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機產業鏈的巨頭之戰,三星華為,蘋果高通都在拼啥
你知道蘋果的賣點是什麼嗎?明顯你還沒有搞清楚。 他的賣點是創新和成熟的app產業鏈 如果蘋果只是比像素這類硬體參數,那目前國產機都在做啦。 三星在外觀和像素方面都可以做的與蘋果一樣甚至更好,但無法做得比蘋果好,是因為蘋果APP產業鏈的成熟 APP產業鏈安全性是非常好好的,蘋果app store會隨時下架所發現會損害用戶利益的第三方軟體(包括騰訊和360都被下架過) 你會發現很多國產手機測評說跑分啊、像素啊、晶元啊會接近或超過蘋果,但你沒見過有說app比蘋果app store做得更好的,安卓都不敢說。 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手機是要來做什麼的。 與蘋果ios相比,系統就安卓的吧,如果追求音樂,買索尼,追求外觀,買三星,或摩托羅拉、htc都差不多。 國產的可以考慮華為、中興、魅族 不建議買小米,其質量和使用不好
㈡ 三星的「商業帝國:到底有多強大
三星集團無論是在韓國,還是在全球,都是舉足輕重的大財團。在普通人的眼裡,主要是從三星手機是全球唯一一家零部件能夠自給自足的廠商開始了解三星。但是韓國三星涉及的業務領域非常廣泛,有電子、金融、機構、化學等。三星旗下有80多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
在我們看來,三星的崛起主要是成立時間比較早,並且長期在技術方面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去年三星研發經費占據全世界第一。同時,還有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持有關,因為三星企業的好壞,關乎到韓國經濟的興衰。當然,三星能夠做到全球唯一一家零部件自給自足,這主要是它很早就成為了歐美手機的加工廠,正是有了大量的訂單落到三星,三星才能在晶元的研發、生產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㈢ 華為的晶元讓三星來搞:到底是產業鏈布局,還是丟
很正常,自己沒有工廠來生產,蘋果的也是找廠商代工 三星給蘋果手機的處理器也代工好幾代
蘋果也丟人嗎?廠商都是從節省成本方面考慮的 建個廠自己生產 成本多高呢 尤其初期 良品率肯定低,三星自己建廠 不光生產自家的手機處理器 還給高通代工呢
㈣ 三星為什麼生產什麼品類的東西都能做到行業龍頭
自功能機伊始。三星手機就搶佔先機,國內大多手機廠商還在貼牌時。前者已經隱約有了對抗洛基亞的資本。周遭朋友用過都說好,特別是厚重的手感,通信質量不掉線,口碑就這樣傳下來了。在那個神一樣的年代,有多少手機廠商不是望其項背。而三星利用外資身份,各種資源整合,開始進軍下一代開發。而我們的廠商們還在天天廣告叫得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真正讓三星雄霸業界是3G時代,把握住了洛基亞偏離產品風向軌跡和摩托羅拉沉淪。有技術加持,一舉奠定了自己龍頭老大的地位。不管是代工蘋果晶元,還是支持谷歌軟體開放平台,都有話語權。如果沒有強硬的技術支持。誰會買他賬?有技術,有全產品線,三星一時風行無倆。
㈤ 三星有什麼產業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由李秉喆創辦。三星集團是家族企業,李氏家族世襲,旗下各個三星產業均為家族產業,並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員管理,集團領導人已傳至李氏第三代,李健熙為現任集團會長,其子李在鎔任三星電子副會長。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間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較2008年又有了2位的進步。在2011年的全球企業市值中為1500億美元。
2016年11月4日晚間消息,三星電子美國公司宣布,將主動召回280萬台特定型號的頂部開蓋洗衣機。[4]2018年二季度三星在印度的手機發貨量為800萬部,市場份額為23%,排名第二,僅次於小米。
三星是韓國的知名公司之一,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三星集團的簡稱,該集團包括44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成長為「世界最受尊敬企業」企業之一的三星在全世界68個國家擁有429個據點23萬員工,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鮮南半島的魚干、蔬菜和水果。
㈥ 三星旗下有哪些產業
首先是三星集團:
經營領域:
電子、半導體、建築工程、造船、金融業、保險、生物制葯、化工產業、醫療、航空零件、軍火製造、服裝、酒店、汽車等等。
三星集團旗下直屬子公司:
三星電子、三星顯示、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海上保險、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重工和三星生命等等多達85家直屬子公司(註:不包含子公司的子公司)
其中有15個子公司已上市;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為世界500強公司!
