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玉米澱粉的用途是什麼 6個營養分析簡單介紹
玉米澱粉 又稱玉蜀黍澱粉。俗名六穀粉。白色微帶淡黃色的粉末。 將玉米用0.3%亞硫酸浸漬後,通過破碎、過篩、沉澱、乾燥、磨細等工序而製成。 普通產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質等。吸濕性強,最高能達30%以上。清理設備有振動篩、比重去石機、永磁滾筒和洗麥機等。
產品用途
澱粉糖
澱粉糖(含葡萄糖漿、麥芽糖漿、含42%果糖的果葡糖漿和含55%果糖的高果糖漿,以及醫用結晶葡萄糖等)是澱粉深加工產量最大的一類產品。主要是食品添加,也是工業的原料,作為下游產品的一個原料,比如葡萄糖、麥芽糖、高果糖漿,這些都是用於食品的,還有澱粉糖可以做稱山梨醇,還可以做成氨基酸,這也是下游產品的上游的原料,這方面的需求也是相當大的。和蔗糖相比,澱粉糖無論從保健還是實用性還是成本,它還是有很大的競爭力的,這個空間仍然很大。
澱粉糖受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是一個重要的營養素。此外他們所具有對人體有益的生理功能是蔗糖所不及的。葡萄糖、麥牙糖、果糖都可以加氫處理,分別得到山梨醇、麥牙糖醇和甘露糖醇,它們統稱多元糖醇。純果糖和多元糖醇都具有甜味劑的特性,並都已工業化生產。純果糖和多元糖醇在人體中的代謝途徑與胰島素無關,因此可以用作糖尿病人的專用甜味劑。由於他們不為口腔微生物所利用,因此也不會引起牙齒齲變,所以很適用於兒童食品、無糖口香糖和無糖糖果,又由於他們的能量值都較低,因此可用於生產低能量食品,預防肥胖症。功能性甜味劑,已工業化生產,不但具有上述優點,並且由於不為人體消化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活化腸道內對人體有益的雙岐桿菌,促其生長繁殖以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繁殖,由此保護了人體健康。
多元糖醇都有其特有的用途,如山梨醇較好的保溫性;甘露醇的降壓、利尿特性;海藻糖能提高生物抗逆耐受力的特性;這些特性加上價格上的優勢使其在分子生物學、醫學、食品工業、化妝品工業、農業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另外經微生物作用製得的微生物多糖,也有很大的用途,如黃原膠由於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抗鹽、耐酸鹼、耐高溫等特性,被大量用於石油鑽井、醫葯和食品。微生物多糖環糊精具有吸附或包埋各種有機化合物的特性,能保持食品的天然色素,控制水產品的腥味,作為香精的載體延長留香時間,保證葯品使其穩定不易分解等等,也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其他微生物多糖,還有普魯蘭等都是有前途的產品。
中國澱粉糖的生產品種主要還是以麥芽糖漿、高麥芽糖漿和葡萄糖為主,這類品種占澱粉糖比重的80%以上。
按照物理狀態來分,澱粉糖分為固態和液態。2006年固體澱粉糖產量245萬噸,其中葡萄糖140萬噸,麥芽糖精45萬噸,液體澱粉糖315萬噸,其中麥芽糖漿260萬噸,果葡糖漿40萬噸。從整個發展形勢來看,固體澱粉糖的發展要高於液體澱粉糖的發展。
2001年至2005年澱粉糖的價格波動不大,澱粉糖價格以結晶葡萄糖為計算標准,價格基本在2100-2300元/噸左右,2005年下半年,隨著玉米原料的增長,澱粉糖價格略有上漲,目前的價格2700-3000元/噸之間波動。
氨基酸
味精(谷氨酸鈉)賴氨酸 檸檬酸
賴氨酸是動物體內不能合成必需從外界攝取的必需氨基酸,它被稱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由於它的缺乏將影響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因此隨著飼料業、飼養業的發展,賴氨酸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我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賴氨酸生產國,在2003/2004年的時候,中國還是大量從國外進口賴氨酸,之後中國變成了出口國,僅大成集團一個企業賴氨酸的生產量現在已經達到了35萬噸了,世界賴氨酸的總量70萬噸,中國的賴氨酸的出口也是給中國的賴氨酸產業也帶來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味精(谷氨酸鈉)是鮮味劑廣泛地應用在飲食業及烹飪調味。亞洲人對味精情有獨鍾,有的國家人均年消費已達1公斤多。中國是味精生產大國,產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年消費只0.5公斤,但也不是最低的數字。
