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甬商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甬商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09月0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咨詢,投資管理(除股權投資和股權投資管理),商務信息咨詢,財務咨詢(不得從事代理記帳),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公關策劃,市場營銷策劃,體育用品、文具用品的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韓剛
成立時間:2009-09-02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600099456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光明村11組1125號
Ⅱ 誰知道胡潤富豪榜上的郁國祥是做哪一行起家的啊
郁國祥,1970年出生,祖籍寧波象山,是一名著名甬商。自1993就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多年來在酒店經營、房地產開發、基礎建設和高速公路投資管理等方面成績斐然。
Ⅲ 「寧波幫」為何能在近代上海發跡
近代上海是中國最為發達的工商業經濟中心,更是一個移民城市,曾被稱為「客幫壟斷的舞台」。在上海的眾多移民中,寧波移民群體占據了最為引人矚目的地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寧波籍工商業群體(以下簡稱甬商)在近代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第一家機器軋花廠、第一家榨油廠、第一家火柴、第一家機器製造廠、第一家銀行,都是在滬甬商創立的。
比如創辦燮昌火柴廠的葉澄衷、大中華火柴公司的劉鴻生、五洲大葯房的項松茂、中國化學工業社的方液仙、信誼化學制葯廠的鮑國昌等,都在近代企業的開拓和經營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像航運界的虞洽卿、西葯和娛樂業的黃楚九、錢庄業的秦潤卿、銀行界的宋漢章,也都是行業翹楚,且不少是橫跨各個領域。
寧紹商輪公司立票價為5角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旅滬寧波人爆發出驚人的團結力,寧紹商幫下屬各行業團體紛紛開會表態並訂立守則支持寧紹商輪公司,同時組織「航業維持會」,以支持寧紹商輪公司與外商輪船公司競爭。
比如寧紹商幫綢緞顧綉衣業同人,召開會議,其業董就說:「若是我寧紹公司果然被他逼倒,是我寧紹幫從此破氣,必為別幫所笑??所以今日特邀諸公到此,自後或往返滬甬,必要乘自己寧紹輪船,萬萬不可見目前只小利,去乘他外國人的船了。」同時還訂立了五條規則,包括一切貨物必須由寧紹輪船裝運、各店逐年預先購買寧紹船票等。
正是在廣大寧紹旅滬群體同人的支持下,寧紹商輪公司不僅站穩了腳跟,後來還有實力購買了外商輪船公司的商輪。反過來,在廣大寧波同鄉支持下發展壯大的甬商,也盡可能對同鄉給予回報。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武漢形勢十分緊張之時,船票價格飛漲,寧紹商輪公司就及時派船趕赴武漢,向急待離開的同鄉伸以援手,對貧困者給予免票。
四明公所和寧波旅滬同鄉會的作用
甬商清楚地明白,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只有金融和實業相互滲透和支持,才能真正發展壯大起來,正如寧波籍實業家劉鴻生所言:「一個銀行,如果沒有工商企業的關系,就不能長久存在;而工商企業,如果沒有銀行作為支柱,也就會限於停閉。」
據統計,1912、1924、1926、1928、1930、1932、1934年的上海錢庄中,浙江籍的錢庄都佔半數以上,而這些浙江籍錢庄中又以寧波籍為主。銀行業同樣如此,從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成立開始,此後多個銀行中都可以看到寧波籍人士活躍的身影。
