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範文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範文 總論 1.1項目背景 1.1.1項目名稱 象山縣城東市場建設項目。 1.1.2承辦單位概況 本項目由城東市場開發有限公司承辦。公司成立於2007年5月,注冊資金2000萬,公司性質為國有獨資企業,主要負責城東市場的建設管理運行。經營范圍為城東市場的開發建設、房屋租賃、攤位租賃。 1.1.3報告編制依據 (1)《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 (2)《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 (3)《象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 (4)《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5)《象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 (6)《關於印發寧波市菜市場建設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 (7)相關設計規范標准等 1.1.4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 公益設施是城市功能的重要體現。一個城市公益設施的數量和水平反映了這個城市經濟文化水平,也體現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口密度大,菜市場作為一種公益設施,在廣大人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菜市場的建設水平直接關繫到廣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質量。 2007年寧波市菜籃子工作目標要求《寧波市商貿流通服務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寧波市菜籃子工程「十一五」發展規劃》為指導,以菜籃子「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可持續發展」為主線,以保障「兩葷兩素」供應安全為主體,以「菜籃子放心工程」為核心,通過全面構建七大體系,實現七大提升,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公眾監督「三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努力實現全市菜籃子商品供應率達到100%,質量安全達到95%以上,打造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充分體現寧波現代化港口城市菜籃子工程的特色和發展水平。特別提出加強社區菜籃子便民店建設的規范性指導,改善居民新區的購物環境。 縣政府對菜市場的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關於表彰2005年度寧波市商貿流通服務業先進集體的通報》中寧波市人民政府授予象山縣人民政府菜市場改造特別獎。象山縣貿糧局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落實了90餘萬元菜籃子工程建設資金,用於菜籃子基地、屠宰場、菜市場等業態的建設。 象山縣城區總人口12萬,面積10平方公里,現主要有汪家河、蓬萊兩個菜市場,主要覆蓋區域為城北和城南。市場大都存在空間狹小、檔次低、設施老化、道路窄、交通擁擠等問題。面對城市步伐的加快,消費市場進一步加大,按照《關於印發寧波市菜市場建設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中菜市場以居住區、居住小區為基本單元,一般以1-3 萬人口,每千人250平方米建築面積配置,菜市場服務半徑500-1000米的標准,象山縣縣城現有的菜市場規模不能滿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城東區域的菜市場配套問題尤為突出。為了提高菜市場建設水平,加快傳統菜市場向現代流通業態升級,提升城市形象,促進長效管理,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城東市場的建設顯得尤為迫切。城東市場將作為服務人民群眾、讓市民百姓方便購買、放心消費的主要載體。 1.2項目概況 1.2.1擬建地點 本項目位於象山丹城丹峰路、興盛路交叉路口。東臨東大河,北臨丹峰路,西臨興盛路,南為河道。 1.2.2建設規模與建設內容 建設規模:項目總佔地面積21470平方米,建築面積4344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9112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4335平方米。 建設內容:建築物地上主體三層,局部四層,地下一層。一至二層布置為菜場;三層布置為超市;四層為綜合管理用房;地下一層為6級人防兼機動車庫,地下夾層為6級人防兼非機動車庫。地面臨路建「L」型廣場,廣場上布置機動車、非機動車車位。 1.2.3主要建設條件 本項目為象山縣城東市場建設工程,地處象山縣城區,周邊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條件較好。 1.2.4項目建設進度 本項目計劃於2007年10月開始,2008年12月完成,預計建設工期15個月。 1.2.5項目投資和籌資方案 本項目總投資為15656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4980萬元,籌資方案為銀行貸款。 1.2.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表1-1 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序號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1 項目佔地面積 ㎡ 21470 2 建築面積 ㎡ 43447 3 建築密度 % 43.4 4 容積率 1.36 5 綠地率 % 16.7 6 總機動車位 輛 241 7 地面自行車位 輛 850 8 投資估算 萬元 15656 9 年均營業收入 萬元 3100 10 年均利潤總額 萬元 1470 11 年均凈利潤 萬元 1102 12 投資凈利潤率 萬元 7.4% 13 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後) % 10.31 14 投資回收期(稅後) % 9.55 15 借款償還期 年 13(含兩年建設期) 1.3結論與建議 更多請看 www.lwfree.cn/Article/baogao/200904/1125.html
B. 如何寫可行性分析報告
