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國慶檔內地電影市場表現的看法
今年國慶檔期,內地電影市場廝殺的精彩程度,將堪比「硝煙彌漫」的春節檔期。9月25日,由徐崢執導的《港囧》率先上映搶佔先機,打響國慶檔頭炮,上映短短四天已拿下7.7億票房,同時刷新不少票房紀錄。9月30日之後,《港囧》將和陸川執導的《九層妖塔》展開雙雄對決。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脫胎自「開心麻花」舞台劇的《夏洛特煩惱》,或許有成為「黑馬」的潛質,將是國慶檔期的最大變數。《解救吾先生》、《第三種愛情》、《君子道》等片也緊隨其後,比拼口碑。10月6日,皮克斯動畫片《頭腦特工隊》壓軸上映,有可能再度打亂市場的競爭格局,為國慶檔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9月25日,《港囧》作為「中秋+國慶檔」的重磅種子選手正式亮相,並刷新多項票房紀錄:《港囧》午夜場票房1086萬,超過此前由《碟中諜5》創下的內地2D影片午夜場紀錄。首日票房1.98億(不含零點場),打破《捉妖記》7月16日上映首日創下的1.7億(不含零點場)的紀錄,登頂國產電影首映日票房冠軍。在上映首周末發力兇猛,周六斬獲2.44億,周日斬獲2.23億。如果將午夜場票房計入首日成績,《港囧》將成為目前唯一一部在內地連續3日票房破2億的電影,同時也承包了國產電影單日票房前三甲。
截止9月28日,《港囧》上映四天已斬獲7.6億票房,考慮到國慶檔期還有七天長假,看來徐崢這次超越《泰囧》的12億票房,壓力並不大。作為領跑選手,《港囧》已初步完成任務,帶熱了整體市場,國慶檔的一台好戲正在拉開序幕。
回顧2014年的國慶檔,是一個「一大帶三小」的格局,幾部片子中並沒有黑馬出現。《心花路放》毫無懸念地碾壓了整個市場,霸佔了市場的半壁江山,轟下11.7億票房;類型片《親愛的》靠長線拿到近3.5億的驚艷數字;動作片《痞子英雄2》受眾優勢明顯,突破2億大關;文藝片《黃金時代》則淪為配襯,票房僅為5200萬。盡管票房「貧富差距」巨大,但錯落有致,每部影片的風格與受眾都有偏差,2014年國慶長假7天累計拿到了11.2億的不俗成績。
電影票房分析師南如珉認為,今年的國慶檔自然是最近幾年來最強勢的,每部影片都很均衡,並且各有特點,不會像去年那樣一家獨大,很可能呈現出今年春節檔的均衡局面。今年的局勢要更像是2014年與2013年國慶檔的綜合加強版,既有與2014年《心花路放》類似的種子選手《港囧》,又有與2013年《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相近的魔幻怪獸大片《九層妖塔》,還有與去年《親愛的》相似的好口碑類型片《解救吾先生》,而愛情片《第三種愛情》從票房收入來看很像去年的《黃金時代》。
Ⅱ 國慶節消費調查報告
隨著雙節的臨近,對於消費者而言,又到了輕松而又忙碌的時刻,旅遊、聚會、購物已列入日程,而今年的國慶又迎來了中秋節的色彩,8天長假讓廣大消費者更加愉悅和期待。同時,各商家提前打響了這場「節日戰」,紛紛推出新品及促銷手段,以吸引消費者。那麼今年的國慶消費在餐飲、旅遊、購物等方面與以往有何不同?消費者都有哪些安排?在消費過程中會呈現哪些特點?近日,100度享樂網(www.100.com)攜手中國烹飪協會、央視網都市消費頻道聯合對近萬名消費者徵集了調查問卷,經過100度享樂網專業生活消費顧問整理分析,為消費者提供了一份高含金量的生活消費指南。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在國慶長假來臨之際,對於餐飲、旅遊、購物等方面保持著強烈的期待與購買慾望。
一、 國慶期間超過六成消費者節假日有安排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終於迎來了金秋十月,在這個黃金假期里消費者選擇探親訪友、外出旅遊的活動與去年相比明顯增多。100度享樂網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六成消費者有外出旅遊、探親訪友計劃,希望藉此長假來放鬆身心,聯絡感情。
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分析,雙節長假的到來,使得蓄積已久的旅遊需求得到釋放,旅遊消費需求將迎來一個集中釋放的時期,並形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假日旅遊消費高潮。同時,調查數據顯示20.5%的消費者依然會選擇在家休息,消費者大多數都了解和經歷過黃金周期間外出聚餐、旅遊扎堆情況,因此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在家休息的方式度假。另外因中秋節的介入會有24.2%的消費者選擇回家探親,為60年國慶增添了不少合家團聚的思親氛圍。
對於多數消費者,外出旅遊依然是大家度假方式的首選。在有外出旅遊計劃的消費者中,有近四成消費者會選擇10月3日至5日外出,以避開1日及2日的高峰期。同時今年十一長假計劃出遊的消費者顯然多了一個清晰的目的地――08奧運會場館游。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多的消費者十一的出遊計劃就是北京的奧運場館游,具體比例達到了40.3%。計劃到北京看奧運場館的消費者人數多,熱情高漲,北京奧運場館又將迎來參觀高峰期。同時,由於兩岸直航航班定期化及台灣游產品的多元化,年輕人赴台游熱情高漲,台灣旅遊市場將逐漸走向深度游、分區游。基於以上因素影響,港澳台旅遊人數猛增,與常規旅遊景區並駕齊驅。
