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阜寧有個鎮號稱蘇北的小上海,那鎮名叫什麼
益林
概況
江蘇省阜寧縣益林鎮位於蘇中平原東北部,處於揚州、泰州、鹽城、淮安四市六縣交界處,地處北緯34°線,氣候宜人,域內地面平坦,物富民豐。先後榮獲「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百家名鎮」、「江蘇省文明鎮」、「全國小城鎮改革試點鎮」、「中國手工玻璃工藝品之都」等稱號。自明代以來,益林一直是蘇北鹽阜地區的戰略要地和商業重鎮,享有「蘇北小上海」之稱。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張愛萍、洪學智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里戰斗過。1948年的益林戰役載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鎮域面積42.8平方公里,總人口8萬人。2003年GDP8.5億元,綜合財政收入6000萬元。全鎮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水資源充沛。現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江蘇省百家名鎮」、「鹽城市工業經濟十強鄉鎮」。
經濟優勢
1.工業經濟門類齊全。已形成紡織服裝、玻璃工藝、石油化工、包裝造紙、糧油食品、五金機械六大行業,各類企業500多家,為全國最大的手工玻璃工藝品和華東地區最大的工業帆布生產基地,其中182家玻璃工藝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玻璃工藝產品銷往美、德、意、日、泰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三產經濟豐富繁榮。專業市場特色明顯,中國益林玻璃工藝品市場,省內一流的金三角建材市場,蘇北—流的三星級酒店已初具規模,老鎮區中心商貿城輻射周邊3市5縣,超市、連鎖店、專賣店、總代理等新型服務業態迅速發展。利用玻璃工藝品優勢,結合水上樂園、烈士陵園等景點,開辟了「琉璃世界益林一日游」旅遊專線。
3.農業經濟獨具特色。堅持走產業化、特色化之路,現已形成千畝三紅蘿卜、千畝洋麻種植示範帶,萬頭豬場,萬頭雞場飼養基地。全鎮30000畝肥沃耕地,2200畝魚塘,2400畝堆堤、渠坡,盛產稻、麥、豆、蒜,宜養豬、禽、魚等。
4.交通優勢日益凸現。新長鐵路橫穿鎮區,火車客貨運齊全,鹽淮線、阜益線、益羅線、益楊線等高、中等級公路穿境而過,30分鍾可達京滬、寧靖鹽、鹽淮高速公路網,到鹽城機場僅需1小時。
5.城鎮面貌日新月異。鎮區形成八縱八橫主骨架,街、燈、路、景交相輝映。老城區仿古式步行街融傳統特色與現代風貌為一體,人民公園、中小學校、文化中心等設施齊全,新城區(政府辦公區、商業貿易區、旅遊休閑區)三區聯動,今日的益林更大、更美、更靚麗。
益林新貌
東方風來滿眼春,益林人民將以更加開放的情懷笑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觀光旅遊。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經濟飛速發展,已形成了紡織服裝、紙箱包裝、輕工食品、石油化工和玻璃工藝品五大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均居鹽城市鄉鎮前十名;城鎮化進程異軍突起,鎮域非農人口達75%以上,軟硬環境和諧、安寧、怡人;三產經濟充滿生機,益林地處蘇北四市六縣十鄉鎮的中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處,兵家必爭之地,享有「蘇北小上海」之美譽,特別是水、陸、鐵、空交通便捷,正在籌建中國手工玻璃工藝品展覽中心和中國益林(義烏)小商城,建成的商貿中心、三星級酒店設施齊全,舒適安寧。益林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智慧,有海納百川之雅量、助人成功之美意。
『貳』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分別是什麼風格的建築,用處是什麼怎樣才能進去參觀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是上海的標志建築群,不少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時間:全天,門票價格:免費。
萬國建築群優秀建築有:亞細亞大樓、有利大樓、日清大樓、中國通商銀行大樓、電報大樓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鱗次櫛比地矗立著海關大樓、和平飯店南樓北樓、原匯豐銀行大樓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
(2)寧柱上海擴展閱讀:
相關歷史;
