原本就計劃好了在6月底撤出。趁著5月份大撈一筆後,索性跑了失聯。
C. 什麼是p2p公司爆雷
指的是P2P平台因為逾期抄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台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台失聯、倒閉等問題。
從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中旬,短短50天,已有163家P2P網貸平台出現提現困難、老闆跑路等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3)爆雷p2p分析擴展閱讀:
引證示例
2018年7月23日,廣州禮德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部分項目逾期,禮德財富實際控制人鄭彥森暫時失聯,平台將盡快成立工作小組對平台資產和業務進行盤點,與借款人聯系溝通提前還款,並盡快將質押物處置變現。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23日,禮德財富借貸余額近13億元,待還筆數1579筆。2018年3月,禮德財富在網貸之家發展指數百強榜位列第22名,2018年3月國資系十強排名第2名,網貸天眼100家網貸平台合規測評位列第五。
D. 為什麼p2p的集體爆雷
(一)市場經濟
大家都知道2018年國家貨幣政策收緊,政府也一直在推進去杠桿的工作,這導致整個市場的資金都不夠充裕,也就是說大家都缺錢了。
那麼這對P2P行業會有什麼影響呢?打個比方說,之前借款企業可以從銀行籌集資金來還給P2P平台,但現在銀行不給貸款了,那麼P2P平台上面的借款項目就會出現逾期。
(二)網貸平台備案延期
之前大家都說2018年是P2P的生死年,因為按照監管部門要求,所有P2P平台都要在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備案,無法通過備案的就要被淘汰,而通過的平台就能得到政府的認可。
所以各平台想方設法的整改業務,壓縮規模向合規靠攏,這其中付出的成本也是十分巨大的。當備案延期的消息傳出時,就好像你拼盡全力剛跑完了5千米,到達終點時發現前面還有5千米,那些網貸平台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關鍵的是,在這種持續高成本的運營下,許多平台都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清盤或跑路。
(三)投資者對於網貸平台的信心
如果說以前很多跑路的平台都是假P2P,那麼這次雷潮中真正的P2P平台也處境艱難,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者恐慌情緒在蔓延,導致平台資金一直處於凈流出狀態。
簡單的來說就是投資者不再信任P2P平台,因為他們發現以前看中的那些背景、優勢都變得脆弱不堪,如今只想趕緊離開這個市場。
E. p2p金融平台為什麼會爆雷
暴雷的復原因分析:
詐騙跑制路
這類P2P平台一開始就是來騙錢的。典型的例子就是e租寶,這種平台先發布超高收益的標的來吸引投資人,標的期限到期的時候,平台就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人償還本息,也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當沒有接盤俠來接盤的時候,平台資金鏈斷裂,老闆就畏罪潛逃了,但天網恢恢,騙子總會收到懲罰。詐騙跑路的平台肯定會暴雷,只是時間問題。
假標自融
這類暴雷P2P平台設立的時候是為老闆關聯公司輸血的。
老闆關聯公司缺錢了,通過層層運作製造假標的,融到的錢輸送到自己的公司,支持自己的主業。或者,平台將融到的錢再拿去投資暴利和非法行業,比如高利貸、毒品、賭博等等。御泰金 融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F. 又一百億級理財平台出事 P2P頻爆雷誰最該反思
那麼除了跑路的平台主,誰還負有責任?恕我直言,協會或許難逃其咎。包括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國家互聯網金融科技委員會等形形色色的協會。
這些協會在收取了會員單位如此之多的會費之後,為什麼會淪落成一個只懂得宣傳會員正面形象的聯誼組織?協會的自律性體現在哪裡?一直反反復復說已搭建的風控數據預警體系,為什麼並沒有起到預警作用?協會針對借款人建立了黑名單,那針對平台眼花繚亂的股權變更與神出鬼沒的資金掮客,有沒有建立異常信息資料庫?
