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博弈論的內容簡介
作者:楊新宇
以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形態分析理論等為代表的傳統技術分析理論,從道瓊斯和艾略特以來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雖然內容也在不斷豐富,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層次上變換形式,並沒有什麼質的突破。作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都隱含了一個有問題的理論前提,它們的研究思路本質上都是在把股市看做是一個不受參與者自身行為影響的客觀系統,而沒有考慮到人的操作對股市的影響。作為一種近似,這樣處理可以給初級研究帶來方便,也可以產生一批有價值的成果,但這種不準確的近似不利於對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市場由千千萬萬投資人構成,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密切關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每個人的操作都必然的影響著股市的運動,特別是當資金量比較大的時候對市場的影響更大。
在理論上,由於傳統理論的近似比較粗略,不適合對股市運動規律進行深入研究,所以,有很多股市現象在傳統理論中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如為什麼波浪理論的時間之窗往往形成重要的關鍵點?為什麼一定的 K 線組合可以作為買賣信號?這造成傳統技術分析理論至今仍停留在原始的歸納總結階段,不能上升到理論高度。這反過來又限制了對股市深層次規律的進一步概括總結,造成了技術分析研究的停滯不前。
在實踐方面,如果只是做個股評家說說話不進行操作,那這種簡化的研究是可以的;如果自己的資金比較少,對市場影響不大,這種近似也還問題不大;但如果是資金量比較大,或者使用與自己類似的操作方法的人比較多,那麼用這種理論來指導操作就有比較大的問題。傳統理論沒有給出在資金量比較大時操作方法的理論指導。
本書徹底揚棄了傳統技術分析的理論體系,而在博弈論的基礎上重構了技術分析的理論。博弈論把股市看成一個競局,投資人處於博弈對抗中,投資決策是一個博弈計算過程。博弈計算與人們習慣的按照科學規律思考問題不同,它面對的系統不是僵死按一種規律變化,而是有多種變化發展的可能的活的系統。所以博弈計算必須要有對手意識,考慮對手的存在,考慮到對手存在多種可能的選擇,同時還要考慮到對手在計算時也會考慮到我的存在和我的多種選擇的可能等等。博弈計算更符合股市決策的實際情況,所以,本書對股市規律的論述較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更清晰,且對操作更有指導意義。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解股市》,主要是從博弈的角度把股市放到一個大背景下,通過與其它競局的橫向比較來揭示股市博弈的特性,使人對股市有一個完整的宏觀把握。
中篇《研究股市》,深入到股市內部,研究在股市的具體條件下衍生的博弈特點和規律。中篇又分為上下兩部分,《理論篇》和《實戰篇》。兩篇的區別在於:《理論篇》主要研究股市博弈規律,而《實戰篇》則主要從操作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博弈規律變成實際的操作方法。《理論篇》中討論了股市競局局面、博弈規律;《實戰篇》討論了監測股市的指標工具、各種操作思路操作方法以及倉位管理方法等。中篇是股市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書只是開了一個頭,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實踐中研究總結。
下篇《戰勝股市》討論怎樣在實戰中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獲取利潤。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中上篇所討論的都是股市,屬於知彼,下篇《戰勝股市》所討論的主要是操作主體的問題,屬於知己。下篇主要涉及到人的自我約束和潛能的發揮,這些內容看似與股市較遠,其實正是在股市實際操作中取得成功的關鍵,比中篇的股市實用知識更為重要。事實上,可以有解決了知己問題卻沒有完全解決知彼的投資家,但決不可能有參透了市場但卻沒有解決自我約束問題的成功者。