1、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這一片建築位於南京路的東端接外灘,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歷史,都是上海的優秀典型建築,多為20世紀初的折衷主義風格和巴洛克風格。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2、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開始對外開放。外灘舊景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
3、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
『叄』 明朝時的上海
一、明朝時現在的上海市區已經也就是當時的上海縣已經設立。早在元朝,上海就是重要的「漕運」港口,當時經海路向大都運送糧食物資的船都是由上海(當時是一個鎮)啟航,當時發展得很快。於是松江府提出分建上海縣,得到批准。
1291年,「上海縣」正式建立,在明朝時上海行政區域進一步擴建,當然名稱至建立以後一直沒有改變過。
二、早在明朝,佘山上就建有遂高園,白石山莊,眉公釣魚磯等十景。也就是說,佘山在明朝之前就有了。
三、上海發展歷史
早在6000年前, 上海地區的先民們已在這里勞動、生息。 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崗身以西從事狩獵、漁牧活動,爾後逐漸耕墾務農,形成聚落。 此後又隨三角洲新漲灘地的拓展向東發展,大都具有海濱漁村的特色。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地區先是吳越之地,後又屬楚, 楚考烈王時為春申君黃歇封地。相傳黃歇開鑿黃浦江, 黃浦江因而又名春申江,上海別稱「申」由此而來。 吳淞江下游兩岸居民多以捕魚為生, 漁民創制一種用以捕魚捉蟹的工具「扈」, 後「扈」演變為「滬」; 古時又稱獨流入海的江河為「瀆」,故上海被稱為「滬瀆」,簡稱「滬」。
從漢代起,上海就有鑄錢、冶鐵、煮鹽業。
隋唐時期,隨著江南經濟的不斷開發, 上海一帶的經濟也得到較快的發展。唐開元初年, 興修了南起鹽官、北至吳淞江的捍海塘。 土地也得到開墾, 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產糧區。此後,市境人口及縣鎮漸增,規模日益擴展。
中唐以後, 上海與海內外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擴大,唐天寶十年(751年),從崑山、嘉興、海鹽三縣劃出地區設立華亭縣, 華亭縣東北境內的華亭海, 即現在上海市區的所在地。天寶年間,華亭縣東北部的青龍集鎮,海舶雲集,煙火萬家,時人比之杭州。 隨後,由於河道變遷和海岸線向外延伸, 距海日遠,青龍鎮逐漸變為內港, 其地位遂為北宋熙寧年間興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咸淳三年(1276年),設上海鎮治,屬華亭縣管轄。 當時上海作為新的貿易港口,已是風檣浪舶, 商賈糜集之地。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繼而又設都漕運萬戶府。其時,上海鎮已為「華亭東北一巨鎮」。至元二十八年,將華亭縣東北的五個鄉劃出,定名上海縣。上海建縣後,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植棉業日趨興盛,棉紡織業亦漸漸興起。松江烏泥涇人黃道婆, 從海南帶回先進的紡織技術,並改革紡織工具,織品量多質優,促進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 布匹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 上海縣經濟的另一支柱是航運業。 明永樂十年(1412年), 在今川沙高橋鎮北臨海處構築土山, 設有烽堠,以利船舶進出長江,時稱「寶山」。 當時上海成為海運貯糧的集散點。 沙船是航運中的主要運輸工具。
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開放海禁,次年又設立江海關,由此上海的航運業得到空前發展。上海逐步形成內河航運、 長江航運、南北洋航運和國際航運等多條航線,成為棉布進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成為海上貿易的中轉站,聚集在上海港的船舶有時多達3000多艘。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全國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 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 英軍入侵上海、南京等地, 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正式開埠。1845年, 英國用欺詐手段在上海設立租界。接著,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設立。