寧波籍商人或是以傳統商業起家,然後經營錢庄再進一步促進實業壯大,或是本以錢庄、金融業開始,轉而以支持工商業發展來促進本身發展,或者實業經營者以入股方式向金融業投資。無論是哪種方式,最終的結果都是促進了甬商整體的發展壯大。
朱蔭貴最後總結道,像四明公所、寧波旅滬同鄉會這樣既不屬於政府又不同於企業的社團,曾經在近代中國社會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賑濟、教育、醫療和幫助家鄉建設等公共利益方面的活動,無疑彌補了近代中國社會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和扮演了部分政府應有的角色。
它們形成的以地緣為中心的凝聚力,使得寧波籍商人能夠在異鄉渡過難關、站穩腳跟,加上甬商對金融和實業相結合的重視,促使他們能夠超越其他籍貫商人群體在近代上海經濟活動中獨領風騷。
來源|澎湃網
作者|徐蕭
版權屬於原作者,侵刪。
Ⅳ 有上海人么恩,上海人是怎麼看寧波人的啊
如今很多港台明星來上海演出,總會「攀親」似地說:「阿拉是上海人。」其實如果追根溯源,他們幾乎都是寧波人。就連從上海發家的董浩雲、包玉剛這樣的香港富豪,歸根到底也是祖籍寧波———對於很多寧波人來說,上海就像是一個平台:從寧波出發,經由上海的洗練,他們終於走向全世界,形成了遍及世界各地的「寧波幫」。說起來很大程度上,寧波人和上海人,「阿拉」其實是一家。 即將在五一期間舉行的「寧波人在上海」展覽會,第一次將寧波人在上海的這段歷史以展覽的形式展示在上海市民面前。 「寧波人在上海」———一場籌備兩年的展覽 「這也是上海第一次展示移民文化的大型展覽。」海上寧波人研究中心主任陸平一充滿期待地對《星期日新聞晨報》記者說。 2007年5月1日到5月9日,「寧波人在上海」展覽會即將在上海工人文化宮舉行。為了這次展覽,陸平一和其它上海市寧波同鄉聯誼會的同事們已經籌備了將近兩年。在舉行這次展覽之前,陸平一已經主編了一套《寧波人在上海》系列叢書。「為了編寫這套系列叢書,我們訪問了很多當事人,又查閱了很多的歷史資料,發現上海甚至中國歷史上很多個第一,都是寧波人在上海開創的———比如第一家現代銀行、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保險公司、第一家西服店,還有第一家五金店、綢布店、鍾錶店、國葯店,第一家火柴廠、燈泡廠、化學製品廠、印刷廠……」陸平一感慨地說,「不做調查真是沒有想到,寧波人真是不簡單,而寧波人和上海之間的聯系也比我們原先所想像的還要密切許多!」「而這一次,我們不僅將通過大量的歷史圖片和文字資料來介紹寧波人在上海的這段獨特歷史,還請上海歷史博物館的同志為我們提供了1000餘件實物以及歷史文獻。」上海市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的袁恩昭副秘書長對記者補充說。 「我們還請了很多退休的寧波籍老同志,專門成立了文物搜集小組,在民間搜集相關的實物。」4月27日舉行的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寧波同鄉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陳正興向與會的記者透露,「雖然搜集的觀察很艱難,但是在聽說了我們這次展覽之後,很多寧波籍的名人後輩都非常熱情地向我們貢獻藏品,有些實物非常珍貴,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研究價值。」 這次「寧波人在上海」展覽將分為「救國救民奮勇當先」、「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積極奉獻」、「傳承歷史繼往開來」、「百年甬商、再創輝煌」五大板塊,總展示面積將達到1700平方米。 「相信這次展覽會將集中展現寧波人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在建設上海過程中做出的貢獻。」陳正興在新聞發布會上總結說。 「阿拉」原是寧波話———與寧波有關的上海生活 「你知道如今在上海有多少寧波籍人士嗎?三百萬!」袁恩昭告訴記者一個驚人的數據。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的青年教師余蔚也是這三百萬寧波籍人口中的一員。「記得那時我們讀大學的時候,來自其它地方的同學都很熱衷參與同鄉會什麼的,可是我們寧波人就無所謂———因為到處都是寧波人啊!」余蔚說。 「不過相比起解放前,寧波人在上海的比例其實已經有所下降了。」