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市下跌對股市是好嗎
債市與股市一直表現出以下關系:
1、當股市開始走牛時,債市牛市進入最後階段,當大部分人都知道股市牛市來臨時,債市開始走熊。
2、當股市從牛市轉為熊市時,債市跌最後一波,當大部分人都知道股市熊市來臨時,債市開始走牛。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經濟周期決定的。
經濟進入復甦期後,社會各行業平均利潤率逐步升高,而貸款利率其實就是各行業平均利潤率,所以銀行利率停止下降,但此時銀行利率還在最低點,社會流動性也充足,債市靠慣性進入牛市的最後一波。因為經濟復甦,股市開始進入牛市。
股市走牛一段時間後,因為資本的逐利性,大量投資者開始從債市撤退;債市經過長期上漲,其收益率也遠遠低於股票的分紅率;利率的開始上漲導致債市基本面逆轉。債市開始走熊,而股市繼續走牛。
隨著經濟由復甦進入繁榮,社會各行業平均利潤率到達高峰,股市進入牛市最後階段,債市繼續走熊。
當經濟由繁榮進入危機期,為了應對危機,國家還在不斷收緊流動性,社會各行業平均利潤率也開始下降,經濟滯漲,股市和債市同時下跌。
當經濟由危機進入蕭條期,國家開始逐步放鬆貨幣,但社會各行業平均利潤率仍然在下滑,貸款需求下降,大量寬松出來的銀行資金首先進入債市;經過漫長下跌,債市的收益率在歷史高位,具有投資價值;當大部分人都知道熊市來後,資金開始從股市向債市轉移,導致債市開始走牛。去年美國國債居然上漲了18%,5年期國債年收益率只有0.65%,主要就是因為美國經濟去年在蕭條期,今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股票就成為最好的投資標的。
中國經濟因為政府的過度干預,經濟周期變換較快,現經濟明顯是衰退蕭條期,但未來可能復甦,也可能滯漲,但願是復甦吧。
中國的債市相比股市,制度較完善,參與者大多為機構和理性投資者,趨勢性更強,在股市熊市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債市來判斷股市所處的階段,當債市進入牛市的最後瘋狂時,股市的牛市也就到來了。
❷ 債市和股市對經濟發展的反應是相同還是相反
債市和股市對經濟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積極的。公司融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債務融資,通過債權轉讓換取資金,銀行借貸,民間借貸都是一樣;第二種是股權融資,通過股權轉讓獲取資金。兩種方式都有利弊,前者更為廣泛,由來已久,是公司融資最大的組成部分。後者融資難度比較大,但是應對各類經濟危機更有效果。因為沒有債務纏身,所以即使資金鏈斷裂,還能通過增發再融資或者再次進行債券融資。而直接債券融資的,一旦資金鏈斷裂,可能第一個面對的就是廣大債主追債,如不能妥善處理,有可能誘發企業倒閉。。。。
❸ 股市和債券市場的運行走勢是相反的嗎
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的。投資者對股市失去信心,資金就要撤出,但資金也需要保值或者有效利用起來,這個時候債券市場就是一個好去處。從總體相關性來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蹺蹺板效應。
蹺蹺板效應,一個名稱所代表的兩種產品被分置於蹺蹺板兩端,當一種上來時,另一種就要下去。當然,有權認為,在某一點上蹺蹺板出現了平衡,兩種產品的平均收益大於其中任何一種產品的收益。
但實際上,競爭對手不會容忍這種平衡,會毫不留情地把位置擠掉。這還是一種自己打敗自己的結果。
(3)債市股市經濟敏感度擴展閱讀:
在不同期間,股票價格波動和債券價格波動時而同向變化,時而反向變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間,股票價格波動與債券價格波動基本呈現出同向的變化趨勢;但是從2005年開始,兩者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反向變化。
在前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2,在後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是-0.63。因此,股市和債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時間里表現出強烈的協同效應;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這將近5年時間里,表現出較強烈的蹺蹺板效應。
對這種差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前一段時期中,股市波動性相對不劇烈.計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上證指數的波動標准差是20.9,只有全樣本波動性的三分之一。這種股票市場的較低波動性不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股票和債券的資產組合發生大規模的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蹺蹺板效應
❹ 債市和股市關系大嗎
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我們的直觀感覺是:兩者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但翻閱國內外學術界對於股市債市關系的討論,卻沒有發現比較一致的結論。就統計上的意義而言,我們發現,自2005年後,兩者的確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
從邏輯上講就是資產配置的效果:資金流出債市後,必將重新進行資產配置,作為備選者的股市,資金流入就是必然。反之亦然。但這個邏輯的前提是市場資金量一定:如果市場資金總量出現萎縮,兩個市場資金都有流出的可能。因此,流動性將對配置效應產生影響,這也是2005年前配置效應不顯著的原因所在。現在的情況,就配置效應而言,債市走熊對股市形成利好,但未來貨幣緊縮將使資金趨緊,減弱配置效應對股市的影響。兩相權衡,債市此輪走熊對股市影響應該偏中性。
債市對於股市的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市場估值上。格林斯潘慣用標普500市盈率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數的差距來判斷股指是否存在高估。邏輯主要是,中長期國債和股票都屬於機構投資的配置標的,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兩者的收益率應該具備一定的相關關系。
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我們的直觀感覺是:兩者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但翻閱國內外學術界對於股市債市關系的討論,卻沒有發現比較一致的結論。就統計上的意義而言,我們發現,自2005年後,兩者的確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從邏輯上講就是資產配置的效果:資金流出債市後,必將重新進行資產配置,作為備選者的股市,資金流入就是必然。反之亦然。但這個邏輯的前提是市場資金量一定:如果市場資金總量出現萎縮,兩個市場資金都有流出的可能。因此,流動性將對配置效應產生影響,這也是2005年前配置效應不顯著的原因所在。現在的情況,就配置效應而言,債市走熊對股市形成利好,但未來貨幣緊縮將使資金趨緊,減弱配置效應對股市的影響。兩相權衡,債市此輪走熊對股市影響應該偏中性。
❺ 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關系
債市與股市的關系有:債市與股市同向變化;債市與股市反向變化;債市與股市其中一者變動較緩或基本不變,其中一者變動較大。
1、股票市場是債券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市值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2、股票市場以債券市場為中心,股票市場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於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3、股票市場職能的控制性決定了必須以債券市場要素為中心。股票市場的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評價。其中,財務決策和財務控制處於關鍵地位,關繫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5)債市股市經濟敏感度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特點
1、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
5、完成交易的步驟較多,增加了執行誤差和錯誤。
❻ 債市和股市的關系是什麼
當股市一段時間不震時,場內的資金就會流向債券市場,那債券行情就會火一陣,版相反,如果有什麼利好,或者政權策出台,股市就會聞風而動,資金自然而然地會流回股市,債券冷落,股市成交活躍,兩市成「翹翹板」效應。另外推薦你看看貪吃豬財經GZH,裡面干貨很多,我學到很多。
❼ 經濟數據好為什麼利空債市 知乎
本市場的復雜性,不可預測性是難以想像的,一方面債市去杠桿後的資金有可能流入股市的話會刺激股市的增長,但是還有一種可能,目前一些混合基金和一些同樣持有債市和股市的倉位,如果真的出現恐慌性出逃大概率會先斬股市倉位,因為股市流動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