這並不是對個別協會的苛責。既然監管層和投資人都對協會予以重望,手握大量會員數據的協會,就應該在事前預警方面做得更多;而不是在行業風險集中爆發後,再呼籲投資人保持冷靜或平台有序退出。
中金公司研報預測,整個行業最終只有不到200家的P2P平台會存活下來,但很多資深行業人士的看法更為悲觀——或許僅有百家以內得以留存。
既然還有真正合規的平台能堅持到最後,那麼,希望這百舸能逆流而上,回歸普惠金融的本質。
御泰金 融P2P平台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G. P2P爆雷不斷,我們應該得到哪些啟示
這些都是身邊投資人的真實案例,懊悔唏噓之外,更有諸多沉痛卻深刻的啟示。
1
只看利息挑平台,忽視背後的風險
很多人在投資P2P的時候,看到收益高、活動多,被高息、返現等字樣沖昏了頭腦,受利益的誘惑就不假思索地投了。也有些羊毛,抱著薅一波羊毛的投機心態。結果你圖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萬萬沒想到,暴雷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所有的錢忽然變成了一連串提不出來的數字。
這段時間暴雷的平台,像唐小僧、聯璧金融、國金寶等,很多平台早就被自媒體列為預警問題平台。然而很多人還是沒躲過。
P2P平均收益在8%—11%,如果一個平台的收益率在20%以上,活動又特別多,尤其是在平台有負面輿情的時候,瘋狂加息搞投資返現活動,這時投資人要特別警惕了。對於不合理超高收益的平台,投資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警惕,切勿因為一時貪念而血本無歸。
正兒八經做P2P的平台,會核算一下運營成本,加息、返現、高收益,平台又靠什麼來承擔這些成本呢?
2
風險控制和分散投資很重要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跟大咖們學會了分散投資的理財,於是我把資金分散到了十多個平台,結果現在有維權的地方就能見到我的身影。」
這個段子雖然是段子,卻是很多人的寫照,雖然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也暴露了不少投資人沒有正確打開「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本質就是資產配置,根據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匹配資金,而不是把所有的資金放在一個平台,或者分散到十幾個平台這種粗暴做法。分散可以幫助投資者,有效地規避風險集中爆發,使資金和收益處於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狀態。
聽到很多投資人懊悔的說,我大半輩子的血汗錢啊,都投在一個平台了,現在這錢到底能不能回來嘛?如果不能回來,因為這筆失敗的投資經驗自己要承受的惡果。
H. 為什麼p2p突然暴雷
好久好久沒有關注過P2P了,今天打開網貸之家、網貸天眼等網站,看到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誰能想到,當年紅嶺創投撤出P2P歷史舞台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緊接著車貸龍頭微貸網也出清了,備受資本關注的積木盒子也邁出了清盤步伐。
其實不難想像,自2018年傳出P2P備案制以來,幾經延期,至今尚無定論,而就在這虛無縹緲的備案風聲中,九千多家平台倒閉了九千家,只剩下零頭在苟延殘喘。
如今回頭看看,我本人投資P2P五年來,注冊過上百家平台,無一踩雷(唯一一個雷台也本息全回),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兒,但我與P2P平台的恩怨糾葛,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而這場糾葛,讓我看到了更多黑幕,黑幕讓我冷靜下來,看到了本質。
來P2P平台貸款的人都是被銀行貸款拒絕的人(次級貸款用戶),他們既然願意付出比銀行貸款高得多的代價去借錢,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最大的隱患,這是其一;
當P2P行業中的精神領袖投之家暴雷時,整個行業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連投之家平台的高管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他們紛紛投案自首以求自保,何況我們普羅大眾,如何能透過重重迷霧看透龐氏騙局的本質,這是其二;
監管對P2P的定義是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不做非法集資,不提供增信服務,而監管卻一直在引導行業備案,從央行到銀保監會、到金融局再到互金協會,走的卻是金融機構的路子,這前後的自相矛盾是怎麼回事?這是其三;
國外的P2P行業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著成熟的信用體系,而我國直到2020年二代徵信系統依舊未上線,P2P行業的關鍵詞並不是暴雷,而是老賴,借款人變成老賴,導致平台老闆也成了老賴,老賴不還錢,那些借錢投資P2P的出借人也連累成了老賴,最核心的借款人資質問題根本沒法解決,行業就有著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劣根,這是其四;
一個微信朋友圈賣茶葉的騙子騙了10萬塊就面臨著3年的有期徒刑,而非法吸存了1000萬的P2P平台,按照非吸罪名可能只有1年左右的量刑,很多人願意鋌而走險,他們覺得一年牢獄之災能賺1000萬甚至更多,值了,違法成本太低,這是其五;
出於求生欲,很多東西我不敢寫了,我只能寫到這里了,至於有沒有第六條、第七條大家自己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