二、對於外出旅遊的消費者超出六成黃金周預算不超1000元
雖然計劃旅遊的消費者比去年多,但是持續上漲的物價也使消費者對於十一的花費不得不理性規劃。100度享樂網調查顯示,10.7%的消費者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爭取不額外花錢,還有20.6%的消費者花費控制在500元以內,計劃花費在500-1000元的消費者居多,高達38.6%。由此可見,旅遊、探親、聚會等費用是消費者假日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在激動興奮的迎接十一長假的同時,也在預算方面進行著理性的控制。
三、 消費者將會在國慶黃金周進行大采購,盡情享受節日帶來的各種優惠。
國慶黃金期間是商家最為忙碌的時刻,各種各式的促銷活動悄然聲起。國慶黃金周蘊藏的無限商機,令商家們早早就開始准備迎接國慶的銷售高峰。一方面, 「十一」期間帶動了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許多消費者也將利用這一假期,挑選自己心儀已久的產品。因此,對於商家而言,黃金周無疑是提升自身品牌、推廣產品、增加銷量的絕佳時機。那麼消費者的購物傾向有哪些?呈現哪些特點?哪些產品會熱銷?100度享樂網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將會在十一期間進行大采購,好好享受節日帶來的各種優惠,其中服飾類的商品依然是消費者的首選。
四、 對於購物的品牌關注度,有五成以上的消費者注重品牌消費。
黃金周的各種促銷產品充滿誘惑,吸引著消費者,而消費者對於國慶購物同樣充滿期待。國慶期間各大商家促銷活動已經啟動,根據100度享樂網調查數據顯示,近6成消費者傾向品牌購買,無論是售後服務還是質量都可以得到保障。同時物品質量也排到了第二位,說明消費者在選購物品時,質量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分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購買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華而不實,質量差的物品已逐漸被消費者識別並淘汰。同時,100度生活消費顧問建議消費者,雖然各大產品在十一期間都會做各種促銷手段,但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注意質量和售後服務,不要盲目追求促銷手段帶給人們的誤區,也祝願消費者在黃金假期里有愉快的購物經歷並好好享受購物樂趣。
五、優惠券成為消費者新寵
商家為了吸引廣大消費者,催生了很多促銷手段,根據數據顯示優惠券促銷手段占據榜首達到31.3%,優惠券讓消費者嘗到了甜頭,以其方便快捷、經濟有效等成為消費者近年來的新寵,也培養了年輕消費者無券不歡,無券不爽的消費習慣。同時,對於商家來說,優惠券的發放也成為商家必做的促銷手段,目前已由傳統餐飲、服飾等行業的使用逐漸涉足到IT、旅遊等其他行業發展。在眾多促銷活動中,優惠券以其顯而易見的優勢成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促銷手段之一。
[FS:PAGE] 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分析,電子優惠券的使用在節前表現得異常活躍,說明消費者在消費中越來越趨於理性,對價格的關注度上升,呈現精打細算過大節的現象。在選擇就餐及休閑娛樂時,更加理智謹慎,以多種方式進行經濟消費。
六、消費地域商圈化
隨著北京城市規劃不斷完善,以購物中心為新城市地標的局面正在逐漸形成。消費者更願意集中在一些設備完善、商家眾多、服務周到的商圈進行集中消費。各大商圈也分別在網上做搜索等信息,方便來京和當地人在網上選擇想要去的地方,了解這些地方都有哪些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在網站上的關鍵字排名搜索也讓商家嘗到一些甜頭。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分析一部分商家已經開始意識到此種新型消費習慣背後所蘊藏的商機,紛紛選擇熱點商圈作為發源地,調查數據顯示,西單大悅城、世貿天階、新東安等商圈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消費聚集地。