打個比喻,上篇相當於應用引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等天體物理學理論討論各種可能存在的星系結構及其性質,可以推導出如當星系中恆星數量和質量變化時星系的結構和性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等知識,將太陽系的基本數據帶入方程,可以得到類似太陽系這樣的星系的結構和基本性質。
中篇相當於太陽系的理論,它所討論的不是抽象的恆星、行星和衛星,而是具體的太陽、地球和月亮,以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等。這些特定的星球都是在太陽系演化過程中的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任何天體力學理論都推不出這些具體的星系結構,只有實際觀測才能知道。而這些具體的星系結構和性質又是與人類生活關系最密切的,一年 365 天,一月 29.53 天,太陽黑子有 11 年的活動周期等,都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至於遙遠的星系中還存在別的什麼結構奇特的星系固然對理論研究者來說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但對普通人來說則並不重要。
《理論篇》相當於取太陽中心坐標的理論,研究者把自己置身於太陽系之外觀察太陽系的運動。這在研究太陽系的結構和運動規律時是方便的,在向別人描述時也更容易理解,但如果要進行實際的天文觀測,則僅有這樣的描述就不夠了。仰望天空,它的運動與太陽中心模型完全不一樣,因為人不是站在太陽系之外,而是站在地球上的一個點上觀察太陽系,太陽中心模型和實際觀測不能直接對應,倒是托勒密的天體模型更接近直接觀察的結果,因為它是以地球為中心的。要想在觀測中應用太陽中心模型,還需要一次坐標轉換,以地球為中心坐標描述星體的運動軌道。這相當於《實戰篇》。
天文學家和非專業人員的最大不同在於,常人理解的天文學中只有宇宙和星空,最多再加上望遠鏡,而天文學加理解的天文學則要豐富的多具體的多,它不僅包括天文學知識,還包括觀測方法、觀測設備以及氣象知識,甚至還需要有心理學知識。比如一個天象的起始時間只是一瞬間,不同人在確定這一時刻時由於反應速度和行為習慣的不同,會有零點幾秒的差異。這屬於工程心理學的研究范圍,與天文學沒有直接關系,對非專業人員來說無關緊要,但對天文學家來說則是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否則會影響到所有觀測資料的價值。事實上,宇宙中的一切是遙遠而抽象的,它只存在於人的思想中,而現實中看似與天文學毫無關系的觀測方法、觀測設備以及氣象、心理學知識才是具體的,正是這一切支撐起了天文學的大廈,為人們的思想暢游宇宙提供了現實的基礎。所以,對天文學家來說,這類和天文學沒有直接關系的知識對實際觀測的作用比天文知識本身更重要。同理,對一個不是站在市場之外,而是在實際操作中的投資人來講,本書下篇所討論的內容也比股市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類似的,也可以把這幾部分內容比做:上篇——生理學,研究各種生物的生理活動;中篇·理論篇——基礎醫學,研究正常人生理活動的醫學生理學和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的病理學;中篇·實戰篇——醫療方法,包括葯劑、手術、各種現代化的醫療方法以及按摩、針灸、氣功、祝由等傳統醫療方法;下篇——臨床經驗和知識,如病者心理的知識等。從實用角度講,只要有後兩部分就可以治病了,民間醫學和傳統醫學基本上就處於這種狀態;但要想讓這些醫療方法和經驗知識可以有效的傳授和學習並不斷發展,則必須系統的建立前兩部分。本書的重點也在這兩篇上。
作為一種全新的股市技術分析理論,本書只是開了一個頭,還有大量研究工作等待去做。相信「股市博弈論」將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而逐步發展,並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做出貢獻。
2. 全贏博弈股票決策怎麼樣
全贏博弈比較適合人群
炒股新手,不知道怎麼買賣; 選股策略不科學,多次選股不利者; 套牢已久,急迫解套補回虧損者; 波段操作技巧不成熟者;
3. 楊新宇寫的《股市博弈論》閱讀價值有多大