對寧波人在上海的這段歷史頗有研究的陸平一告訴記者:在甬商最興盛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寧波人已經達到一百多萬,佔到了當時上海人口的五分之一。 雖然寧波人在上海的比重很大,但是和其它地方的移民不太一樣,他們和上海的融合更加緊密。「可以說,他們事實上已經成為了新上海人的一部分,而上海人今天的很多語言和生活習慣,其實也和寧波人大有關系。」袁恩昭舉了兩個很典型的例子。 「比如說上海人自稱的『阿拉』,其實就是寧波話,上海人喜歡在稱謂前加『阿』字,如『阿舅』、『阿婆』等,也是受寧波稱謂的影響;又比如上海人早上喜歡吃泡飯,這個說到底也是寧波人的習慣。」 說到吃,已經移居上海十幾年的余蔚也深有體會。他剛來到上海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上海的寧波菜館雖然不多,但是上海人對寧波菜卻是情有獨鍾。「像醉蝦、黃泥螺、鰻魚、苔條餅這樣的地道寧波菜,上海人似乎也很愛吃,其實還有一樣當年在上海掀起過大波瀾的菜餚———毛蚶……」
寧波人和上海人之間曾經還有另一層有趣的聯系:過去上海女孩對外地人的界限劃得清清爽爽,尤其是蘇北人,堅決不嫁;可要是逢到寧波郎,上海爹媽就「眼開眼閉」了。至於寧波的女孩,也有很多人願意嫁到上海來,「一來寧波人在上海大多總有拐彎抹角的親戚,二來兩地從生活習慣上也很接近,所以不會有什麼不習慣。」余蔚說。 以誠信創業上海灘———甬商傳統 這次的「寧波人在上海」展覽將介紹上海歷史上450餘位在滬各行各業的寧波籍著名人士,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早年在上海創業的寧波商人。 「寧波人遷居上海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三階段(1911年-1937年)是寧波商人在上海的鼎盛時期———20世紀30年代有人統計上海的工商業名人,在1836人的名單中寧波籍人士有453人!」陸平一向記者介紹,「在上海的晉、徽、閩、粵、甬五大商幫中,最終還是寧波人笑到了最後,成為第一大商幫。」 和其它商幫不太一樣,老一輩的甬商,很多人最初都是到上海來當學徒的,他們能夠吃苦,又善於學習,所以很快就在大上海闖出了局面。培羅蒙西服店、亨生西服店、邵萬生南貨店、三陽南貨店、亨達利鍾錶店、中華皮鞋店、老正興菜館、蔡同德國葯號……你看南京路的那些老字型大小,幾乎都是寧波人在上海創下的。」陸平一說。 「甬商的一大特點就是誠實守信。」袁恩昭給記者列舉了一位人物。「上海五金行業的開創者葉澄衷14歲到上海當學徒,後來又在黃浦江上撐舢板。一次一位英國洋行經理雇他過江,將一隻公文包遺忘,內有數千元美金。葉澄衷不僅不起貪欲,而且還在原處等候失主。失主被他感動,後來就幫他一起做五金生意,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成為享譽滬上的『五金大王』。」 改革開放之後,新一代的甬商回到上海灘,其中包括華翔、宏潤、保集、雅戈爾、龍元等大型企業。「他們繼承了老一輩甬商的誠信精神,又創出了不少新的業績。」上海市寧波同鄉聯誼會會長庄曉天曾這樣概述新甬商的特點。 「不過和老甬商不一樣,他們大多是帶著資本來到上海的,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強,只是對於老甬商的優良文化傳統不太熟悉。」陳平一最後總結說,「我們舉辦這一次展覽,一個原因也是希望新甬商能夠了解這段歷史,並為推動新時代的上海建設起到更大的作用。」
Ⅳ 浙商的各地商幫
浙商有湖州商幫,龍游商幫,寧波商幫,蕭紹商幫,紹興商幫(越商),溫州商幫,台州商幫,義烏商幫等著名浙商群體。 湖商,是繼徽商、晉商之後,在近代中國涌現的具有強烈地域特徵的商人群體。與潮州商幫、寧波商幫同時涌現,對近代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深遠。
南潯鎮的絲商在清末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狗」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團體。資本主義的興起與及較早開埠,使以南潯絲商為代表的湖州商界接觸到西方近代思潮,並加入到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革命運動之中。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經費絕大部都由以張靜江【祖籍徽州】為主的湖州絲商籌集和捐贈的,而南潯的絲商成為支持後來民國財政支柱的江浙財團的中堅力量之一,也是蔣介石在財政上的主要支持力量。