七、中秋國慶相連,月餅成黃金周必備禮品。月餅最愛蛋黃,無糖類商品受到青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中秋恰逢國慶,在這個闔家團圓、舉國歡慶的日子裡,走親訪友、相互之間饋贈禮品已經成聯絡感情必不可少的程序。由於中秋節的介入使得月餅成為國慶期間不可或缺的贈送禮品首選。現在月餅的口味越來越多,100度享樂網調查顯示最愛吃蛋黃餡月餅的消費者比例最高為35.4%,而傳統類的棗泥、豆沙餡月餅當然也受消費者的喜愛,比例為19.6%,排在第二位。除了考慮口味外,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從健康出發。調查數據顯示,無糖等替代糖類月餅悄然興起,9.0%的消費者中秋節還會吃些無糖類的月餅。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分析,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吃上更加註重品質,不只停留在吃飽的階段,尤其消費者在工作忙、生活壓力大的時期,更容易因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在吃上更應從健康方面考慮,避免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八、 簡訊是消費者送去中秋祝福的首選途徑
除了送月餅之外,消費者和家人、朋友送去問候的方式是什麼呢?100度享樂網調查結果顯示,五成消費者選擇以簡訊方式為大家送去問候。現在節日簡訊內容越來越豐富,不管是自己用心寫的還是轉發收到的較為喜歡的簡訊,既方便又貼心。其次是選擇打電話的方式,打電話更為鄭重,溝通更為直接,充滿誠意。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提醒消費者,無論是哪種祝福,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方式,借中國傳統節日,傳遞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是最佳時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表達思念之情的最佳時節。中秋節期間的花費在所難免,100度享樂網調查結果顯示,32.5%的消費者預算為200-500元,17.4%的消費者預算高達500-1000元。看來中秋節受益的將是餐飲業和月餅製造商、供應商。
九、 黃金周川菜和湘菜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人們常說,食在中國、吃在廣東、味在四川。「吃」永遠是中國人重要節假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川菜為代表的大眾性餐飲風生水起,川菜在美食雲集的北京也是極為紅火,成為八大菜系中最先走出國門的中餐。根據100度享樂網調查結果顯示,川菜以其價格合理、口味親民等特點,穩居消者費心目中最受青睞的菜系榜首。
像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回鍋肉、麻婆豆腐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菜名,同時也呈現了年輕人無辣不歡,無辣不爽的飲食特徵,隨著改良川菜的誕生,今天的川菜更加穩固了自己在北京百姓心目中和各大菜系中的統領地位。
據根中國烹飪協會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京川菜館目前已有2萬多家,幾乎占據了北京餐飲業的半壁江山。是不是夠「麻」夠「辣」,是衡量川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標之一,許多耳聞能詳的川菜館也成為人們最常光顧的餐飲店。經過100度享樂網調查結果顯示,海底撈火鍋、麻辣誘惑、俏江南不分高下,成為川菜引領的佼佼者,譚魚頭、眉州東坡酒樓、皇城老媽也緊跟其後。
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提醒廣大消費者,川菜固然好吃,下飯又開胃,但川菜口味重,油多、辛辣,經常吃會傷胃脾,容易上火,現在人們追求的是安全、綠色、健康的飲食方式,適當降低辣的程度,少油,以新改良川菜為主食用,將會大大提高人們的健康指數,同時,對於熱衷於辣口味的消費者來說,一周吃一次川菜較為適宜。
黃金周期間,與親朋好友聚會、宴請賓客、結婚慶生等聚餐活動是節日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費用花銷比較集中的方面。100度享樂網調查結果顯示,由於經濟的調整,消費者會有意識的控制用餐費用,單次用餐費用控制在200-500元內的消費者居多。
十、 黃金周迪廳是消費者放鬆身心的主戰場。
黃金假日,朋友聚會、家庭出遊都是消費者選擇放鬆身心的娛樂方式。根據100度享樂網調查數據顯示,迪廳以其強勁的動感音樂及可以自由舞動的快感,贏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以其28.4%的選擇比例榮登娛樂場所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酒吧和歌廳。國慶期間,由於長假的原因,年輕人更傾向於徹夜狂歡,釋放壓力,但100享樂網生[FS:PAGE]活消費顧問提醒年輕消費者,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適當的放鬆有助於恢復體能,但過度的狂歡容易導致睡眠不足,體制下降,抵抗力缺乏等亞健康狀態,為了保證身體健康及節後正常工作,請大家注意休息。
