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讓沒有p2p點對點成功的案例!所以去中心化只是個理想主義,雖然中心化很脆弱但成本低效率高風險大
去中心化是理想主義不對。雖然目前沒有去中心化的P2P平台,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後去中心化的點對點借貸很大概率會出現的。
中心化有中心化的好處,不能太片面。
2. p2p風險案例分析有哪些
風險與理財是密不可分的,專注於抵押的互貸,樓主可以去了解一下的。
3. p2p怎麼樣,揭曉國外網路p2p發展現狀
P2P是目前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國內尚屬新興產業,不過增長迅速,2015年P2P交易額已破萬億,達到11805.65億,同比增長258.62%,P2P作為一種小額的金融借貸模式目前已經是眾多投資人所接受,相信2016年交易額會創新高。
P2P本來就是由國外引進,所以目前國外的P2P要比國內成熟,2014年底美國LendingClub在紐交所上市,IPO融資達到8.7億美元,從成立到上市才短短7年時間,足以說明P2P在美國的地位。
當然,在歐美等發達經濟體,P2P很常見,在美國個人信用體系透明度高,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較低,在美國,借款人在網站注冊時,只需要提供美國合法公民身份證明、擁有超過520分的個人信用評分記錄並填寫個人情況,系統就會根據這些材料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評級。
其他國外較知名的P2P平台還包括美國的Prosper、LendingClub,英國的Zopa、德國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韓國popfunding,西班牙的Comunitae,冰島的Uppspretta,巴西的Fairplace等。
4. 國外知名的p2p網站有哪些
美國的Lending
Club,Prosper很有名
英國的Zopa是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服務的公司
德國的P2P由Auxmoney和Smava兩家公司壟斷
————上海長久貸為您解答
5. 請教:P2P網貸案例現行政策分析,請高手幫忙,見問題補充。
貸款人死亡,放貸平台尤其是網貸平台多半是做壞賬處理了。損失的話多半是平台用計提的風險金或者利潤補上;
不一定,看還款速度。有些就是快借快還。但多半是從3-10家平台借的吧;
網貸平台現在是沒有黑名單共享機制的,某種程度來說,這些黑名單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對於普通投資人,重要的還是在選平台上面。要從平台背景、老闆情況、團隊情況、風險機制、資產端水平、合規情況等各方面判斷平台整體風險。
6. p2p失敗案例分析,P2p平台自身面臨著哪些風
除了參與者的信用風險,更為重要的是網貸平台自身的風險,其主要集中在以內下三個方面:
信用容風險
由於資金流量規模較小,多數銀行並不給予P2P網貸公司資金託管服務,這便給部分惡意創辦的網貸平台提供了利用管理不嚴的資金託管機構進行欺詐的機會,這也是「淘金貸」和「天使計劃」詐騙案得以發生的原因。
經營風險
由於網貸平台創立初期往往難以盈利,運營成本較高,加之激烈的行業競爭更是延長了「燒錢」的階段,長期難以盈利的平台將不得不面臨關閉的命運。
2011年7月,哈哈貸宣布關閉。在其長達一年半的營業時間里,只取得了30多萬盈利,而相較於每年200多萬的成本投入,這一部分盈利顯然是杯水車薪,資金的捉襟見肘讓哈哈貸終於難以為繼。而類似的情況未來或許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這一初期野蠻生長的行業中。
市場風險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風險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擔保機構擔保責任余額一般不超過擔保機構自身實收資本的5倍,最高不超過10倍。而網貸公司擔保倍數突破10倍警戒線是業內常態,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大面積的違約將拖垮網貸平台。
7. 國外研究p2p網路借貸的文章和主要內容有哪些
如果是p2p公司的話做復線下理財制的就不要考慮了,國家有明令禁止p2p理財公司不得設置線下門店,p2p是屬於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廣告都不允許在線下打。建議還是線上購買比較安全。除了在線上,還要注意選擇平台。去年我剛進p2p理財領域的時候,很多家都是做抵押貸的,那時候選了企額貸還有幾家,後來很多產品開始轉型,但我始終認為就目前的技術手段,做好信用貸並不很容易,至少到市場成熟的時候我再進入,現在還是堅持抵押平台。
8. p2p理財風險案例有哪些
1.借款人的還款風險
2.發生違約時的擔保及兌付交割
3.出借人資金流動性的風險
4.信用風險
5.政策風險
6.不可抗風險
9. 國外對中國p2p暴雷的報道
外國人好,拿中國人說事。他們放大中國威脅論,對中國實行打壓。我們一定要親親,通常反對這一切外國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