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關注信託資金湧入股市樓市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顎生在日前召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工作會議上稱,信託公司向基礎設施、房地產、證券等敏感行業的資金投入呈現增長態勢,其中的風險隱患需引起高度重視。他指出,公司治理問題突出、新興非銀行金融機構市場培育和業務發展緩慢、信託公司歷史積淀問題較多等現象都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蔡顎生表示,非銀行金融機構改革發展和監管工作面臨國際國內市場變化的新形勢,要瞄準市場變化,見微知著,既看到非銀行金融機構過去發展的局限性,又要看到現在利得財富正在變成一種潛在優勢的機遇,轉換思路,提供更多能夠體現信託網特長的金融服務。
根據會議部署, 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要做好以下工作:
合規性監管與風險監管相結合,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認真貫徹落實信託、租賃新辦法,加快新辦法實施後換證審核和培訓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其他制度;不斷改進監管手段,充分發揮非現場監管的風險識別和預警作用,不斷提高現場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密切關注信託機構風險隱患和信託計劃的到期清算,維護金融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推進信託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加快監管評級試點進度,逐步推進分類監管;嚴把准入關,繼續做好非銀行金融機構市場准入工作;抓好案件專項治理工作。
⑵ 信託借貸對股票行情有什麼影響
信託不是借貸關系,你指的應該是投資
二級市場
的
陽光私募
。
對
股票行情
有影響的是結構化及管理型陽光私募,都是從
資金面
上增加了入市資金,對
指數增長
有推動作用。
⑶ 銀行資金通過哪些合法渠道間接進入股票市場
銀行沒有合法渠道將資金用於股票市場,向目前推出的理財產品等都是通過信託公司這樣的機構來操作的,銀行只起到一個「中介」作用,沒有動用本身的資金。非法流入的就是信貸資金了,銀行給企業發放貸款,企業沒用按合同約定的貸款用途使用銀行資金,而是將資金投入股市,間接照成了銀行資金流入股市。
⑷ 信託杠桿新規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信託公司固有業務證券投資規模大幅增加,帶來的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等也有所提回升。針對這答一現象,《意見》要求各銀監局督促信託公司加強固有業務市場風險的防控,將自營股票交易規模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市價下跌對資本的過度侵蝕。
⑸ 銀行貸款不能股權投資為什麼從信託借去的錢可以
因為股權投資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其波動程序更超過二級市場的回股票買賣。
銀行貸款資金連股答票買賣都不得進行,更不用說股權投資了。
信託是面向高凈值人群的,普遍認為認為這種高凈值人群風險承受能力更高,對資金投向更有判斷力。
相對而言,雖然說銀行和信託都受到銀監會的監管,但是銀行的監管比較嚴格。銀行只能通過理財產品形式向客戶銷售,至於其他的放貸款的標准,只能按照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有關要求進行,利率也是國家確定的(只有極個別的農村商業銀行能浮動)。而放貸款的比例,佔了多少資本金這都是要受到嚴格監管限制的。
而信託,由於不屬於純粹意義的貸款,只是說收集資金、放款,所以信託的形式比銀行可以靈活許多。
⑹ 有什麼辦法可將貸款資金轉移入股市而不被發現
祝福你
⑺ 信託貸款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
可以試下通過招行抄申請貸款,無前期,若您已是招行用戶,並且下載了招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您可以嘗試通過登錄手機銀行,我的-全部-貸款-我要借錢試下;或者是通過信用卡辦理借款;登陸掌上生活,點擊下方「卡.金融」-「我要借錢」具體以審核結果為准。非招行卡(無招行地區)可以嘗試申請「E號貸」,需要下載招商銀行掌上生活APP操作,線上審核,最快5分鍾放款;或者申請「E閃貸」(無招行卡,但當地有招行),E閃貸需要工作人員上門收取資料,申請較慢。