以後英租界和美租界合並, 成立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面積達32.82平方公里。租界成為中國土地上的「國中之國」。 開埠後的上海, 成為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 外國資本控制了上海海關的關稅行政大權, 壟斷了絕大部分金融外匯和進出口業務, 攫取了中國沿海南北洋和長江航運權。先後在航運、 銀行、洋行、加工、印刷、制葯、建築、公用事業等領域開辦了一批近代企業。一批批外國冒險家先後來到上海, 投機買賣,牟取暴利。上海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同一時期, 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 清政府陸續在上海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如江南製造局、 招商局、電報分局、機器織布局等。 民族工商業也得到相當發展,其中棉紡織、麵粉、繅絲、 卷煙等行業發展尤為迅速。20世紀20 年代後期到 30年代初期,上海近代工業在企業數量、技術裝備、 工廠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國確立了優勢地位,同時, 新的工業門類不斷開拓。
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基地。 伴隨著經濟發展, 上海一度成為遠東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肆』 上海如果沒了陸家嘴,真的就是一個二線城市嗎
中國的一線大城市北上廣,分別是北京,傷害和廣東,網上有一句話叫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就是說在這些地方有本事的人才能闖出一片天地。而上海這座城市在中國是著名的魔都,每個人都想要到這個地方去看一看,特別是陸家嘴是上海市最繁華的地方。不過上海之所以繁華不僅僅因為陸家嘴,而是它的整體經濟,文化等發展都是一等一的。所以即使沒有陸家嘴上海依舊是繁華的大都市。
總的來說,上海的經濟發展是比較靠前的,這座城市主要的經濟支柱有金融、商貿、汽車,房地產等。其中金融佔了整座城市經濟來源的13.9%,所以說很多的金融大鱷都是在上海的。所以上海人才會有那麼多的優越感,如果你去了上海的話就會發現上海人真的很小心眼,不過如果待的久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伍』 上海的城隍廟為什麼有三個城隍老爺
漢朝的霍光、明朝的秦裕伯、清朝的陳化成。
在中國古代,一個縣城除了有官府外,還會有土地和城隍廟,而城隍廟中供奉的城隍通常只有一位,但是上海的城隍廟卻是一廟三城隍——漢朝的霍光、明朝的秦裕伯、清朝的陳化成。他們三人都因為護城有功,所以受到上海人民的敬重愛戴,供奉在城隍廟里,香火不斷。
香火不斷的城隍廟
至此,三城隍格局延續至今。
『陸』 上海如果沒了陸家嘴,真的就是一個二線城市嗎你怎麼看
胡扯。別說是沒了陸家嘴,就是沒有整個浦東,上海依舊是一線城市。陸家嘴只是浦東新區一小塊區域,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它主要是上海金融業最集中的地區,有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銀行入駐。可以說,陸家嘴是上海的金融中心。
(上海港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高的港口,連續多年超過新加坡港)
任何一個城市,其地位如何取決於綜合實力,而不單單是某一方面的實力。上海陸家嘴就是上海金融實力的象徵,而不代表上整個上海。這陸家嘴上海還有洋山港、外高橋、南京路、長興島造船基地等重要經濟區域。這些區域是共同構成上海競爭力。就像美國紐約的實力不僅僅來源於華爾街,還包括曼哈頓其他區域。
『柒』 柱寧市在哪個省
柱寧市是電影里假造出來的地名,中國沒有這個城市。
『捌』 「寧波幫」為何能在近代上海發跡
近代上海是中國最為發達的工商業經濟中心,更是一個移民城市,曾被稱為「客幫壟斷的舞台」。在上海的眾多移民中,寧波移民群體占據了最為引人矚目的地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寧波籍工商業群體(以下簡稱甬商)在近代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第一家機器軋花廠、第一家榨油廠、第一家火柴、第一家機器製造廠、第一家銀行,都是在滬甬商創立的。
比如創辦燮昌火柴廠的葉澄衷、大中華火柴公司的劉鴻生、五洲大葯房的項松茂、中國化學工業社的方液仙、信誼化學制葯廠的鮑國昌等,都在近代企業的開拓和經營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像航運界的虞洽卿、西葯和娛樂業的黃楚九、錢庄業的秦潤卿、銀行界的宋漢章,也都是行業翹楚,且不少是橫跨各個領域。