娛樂場所消費費用較高,但由於經濟危機、失業等社會影響,消費者對於娛樂的花銷更為理性,偏向於物有所值的花費項目。100度享樂網調查數據顯示,國慶八天長假,六成消費者在娛樂方面的費用支出,可接受的范圍在1000元以下。
暑期促銷的喧囂方才停歇,「十一」國慶黃金周消費熱潮已蓄勢待發。「假日經濟」已成為商家與消費者集中交易的時期,其消費力度呈「井噴」現象。2009年中國國慶消費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消費習慣,人們在外出旅遊、探親訪友、聚會用餐等傳統項目外,逐漸將注意力轉向服飾、美容、電子產品及大宗商品購買等方面。同時由於旅遊市場的火熱帶動了日常消費品的購買慾望。
此次國慶也呈現出雙節消費疊加的現象,作為中國人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前將會引爆日用消費熱潮,超市、商場、餐飲企業將因此受惠。 隨後在國慶長假期間,由旅遊、娛樂市場的帶動,日用消費品市場將持續形成購銷兩旺局面。100度享樂網生活消費顧問提醒廣大消費者,國慶假期中,無論是購物、旅遊還是休閑娛樂,都離不開消費者的謹慎選擇和理智規劃,在選擇各項服務產品中,要謹防假冒偽劣產品,遇到糾紛需以合法途徑解決,同時,在歡度節日時,也要合理安排好娛樂時間,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飲食衛生,輕松愉悅的享受節日里的美好時光。
Ⅲ 國慶調查報告
主題:新中國六十周年變化
選題:
題目:
調查原因:
調查時間:
調查方式:
調查過程:
結論:
不限字數 越多越好 可以填你自己找到的資料
Ⅳ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國慶黃金周旅遊熱
「黃金周」長假引發了旅遊熱,其積極作用人們看得很清,談得很多:
1、 ——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2、——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路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3、 ——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4、——激醒了國民、主要是城鎮居民的旅遊意識,豐富了人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5、 ——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然而,「黃金周」旅遊熱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1、——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2、 ——在「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 ——如按照「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3、 ——「黃金周」期間如果不採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4、——「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一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一定時段內基本上是一個恆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
Ⅳ 2015年國慶節一過為什麼生意好差
這是受到了大的環境下的影響,整體都是這樣的
Ⅵ 2015年10月8日中國國家旅遊局發布的《2015年國慶假日旅遊統計報告》
2015年國慶假期今天結束。假日期間,各級旅遊部門高度重視、共同努力,認真落實責任,突出抓好旅遊安全、市場調控和政府公共服務。旅遊市場供需兩旺,運行秩序整體平穩,人民群眾又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國慶長假,較好地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假日期間,國家旅遊局首次啟動和實施了最大承載量和高峰限流措施,主動調控效果顯現,旅遊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9月30日12時至10月7日17時,國家旅遊局未接到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假日旅遊安全創造新記錄。
一、旅遊市場繁榮,整體供需兩旺
