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08年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影響,及其現狀
因為是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而造成的。
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風暴、次級按揭風暴)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近年美國等國家放鬆購房信貸標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證明,也不計較抵押單位的質素等),形成次級房貸市場。次級房屋信貸經過貸款機構及華爾街用財務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組合、包裝,就以票據或證券產品形式,在抵押二級市場上出賣、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購買。
原先在美國次級貸款市場佔七成份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機構主宰,將貸款打包成證券,將貸款證券化背後的財務風險計算頗為復雜,通常得先分析被證券化的那一堆貸款案過去類似貸款案例之風險,計算出投資者能夠獲得本金和利率。當房利美和房地美還占房貸市場主導地位時,他們通常會制定明確的放貸標准,嚴格規定哪些類型的貸款可以發放。隨著這兩家公司的丑聞爆出,政府對兩家公司的業務增長加以限制,整個次貸市場開始爭搶這兩家公司所購貸款。整個過程中,新的市場參與者,出於逐利目的,過分追求高風險貸款。
由於全球成千上萬高風險偏好的對沖基金、養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資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貸標准在高額利率面前成為一紙空文,美國有許多中小型的銀行,因為資金有限並不想等二十年後才回收房屋貸款,所以樂意將手上的房貸債權轉賣出去,而且銀行也急著把錢放貸出去不然自己會被利息支出壓垮。新的市場參與者與華爾街經銷商不斷鼓勵放貸機構,嘗試不同貸款類型。許多放貸機構甚至不要求次級貸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稅收表格在內的財務資質證明,做房屋價值評估時,放貸機構也更多依賴機械的計算機程序,而不是評估師的結論,潛在的風險就深埋於次級貸款市場中了。
於是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常常隨之而來的信用緊縮,是一種貨幣需求快速增長大於貨幣供給的狀況。在幾十年前金融危機基本上等同於擠提,現在則多以貨幣危機形式出現。股市暴跌有時也是一種金融危機。很多學者提出很多理論來論證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但目前還沒有取得共識。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國家破產, 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② 2008年經濟危機具體過程和當時股市具體情況
你好,08年的經濟危機是之前一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
當然,中國經濟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剛經歷牛市的a股市場,
一瀉千里,斷崖式下跌,所有股票均有較大幅度下跌。
③ 08金融危機對股市的影響。
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二、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三、金融危機下的房地產業和汽車製造業
1、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2、汽車業
相對於房地產業,汽車業的危機即將體現,表現在汽車購買力的持續下降,也許這才是關注的重點
④ 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原因及影響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1、對美國經濟: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在這次危急中「中標」,而且其次貸問題也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其次,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健,不乏繼續增長的動力。
這是因為美國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強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美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當的時間內沒有國家和組織能撼動;而且美國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像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進行戰略收縮就有效的緩解了當時的危機。
2、對中國影響: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出口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下降,一方面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lending crisis) ,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從2007年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維持,形勢看來似乎不是很壞。
然而,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以表明政府應對危機的決心。
