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穆迪調降中國評級為什麼匯率
穆迪官方給出的原因是我國首都北京經濟疲軟,債務上升,金融體系混亂。信用評級下降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提高國家企業、國家銀行等國有機構的借款成本。在調整前,中國工商銀行發布的5年期美元債券收益率為3.2%,而同評級的高盛發行的債券,收益率則為2.8%。
❷ 三大評級機構(標普 穆迪 惠譽)對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分別是多少
穆迪、標普、惠譽對中國給出的評級分別為A1、A+、AA-,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上調了中國主權債務評級。
其中,長期債務評級由原來的"BBB+"上調至"A--",短期債務評級由原來的"A--2"上調至"A--1",評級展望為"正面"
此前,標准普爾對中國主權債務評級曾進行過四次調整。對於此次評級調升,標准普爾的理由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使政府信用實力得到提升,並且企業的經營狀況得到了改善。目前,中國經濟改革與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發展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中國主權債務信用評級的調升,將有助於進一步降低中國在海外發債融資的成本。按慣例,在海外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定價一般是在美國國債的利率水平上再加點,而加點的幅度則由中國財政部和國際購買者通過磋商決定
其中,信用評級是磋商的重要基礎,信用等級越高加點越少,中國主權債的發行成本就越低。中國今年才上升為:AA_,去年標普評級為:A+。
(2)穆迪分析中國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1、注重深入實地調研,獲得第一手資料
為採集第一手資料,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分析師要現場訪談發債企業的管理層,訪談對象包括行政、財務、投資項目、銷售、計劃發展等部門的負責人。
此外,分析師還要對與發債企業有債權債務關系的其他部門或企業進行調查與訪淡,目的是了解發債企業歷史資信情況、債務的真實壓力以及資金回籠情況等。
2、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強調定性分析和行業差異
惠譽評級指標體系包括定量和定性兩方面,在財務分析和部分指標預測中採用定量分析外,還大量採用定性分析,綜合各種因素分析和專家意見得到評級結果,從而全面反映受評對象的風險構成
同時注重不同行業或同行業內評級對象信用風險的相互比較,評級指標根據被評對象及經濟主體所處行業不同而不同,並考慮全球的一致性。
3、側重對未來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的分析評估
惠譽評級以對受評對象現有償債能力的靜態分析作為線索,側重分析評級對象的未來償債能力,如經濟周期、行業中競爭地位、市場狀況、經營管理者素質、可能影響受評對象信用的兼並、法律訴訟等突發事件等。
在財務分析中注重分析現金流量,惠譽信用評級認為清償到期債務的能力大部分取決於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否充足,分析師尤其要關心的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凈現金流。
參考來源:網路-惠譽
❸ 穆迪工業性公司在中國評估了哪些項目
穆迪調降中國主權評級究竟錯在哪兒? 三月二日,穆迪將中國主權債務評級從穩定變成負面。同日,穆迪將二5家中國非保險金融機構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下調理由為: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表明中央政府向金融機構提供支持的能力總體上可能弱於穆迪此前的評估。 對此,穆迪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政府債務上升、外儲下降和推進改革的不確定性。在穆迪看來,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漆%以內,相應的外儲也降至目前的三.二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穆迪下調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是有數據支撐的。實際上穆迪就是看一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和還錢的能力。具體就在政府債率、財政赤字、外匯儲備等三大指標上體現。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國內市場並未對穆迪的負面評級有任何反映,A股當日還是大漲5%,而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不過,穆迪調降中國主權評級報告,馬上激起了中國官媒的憤怒。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發文章指責穆迪「亂彈琴」。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也回應稱,此次評級不準確,不客觀,穆迪需要靠提示客觀性來恢復其聲譽。 穆迪遭中國官方詬病也並非第一次,早在二0一一年底,央行行長周小川就炮轟以穆迪為代表的三大評級機構,對其評級的水平和效果不甚滿意,特別是對其前瞻性不甚滿意;評級機構運用的方法論與內部程序不夠透明,行業壟斷程度高,缺乏競爭性,評級機構內部業務之間有可能存在利益沖突,影響其獨立性;部分監管者和投資者過度依賴外部評級等問題。 實際上,國內各方對穆迪的評級報告影響力看得有些過重,況且現在穆迪給中國的評級還是「Aa三」,只是長期展望被調為「負面」,所以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上的影響有限。