假日期間,國慶節旅遊消費集中釋放,居民出遊熱情活躍。全國各省市發揮本地旅遊資源優勢,挖掘打造旅遊亮點,擴大旅遊產品供給,活躍假日旅遊市場氛圍,推出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旅遊主題活動。2015年國慶假日期間,北京共接待遊客1151.6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遊總收入83.1億元,同比增長7.1%。吉林省共接待遊客1001.45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實現旅遊收入59.45億元,同比增長28.5%。山東省共接待遊客5139.1萬人次,同比增長8.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2.1億元,同比增長12.8%。湖南省旅遊人數突破3700萬人次,同比增長7.58%;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7.98%。甘肅省共接待遊客9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8%;實現旅遊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6.5%。江蘇全省納入統計的10家重點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25.80萬人次,同比增長8.4%;門票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2.2 %。湖北省共接待遊客3517.05萬人次,增長11.07%;旅遊收入165.9億元,同比增長12.48%。國慶期間,納入監測的在線旅行商的交易總量平均增長134.7%。
出境游需求旺盛。日本、韓國、泰國等周邊國家出境游市場火爆,美、俄、法、意等長線游大幅增長。據韓國旅遊發展局統計,赴韓中國遊客增長了30%。據日本領事機構數據顯示,廣州9月發放赴日簽證數量同比增加40%。1至6日,內地赴港旅客為100.1萬人次,同比增長3.26%;內地赴澳旅客為79.97萬人次,同比增長6.3%。據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通報,1至7日大陸赴台遊客總數突破9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2成。北京、浙江、上海為最主要出境遊客源地。
二、旅遊方式多元,拉動消費明顯
遊客出行需求呈多樣化,城市休閑、鄉村旅遊最受歡迎,假日旅遊方式已從傳統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復合型轉變,旅遊拉動消費作用明顯。 1至6日,全國鐵路系統共發送旅客6279.2萬人次,同比上漲8.8%,客票收入35.4億元,同比上漲18.5%;民航系統共發送旅客763萬人次,同比上漲10.0%。散客自駕游、自由行成為主流。黑龍江部分城市自由行比例佔七成以上,預訂一日游、門票、交通用車等服務的比例明顯增長;1至5日,遼寧高速公路通行小轎車474萬輛次,同比增長15.6%,駛入大連市自駕游車輛同比增長11.5%;福建泉州自駕游比例達到83%以上;承德散客遊客佔72%,遊客多選擇自駕方式;江西廬山自駕進山車輛達2.8萬余台,自駕遊客占遊客總量近九成。休閑旅遊表現搶眼。北京鄉村旅遊收入約4.1億元,同比增長6.8%;上海商旅文體聯動,有效地促進了本地商業消費,427家大中型商業企業「中秋」、「十一」期間共實現營業額133.8億元,同比增長10.3%。廣東旅遊雖受台風影響,但溫泉旅遊熱度不減,揭陽京明溫泉、清遠聚龍灣溫泉接待遊客同比增長60%至70%,康橋溫泉同比上漲40%,頤和溫泉城前四天共接待遊客4千餘人;江蘇參與運河生態游、運河古鎮游、運河水上游的人次突破20萬;海南省高檔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入住率維持較高水平,海棠灣旅遊飯店平均入住率為85.94%,亞龍灣平均入住率為81.06%。文化旅遊深受歡迎。天津「聽茶館相聲」深受各地遊客歡迎,節日期間「名流茶館」接待遊客近2萬餘人,其中外地觀眾達90%,北京、河北觀眾佔75%以上;沈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在10月3日當天接待遊客分別為2.7萬人和1.7萬人,均創歷史新高。紅色旅遊持續火爆。湖南韶山、嶽麓山—橘子洲、芷江受降舊址等紅色旅遊景區遊人如織,嶽麓山—橘子洲景區每天接待10萬人次以上,韶山每天接待約8萬人。假日前5天,貴州遵義累計接待紅色旅遊遊客84.8萬人次,同比增長22.8%。
三、旅遊+互聯網,公共服務升級
假日期間,政府部門利用新技術推進旅遊公共服務升級,景點景區智能化程度提高,在線旅遊企業預定量上漲。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整體提高假日旅遊服務效率,遊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四川旅遊部門將北斗衛星系統融入旅遊應急救援平台,加強同公安、交通、國土、氣象、地理測繪等部門數據共享,提高旅遊安全保障水平;江蘇旅遊部門首次採用大數據及時進行全省實時客流、遊客來源地分布、遊客屬性、停留時長、客流對比,每天分四個時段向社會發布旅遊景區遊客舒適度信息;大連推出的電子票業務覆蓋30多家主要景區,假日前6天銷售電子票3萬多張,「智慧旅遊」新玩法被市民和遊客認可;九寨溝景區、黃龍景區網路預售門票占景區總售出門票40%以上。
四、市場秩序好轉,旅遊形象提升