湖州人是在上海開埠後較早前住參與上海開發的人群。大量的湖州商人在當時陳其美的上海督軍府任要職。湖州的絲商在上海舉辦了大量的綢廠,並控制了碼頭和租界大半房產,擁有的房產僅次於沙遜 甬商是中國近代最大的商幫,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推動了中國工商業的近代化。第一家近代意義的中資銀行,第一家中資輪船航運公司,第一家中資機器廠等等,都是寧波商人所創辦。寧波商幫對清末大上海的崛起和二戰後香港的繁榮都做出了貢獻。寧波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世界級的工商巨子。
代表人物有:虞洽卿(舊上海)、葉澄衷(舊上海)、方液仙(舊上海,國貨大王)、張尊三(日本,魚翅大王)、吳錦堂(日本、關西財閥)、胡嘉烈(新加坡,南洋巨商)、包玉剛(香港,世界船王)、董浩雲(香港、世界船王)、邵逸夫(香港,影業巨子)、邱德根(香港,娛樂業)、曹光彪(香港、毛紡大王)、陳廷驊(香港、棉紗大王)、張忠謀(台灣,晶元大王)、丁磊等等。 紹興越商,是中國一大商幫,從民國時期逐鹿上海灘、控制金融命脈的紹興幫,到21世紀叱吒風雲,享譽海內外的越商,紹興商幫繼往開來,在全球市場實行資本擴張、並購重組,涌現了大批量的行業巨頭和上市公司。越商奉行低調穩健、實業投資的理念,在新興產業、全球化浪潮中繼續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
得益於強大的越商團體,紹興成為中國頂級的富豪集聚地和創業之都,大量的青年才俊,企業名家在紹興這片熱土上深耕細作、繁榮興旺。
紹興從商歷史悠久,早在盛唐時期,紹興就有「日出華舍萬丈綢」的美譽,青瓷、綢緞、造紙遠銷海內外。截止2006年,紹興在滬企業4000多家,總資產達2000多億元,據上海方面初步統計,上海每百元零售總額中,有5元左右是紹興人創造的,上海新矗立的每5座高樓中,有一座是紹興人建造的。 截止2008年,紹興商人在上海總資產達到3500億!
越商這個中國唯一低調實力兼備的文化理念帶動資本擴張的商幫,在海內外創辦了大批行業巨頭和規模企業。 義烏以製造、經營小商品聞名於世,其小商品行銷全球。現義烏小商品市場是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公認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交易中心。義烏商人「雞毛換糖」的商業行為,被列為浙商標志性事件第一名。義烏商人以其「一分錢利潤」的精神發家,在義烏商人當中信奉這這樣一個原則:在自己賺錢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讓合作對象也賺錢。 義烏商人遍布世界各地,人稱「螞蟻商人」。中東歐洲非洲南美等等全世界都有著義烏商會。在這片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土地上,義烏人正在創造世界的奇跡。 義烏商人特點「謙虛」「勤奮」「低調」「共贏」。
上海靜安甬商匯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是2011-09-30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烏魯木齊北路480號902室。
上海靜安甬商匯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0005834332966,企業法人葉莉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靜安甬商匯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發放貸款及相關的咨詢活動。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靜安甬商匯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Ⅶ 廣州和上海哪個城市好
不知道你是指哪方面的好!
廣州好吃的多,生活很休閑。滿大街都是穿拖鞋的!
南方經濟貿易中心。
上海還是很國際化。去過一次,不是很了解!
外資駐中國辦事處首選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