寧紹商輪公司立票價為5角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旅滬寧波人爆發出驚人的團結力,寧紹商幫下屬各行業團體紛紛開會表態並訂立守則支持寧紹商輪公司,同時組織「航業維持會」,以支持寧紹商輪公司與外商輪船公司競爭。
比如寧紹商幫綢緞顧綉衣業同人,召開會議,其業董就說:「若是我寧紹公司果然被他逼倒,是我寧紹幫從此破氣,必為別幫所笑??所以今日特邀諸公到此,自後或往返滬甬,必要乘自己寧紹輪船,萬萬不可見目前只小利,去乘他外國人的船了。」同時還訂立了五條規則,包括一切貨物必須由寧紹輪船裝運、各店逐年預先購買寧紹船票等。
正是在廣大寧紹旅滬群體同人的支持下,寧紹商輪公司不僅站穩了腳跟,後來還有實力購買了外商輪船公司的商輪。反過來,在廣大寧波同鄉支持下發展壯大的甬商,也盡可能對同鄉給予回報。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武漢形勢十分緊張之時,船票價格飛漲,寧紹商輪公司就及時派船趕赴武漢,向急待離開的同鄉伸以援手,對貧困者給予免票。
四明公所和寧波旅滬同鄉會的作用
甬商清楚地明白,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只有金融和實業相互滲透和支持,才能真正發展壯大起來,正如寧波籍實業家劉鴻生所言:「一個銀行,如果沒有工商企業的關系,就不能長久存在;而工商企業,如果沒有銀行作為支柱,也就會限於停閉。」
據統計,1912、1924、1926、1928、1930、1932、1934年的上海錢庄中,浙江籍的錢庄都佔半數以上,而這些浙江籍錢庄中又以寧波籍為主。銀行業同樣如此,從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成立開始,此後多個銀行中都可以看到寧波籍人士活躍的身影。
寧波籍商人或是以傳統商業起家,然後經營錢庄再進一步促進實業壯大,或是本以錢庄、金融業開始,轉而以支持工商業發展來促進本身發展,或者實業經營者以入股方式向金融業投資。無論是哪種方式,最終的結果都是促進了甬商整體的發展壯大。
朱蔭貴最後總結道,像四明公所、寧波旅滬同鄉會這樣既不屬於政府又不同於企業的社團,曾經在近代中國社會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賑濟、教育、醫療和幫助家鄉建設等公共利益方面的活動,無疑彌補了近代中國社會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和扮演了部分政府應有的角色。
它們形成的以地緣為中心的凝聚力,使得寧波籍商人能夠在異鄉渡過難關、站穩腳跟,加上甬商對金融和實業相結合的重視,促使他們能夠超越其他籍貫商人群體在近代上海經濟活動中獨領風騷。
來源|澎湃網
作者|徐蕭
版權屬於原作者,侵刪。
『玖』 上海殺妻藏屍案主犯宣判死刑了嗎
距開庭審理過去8個多月後,備受關注的上海虹口「殺妻藏屍冰櫃」案今日迎來一審宣判。8月23日9點30分,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朱曉東故意殺人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以被告人朱曉東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16年10月17日,犯罪嫌疑人朱曉東在家中和妻子楊儷萍發生爭吵,用雙手扼住楊儷萍頸部致其死亡。之後,朱曉東將妻子的屍體藏在冰櫃中100餘天,並偽造妻子仍在世的假象。
「我們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欣慰,馬上去女兒墓前告訴她這個結果。」23日10點,死者的父親楊敢連告訴南都記者,這是一個公正的判決,希望能告慰女兒的在天之靈。
今天的庭審現場,是楊敢連和家人在朱曉東自首後,第一次見到他。楊敢連說,朱曉東在庭上聽到判決結果後,表情非常淡定,沒有提起上訴,他的父母也沒有出席。
23日早上,楊敢連早早起床,在女兒遺照面前,上了一柱長香。
2017年11月29日的一審開庭,由於之前做過筆錄,屬於證人,他和楊儷萍的母親及表姐均不被允許到庭,只能在分會場觀看庭審視頻。
時隔1年多見到朱曉東,楊敢連比想像中還要更恨這個奪走了女兒生命的人。
「今天的冥誕沒有生日歌,不能看到你許願,但你要相信關愛你的人有許許多多,望你在天之靈一定領受。」楊敢連替女兒收下了朋友快遞來的生日蛋糕。
網路上至今流傳著一段楊儷萍在學校上公開課《尊嚴》的視頻。身穿灰色針織薄衫,留著齊肩短發,她在講台上鎮定自如,將知識娓娓道來。
「小朋友喜歡你勝過我,因為說你笑起來特別好看,而且總是看著他們笑。你是多麼溫柔的一個人。」大學室友毛佳華談起以前和楊儷萍一起教學實習,學生們都很親楊儷萍,還畫了很多圖畫送給她們。
一審現場,朱曉東供述自己曾有過兩段婚外情。2月8日農歷小年,楊敢連在微博上發文稱,女兒在婚前婚後都知道朱曉東的一切為人,但想良苦用心教化他。
「今天是楊儷萍堂弟大喜之日,我們今天晚上去了婚宴現場,目前還在席中,愛人突然想起女兒又是一場悲傷。」楊敢連5月6日在微博上記錄,二人想起了2016年5月28日,楊儷萍與朱曉東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