⑻ 信託借的錢是否會出現在公司的貸款卡上,什麼情況下信託公司會入股一個公司,並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只要向人民銀行徵信系統辦理了加入手續的信託機構,其信託貸款是應該進行貸款卡登記的。信託公司一般不是入股融資企業的,基本上是為了增信,融資方將股權收益權轉讓給信託公司,或者將股權質押給信託公司,辦理完成後,信託公司一般都會獲得融資企業重大項目的一票否決權,有的會對簽章進行管理。
⑼ 股票信託進場。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沒錢了,股東拿股票去銀行貸款。
1.表示公司現金流不足
2.表示一部分流通東不會減持
利好利空說不準,但據我觀察公告質押後的股票漲多跌少
⑽ 揭秘信貸掮客的生存:信貸資金如何漏入股市樓
「總有曲徑可以通幽,只是看如何找到政策缺口。」李春海(化名)說,即使文件下來了,還是能找到不少讓信貸資金流向股市的辦法的,無非是成本增加了些。
李春海是一家央企集團財務公司的小頭目,算在資本圈裡的牛人,有朋友調侃他是「信貸市場上的獵狗」——財務水平精湛,資本運作水平強、銀行、信託的人脈豐富。
他承諾能幫想融資的企業從銀行貸出款來,時不時還能聯系信託做個融資項目,提取些中介費。一年至少能從信貸市場上掙出幾百萬,還沒多少成本。
08年年底以來,信貸市場上充滿了類似李春海這樣的掮客和中介等活躍人物。熟悉各家行的信貸 「寬緊門道」,知道如何曲徑通幽將信貸資金挪出他用。
不過,7月底,銀監會正式發布《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也公布了《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兩大類貸款的全流程管理都提出了要求,尤其重點放在貸款支付管理上,以強調防止貸款被挪用。
皮包賺錢的「門道」
7月30日晚,李春海組織了幾個人的「飯局」,給一家做房地產業務的集團融資5個億項目一起喝 「慶功酒」。
這家集團在3月份融資5個億,期限一年,成本13%,李春海拉來了銀行、信託,利用發信託理財產品把項目基本做了下來了。
由於房地產公司融資受限,李春海就把公司所建的房地產項目打包做成短期限發行、相對利率有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通過信託公司設計、銀行進行發售。理財資金充作項目資本金的一部分。
這個飯局上,李春海在信託公司、股份制銀行、企業三方的朋友們坐在一起談起了項目執行的一些細節和分紅。5個億的融資項目,按0.6%中介提成,李和他這幾位朋友利潤可觀。
李春海今年上半年就給他現在的集團做出了流動貸款兩億,固定貸款一億,票據承兌五千萬的業績。
除此之外,他還私下裡完成了4個融資項目。
「他跟幾家銀行的關系都不錯,熟門熟路,所以我們有項目都來找他做。」一位企業界工作的朋友說。
在2009年2月,李春海還幫一家河北的城投建設公司向當地工行河北省分行申請用於高速公路項目建設7億元貸款。
「實際上,這個項目只需要貸5億多元,為達到貸款發放對資本金的要求,與項目監理單位和施工企業編造工程進度結算書等方法多增加點項目資本金。剩下的資金,那家公司轉了三家銀行後直接就委託一家券商集合理財了,目前收益已經超過20%了。」
李春海說,還有些時下很常見的方法:企業將自由資金流入股市,然後再從銀行貸款用於建設;或者更多的國企,今年以來銀行扎堆放貸,這些國企錢多的根本花不出去,不少也是打新股或者委託理財了。
今年3月,李春海幫助操作一家公司,賬上有閑置資金2000萬元,公司資產5000萬元,公司用固定資產向銀行抵押,貸出2000萬元用於經營生產及流動資金,然後將自己賬上的2000萬元的閑置資金對外拆借,收取15%的利息。銀行貸款利息不到7%,中間的差價有8%。
按照李春海所言,他遇到的不少企業用上述同樣方法,只是投資到了二級股市。
「那樣收益更高」
財政部會計司的一份報告稱:2008年,各銀行共向159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發放貸款人民幣3.9萬億元,但到去年年底,上述貸款中仍有1.3萬億元左右資金留在銀行賬戶中。報告分析後認為,上市公司資金擁有充裕的流動性,但這些流動性資金可能流入到了股市和房市,並可能導致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形成泡沫。
今年上半年各家銀行天量貸款投放重點放在了政府4萬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的配套項目和大型國企及上市公司上。