那麼穆迪的評級報告為啥會激起中國官媒的群體憤怒呢? 首先,作為國際評級機構的穆迪不應該拿有色眼鏡看人。穆迪給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是Aa三,這並不高,位置處於穆迪評級體系中的第四高評級。即便過去中國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三大機構對中國也是「低看一眼」。 例如,中國二00四年以前一直被標為BBB級(「適宜投資」的最低級別),中國的企業、機構普遍是不值得信任的BBB以下的「投機級」。迫於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壓力,標普直到二00吧年才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提升到A+。 反觀美國,迄今為止穆迪一直維持美國三A最高評級。期間,同行標普曾在二0一一年下調過美國最高等級,目前依舊維持最高三A評級。這種大債權國與大債務國之間信用等級「倒掛」現象,直接導致中國政府、特別是企業海外融資成本大大增加,嚴重影響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國際形象。而負債累累的美國則因長期坐擁三A等級,每年可以節省數千億美元的利息支付。 再者,穆迪此次引發國內官媒憤怒的另一原因,還在於不確定性的質疑中國政府改革的能力,這與中國政府極力向全球展示形象形成強烈反差。在穆迪的示範下,其同伴標普和惠譽要做出「選邊站隊」的抉擇,是同謀還是不與其同謀?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或多或少會中國國際形象產生影響。同時,標普和惠譽亦也會對中國的主權信用體系進行重新評估。 最後,穆迪佔了便宜還買乖,這讓國內官媒氣不打一處來。中國市場向境外投資者開放,而三大評級機構在中國賺錢的方式是通過參股國內的評級機構。例如,穆迪旗下的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就佔有中誠信四9%的股權,惠譽也佔有聯合資信四9%的股權。標普則與上海新世紀早已達到合作。很多國人認為,穆迪在中國賺了不少錢,還要無故看衰中國經濟,實在沒良心。 而筆者認為,在中國G二0上海會議召開、中國「兩會」開幕、全球市場漸顯衰勢的情況下,穆迪放出這樣一個負面預期,確實有些不太負任。中國經濟「無近憂,而有遠慮」,因為在經過需求側推進「穩增長」後,中短期內經濟不會有太大問題。我想就穆迪提到看衰中國經濟的理由,作逐條分析。 其一,中國外儲減少的問題。中國外儲從近四萬億美元,降到當前的三.二萬億美元,足足減少了漆000億美元。其背後原因,正如官方所言是為了「藏匯於民」,居民和企業手中也開始擁有更多的外匯,同時中國人投資海外的熱情也很高漲。所以外儲流失,不能只怪外資轍走,事實上外商投資中國熱情並未削弱。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由於美聯儲的加息,人民幣貶值預期的上升,國內外游資正逐步轍離中國,會造成外儲在逐步下降。此外,由於央行採取的寬松貨幣政策,以及近期宣布人民幣與美元脫鉤,這使得人民幣貶值預期在逐步上升。 為了穩定匯市,我國央行僅在去年一年內就拋售了數千億美元的外儲。當然,即使現在中國外儲也有三萬多億美元,應付各種經濟和金融震盪也綽綽有餘。故穆迪將中國中短期內的主權評級為負面,顯然有失水準。 其二,中國政府債務率和財政赤字也是「無近憂,卻有遠慮」。很多學者認為,我國政府債務只佔GDP不到四0%,而國際上的債務安全線是陸0%,整體主權債務沒有問題。事實上,我國中央政府的債務率並不高,所以今年財政部要擴大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但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因二009年的投資大躍進總體偏高。 筆者並不擔心中央政府的債務率上升,而擔心部分地方政府本身債務高築,再加上地方政府為投資平台隱性擔保,如果再肆意擴大財政赤字,恐怕風險會很大。但是,只要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銀行將地方到期債務償還延後,以及土地財政收入維持穩定,從中短期來看,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時難以爆發。 其三,我國政府管控金融風險的能力很強,去年發生股災後,政府明確提出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從而使中國避免了一次真正的系統性風險。 但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逐步放開,以及各種房地產利好政策的出台,國內一線城市房價被繼續推高。從中短線來看,只要貨幣政策寬松和政府繼續給房地產「加杠桿」,連房產中介都做起了場外配資的生意。顯然在政府的強有力的管控之下,國內一線城市房地產泡沫暫時應該無虞。 而筆者認為,國內樓市中短期內發生系統性風險可能性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天量信貸資金湧入一線城市房地產業,助推了房價泡沫,中國樓市的系統性風險仍存在。而穆迪調降當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顯然過早看空了房地產金融風險,也低估了我國政府在中短期內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能力
❹ 標准普爾,惠譽,穆迪對中國的評價等級``
標普認為維持原評級的最重要依據是中國銀行業的貸款不良率高,撥備不足;盈利能力弱;資本金不足這三條,但事實上這幾年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在不斷得以改善,並 且在控制新的不良貸款產生方面做出了成績 。標普說:「1、中國金融體系的或有負債不斷增長。即使不包括已剝離給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貸款。2002年底中國金融體系的不良貸款回收率也可能幾乎占貸款總額的一半。以金融體系的不良貸款回收比率為20%的水平計算,中國政府用於金融體系資本重整所需的支出將使政府一般債務超過目前國內生產總值的80%。2、與日益富裕的市場經濟相配合的治理體制有待建立。」
