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金融危機之前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分別是多少
2008年8月31日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分別是2667.74,10585.08
全球金融危機又稱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2008年金融崩潰,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並引發經濟衰退。
⑵ 2008年股市上證指數跌倒2000點以下是幾月
2008年1月21日跌破5000點 2008年3月13日跌破4000點 2008年6月12日跌破3000點 2008年8月11日跌破2500點 2008年9月16日跌破2000點
⑶ 08年上證指數最低跌到多少點
探底至1664.93。
上證指數來是源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簡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A股和B股)股價的加權平均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3)2006年8月上海指數擴展閱讀:
指數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3、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
4、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日
⑷ 2019年8月30日上證指數收盤數是多少
2886.24點,
可以使用《雪球》APP這個軟體,
非常適合散戶朋友們。
⑸ 2008年8月21號上證指數是多少
開盤2484.29
收盤2431.72
⑹ 哪位大師幫忙分析一下2006年5月到2009年11月的上證指數趨勢變化走勢
無非就是幾個關鍵點位。從05年底998點開始,A股開始了一波大牛市行情,一直延續到07年10月的6124點(這期間還有07年5月30日的530暴跌)。而後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將指數一下子打回了08年底的1664點。08年12月份,政府救市計劃出台,大量增加流動性,於是指數拉升至09年8月4日的3478點。而後中國經濟開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階段,以消費為主要拉動經濟的轉型占據主導,09年下半年消費行業出現了相當好的行情。而由於大盤指標股的休息,大盤指數一直處於震盪階段,一直到2010年出現一波大幅下跌,跌倒2010年7月份的2319點。那之後,大盤小幅出現反彈,而後就進入橫盤調整階段,直到10月8日,由美元指數下跌而帶動的有色煤炭的大幅拉升和大盤指標股的穩定上揚,將大盤帶到了11月11日的3186點,然後出現暴跌,打回到現在2841點。
⑺ 2006-2008年上證指數
2005年股改之後,股市迎來2006-2007大牛市,上證指數最高曾超6000點。在股改基本完成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銀行儲蓄資金出現了向證券市場搬家趨勢。房價與股價互相抬轎,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資產的大牛市。隨後,指數從高峰墜落到3000點以下,進入長期整理階段。
中國資本證券化比例大幅提高。出現權證,並且有了爭議極大的創設。QFII和QDII興起,外匯保證金交易因為虧損者損失太大而被叫停,「港股直通車」也遲遲未能推出。 期貨市場獲得了一定發展,但股指期貨因各種因素至今未能推出。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個人炒金熱出現。
2008年上證指數以年跌幅65.39%成為中國股市歷史之最。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簡稱上證指數、上證綜指、上證綜合、滬綜指或滬指)是中國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上證指數最初是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參考國外股價指標的生成方法編制而成,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並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2015年1月19日,滬指暴跌7.7%,創7年來最大跌幅。A股市值一日蒸發3萬億元。21日大漲百點以上,創5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重上3300點。
⑻ 2006至2015年深證指數最高與最低分別是多少點
以深圳成指為例,2006年到2015年最高點是大牛市2007年10月10日創造的19600.03點,最低點就是2006年元旦放假後的1月4日2873.54。
1、深證綜合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1年4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為100。
2、深證A股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2年10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
3、深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8日為基日,1992年10月6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
4、成份指數類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1995年1月23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0。
5、深證基金指數以2000年6月30日為基日,2000年7月3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0。
2005年4月8日,中國股市誕生了首個跨市場指數滬深300指數。這一指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日點位1000點。
(8)2006年8月上海指數擴展閱讀:
1、指數計算公式是
即日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
指數股中的B股用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將港幣換算人民幣,用於計算深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深證B股指數和成份B股指數仍採用港幣計算。
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市價(無成交者取昨收市價)計算開市指數,然後用連鎖方式計算即時指數,直至收市。
2、每日連鎖計算公式:
今日即時指數=上日收市指數×(今日即時指數股總市值/經調整上日指數股收市總市值)
指數股總市值=指數股A股總市值+指數股B股總市值。
指數股A股總市值=Σ(指數股A股股價×指數股A股之股份數)。
指數股B股總市值=Σ(指數股B股股價×指數股B股之股份數)×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
基金指數的計算方法與成份股指數計算方法相同,以在深交所直接上市新基金單位數(即可流通基金單位數)為權數。
⑼ 上證綜合指數從06年8月的1600點左右上升至6000點以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要詳細點的。越詳細越好!
·全球流動性過剩
從大環境來說,全球的錢都太多了,美聯儲保持了兩年多的低利率的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放出了很多的錢,這個錢的效應顯現,全球的錢都非常多,比如對沖基金的發展,包括黃金價格沖高,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
·股權分置改革的大功告成
一年多來股權分置改革的成功,掃除了證券市場最大的制度性障礙,提振了市場信心,從而推動股市邁入比較良性的上升通道。
·企業盈利和流動性的驅動
在經濟依靠投資拉動和出口拉動的背景下,石化、電力、鋼鐵、有色、煤炭、港口、銀行等行業的利潤持續快速增長。在這樣的經濟特徵下,上游占據了利潤的絕大部分。在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述周期性行業撐起了整個市場利潤增長的半壁以上江山。
·股票價值的制度性重估引領股市上漲
只要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權激勵的方案,股價就開始上漲,有的甚至是大漲。根本原因就在於上市公司價值的制度性重估,投資者的心裡對此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