以澱粉為原料生產的氨基酸還有異亮氨酸、精氨酸、結氨酸等。近年來氨基酸的世界需求量增長迅速。用玉米或澱粉生產的有機酸有檸檬酸、乳酸、蘋果酸、衣康酸、草酸等。其中檸檬酸產量較大,檸檬酸在食品工業、醫葯業、洗滌業、紡織工業、化妝品業上都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檸檬酸在非食品工業上應用日益擴大,因此世界的消費量近20年以5%的速度遞增。中國檸檬酸產量排世界的第一或第二位,但出口貿易量占第一位,年出口在20萬噸左右。過去中國檸檬酸生產主要用薯干作為原料,近年由於玉米原料收率高,不少工廠已改用玉米原料,從行業看有向改用玉米原料的趨勢。乳酸主要用於食品工業,約占乳酸總量的50%。目前世界需求量13-15萬噸,仍以5-8%的速度增長,不少國家開發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乳酸有較大增長的潛在市場。其他有機酸總的也都是發展趨勢。
變性澱粉
變性澱粉是利用物理、化學和酶等手段改變天然澱粉的性質,使其符合各行各業應用的需要。變性澱粉的使用量和范圍非常廣,中國已經生產出了預糊化澱粉、酸化澱粉、氧化澱粉、醚化澱粉、酯化澱粉、交聯澱粉、接枝澱粉等應用到紡織、造紙、食品、石油、醫用、建築、農業飼料、日用化工等行業共70多個品種。其中以造紙行業的應用量為最大,約占總量50-60%,主要用作濕部添加劑、層間或表面噴霧劑、表面施膠劑和塗布粘合劑。它們顯著提高紙張的各種物理強度,提高質量和檔次,降低木漿配比,提高細小纖維、填料的留著率,提高成品紙的灰分、白度和不透明度,減少濕部斷頭,減輕三廢排放,並改善印刷性能。
變性澱粉在食品工業的應用可以使加工食品在高溫、高剪切力和低PH條件下保持較高的粘度穩定性,保持其增稠能力,也可以使加工後的食品在室溫或低溫保藏過程中避免水質分離,由於通過變性提高了澱粉糊的透明度,因此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觀,提高其光澤度。所以在生產方便食品、肉製品、調味料、酸奶、湯料、糖果、果凍、冷凍食品、豆沙餡、鬆脆點心、休閑食品等都可以添加變性澱粉,以提高產品質量。
變性澱粉在紡織工業用量較大,主要用在絲紗上漿、印花糊料,在石油工業變性澱粉主要是用於石油鑽井液、壓裂液和油氣生產的多種場合。總之變性澱粉的應用范圍廣,專用性強,品種多,是一個市場潛力大,不斷發展中的產品。
到2003年,中國變性澱粉產量在45萬噸,2005年60萬噸,2006年70萬噸,2007年預計超過90萬噸。
醫葯
就醫葯工業而言,澱粉是抗生素工業最重要的原料,因為幾乎所有抗生素都採用澱粉發酵法生產,如銷量極大的青黴素、頭孢菌素、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鏈黴素與各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無一不是用澱粉為底物經工業微生物發酵、提取而成。另外,澱粉的另一重要用途是作為葯物賦型劑,早期各國葯廠生產的片劑絕大多數使用玉米澱粉為填充劑及粘合劑。
食品加工
澱粉作為原料可以直接用於粉絲、粉條、肉製品、冰激凌等方面,需求穩定。
啤酒
啤酒糖漿的應用今後將會有較大發展。2002年中國啤酒產量是2380萬噸,2004年達2900萬噸,已達世界第一位(美國2003年是2320多萬噸)。啤酒糖漿,可直接加到麥芽汁里,簡化了生產工藝,同時可以提高發酵液的糖度,如從11%提高到16%,可提高20%多的生產能力,這就為旺季增產創造了條件, 2007年中國啤酒產量預計突破7000萬噸,全行業對澱粉的需求增加到接近70萬噸,預計08年還要增加20萬噸的用量。
造紙
由於木薯價格高昂加之泰國限制木薯出口,造紙行業使用玉米澱粉的比例得以提高。
折疊其他用途
玉米澱粉與水或牛奶混合後有獨特的外觀和質感,常用來摻在白糖粉作為抗粘結劑。
玉米澱粉常用作布丁等食品的凝固劑。市面一般的現成布丁預拌材料(pudding mixes)都含有玉米澱粉。利用雙層蒸鍋(double boiler),以牛奶、砂糖、玉米粉和增香劑等配料就可輕易製作出簡單的玉米粉布丁。
玉米澱粉也在中國菜和法國菜里用作增稠劑。中國菜里的"勾芡"(又稱芡汁),一般就是用玉米澱粉加上水製成的。
玉米澱粉在製造環保製品中也有多種用途。例如,2004年日本的先鋒公司發表了一種用玉米澱粉製成的藍光光碟,可自然降解。
『貳』 玉米澱粉行業產能過剩風險
有一定的風險,沒有規模經營、不能控制能耗風險更大。但玉米澱粉可轉化,比如:果糖、糊精、味精等。
『叄』 2011玉米澱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
1、全球大米澱粉市場情況
玉米澱粉的主要供應國家為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時也是玉米的生產大國。2003年全球玉米澱粉的產量為3940萬噸,占總產量的80.24%,2005年全球玉米澱粉產量為5400萬噸.2006年預計增長幅度會加大.其中變性澱粉及澱粉糖的大量投產及擴產是主要原因。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斷深、廣延伸加速了玉米澱粉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外玉米澱粉深加工產品主要是澱粉糖、發酵酒精、紙製品和工業用品。
2、國內玉米澱粉市場情況
