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機場國際航線有多少條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於1985年12月,是中國國內第一家由地方投資組建的商業化運營的航空公司。2010年1月28日,以東航換股吸收合並上航的聯合重組順利完成,上航成為新東航的成員企業。2010年5月28日,作為東航全資子公司的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上航目前擁有以波音及空客為主的先進機隊70餘架,開辟國內航線百餘條,還通達了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吉隆坡、莫斯科、香港、澳門和台北等17條中遠程國際及地區航線,年運輸旅客1239.54萬人次。
② 上海航空跟東方航空是一家公司嗎
是合並了,上海航空是東航的全資子公司。因為上海航空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子公司,所以東航和上航的航班不同。
2010年1月28日,以東航換股吸收合並上航的聯合重組順利完成,上航成為新東航的成員企業。2010年5月28日,作為東航全資子公司的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上航擁有以波音及空客為主的先進機隊70餘架,開辟國內航線百餘條,還通達了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吉隆坡、莫斯科、香港、澳門和台北等17條中遠程國際及地區航線,年運輸旅客1239.54萬人次。
上航於2010年11月1日正式退出星空聯盟,同時宣布隨同母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同加入天合聯盟。
(2)上海機場重組方案擴展閱讀:
東航上航聯合重組不僅是面上廣度的重組,更是點上深度的重組。這是推進我國區域航空資源整合的重大舉措,是促進中國航空運輸企業做強做優、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加快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步驟。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將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有利於公司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盈利能力,有效回報股東;
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拓展和優化航線網路,使航班具有更好的覆蓋性和穩定性,從而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航線產品和中轉服務產品,加快推動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更好地服務於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完成後,原上海航空的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將全部進入東方航空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航空的品牌將會被保留,以保持業務的延續經營。
③ 上海機場的估值
上海機場隸屬上海機場集團,是大股東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大股東承諾將虹橋機場在適當的時候注入上市公司,但是並沒有具體時間表,因此給市場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前期因為在建工程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所以並沒有太好的表現,但是如果上海機場成功注入虹橋機場,必將大幅提高上海機場的估值。據我測算,如果虹橋機場成功注入,將使上海機場的內在價值放大1.5倍,預計應該不會低於14元左右,二級市場價格應該不低於21元,現在看來是明顯低估。可以預計三年內重組成功,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大於50%,如果三年內沒有重組成功,其內在價值也能平均每年提升15%,二級市場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率也能大於15%,是個很好的長期投資品種。當前價位介入幾乎沒有虧損的可能性。
上海家化也是個不錯的公司,屬於消費類產品,屬於防禦性行業。從上市以來平均每年為投資者帶來15%投資回報率(自己可以計算),遠高於銀行存款利息。適合長期投資。
不知道你是做短線還是長線,短線不應該買這些品種,短線創業板更好,長線的話,這上海機場是不錯的品種,上海家化已經被炒得太高了,可以在它回調到12.6元的時候買入,那時才有安全邊際。投資需謹慎,寧可不做,也不能做錯。
希望你能小心。
④ 2003年3月,中國民航再次進行了重組,主要有哪些內容
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展主要歷經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978年):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受空軍指導。11月9 日,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陳卓林率兩公司在香港員工光榮起義,並率領12架飛機回到北京、天津,為新中國民航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力量。1950年,新中國民航初創時,僅有30多架小型飛機,年旅客運輸量僅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僅157萬噸公里。
1958年2月27日,國務院通知:中國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劃歸交通部領導。1958年3月19日,國務院通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5次會議批准國務院將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為交通部的部屬局。
1960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編制委員會討論原則通過,決定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稱「交通部民用航空總局」。為部屬一級管理全國民用航空事業的綜合性總局,負責經營管理運輸航空和專業航空,直接領導地區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三次會議決定民航局名稱改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1962年4月15日,中央決定將民用航空總局由交通部屬改為國務院直屬局,其業務工作、黨政工作、幹部人事工作等均直歸空軍負責管理。這一時期,民航由於領導體制幾經改變,航空運輸發展受政治、經濟影響較大,1978年,航空旅客運輸量僅為23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3億噸公里。
第二階段(1978年-1987年):
1978年10月9日,鄧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經濟觀點管理。1980年2月14日,鄧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 要企業化」。同年3月5日,中國政府決定民航脫離軍隊建制,把中國民航局從隸屬於空軍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這期間中國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務的政府部門,又是以「中國民航(CAAC)」名義直接經營航空運輸、通用航空業務的全國性企業。下設北京、上海、 廣州、成都、蘭州(後遷至西安)、沈陽6個地區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運輸飛機,且多數是20世紀50年代或40 年代生產製造的蘇式伊爾14、里二型飛機,載客量僅20多人或40人,載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飛機只有 17架;機場只有79個。1980年,中國民航全年旅客運輸量僅343萬人;全年運輸總周轉量4.29億噸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國之後,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階段(1987年-2002年):
1987年,中國政府決定對民航業進行以航空公司與機場分設為特徵的體制改革。主要內容是將原民航 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沈陽6個地區管理局的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相關業務、資產和人員分離出來,組建了6個國家骨幹航空公司, 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這6個國家骨幹航空公司是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中國西北航空公司、 中國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經營通用航空業務為主並兼營航空運輸業務的中國通用航空公司也於1989年7月成立。
在組建骨幹航空公司的同時,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廣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陽管理局所在地的機場部分基礎上,組建了民航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和東北六個地區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成都雙流機場、西安西關機場(現已遷至咸陽 ,改為西安咸陽機場)和沈陽桃仙機場。六個地區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區民航事務的政府部門,又是企業,領導管理各民航省(區、市)局和機場。
航空運輸服務保障系統也按專業化分工的要求相應進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級供油部門的基礎上組建了專門從事航空油料供應保障業務的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該公司通過設在各機場的分支機構為 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應。屬於這類性質的單位還有從事航空器材(飛機、發動機等)進出口業務的中國航空器材公司;從事全國計算機訂票銷售系統管理與開發的計算機信息中心;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運輸國際結算服務的航空結算中心;以及飛機維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1993年4月19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屬國務院直屬機構。12月20日,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機構規格由副部級調整為正部級。