各級旅遊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市場安全有序。節前,國家旅遊局出台了系列措施保障假日旅遊市場平穩運行,對 「不合理低價游」和「欺騙、強制旅遊購物」等行為出重拳打擊、開展倡導文明旅遊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倡議全國 5A、4A級景區帶頭不上漲門票價格等等,並在節日期間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商務部、質檢總局等四部委在雲南開展了旅遊市場專項督查,得到全國各級旅遊部門積極響應。江蘇、黑龍江、四川、廣東、湖南等省市紛紛在節日期間組織各級旅遊主管部門派出檢查組,對旅行社、旅遊景區點、旅遊購物場所、酒店等進行檢查,及時排除隱患,督促整改落實,確保了旅遊市場繁榮有序和「安全、秩序、質量、效益」。
五、實施最高承載量管理,主動調控效果顯現。
節日期間,部分熱點A級景區根據國家旅遊局統一部署,實施了遊客最大承載量限流、分流措施。故宮每日接待量限定在8萬人次,與歷史最高日接待18萬人次相比,七天遊客較為均衡合理。各省實施景區承載量管理,積極引導了遊客分流。假日期間,各景區遊客量均衡增長,部分傳統熱點景區遊客數量得到控制。受主動調控措施作用,納入國家旅遊局監測的125個傳統熱點景區接待遊客量均未出現往年無序暴漲的現象,七天共接待遊客2962.17萬人次,門票收入15.88億元。景區安全得到保障,遊客游覽舒適度提高。
六、旅遊志願者上崗,文明旅遊風漸行。
國慶期間,全國29個盛自治區、直轄市的176個城市的首批數萬名旅遊志願者在各大景區上崗,為遊客免費提供景區講解、醫療救援、維護景區秩序等服務。北京旅遊志願者在前門、故宮、王府井、頤和園、恭王府等遊客集中的旅遊集散地開展志願服務。湖南全省組織1.2萬多人次參加旅遊志願服務行動,其中長沙、張家界、岳陽和韶山、南嶽等地都組織千人次以上。陝西文明志願者發放資料2萬余份,勸導遊客不文明行為500餘次。四川省樂山市23個青年文明志願服務崗共服務遊客9370餘人次、服務市民及其他人員2358餘人,開展志願服務內容4396次。福建泉州泉州市向遊客發放宣傳冊累計5萬余份。
Ⅶ 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國慶黃金周的利與弊
自1999年國慶節以來,全國實行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3個7天的長假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假日旅遊熱,初步形成了以旅遊為主導的假日經濟,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一個新現象,也使國民(主要是佔全國人口1/3以上的城鎮居民)開始了一種新穎的休閑方式。 「黃金周」長假引發了旅遊熱,其積極作用人們看得很清,談得很多: ——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路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激醒了國民、主要是城鎮居民的旅遊意識,豐富了人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然而,「黃金周」旅遊熱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正確處理旅遊供給常年候的剛性與旅遊需求時段間的彈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歷來是關系旅遊經濟能否良性增長的關鍵之一。在未實行「黃金周」制度時,這個矛盾主要表現為一些地方自然氣候造成的淡旺季問題。而近3年的情況說明,實行「黃金周」制度後,人為造成的旅遊供給設施的常年性、穩定性與「黃金周」旅遊需求的集中性、跳躍性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黃金周」期間的供不應求與「黃金周」之後的供過於求周而復始地出現,長此下去將會損傷我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經營和消費基礎。 ——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在「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 ——如按照「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黃金周」期間如果不採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一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一定時段內基本上是一個恆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從全社會一個較長時段來看,幾個短時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費(而且這種消費容易形成低質、高價),並不能從根本上刺激和擴大消費總量。這種突擊性的消費並不能夯實國民長期、穩定、可持續消費的基礎。 