1990年以後我國澱粉加工業迅速崛起,至1996年澱粉產量己高於日本,年產量達到264 萬噸,到1999年我國澱粉年產量達到420萬噸,僅次於美國(美國年產量約1800萬噸、歐盟為4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近幾年,我國澱粉市場發展迅速,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澱粉量大約 1050萬噸,增幅仍在16%以上。
2005-2009年 中國澱粉及澱粉製品的製造行業利潤總額及增長趨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我國生產澱粉的省份主要為吉林、山東,河北、河南。以上四省份玉米澱粉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澱粉生產的地域較為集中。玉米是生產澱粉最適宜、最主要的原料。
圖 2007-2009 年中國澱粉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
國內玉米澱粉總產量以山東最高,約佔全國玉米澱粉總產量的33%;其次是河北,約佔24%;第三是吉林,約佔20%。國內著名的加工企業有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吉林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長春大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等
圖 玉米澱粉企業收益圖
2009年10 月份我國玉米澱粉平均價格為2524 元/噸,環比下降2.4%,同比上升18%。進入 10 月份澱粉價格下降幅度高於玉米價格下降,澱粉加工企業虧損。
3我國玉米澱粉加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玉米澱粉加工業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差距:
1、澱粉及深加工產品人均佔有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目前我國人均澱粉佔有量為2.7千克,僅是美國人均佔有量的2.7%,歐洲和日本人均佔有量的20%。
2、自動化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較差。除個別大型玉米澱粉加工企業以外,多數中小型加工企業均缺乏自動控制和在線檢測,大部分生產環節靠人工經驗。
3、綜合利用率低,深加工高科技產品少。日前我國玉米澱粉加工廠實際的玉米綜合利用率在92%左右,而發達國家在99%以上。國內王米澱粉加工的副產品仍用傳統方法處理,如生產濃縮玉米漿、螺旋榨取玉米油等;而國外主要是將玉米浸泡水直接轉化成肥料或葯品,以及提取玉米黃色索、製造膳食纖維等,提高了利用價值。
4、加工生產規模偏小。發達國家玉米澱粉的生產規模一般不低於年產10萬噸,而我國的澱粉加工企業數量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工能力較差,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提升產品檔次。
5、玉米澱粉及深加工產品品種單一。我國的玉米澱粉只有通用的工業澱粉、食用澱粉、醫用澱粉等,特種澱粉很少。世界上以澱粉為原料的變性澱粉有200多個品種,而我國只有幾十個。
6、加工設備依靠進口。目前國內效益較好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採用進口設備,加工設備的國產化水平普遍較低。
4玉米澱粉加工市場前景
由於玉米澱粉可以加工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所以市場容量很大,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但是澱粉初加工產品年際間需求量變化較大,價格起伏不定,只有切實提高玉米澱粉深加工能力,才能確保實現增產增收,提高經濟效益。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澱粉市場發展迅速,需求旺盛,每噸澱粉價格最高曾達到3000元左右。在超額利潤的驅使下,玉米澱粉加工能力迅速提高,至1999年全國己加工澱粉421.59 萬噸(指當年加工量),但由於深加工能力不足,造成價格持續下跌。2000年即降至每噸澱粉1100元左右。今後隨著玉米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玉米澱粉的需求量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行業規劃,到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需求量達100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澱粉產量僅為500多萬噸,澱粉加工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玉米澱粉市場隨著全球集團化、規模化、精細化等不斷深入,玉米澱粉的下游產品的生產及擴產將進一步加強,全球玉米澱粉深加工的應用更趨向廣泛.玉米的附加值將更為突出,未來25年中將是全球玉米深加工中澱粉發展相對偏快的幾年。玉米深加工的崛起拉升整個玉米產業鏈走向更大的輝煌