20多年中,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長分別達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兩倍多。2002年,民航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65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8594萬人、貨郵運輸量202萬噸,國際排位進一步上升,成為令人矚目的民航大國。
第四階段(2002年——):
2002年3月,中國政府決定對中國民航業再次進行重組。主要內容有:
⒈航空公司與服務保障企業的聯合重組民航總局直屬航空公司及服務保障企業合並後於2002年10月11日正式掛牌成立,組成為六大集團公司,分別是: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成立後的集團公司與民航總局脫鉤,交由中央管理。
⒉民航政府監管機構改革民航總局下屬7個地區管理局(華北地區管理局、東北地區管理局、華東地區管理局、中南地區管理局、西 南地區管理局、西北地區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個省級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大連、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廣西、深圳、重慶、貴州、雲南、甘肅、青海、寧夏),對民航事務實施監管。
⒊機場實行屬地管理按照政企分開、屬地管理的原則,對90個機場進行了屬地化管理改革,民航總局直接管理的機場下放所在省(區、市)管理,相關資產、負債和人員一並劃轉;民航總局與地方政府聯合管理的民用機場和軍民合用機場,屬民航總局管理的資產、負債及相關人員一並劃轉所在省(區、市)管理。首都機場、西藏自治 區區內的民用機場繼續由民航總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隨著甘肅機場移交地方,機場屬地化管理改革全 面完成,也標志著民航體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國際民航組織第35屆大會上,中國以高票首次當選該組織一類理事國。
2004年,民航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3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2億人、貨郵運輸量273萬噸、通用航空作業7.7萬小時。截止2004年底,中國定期航班航線達到1200條,其中國內航線(包括香港、澳門航線) 975條,國際航線225條,境內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機場133個(不含香港、澳門),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廣州機場為中心,以省會、旅遊城市機場為樞紐,其它城市機場為支幹,聯結國內127個城市,聯結38個國 家80個城市的航空運輸網路。民航機隊規模不斷擴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國民航擁有運輸飛機754架,其中大中型飛機680架,均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2004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達到230億噸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省),在國際民航組織188個締約國中名列第3位。
2008年3月,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改組為中國民用航空局,由新組建的交通運輸部管理。
⑤ 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是什麼關系
東方航空收購了上海航空,已經成為新東航了。
中國版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是中國三大國有大權型骨幹航空企業集團之一,於2002年在原東方航空集團的基礎上,兼並中國西北航空公司,聯合雲南航空公司重組而成。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中國國內第一家多元投資商業化運營的航空公司。
東航和上航於七月十三日公布了重組方案,東航擬以換股吸收合並方式重組上航,交易完成後,上航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全部進入東航,從而成為東航的全資子公司。
⑥ 物流的「上海航空部」是什麼
「上海航空部」是上海的一個空運部門,物流的「上海航空部」意思即是您的物品在上海,將通過空運方式轉運。一般是距離比較遠的物品才會採取空運。
(6)上海機場重組方案擴展閱讀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簡稱「上海航空」或「上航」,前身是上海航空公司,成立於1985年12月,是中國第一家多元化投資的商業性質有限責任航空企業。2010年1月28日,以東航換股吸收合並上航的聯合重組順利完成,上航成為新東航的成員企業。2010年5月28日,作為東航全資子公司的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上海航空貨運公司
上海航空貨運公司是經中國民航總局批准,上海市工商局核准,范圍廣泛的成熟的物流企業,公司隸屬上海航空公司,公司位於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司在上海航空公司東航的基礎上,專業從事航空貨運航空物流,航空托運,寵物托運等航空運輸業務和鐵路快運的代運輸,服務網路遍及全國92個大,中城市和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⑦ 求上海國企排名(只要有辦事處都算)
重組為集團的原512戶國家重點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公司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3、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4、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長江計算機(集團)總公司
8、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業區開發總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上海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18、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團)總公司
20、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6、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錦江國際(集團)
2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9、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團)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35、閩虹(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開發公司
38、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39、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40、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41、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42、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
43、上海同盛大橋建設有限公司
44、上海錦勤(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46、上海展覽中心
47、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4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9、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50、上海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51、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
52、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
5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54、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55、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
56、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57、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8、上海久事公司
59、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60、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6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2、上海銀行
63、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太平洋保險集團
65、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6、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68、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
70、上海市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
71、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2、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73、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
74、東浩國際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5、上海市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76、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⑧ 上海浦東機場一天有多少個航班發往國內和世界各地
根據最新的浦東機場發布的數據來看
平均每天起降架次為
國內航班 1223架次
國際航班 656架次
地區航班 107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