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股市法制建設

中國股市法制建設

發布時間:2021-06-24 12:02:17

『壹』 中國的法治發展的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該綱領提出:「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護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國民黨舊法統的滅亡。國民黨舊法統的廢除,宣告了國民政府政權的徹底終結,為新中國的法治建設排除了障礙、奠定了基礎。 為了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治,我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規。

1954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54年憲法》誕生,奠定了新中國立國、治國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礎,也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新中國的法治發展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也歷經曲折。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確立法律的地位和權威。1982年憲法作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法律的地位和權威通過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確認與保障,並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指導下,我國現行基本法律相繼出台。同時,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還制定頒布了涉外經濟法律法規。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正式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又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經濟、行政、社會領域的法律法規相繼制定。這一時期,我國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條,行政法規353條,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個法律部門已經齊全,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從此,我國法治建設進入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為主要內容、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奮斗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把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篇章。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所取得的一項極其重大的成就。一個以憲法為統帥和根本依據,部門齊全、數量適度、體例科學、質量較高、內在統一、外在協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與此同時,我國公民法律素質明顯提高。

由上可知,我國法治建設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走過了輝煌歷程,取得了偉大成就。但同時毋庸諱言的是,我國法治建設也歷經曲折和磨難,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環節也的確程度不同地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國法治建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奮斗目標的指引下,不斷把我國法治建設勝利地推向前進。

『貳』 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階段

新時代中國法制建設的三個階段是指:剛開始建國時期法制剛剛建立的階段、法制逐步完善的階段、現在逐步走向法制化軌道的階段。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我國憲法明確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直接行使一定國家公權力。在治理現代化的條件下,執政和行使國家公權力必須以法治為基礎。

『叄』 辦好中國股市需要誰的良心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咸平在廈門的一次演講上又語出驚人。他說:「沒有良心的人辦股票市場,肯定是辦不好的。」他同時強調中國應該吸取西方國家在發展股市中的歷史教訓並總結經驗,加強信用建設和法治建設治理中國股市。郎咸平先生提出的這些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最耐人尋味的還是「沒有良心的人辦股票市場,肯定是辦不好的」這句話。那麼,中國股市需要誰的良心才能辦得好呢?