接著標普按自己的方法逐個分析、評定、解釋了含兩家政策性銀行在內的15家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結果除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這兩家政策性銀行獲得了與國家主權評級BBB級外,其餘的13家金融機構信用狀況全為投機級(即BBB-以下),次日《華爾街日報》評述說標准普爾將「中國大陸銀行全部定為垃圾等級」,輿論一片嘩然。
其中,中國銀行以(BB+)級居首,廣東發展銀行則以CCCpi級居於最末。並且標普說中信集團旗下公司中,中信實業銀行最能為集團帶來豐厚的純利,不過,在未來幾年,因為該銀行需按照財政部的新規定,為應付不良貸款造成的損失增加呆壞賬撥備,估計該銀行的利潤將因而受壓。
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則在10月16日左右對中國的主權及有關金融機構評級作了重大調整:穆迪對中國金融機構的評級展望均為「穩定」,穆迪認為「將銀行外幣存款評級的上限由Baa1調升至A2,而反映這些銀行獨立信用質量的財務實力評級(從D-至E)則保持不變。這些銀行的評級走勢與主權評級一致,反映了政府的支持,無論這種支持是因為政府的所有者地位、銀行重要的政策角色還是銀行的規模。」但穆迪同時也指出,由於中國的經濟仍然處於轉型之中,其貨幣、財政、金融和監管機構都相對薄弱。穆迪表示,中國外幣評級將取決於中國政府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如何保護國家的實力。
穆迪比標普更重視中國,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心更大。穆迪已經在中國大陸設立其中國公司,與另一家評級公司惠譽一樣,幾年來一直在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期間培養了相當多的真正了解中國的研究人員。而標普由於在美洲評級市場的份額稍大於穆迪,而把自己長期以來的戰略重點放在了美洲,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到標普想真正開拓中國市場的動向,在中國只是有香港和台灣兩個辦事處,全球5000多分析員在中國大陸一個都沒有,真正研究大陸經濟的研究人員沒有培養到位。
❺ 穆迪下調中國評級至負面 踩到誰的尾巴
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美國標准普爾評級公司18日宣布,考慮到美國預算赤字巨大以及民主、共和兩黨可能無法就削減赤字達成共識等因素,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維持主權信用評級不變。
主權信用評級兩年內或下調
目前標普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定為最高一級AAA級。標普警告,兩年內可能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如果到2013年「美國國會無法達成一致,沒有採取有實質意義舉措」,標普將考慮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調為「低於AAA的級別」,下調主權信用評級的可能性至少為三分之一。
標普在聲明中稱,2003年到2008年之間,美國政府總赤字佔GDP的比例一直都在2%到5%之間波動,但在2009年,美國政府赤字佔GDP的比例超過了11%,明顯高於大多數擁有「AAA」信用評級的主權國家,且到目前為止仍未恢復正常。
標普的悲觀預期是,美國政府赤字在GDP總額中所佔比例將在2013年達9.1%,凈債務在GDP總額中所佔比例將超90%。即使按照最樂觀的預期,該機構也認為2013年的美國財務狀況也將不如其他擁有「AAA」主權信用評級的國家那樣強健。
小資料
標普的信用評級制度
標准普爾公司是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其評級分為長期債券信用等級和短期信用評級。
其中,長期債券信用等級,共設10個等級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和D,其中長期信用等級的AA至CCC級可用「+」和「-」號進行微調。短期債券信用等級,共設6個等級分別為A-1、A-2、A-3、B、C和D。最高評級代表償還債務能力極強。
標普、穆迪和惠譽等評級機構在授予評級的同時,往往還會對這一評級的前景做出說明。前景評級分為三等,依次為正面、穩定和負面,分別意味著評級機構未來可能調升、保持或調降相應的評級。對最高級AAA而言,前景評級只有穩定和負面兩種。
❻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穆迪中國
穆迪於2001年7月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開拓中國業務。穆迪於2003年2月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北京穆迪投資者服務有限公司,由穆迪負責中國金融市場的董事總經理葉敏先生出任主管。
穆迪公司已招聘了大量本地人員,現正在中國申請國內評級執照。穆迪為中國開發了國家級評級,為中國國內的債務資本市場投資者提供有關中國發行人及債務工具信用質量的意見。
穆迪亦提供信用風險資料及管理服務。其他在中國的非評級業務活動包括信用培訓及信用風險管理咨詢、軟體工具及系統開發與服務。
展望未來,穆迪預計中國在結構融資、企業融資及金融機構等穆迪的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內最終會出現強勁增長。此外,穆迪預期其信用分析及信用風險管理專業意見及系統在中國亦需求可觀。
基於市場欣賞穆迪獨到的評級、穆迪專有分析技術的價值,以及穆迪與客戶建立更深厚關系及預期市場發展的能力,穆迪對發展中國業務一直興趣濃厚。
❼ 標普、穆迪和惠譽分別是什麼意思
標普:標准普爾簡稱,由普爾先生於年創立,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穆迪:穆迪(Moody)主要指的是穆迪的投資等級或穆迪的投資服務公司,總部位於紐約的曼哈頓,最初由John Moody在1900年創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曾經是鄧白氏的子公司,2001年鄧白氏公司和穆迪公司兩家公司分拆,分別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