接下來華為集團:
經營范圍:程式控制交換機、傳輸設備、數據通信設備、寬頻多媒體設備、電源、無線通信設備、微電子產品、軟體、系統集成工程、計算機及配套設備、終端設備及相關通信信息產品、數據中心機房基礎設施及配套產品,光伏,海底光纜,半導體,物聯網大數據,雲平台數據中心,機器加工等等,覆蓋航天領域,汽車領域,監控安防領域,新能源領域,全世界通訊領域,5G領域通訊新領域(包括船舶,車載通訊系統等幾乎全覆蓋),各國政府內部網路構建,超級計算機領域等等涉足也十分廣闊,截至2016年底,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這個服務人口數量是三星遠不能比的,這不是手機服務而是通訊等)
華為全資100%控股子公司,不包括華為投資參股企業(非100%持股的企業),華為系的旗艦公司(總公司)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前華為總公司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其中,華為機器有限公司負責華為的所有工廠生產業務,霸氣!
㈦ 三星工廠的外移,對國內產業鏈的影響有哪些
對三星系的工廠有影響,三星退出還有很多其他廠進入,不過是換個供應鏈,投資都已經收回了
㈧ 三星是怎樣處理與蘋果的合作,競爭的關系 案例分析
三星和蘋果相互合作又互為競爭的微妙關系,也堪稱人類歷史奇葩的,事實上,我們真得很難在快消領域找到這么具有話題性的「絕代雙驕」。
2014年之前,業界都會認為三星、蘋果會一直把這種見鬼的關系維持下去,聯手統治智能手機產業500年,但讓人想不到的是,三星流年不利,兵敗如山倒,正在蘋果CEO樂呵呵地宣布自己喜歡男人的時候,李健熙老爺子卻只能住在醫院里;正在iPhone6一機難求之時,Galaxy卻遭遇嘲諷「一直在模仿,從來沒超越」,至於說,30%的Galaxy用戶倒戈iPhone也就是只是順便的事兒了。
三星的衰敗更理性的描述來自於冰冷的財報數字,其最新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利潤僅為4.22萬億韓元,同比大減48.8%;而三大業務群中,下滑最慘的當屬移動業務,收入只23.52萬億韓元,同比下滑15%,更讓人揪心的是,三星本年度始終處在下滑的節奏中,第一、第二季度在手機終端方面均沒有任何亮點,甚至丟掉了中國第一手機賣家的寶座。總之,三星於2014年不僅輸給了蘋果,也讓國內手機廠商聯手給了一悶棍。
終端業務上慘敗連連,讓人心酸,但遠非三星品牌的末日,充其量也就是個「盛世小危機」。相比於諾基亞、摩托羅拉或者黑莓,三星有著恐怖的全產業鏈優勢。事實上,筆者一直認為,智能終端之於三星有點「玩票」性質,他們的晶元、電池、顯示器業務才是其真正的萬世不拔之基,也足以支撐其渡過任何的難關,再不濟也是一個土豪版的「富士康」,好好替人代工。
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Mi_uaqsBuiMFKU-s2MsXYwkdA7LYpEt3Vc_NS3oGgC7mp6Yn2y9lOjaYC
㈨ 三星的產業鏈為什麼那麼廣
你所羅列的產品只是三星旗下的三星電子所擁有的產品,不知道你是要想知道三星電子還是三星集團,如果是三星集團的話除三星電子以外三星的機械,生物科學,航空,金融,工程等等都有比較強的涉獵,三星集團旗下有三家世界五百強的公司。除了你所說的這些產品以外三星的白電都是很有競爭力的產品,單論它的實力的話,可以這么來比較,我們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三星這個公司是第三十幾的經濟體,排在阿根廷前面!三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而且得到了韓國國內的扶持,三星通過兩次歷史的改革取得了長足進步,一次是在重工和化工領域,一次是家電領域,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它已經與英特爾只有幾步之差排行世界第二了,我們這常有人說三星是一家靠抄襲的公司,事實上三星的成功遠非這些人所能想像。無論是航空還是工程包括現在最火熱的三星電子和半導體三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三星產業鏈的廣闊也是可以想像的,這是數十年來的積累和合理的產業布局共同構建的。三星各個部門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反哺,所以現在如果說要擊敗三星集團,可以說相當於你要在整個經濟領域擊敗一個排名靠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