一、需要監管當局掌權者的良心監管當局在股票市場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涉及股票市場政策法規的制定和落實是否能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到上市公司的核准批示是否符合上市條件,對侵害股票市場健康發展中的責任人是否依法予以追究等等,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引起這個市場的高度關注。從行政上看,中國從搞股份制企業到股票發行上市大致經歷了由推行股份制企業試點到額度審批制再到現在的核准制這樣一個過程,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過度地使用了行政權力去選擇市場,使得股票市場本身就是由市場化機制去選擇市場的作用喪失了,也使得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在發展股票市場的過程中找到了尋租的去處,王小石就是監管當局中的一個沒有良心的典型代表,在「公平、公開、公正」這三公原則尚不能完全得以體現的情況下,在體制建設不能完全依從市場化的前提下,作為監管當局中的每一個掌握著權力的人,他們的良心如何在發展中國股票市場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二、需要上市公司高管們的良心說得早一點,在10年前,相信很多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什麼叫「圈錢」和「洗錢」這兩個沾滿銅臭味的詞彙是比較陌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監管力度的加強,各項政策法規的逐步健全,問題公司也在不斷地涌現,投資者也就漸漸地熟悉了「圈錢」和「洗錢」這個概念了,由不知道到知道,由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多,展現在投資者面前的這些假象,還能讓他們信什麼?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60家上市公司出現違規記錄,超過上市公司總數的百分之十,創出了歷史新高,上市公司作為股份經濟的一種組織形式,把握這個組織的高管們如果沒有了良心而是一味地想通過股票市場撈取投資者的錢財,要辦好中國的股票市場又從何談起?三、需要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良心在搞股份制企業試點時期,有人說會計師事務所靠賣公章賺錢,上市公司的高管讓他怎麼做假他就怎麼做,這種助紂為虐的情況其實到現在也沒有滅絕。依照現行規則,一家公司上市需要證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這些從業人員若串通一氣,形成一套虛假的報告發行股票上市,坑害的是那些不知情的投資人;另外,這幾年,一些證券商挪用客戶資金的事情時有發生,還有一些證券公司說完蛋就完蛋了,讓投資者不知道去那一家券商開戶做股票才算安全。所以,如果這些中介機構中的從業人員沒有良心,就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也相應地會影響到股市的健康發展。四、需要業內專家們的良心隨著中國股市的發展,這幾年業內的專家越來越多是有目共睹的,他們跑擬上市公司幫著做上市方案,在上市公司當獨立董事,到主管機關幫著搞公關,談到中國股市該怎麼發展的問題眾說不一,今天說該這樣,明天說該那樣,弄得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琢磨。有一些在上市公司當獨立董事的專家,只管會後在某一項決議上簽個字,而不管該項決議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法規政策要求,是否符合公司經營發展戰略。據說在北京某處的一片別墅最便宜的也要三、四千萬,那裡住著不少業內專家。有人認為,這都是中國發展股市為他們創造的財富,現在很多的專家不敢說真話,缺少正義感,在課題研究上缺乏獨立的主導思想。按常理,專家是被人羨慕和受大多數人尊敬的,但如果專家只為了一己私利,昧著良心做事,就會損害股市中大多數人的利益,那就太有失專家的體態了。五、需要部分投資者的良心回想前幾年的「億安科技」,少數人發財致富了,多數人賠光了本錢甚至傾家盪產,在中國股市上坐莊,惡意操縱股價的投資者大有人在,雖然有些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對股市和一部分投資人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因此,部分投資者的良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構成是否能辦好中國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六、良心在中國股市上是很重要的由此看來,良心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是很重要的。良心是什麼?良心是信用的基礎,良心是道德范疇,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修養的表現,現在我們知道,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他們在本質上是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在股票市場這個平台上,除了要不斷完善法治體系加強市場化建設之外,任何一方都要用良心的尺度去愛護這個市場,呵護這個市場,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股票市場走向正軌、

『肆』 求《中國法治建設白皮書》txt,,pdf也行

有《中國法治建設白皮書》 pdf格式的

『伍』 中國A股市場混亂的原因及法制評估

目前A股已經呈現多方博弈皆輸的局面,上市公司增持已經超出減持數量,但市場依舊恐懼解禁股的壓力,投資者信心已經完全渙散。

在任何國家和地區,股市都是大眾投資市場,它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廣大投資者的積極參與,需要有寬廣堅實的群眾基礎。
中國資本市場每次超常規發展機構力量,A股也就屢次出現大熊市,管理層無法正視自身缺陷是A股最大悲劇。

現在炒股必須要有炒股軟體輔助才好,我一直在用牛股寶。很靠譜的一個東西,我從2013年開始用,在2013年中國股市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到現在盈利相當不錯了,我以前炒股是虧多贏少,現在是贏多虧少。主要是跟著牛股寶里的牛人操作受益匪淺。

從中國股市存在開始,個人就一直參與其中。1997年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統一劃歸中國證監會監管,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地位開始發生巨變,資本市場發行體制從逐步市場化演變成行政領導,統一歸權的直接結果是導致特權利益集團勢力膨脹,這樣的非市場結構註定中國資本市場扭曲的發展道路。從指數也可以看出,從1991年開始深滬股市遠遠跑贏亞太周邊市場,1997年之後A股逐步弱於全球資本市場。2005年全球資本市場在美股迭創新高態勢下突飛猛進。而A股依舊嚴重滯後全球市場,甚至在2005年上半年創出的998點的新低,之後在股改紅利刺激下走出近2年的牛市。任何國家保護投資者利益都是首位,而國內證監會一直無法做到其本質監督作用,反倒把新股發行作為利益抓在手中,行政調控指數,陷入利益太深無法自拔,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混亂的源泉之一。