1、企業產品/服務現狀綜述。對於企業目前的市場佔有率、銷售額、產品組合、產品生命周期等情況進行分析描述,從而找出企業的弱點和有發展機會的點。 2、新產品/服務描述。根據新產品開發前階段的產品構思、產品概念形成等對將要開發的新產品/服務進行描述。主要描述新產品/服務的創新要點、形式、相關因素的描述。 3、市場分析。市場分析的主要內容有:人口基數、技術滿足消費者的情況、消費者對該種產品/服務的了解程度、產品服務的可獲得性、潛在消費者中購買擬投產產品/服務的意向、根據競爭者以前的業績估計市場容量及產品/服務進入市場的運作情況、根據互補產品的銷售情況預測未來銷售情況、對競爭對手及產品定位的詳細分析等。市場分析的核心在於掌握將要推出的新產品/服務的市場容量及目前市場上的競爭狀況,從而確定目前的市場情況對於新產品/服務的推出是否有積極作用,即新產品/服務在市場上是否具有推出的可行性。 4、技術分析。該部分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新技術與原技術的相容性分析情況和狹義上的技術可行性分析情況。狹義上的技術可行性分析內容又包含:研究新產品/服務開發的各種技術問題是否可行和研究新產品/服務開發中是否能夠保證質量。技術分析的核心在於新技術與原技術匹配程度如何,技術上是否可以實現新產品/服務的正常推出。 5、經濟分析。經濟分析包含商業價值預測和財務分析兩部分。商業價值預測在於對新產品/服務的未來銷售情況及利潤空間進行理性預測;財務分析在於對新產品/服務的各項投入進行合理評估及財務預算。經濟分析的核心就在於從財務角度理性的分析該新產品/服務的經濟可行性,即它的推出是否能夠為企業帶來足夠的凈利潤及確定未來的經濟發展空間。 6、負面效果評價。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哲學告訴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對於新產品/服務的開發也是如此,一項新事物的出現必然要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從企業角度來看,或者是對原有組織架構的影響、或是對原有資源技術的影響、或是對原有市場渠道的影響等。
C. 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報告模板
項目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要部分,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並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
一、項目概況
(一)名稱
(二)承辦單位介紹
(三)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擔單位介紹
(四)主管部門介紹
(五)項目建設內容、規模、目標
(六)建設地點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政策保障、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和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主要包括:
(一)產品市場前景
(二)原料供應問題
(三)政策保障問題
(四)資金保障問題
(五)組織保障問題
(六)技術保障問題
(七)人力保障問題
(八)風險控制問題
(九)財務和經濟效益結論
(十)社會效益結論
(十一)綜合評價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部分中,可將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並提出解決的建議。 項目建設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發起的背景、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理由及項目開展的支撐性條件等等。
一、項目建設背景
(一)中國奢侈品行業迅速發展
(二)項目發起人發起緣由
(三)翡翠市場需求強勁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一)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二)優化本地區產業結構
(三)帶動本地區居民就業
(四)……
三、項目建設可行性
(一)經濟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術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組織和人力資源可行性 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於,任何一個項目,其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甚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在對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以後才能決定。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到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詳細研究當前市場現狀,以此作為後期決策的依據。
一、項目產品市場調查
(一)國際市場調查
(二)國內市場調查
(三)價格調查
(四)上游原料市場調查
(五)下游消費市場調查
(六)市場競爭調查
二、產品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調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延續,是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的結論,對本未來市場需求量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制訂產品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一)產品國際市場預測
(二)產品國內市場預測
(三)產品價格預測
(四)產品上游原料市場預測
(五)產品下游消費市場預測
(六)加工項目發展前景綜述 項目產品規劃方案
一、產能規劃方案
二、工藝規劃方案
(一)工藝設備選型
(二)工藝說明
(三)工藝流程
三、項目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一)營銷戰略規劃
(二)營銷模式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格的銷售模式,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營銷模式進行研究。
1、投資者分成
2、企業自銷
3、國家部分收購
4、經銷人代銷及代銷人情況分析
(三)促銷策略
…… 項目建設地與項目土建總規
一、項目建設地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情況
(三)資源情況
(四)經濟情況
(五)人口情況
二、項目土建總規
(一)項目廠址及廠房建設
1、廠址
2、內容
3、造價
(二)土建規劃總平面布置圖
(三)場內外運輸
1、場外運輸量及運輸方式
2、場內運輸量及運輸方式
3、場內運輸設施及設備
(四)項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項目佔地
2、工程內容
(五)項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價
(六)項目其他輔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電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項目環保、節能勞動安全方案
在項目建設中,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規、法律,對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對影響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並對其進行評價,推薦技術可行、經濟,且布局合理,對環境的有害影響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制度,同時,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要有專門論述。
一、項目環境保護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保護措施
(三)保護評價
二、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標准