⑤ 次貸危機對我國股市的影響
1、對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會對股市中的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股市的走向。
2、使周邊市場繼續深度下跌,中國的投資者心態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3、出口企業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 對於外貿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在內需的替代作用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如果有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的世界經濟危機發生,中國很難獨善其身。
4、對企業的影響。金融危機的「寒流」,使虛擬經濟遭受重創之後,緊接著受影響的就是實體經濟。美國的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廠,因受銷售下跌、財務惡化、市場佔有率下滑和信用評級不佳等影響,已轉向美國政府要求紓困,否則將被迫破產。
(5)08年次貸危機股市情況擴展閱讀: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預防金融次貸危機,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⑥ 2008年9月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各國股市受到重創,巨幅下跌,
答案D
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中「美國」、「冰島」、「巴基斯坦」、「席捲全球」等信息可知,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也使不發達國家遭受重創,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盡可能減少對發達國家的金融依賴程度,故選D項。A、B、C三項明顯不符合邏輯,應排除。
⑦ 07、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首先,中國股市在04年初至05年末下跌幅度是比較大的,事實上從01年開始中國股市就一直走熊,而這期間中國經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企業發展當然也是極其良好。(雖然中國股市是政策市,但是股市熊牛之間交替的規律是不變的。5年的調整以徘徊,配合良好的經濟狀況,為即將到來的大牛市埋下鋪墊,需要的只是催化劑)。在06至07年之間,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通脹呈現不斷上升態勢,中國經濟投資興旺,事實上實業投資過猛過快是不好的,而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尤其是中國股市基本上就是炒作,大宗商品輪番炒作,金屬、橡膠、樓市等等被被炒上天去了。而作為活躍的基本市場,中國股市歷史上壯觀的大牛市也宣示著正式啟動,各路資金大肆炒作,許多垃圾個股也被炒到漲幅七八倍,大盤從06年初的1000多點一路炒到6000多點,想想這是什麼概念,大盤都被炒到如此離譜,何況是個股,再說那時中國股市那時已經擴容達上千隻股了,不像股市創立之初由於個股由於供不應求被爆炒,而如此瘋狂的炒作,意味著股市泡沫也越來越大,許多人已經失去理智、在博傻,既然是泡沫,那就會破滅,等到人們認清局勢時候,就是泡沫破滅的時候。
07年末開始,美國經濟開始惡化,美國經濟是世界的龍頭,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股市由此也冷靜下來,本來就沒有吹大泡沫的條件,何況出現了利空消息,大資金們開始大肆套現已經漲幅七八倍甚至數十倍的個股,股市開始受到打壓順勢下跌,暴跌下恐慌盤出逃。人們開始清醒了,可是已經晚了。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捲全球,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禍及整個世界,許多大型金融金鉤面臨著破產的命運,在這樣的局勢下,中國股市自然難逃厄運,何況本來泡沫就已經吹得很大,於是股市開始大幅下跌。很多人苦不堪言,尤其是廣大中小散戶(這里必須說明,等到中國中小散戶發現中國股市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牛市時,股市已處高位),以至於很多人最後都忘記了賬戶密碼了。
總之,如今的中國股市在大大的擴容以後,牛市是很難在沒有經濟利好支撐下發動的,不似九十年代時候容量小,大資金容易炒起來。而股市牛市啟動時,人們過於瘋狂導致股市泡沫太大,加上經濟惡化的話就會走熊乃至大跌。
⑧ 20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世界金融的影來響是必然的源 紐約和倫敦的股市情況 直接會沖擊到我們的股市 操控就說不上了 因為操控的前提必須是這個股票 事實上有這樣的趨勢 否則是有很大風險的 目前的股市 是全體下跌的趨勢 和那些銀廣夏之類的不可同日而語 1,從長遠的角度看 跌是必然的 因為中國股市 太年輕 卻走的很刺眼 這好比一個菜鳥拳手 剛開始就節節勝利 有一天他一定會敗的很慘 。2,國際上很多 東西價格都是根據美圓定的 美圓的貶值 也必然會對金融市場 造成沖擊 。3,人民幣 在美圓貶值的時候 價位居高不下 對外增直 其實對內貶值 現在全國的物價上漲 已經不在是單純的豬肉問題 敏感的人都知道 這是一個經濟危機的強烈信號 4,國家的宏觀調空 中國銀行連續8次提高利率 按常理 股市必然下跌 去年去反漲的出奇 所以可以知道 下跌是必然的 5,其實最有發言權的是市場本身! 不要窩在房裡 看什麼股神的經驗 什麼經濟學家的 理論 放眼看市場 你會得出自己要的答案6,其實有很多股票在這個時候 表現了極強的抗跌能力 甚至持續上漲 比如黃金 為什麼呢 你自己去思考下吧 很有意思的 ~~~
⑨ 次貸危機與07年的股票大漲和08年的大跌有關系嗎是怎麼影響的
沒關系!次貸危機其實和A股沒多大關聯,但是全球經濟不好會拖累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