現階段日線震盪較大,但不會改變中長期築底格局,市場質變到量變的過程較緩慢,後市只有熱點個股得到市場認同,盤出底部才會縮短。操作上建議短線迴避前期逆市上揚品種,可適量關注底部啟動的期貨概念,

『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做到的五點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做到的五點介紹如下:

1、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高立法質量。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要提高立法質量,必須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並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2、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

3、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

4、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證。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

5、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濟制度。保障全體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證公民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努力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6)中國股市法制建設擴展閱讀: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政法機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中國、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柒』 中國的法治建設的重要

重大意義抄: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捌』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是什麼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玖』 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制建設的看法,整體思路

證券法、公司法實施一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經歷重大轉折。權威統計顯示,在今年市值規模擴大了一倍,超過8萬億元的同時,市場成交活躍,成交接近8萬億元。同時,基金、券商、保險、社保、QFII等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已佔流通市值約41%,比2005年末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指出,伴隨「兩法」實施等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各項基礎性工作的全方位推進,一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在運行基礎、改革創新、市場結構和市場自我約束能力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市場運行基礎方面,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貫徹落實\"兩法\"所要求的同股同權的基本法律原則。這項改革歷時一年多,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改革的目標。股改解決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帶來的兩類股份、兩個市場、兩種定價機制的問題,消除了影響資本市場功能發揮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奠定了公司股東的共同利益基礎,為完善資本市場定價功能、推進相關改革、加快市場創新創造了條件,股改使我國資本市場基礎更堅固、運行機制更扎實。

在市場改革創新方面,以保薦、詢價、審核等制度改革為內容的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初步形成,並購重組的方式不斷創新,權證產品繼續發展與規范,資產證券化產品以及分拆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不斷推出,融資融券交易、股指期貨交易正在積極推進,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金、社保基金、QFII等機構資金不斷擴大,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與保險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融合。市場改革創新呈現十分活躍的局面,激發出強大的活力和能量。

在市場結構方面,中小企業板穩步發展,代辦轉讓系統逐步擴容,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工作適時啟動,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初見成效;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一批超大型公司成功上市,定向發行、並購重組催生了許多公司整體上市,市場集中度得以迅速提升,大盤藍籌股在穩定市場中的作用開始顯現;基金、券商、保險、社保、QFII等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已佔流通市值約41%,比2005年末提高了10個百分點,投資者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基金、權證、固定收益類產品等陸續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市場產品結構得以優化。

同時,市場自我約束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按照「放鬆管制、加強監管」的監管理念,市場化的發行審核方式得以完善,交易所的上市審核權得到落實,中介機構對市場行為的約束得到強化。另外,建立以凈資本為核心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機制,落實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法律義務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相關主體自我約束、自律規范、自治管理的各項制度要求開始落到實處,市場自我約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專家認為,「兩法」實施以來的一年,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按照「兩法」規范全面推進的一年。「兩法」的修訂實施,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重要推動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股市法制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多少家基金公司 瀏覽:8
滕州理財被騙 瀏覽:140
盤錦股票交易所 瀏覽:505
創新科創理財 瀏覽:565
做理財英語 瀏覽:831
武漢經紀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992
外匯平台名稱 瀏覽:599
北上資金流入代表什麼 瀏覽:514
銀行理財返點 瀏覽:905
網路理財講座 瀏覽:59
錢庄理財官網 瀏覽:686
分級基金a在哪買 瀏覽:989
理財手賬排版 瀏覽:961
股指期貨合約價值怎麼算 瀏覽:511
股票害死人 瀏覽:201
期貨資管業 瀏覽:576
期貨參考盤 瀏覽:122
理財產品演講稿 瀏覽:764
葉適理財 瀏覽:434
2019年5月2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