5玉米澱粉加工發展方向
玉米澱粉加工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深加工、綜合加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色層分離技術、膜技術以及噴射、超微、自動化控制等技術,促使澱粉加工產業盡快進入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快速發展階段,努力實現產業升級。要抓好澱粉加工副產品的開發利用,達到以副保主、以副促主的戰略目標。要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減少污染,努力使各項生產指標和環保指標達到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
『肆』 玉米澱粉基製品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目前我國的塑料製品每年需求量在2500萬噸以上,其中一次性塑料製品大約佔30%。市場總量約750萬噸,其中受污染難以收集或收集後無法再生利用或經濟性差的廢棄物占絕大多數,若以60%計,則降解塑料需求量在450萬噸。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降解塑料都是填充型澱粉基塑料,年產量僅幾萬噸。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市場巨大,經濟看好。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材料,其不僅可解決白色污染,而且也能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開辟了玉米澱粉新的增值途徑,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農業經濟提供新的機遇。
黑龍江中皓澱粉基生物降解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澱粉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市場前景廣闊,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伍』 玉米澱粉相關產業鏈
是的,只要是玉米深加工的產品都是澱粉的副產品
加工成糖當然算是深加工啦。
『陸』 怎麼做玉米澱粉這個行業的生意首先要找到哪些客戶請指教
准備工具:煎餅爐子、木頭刮板、面桶、脆餅箱子、調料小盆、煎餅爐架子、鐵勺子、鐵鏟子、鐵皮模子(製作脆餅用的)、油察子(從毛巾上剪一小塊下來捲成小卷,用來蘸油察平板鐵鍋的,此工具只使用蜂窩煤爐子)。製作煎餅所需材料:白麵粉、玉米麵粉、綠豆粉、黑豆粉、黃豆粉、蕎麥麵粉、小米粉、高梁粉、豆油、小蘇打粉、發面;以上材料根據當地的糧食資源特點選擇3-5種就可以,如果本著為消費者全心全意服務的真摯信念,那就多放幾種雜糧;即使不放雜糧煎餅也可以攤,只是經常吃煎餅的人也許能吃出來。製作煎餅對材料的要求:1、對玉米麵粉、綠豆粉等雜糧面的精細程度要求和白麵粉的精細程度一樣,因為雜糧麵粉如果太粗糙了影響口感(這個根據地方的口味來定,如果客戶喜歡吃粗糙的感覺就放粗加工的雜糧,)。2、在和煎餅麵糊前要提前用 2斤白麵粉加1.2――2斤水和成白麵糊放置在溫暖的地方製作成發面待用。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一、麵糊製作材料比例:10斤白面、0.16斤山芋粉(俗稱紅薯粉)1斤雜糧(3到5種雜糧各加一點)、10克鹽、4斤發面、5個雞蛋、3小勺(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約5克)小蘇打粉(根據當地的麵粉質量,以做出煎餅聞不到蘇打味道為好)。製作麵糊順序:先將白面和雜糧混合勻,然後將發面倒入,再將3小勺小蘇打粉加入水中溶解後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糊狀即可待用了(攪拌好後放置10分鍾再攪拌一次,然後再放置20--40分鍾,直到用筷子挑起麵糊有了象皮筋一樣很勁道的感覺就可以上鍋攤煎餅了)。夏天麵糊放3個小時以上容易發酵,做生意時帶點小蘇打,看到面發起來就加一點小蘇打攪勻後再用。加雞蛋和山芋澱粉的目的是為了比較好攤(只是為了好攤,可以不放)。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二、脆餅製作2斤白面、0.3斤色拉油、1.6斤水、半勺鹽(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一個雞蛋;每2斤面可以炸60個脆餅。