(二)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項目節能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分析
四、項目消防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項目消防措施
(三)火災報警系統
(四)滅火系統
(五)消防知識教育
四、項目勞動安全衛生方案
(一)設計依據
(二)保護措施 項目組織計劃和人員安排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組成和工藝流程,研究提出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勞動定員總數及勞動力來源及相應的人員培訓計劃。
一、項目組織計劃
(一)組織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項目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一)勞動定員
(二)年總工資和職工年平均工資估算
(三)人員培訓及費用估算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時期的進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項目實施時期亦可稱為投資時間,是指從正式確定建設項目到項目達到正常生產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包括項目實施准備,資金籌集安排,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施工准備,施工和生產准備,試運轉直到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階段。這些階段的各項投資活動和各個工作環節,有些是相互影響的,前後緊密銜接的,也有些是同時開展,相互交叉進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將項目實施時期各個階段的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統一規劃,綜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實可行的安排。
一、項目實施的各階段
(一)建立項目實施管理機構
(二)資金籌集安排
(三)技術獲得與轉讓
(四)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
(五)施工准備
(六)施工和生產准備
(七)竣工驗收
二、項目實施進度表
三、項目實施費用
(一)建設單位管理費
(二)生產籌備費
(三)生產職工培訓費
(四)辦公和生活傢具購置費
(五)其他應支出的費用
源
(六)項目籌資方案
四、項目投資使用計劃
(一)投資使用計劃
(二)借款償還計劃
五、項目財務評價說明&財務測算假定
(一)計算依據及相關說明
(二)項目測算基本設定
六、項目總成本費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資及福利費用
(三)折舊及攤銷
(四)工資及福利費用
(五)修理費
(六)財務費用
(七)其他費用
(八)財務費用
(九)總成本費用
七、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
(一)銷售收入
(二)銷售稅金及附加
(三)增值稅
(四)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
八、損益及利潤分配估算
九、現金流估算
(一)項目投資現金流估算 (二)項目資本金現金流估算 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在對建設項目進行評價時,所採用的數據多數來自預測和估算。由於資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將來的實際情況可能與此有出入,這對項目投資決策會帶來風險。為避免或盡可能減少風險,就要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以確定項目的可靠性,這就是不確定性分析。
根據分析內容和側重面不同,不確定性分析可分為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進行的盈虧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視項目情況而定。
(一)盈虧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項目財務效益、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建設項目的技術路線確定以後,必須對不同的方案進行財務、經濟效益評價,判斷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並比選出優秀方案。本部分的評價結論是建議方案取捨的主要依據之一,也是對建設項目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財務、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的主要內容做一概要說明
一、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是考察項目建成後的獲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及外匯平衡能力的財務狀況,以判斷建設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財務評價多用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為主的辦法進行。並用財務評價指標分別和相應的基準參數——財務基準收益率、行業平均投資回收期、平均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相比較,以判斷項目在財務上是否可行。
(一)財務凈現值
財務凈現值是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財務凈現金流量,按照一個設定的標准折現率(基準收益率)折算到建設期初(項目計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現值之和。財務凈現值是考察項目在其計算期內盈利能力的主要動態評價指標。
如果項目財務凈現值等於或大於零,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達到或超過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項目財務上可行。
(二)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指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財務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等於零時的折現率,也就是使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反映項目實際收益率的一個動態指標,該指標越大越好。
一般情況下,財務內部收益率大於等於基準收益率時,項目可行。
(三)投資回收期Pt
投資回收期按照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可以分為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投資回收期。以動態回收期為例:
(l)計算公式
動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項目的現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計算:
Pt=(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出現正值的年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凈現金流量的現值
(2)評價准則
1)Pt≤Pc(基準投資回收期)時,說明項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時間內收回投資,是可行的;
2)Pt>Pc時,則項目(或方案)不可行,應予拒絕。
(四)項目投資收益率ROI
項目投資收益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後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營運期內年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與項目總投資(TI)的比率。總投資收益率高於同行業的收益率參考值,表明用總投資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滿足要求。
ROI≥部門(行業)平均投資利潤率(或基準投資利潤率)時,項目在財務上可考慮接受。
(五)項目投資利稅率
項目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或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及附加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年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投資利稅率≥部門(行業)平均投資利稅率(或基準投資利稅率)時,項目在財務上可考慮接受。
(六)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ROE)
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後正常年份的年凈利潤或運營期內平均凈利潤(NP)與項目資本金(EC)的比率。
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高於同行業的凈利潤率參考值,表明用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滿足要求。
(七)項目測算核心指標匯總表
二、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部分,是決策部門考慮項目取捨的重要依據。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採用費用與效益分析的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參數,計算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評價項目在經濟上的合理性。國民經濟評價採用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和外匯效果分析,以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也可計算經濟凈現值(ENPV)指標,涉及產品出口創匯或替代進口節匯的項目,要計算經濟外匯凈現值(ENPV),經濟換匯成本或經濟節匯成本。
三、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對以上各項指標進行計算和分析以外,還應對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進行分析,也就是對不能定量的效益影響進行定性描述。 項目風險分析及風險防控
一、建設風險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風險及防控措施
三、市場風險及防控措施
四、籌資風險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關風險及防控措施 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面各節的研究分析結果,對項目在技術上、經濟上進行全面的評價,對建設方案進行總結,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有:
1、對推薦的擬建方案建設條件、產品方案、工藝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影響的結論性意見
2、對主要的對比方案進行說明
3、對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議
4、對應修改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提出修改意見
5、對不可行的項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意見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爭議問題的結論
二、附件
凡屬於項目可行性研究范圍,但在研究報告以外單獨成冊的文件,均需列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件,所列附件應註明名稱、日期、編號。
1、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報告)
2、項目立項批文
3、廠址選擇報告書
4、資源勘探報告
5、貸款意向書
6、環境影響報告
7、需單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單項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8、需要的市場預測報告
9、引進技術項目的考察報告
10、引進外資的名類協議文件
11、其他主要對比方案說明
12、其他
三、附圖
1、 廠址地形或位置圖(設有等高線)
2、 總平面布置方案圖(設有標高)
3、 工藝流程圖
4、 主要車間布置方案簡圖
5、 其它
D. 注塑機伺服節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報告
在注塑機械的伺服系統節能改造當中,通常對普通電機+定量泵系統更換成伺服電機+齒輪泵(螺桿泵)進行改造。
節能原理:注塑工藝過程一般為鎖模、射膠、溶膠、保壓、冷卻、開模等幾個階段,各個階段需要不同的壓力和流量。傳統的油泵馬達按最高壓力和設備需求確定功率,以恆定的轉速提供恆定的流量,多餘的液壓油通過溢流閥迴流,這樣,很多能量就這樣浪費掉了。
伺服在鎖模、保壓、冷卻等階段能輸出最大壓力但保持速度接近零速,因而功率消耗最小。在需要低速射膠的場合下,例如社交速度是最高速度的30%,大約可以節約70%的能量。能之原伺服電機為高效率稀土永磁同步電機,傳統油泵電機為三相非同步電機。因三相非同步電機效率和功率因素低,在注塑機的平均工況下,伺服電機比傳統油泵電機效率高10%。
傳統注塑機由於 高壓節流的存在,油溫迅速上升,會導致油體變稀、管路軟化、漏油等問題,所以必須對液壓油進行強行冷卻,這也需要有相當大的功率消耗。使用伺服後,絕大多數工況下,液壓油的自然冷卻已經足夠。
產品特點:
高節能:上萬倍調速比使注塑機節能高達80%,與變數泵相比較節能最低50%
1.節省了傳統技術高壓節流浪費的能量;
2.電機效率的全面提高;
3.節省了液壓冷卻系統的消耗
高響應:高轉速帶來高效率和高響應,使得注塑機效率最高提升25% 。強爆發力,1500轉加速時間只需要15毫秒。
節能效果
1、節省能耗:與定量泵相比伺服電機節能50%-80%,個案高達91.7%;與變數泵相比伺服電機節能最低承諾25%。
2、增加單位時間的產品合格數量10%以上;
3、降低原料8%以上。
東莞萊普樂是專業做注塑機節能改造的,可以具體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