惠譽:惠譽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
(7)穆迪分析中國擴展閱讀:
惠譽中國惠譽評級是與標普、穆迪齊名的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之一。在三大評級公司里,惠譽是最早進入中國的。這三家評級機構各有側重,標普側重於企業評級方面,穆迪側重於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則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如今,惠譽的評級類型主要包括企業、金融機構、結構融資和地方政府、國家主權等方面。惠譽在美國市場上的規模要比其他兩家評級公司小,但在全球市場上,尤其在對新興市場上惠譽的敏感度較高,視野比較國際化。
2000年惠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在2003年6月份,在北京成立了代表處,主要從事資料的搜集、研究、報告、宣傳等工作。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鄔潤揚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飛往全國各地作講座上。他說,惠譽在中國的工作也是剛剛開始,重點是培育這個市場。
中國每天都在進步,但情況還是比較特殊。有一些國內的大型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他們對評級比較了解,但這些企業的數量還很有限。大部分國內的企業沒有太多的評級方面的意識,因為中國本土債券市場不發達,企業的主要資金來自銀行貸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標准普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穆迪投資服務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❽ 以公債理論分析穆迪為什麼降低中國的信用等級,中國的地方債應當如何管理
離岸人民幣短線跳水近70點觸及6.89關口,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刷新三個交易日高位至6.8900。中國國債違約風險上升3個基點,據西太平洋銀行報價,在穆迪將中國主權評級調降一檔至A1後,中國5年期國債違約保險成本創出一周最大漲幅。據數據提供商CMA,這可能是5月17日以來最大漲幅。
財政部回應穆迪下調中國主權評級
對於穆迪下調中國主權評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穆迪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基於「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其關於中國實體經濟債務規模將快速增長、相關改革措施難見成效、將繼續通過刺激政策維持經濟增速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
財政部負責人指出,總體上看,新預演算法實施後,我國逐步依法建立了地方規范的舉債融資機制,債務規模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我國債務的負債率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
❾ 穆迪為什麼降低中國信用評級
2017年5月24日,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中國長城資產的信用評級從Aa3降低至A1,並將我國前景展望從「穩定」調為「負」。這是25年以來,三大評級機構(標准普爾、惠譽國際、穆迪)首次降級我國。
我沒有什麼證據,但是結合我國和世界其他大經濟在2017年的經濟狀況來看,我認為這次降級的原因不會這么簡單。一些專家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這樣突如其來的降級不合常理。
穆迪在2016年對我國的發展前景的預測是持樂觀態度的,半年沒到就變了張臉。難免會讓人覺得,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搗鬼,亦或者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一個猜測,不一定對)。
以上內容引自虎嗅網
❿ 美國moody's analytics是什麼
就是穆迪投資評級機構,就是上次把希臘、義大利等國評級降了一等,險些讓這些國家破產的國際權威機構。
MA是做穆迪Moody's Analytics做的非評級業務。主要做金融產品,和相關資訊的。MA的一個最主要的產品是一個叫RiskAnalyst的系統,是從之前的KMV公司的一個產品發展起來的,很多用戶定製都是以這個為基礎的。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
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2011年8月24日穆迪公司宣布將日本主權債務評級從「Aa2」下調至「Aa3」。
(10)穆迪分析中國擴展閱讀:
穆迪亦提供信用風險資料及管理服務。其它在中國的非評級業務活動包括信用培訓及信用風險管理咨詢、軟體工具及系統開發與服務。
展望未來,穆迪預計中國在結構融資、企業融資及金融機構等穆迪的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內最終會出現強勁增長。此外,穆迪預期其信用分析及信用風險管理專業意見及系統在中國亦需求可觀。
基於市場欣賞穆迪獨到的評級、穆迪專有分析技術的價值,以及穆迪與客戶建立更深厚關系及預期市場發展的能力,穆迪對發展中國業務一直興趣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