近來,銀行信貸資金流入資本市場的說法也得到不少人認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魏加寧不久前就曾表示,根據他的測算,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貸資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貸資金流入了票據市場。
「准確的數據誰都不知道,但花不出去錢的公司多了去了,沒什麼好項目,不少錢只能流到了股市和樓市,這不是什麼秘密了。」李春海說。
李還向記者詳述了他今年其他幾單業務的賺錢方法。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貼現利率遠遠低於貸款利率,不少企業利用這個套利情況,利用銀行的商業承兌匯票,找公司來做票據貼現,每筆大概中介能提貼現額的0.1%好處費。」
一位信託公司的朋友告訴記者,票據貼現的利潤比較薄,基本靠跑量,市場上票據掮客也很多,「老李後來嫌小,基本不做了。」
在今年1-2月,新增貸款2.69萬億元,票據融資的佔比都在三成以上。
不過在三月底,銀監會安排了對票據的專項檢查,並要求銀行以授信業務的標准進行票據管理,確保票據融資用於實體經濟。至此,李春海就基本不做票據貼現了。
一季度以來,李春海還應企業需求幫著跑銀行審批的貿易融資貸款,然後繞道將這筆錢協助公司投入二級市場。
李說,「上半年,大概這種貿易貸款類的項目,我做了有3單,手續費基本都在0.5%」。
「一般來說,銀行審批貿易融資貸款,內貿比外貿貸款好批,一些中小股份制及城商行比四大行好貸款。銀行主要看是否具有購貨合同,訂單以及境外代理行等資料,以此證明其貿易背景,以及交易發生的具體時間就可開出信用證。
「不實地考察,就難以確認貿易合同是否真實存在,況且跟銀行關系好點,企業的資質高點,這些就不是問題。」
企業從銀行手中拿到信用證後就可用套來的資金,換家銀行賬戶,用於買房地產、炒股票,而新開立的遠期信用證均以沖銷舊證為目的,以新證套來的資金償還舊證,所以只要能開出新證,得到融資就能償還到期信用證,隱蔽性較強,銀行不容易查到。
「扎緊的籬笆」
飯桌上,幾個朋友興奮地談著上半年各自做的融資項目,不用費太大功夫,牽牽線、理理關系,幫著企業做成一單融資項目就有不菲的中介費。
這時,一位信託公司的朋友開口了,「我手上有單集團公司的業務,想融10個億,成本10%,一年期……」
當問清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房地產市時,李春海直接打斷話題,「這個項目不靠譜。」
「沒看監管層越收越緊了嗎?況且這個項目成本這么低,又是房地產,銀行肯定不願意貸、信託公司也不會接的。」
老李開始向朋友們說,你們沒瞧著「籬笆」越扎越緊了嗎?下半年咱們的項目可能會越來越難做了。
7月底,銀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限制了銀行理財資金用於項目融資。當月27日,銀監會又發布了 《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與《項目融資業務指引》,以確保固定資產貸款資金能真正用於實體經濟的需要。
同時,銀監會還下發針對信託公司的徵求意見稿,文中叫停了回購式信託股權投資,還規定信託公司不得將銀行理財資金用於項目資本金。
「這樣一來,下半年各家行的信貸都是收緊的,類似的房地產理財信託、票據、拆借的項目都不好做了。」李春海告訴記者。
尤其是固定資產貸款管理辦法,這是當前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最重要信貸品種之一。
7月30日,銀監會再次發布《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旨在防止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
據了解,銀監會未來還會出台針對個人貸款的管理辦法。
老李把這幾個文全部仔細的熟讀了一遍。
「關鍵是借款人『受託支付』,單筆支付超過一定合同金額,採用貸款人受託支付方式,使得貸款不通過借款人賬戶,直接進入借款人交易對手賬戶,這樣貸款確實不容易被挪用。」
「確實嚴了很多,監管付款同時又監管票據,票據怎麼出?為了規避這些條款,要麼多交增值稅、要麼做假賬。但前者多增加交易成本,後者要承擔法律風險,這是很多企業尤其是國企比較謹慎和在意的。」
「籬笆扎緊了,但不代表無縫可鑽,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他們肯定會對這些層層條款多少有抵觸的,我們等著各家銀行的實施細則出台,再想變通的方法。」
老李對朋友們說,只要今明兩年,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變,那麼信貸市場的中介機會仍然「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