只是他習慣使用指南來針而自已。這本書的確值得一讀,尤其是關於股市的實質,有些理解還是很有見地的。
比如作者認為股市是場多方競局。多方競局具有分散攻擊、降低各方攻擊對抗程度的性質,使人不自覺放鬆攻擊和防守意識,在迷惑中自我解除武裝。作者認為股市中不可能存在人人使用的必贏方法,一種有效的賺錢方法必然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使用的方法,因為股市是零和游戲。不過如果克服人性障礙、智力障礙、客觀條件障礙,股市存在相對必贏的方法。股市中的成功者其性格中必然有某種異於常人的東西,一般都是天生的,只有少數人才有。一個普通人要想具有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訓練,學會逆自己有害的本性而為。因為股市就是一個不斷建立規律,又不斷破壞規律的過程,所以作者的股市模型就是順勢而為。
個人認為,對於剛踏入股市,處於探索和迷茫中的中小散戶來說,這本書是較好的入門教材。
4. 股市博弈與四國軍棋講的是什麼
馬基雅弗利曾說過:君主的產生是緣於人們對力量的迷信和崇拜。在股市投資之中,這種力量變成了預測分析。投資分析大師目前被頂禮膜拜,萬千信民紛紛追捧。時空不斷輪回,江恩在數學的圓桌上起舞,股海波浪起落,但是眾生卻屢嘗海水之咸澀味道。數百年間,人類戰勝了天花,發明了燈泡,計算機可以模擬原子的裂變,但是股市卻依然深不可測。
有一個故事:華爾街的股票分析師們把一隻大猩猩喊來做了一個試驗,他們把很多隻股票代碼都貼在牆上,讓猩猩胡亂投擲飛鏢,飛鏢中了哪只股票,股民就買哪只股票,幾個月後,讓分析師們大吃一驚,大猩猩所投的股票的獲利率居然超過了華爾街的分析師!
有經濟學家據此來證明股價的隨機漫步。於是眾股民歡呼不已,心中希望未泯,巴菲特也依然健在,可細一琢磨:按隨機漫步理論,那麼一個人到了八十歲可能會身價億萬,但那時的鈔票對老人來說與手紙將有何分別?愚蠢啊,愚蠢,難怪有人笑說股市的傾向是把聰明人變傻,而不是把傻人變得聰明。
對猩猩來說,香蕉是通向它幸福的小舟,對人類來說,銀子是我們生存的動力,亦是股票盈虧的唯一標准。對金錢的執著必然是投機的障礙。
按博弈論的觀點分類,股市是不完全的信息博弈。如果在博弈進行過程中,每個參與方可以得知其他各方都進行了哪些操作,目前處於什麼狀態,則稱為信息完全博弈。比如下棋,雙方對盤面上的局勢一目瞭然,競局過程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這是典型的信息完全博弈。但也有一些競局在進行過程中各方並不完全了解其他各方的選擇,其他各方的狀態對他是不透明的,如大多數種牌類,各方都不知道別人手裡是什麼牌,這就是信息不完全博弈。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完全博弈的例子,最典型的如軍事對抗,敵對雙方都盡量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秘密地調動部隊,以期給對手以突如其來的一擊。指揮員必須在對手情況不明了的情況下制訂作戰計劃,這一決策過程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不完全博弈。
股市有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首先,股市外部環境狀態的不確定性,包括國家的經濟政策、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政策、商品市場的狀況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狀況等,這些因素是一種競局外部的力量,硬性影響著競局的發展,好比一個動力系統受到的外力。面對這些因素的影響,不論是莊家還是散戶,都只能消化和利用,而沒有能力改變。這些因素都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股民對下一步國家將出台什麼政策,公司的經營狀況將會如何轉化等幾乎是很難了解的。另外,每個股民的個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在影響著他們的操作,進而影響著走勢。最常見的如有人因家中有事而急需錢用,只好賣股票,這種情況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計算出來的;再如,國外股市上曾有情場失意者為圖報復,收購情敵的公司,造成股價暴漲的例子;國內股市上還出現過這樣的傳說,某操盤手為慶祝自己女兒的生日,把股票打成漲停板的怪異事。其次,股市內部的不確定性,這又分為兩個層次。第一,股民對其他股民操作狀態缺乏了解,即對博弈狀態缺乏了解。通過行情報價人們只能看到股價的漲漲跌跌,而不能知道這股價漲跌的背後是誰在推動,上千萬人的行為都隱在背後,博弈過程信息極不完備。股市由如此眾多的投資人構成,沒有任何辦法知道每一個人都在干什麼。第二,即使獲取了這些微觀信息也不能直接指導操作,因為沒有辦法直接計算這么多人各自採取行動對股市的影響,而只能用統計的方法分析,但統計方法本身必然帶來隨機誤差。所以,這種不確定性是不可避免的。