製作順序:將0.3斤色拉油、半勺鹽加入水中使其融化,在將混合水倒入白面中和好(面的軟硬程度見VCD中的脆餅製作)放置30-50分鍾待用。(具體製作過程請參考VCD錄像)三、辣醬製作買1斤小紅辣椒用刀切成碎末(或買已經加工好的)放入鍋中用油炒出香味,然後加1個胡蘿卜(用榨汁機榨成糊狀),為了使辣醬比較粘稠。辣醬的製作不一定按照此法製作,因為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口味,可以因地制宜。四、甜面醬製作到超市買1袋500克裝的甜面醬,將3小勺澱粉倒入5分之1杯水中攪勻,將白芝麻磨成粉待用。現將攪勻的澱粉水倒入鍋中緩慢燒熱,再將燒的變稠了的的澱粉芡汁和白芝麻粉倒入甜面醬中攪勻待用,再加入適量的糖即可,如果是北方的客戶可以適當的加一點――十三香,和雞精等來提高香味。五、爐溫控制用爐子上的進風插板控制火的大小。如製作過程中鐵板溫度太高,可以用礦泉水瓶子裝好水,再在瓶蓋上打一個小孔,給鐵板上灑點水達到降溫的目的。(此法主要針對老式泥爐子)六、攤煎餅攤煎餅是整個程序中最關鍵的步驟,用書面文字不能表達清楚,請看VCD教學光碟實錄。剛開始練手法為了省麵糊,可以用乾麵粉倒到平面鍋上用木頭刮板練習,以把麵粉攤勻又不掉到地下為目的;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也許有左撇子的),為了把麵糊均勻攤開攤薄自己創立手法也可以,你可以轉圈的攤或者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向下都可以。製作煎餅的過程中攤煎餅的速度和手法是關鍵,所以我們建議你花3--5天時間(每天6小時)練手法和速度。速度慢了煎餅肯定會太厚而成本增加,手法不熟練攤出的煎餅會有的地方厚有點地方薄而不均勻。剛開始練手法很辛苦,但攤煎餅就是掙這份辛苦錢,只要邁出第一步一切就顯的那麼光明而有「錢」途。。。。。。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直接使用玉米澱粉的行業及企業
造紙行業,
制葯行業
葡萄糖廠
山梨醇廠
啤酒廠
小食品廠等等,
『捌』 玉米澱粉行業有沒有前景
河北有不少這企業,有發財有倒閉,現在治污被關閉不少
『玖』 玉米澱粉的價格分析
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總體上呈現緩慢上升態勢,東北產區玉米價格表現堅挺,銷區和次產區繼續小幅上升,而南方主銷區和沿海一些地區則止跌趨穩。
總的來說,玉米市場價格的波動主要是由於產銷格局變化、運輸因素等所影響,具體說,當前國內玉米市場漲跌不一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方面:一是上年玉米減產程度不一樣,部分次產區如山東、河南等省上年玉米減產幅度較大,經過大半年的消耗後,玉米存量大幅下降,不得不從東北產區購進,既加大了對東北玉米的需求,也拉動了本地玉米價格的上揚;二是養殖業有所啟動、飼料需求有所增長的影響,部分地區玉米需求量增加,而一些地區本來玉米存量就較少,在需求增長時,形成短期的供給不足;三是運輸瓶頸的制約,本來玉米的產銷格局決定了玉米市場的地區之間和供需之間的矛盾相對突出,加上治理超載,又提高了運輸成本,改變了運輸方式,由於銷區加大東北玉米采購,使運輸更趨緊張,同時,治理超載,大幅提升了運輸費用,使玉米運輸成本和銷售價格也同步提高,因此運輸方面的原因對玉米市場的影響較大;四是東北產區因正處於銷售旺季,存量較大,而運輸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銷售,因此價格表現堅挺;五是南方銷區特別是沿海地區海運成本較低,到港數量增加,庫存數量較大,價格難以上漲;六是近期國內個別地區再次發生禽流感,影響市場心態,影響家禽出口,降低了玉米需求增長的預期;七是當前養殖業恢復雖然緩慢,但在旺季即將來臨時,用糧企業加大了對玉米的采購進度。
後市商家應多關注以下因素的影響和變化:
一是上年玉米市場的一些變化特點
上年玉米雖然減產,但減產幅度不大;上年玉米水份偏高,存放相對困難,促使銷售加快,而需求又減弱,因此市場供給略大於需求;市場放開,收購競爭趨於激烈,國有糧食企業收購量大幅下降,收購、存量趨於分散;農民惜售心理比較突出和普遍,手中存量仍較多。
二是今年上半年玉米購銷價格雖然出現大漲大落,但總體平穩偏弱
東北玉米購銷價格一直表現堅挺和平穩,南北方市場購銷價格出現倒掛,商家獲利空間縮小,玉米市場受禽流感的影響最大,養殖業明顯偏淡,使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供給增強,運輸趨於好轉,供需矛盾明顯緩和。
三是政策性因素支持了生產,調控了供需
促農增收、促糧增產的政策,提高了糧食產量;提價和補貼政策,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民收益;加強宏觀調,施制約了糧價大幅上漲;加強調運,緩解了產銷矛盾;陳糧拋售增加了供給,減弱了玉米品種的需求,壓制了市場價格;上半年玉米出口僅163萬噸,同比下降76%,減少玉米的出口,增強了國內供給能力。上述因素都明顯對玉米市場構成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