某君是位資深的股民,最近喜歡玩四國軍棋(四暗),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他挑起狼煙,血流成河,一開始很是順利,一路殺到副連長,後來混跡高分區中。但是到高分區之後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竟從副連長殺回小兵。此君善於總結,事後靜思,終於明白自己是對分數的過於追求已超越了游戲娛樂本身的旨義。雖然在高分區對手實力有之,太狡猾有之,但更多的是自己追求高分的這種執著嚴重影響了水平的發揮,從而使自己的棋路變得僵硬不化,患得患失,或失於保守被動,或失於心急冒進。不再仔細推敲盤面,不注意集中和對家配合進攻和防守,這樣輸之是必然的!這種執著與炒股途中的心理波動多麼一致,皆從人性自有弱點而來。但這點感悟不僅僅來自於玩四國軍棋。細品之,游戲的規則,計算思路,游戲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都對股票市場有著莫大的啟迪。此君仔細思索總結之後,豁然開悟,大笑而言:「玩四國一年,勝讀一百本投資經典!」他總結如下幾點。
第一,凡事不能以求之心去求。道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一個人的悟性。「求」這種行為的本身,只有在「不以求之心」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人最大的潛力。在軍棋游戲里,雖然分數的高低固然記錄著你成功的軌跡,但過於對分數的執著必將成為下棋者心靈的桎梏,成績自然適得其反。股票投資,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第二,博弈模型思維不同。類比的思維方法可以讓人從一個迷局中跳躍出來,從類似的環境中正確分析。科學家可以精確地計算出天體的運行,卻計算不了人在股市中的瘋狂。關鍵的一點是計算方向與思路上的背離。
?
5. 針對中國股市的特點,運用博弈論的有關知識分析散戶如何與機構博弈
兄弟,你好,以前在大智慧公司做過,懂一些知識。
散戶目前虧損率達到百分之90左右,所以這個思想要好好記住。
如何博弈呢,就是跟著大戶走。目前我實踐的不多,只是進行了模擬炒股,原因是我資金不足,玩不起。如何跟大戶走呢,就是要跟著機構,只要你跟的上,並且提取出貨,那麼是可以賺錢的。看行情,一般大盤是波浪形的,你看大約在谷底就跟進吧。不要慌,設置好止損位,同時心也不要太黑,隨時關注全球的一個經濟危機方面的新聞,因為我覺得中國的媒體和中國的證券公司等等都會有相關的聯系,所以媒體就成為這些投資公司的工具。這個是我自己感覺的,你自己看吧。就講這么多吧,祝你好運。
6. 走近股市博弈講的是什麼
如果你在炒股,抄也許你會聽到或讀到一種安慰:「人們在股市中可以得到的不僅是金錢,還能得到很多別的東西。」這種言論頗像傳銷商們所炮製出的一種說法,所謂傳銷不僅是為了賺錢,傳銷可以給人以熱情、活力、社交才能,使人結交很多朋友,幫助人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雲雲。其實這類說法都是美麗精緻的謊言。
說它美麗,因為它給人以希望,能夠安慰受傷者,把人從情緒低落中拯救出來,股民實在是太需要這種安慰了;說它精緻,因為它確有道理,站在人生的高度來衡量,人們從股市中得到的其他東西確實可能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說它是謊言,因為說到底這是一種自覺或不自覺的惡意欺騙,它掩蓋矛盾,轉移目標,把人的注意力從股市博弈的根本問題上轉移開,結果是使人脫離現實,麻痹鬥志,搞不懂該以何種心態參與競局,被解除了武裝。
股民真正需要的不是無益的安慰,而是擦亮其眼睛,清醒其頭腦,堅定其意志。人在股市,就應該把別的都忘掉,自覺地按股市的邏輯來思考和行動,既然股市是以金錢作為衡量勝負的唯一標准,股民就應該以金錢盈虧作為操作的唯一依據。他們的目的很簡單,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