最近3年統計結果表明,「黃金周」期間的人均旅遊消費額幾乎均低於全年旅遊人均消費額。2000、2001年的國內旅遊總收入和人均花費的絕對增長值與平均年增長率都比1997、1998年低。從表1、2、3、4中可以看出,「黃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對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旅遊花費與民出遊率的增長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相形之下對農村居民的出遊率影響不大),但對全國旅遊經濟整體增長的促進作用並不明顯。 ——「黃金周」為我國公民提供了出境旅遊的條件,但集中在3個時段中的閘涌式出遊,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幾國的情況下,同樣給出境旅遊的經營者和接待地帶來巨大壓力,供求規律的結果必然使旅遊價格上揚、服務質量下降,勢必影響出境旅遊者的利益,不利於正在興起的出境旅遊的健康發展。 ——3個「黃金周」前後,全國旅遊及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全力投入協調、管理、監督、檢查。由於是帶有濃厚的「政治性」、「運動式」色彩,習慣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時頗能奏效。這種行業管理模式與加入WTO、培育市場經濟的要求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不利於政府職能的轉變與管理方式的轉型,也不利於市場的發育與企業的成長。 ——全國劃一實行3個「黃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個月時間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止工作。這種狀態不利於政府機構正常、高效、穩定的運行,不適應現代經濟、金融、信息系統快捷、連續運作的要求,尤其給外企和涉外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外經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一年3次的全國性長假對政務、商務、生產、文教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會日益凸顯出來。 今後5~10年及20年內,隨著全國進入全面小康、基本實現現代化,國民的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將出現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之勢。據中國旅遊業「十五」計劃和2015、2020年發展目標預測,到2009、2010、2015、2020年,國內旅遊將分別達到11億~11.5億、15億~17億、21億~25億、29億~36億人次,出境旅遊將達1600萬、2000萬、2500萬、3700萬人次(事實上遠不止這些人數)。對一人近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1/5左右的國內遊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內蜂擁而出,決不是一種正常、健康、可持續的現象,也不是中國旅遊業應走的高效益、低耗損、可持續發展之路
Ⅷ 2015國慶期間中國人在日本爆買的看法
一分為二的看待。國內物價太高,而且假貨太多,日本便宜,但是顯得不愛國😔。
Ⅸ 2015國慶中國去日本的遊客消費多少錢啊
一年來的統計數字是平均21萬日元,國慶尚未結束,數字也就未出來。我個人估計可能會超過。
Ⅹ 2015國慶期間去日本旅遊人數統計結果
中國遊客是去年3倍 日本首次排名出境游目的地第一
來源:瀟湘晨報 作者:鄧蓉編輯: 鄧蓉時間:2015-06-24 11:23:52
攜程旅行網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端午小長假,在中國遊客出境游的目的地國家中,日本的旅遊人氣排名從去年第三名首次躍居第一,自由行、跟團游遊客量是去年端午的3倍,超過韓國等傳統熱門目的地國家,成為了國人出行的首選。大阪、東京、沖繩、九州、北海道等地遊客量爆棚。據分析,匯率利好、簽證開放、航班與新產品大增,以及大量遊客近期取消韓國游改道日本,是日本人氣躍升第一的重要因素。預計暑期人氣將進一步上升。
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統計,2014年赴日中國遊客達到了241萬人,是歷年來中國人赴日人數最多的一年,比起13年增長了近8成。在各國遊客中,中國人赴日消費額最高,平均一人1萬2千元人民幣。因受到日元貶值及海外通往地方的直航航空線路增多等因素影響,2015年遊客量繼續大幅增加,5月中國大陸遊客同比增加了1.3倍,達到了38.72萬人。攜程旅行網是中國組織赴日旅遊規模最大的旅行社,據其統計,2014年組織10多萬人次中國跟團游、自由行遊客赴日,2015年組織赴日遊客同比漲幅達到100%以上,單月超過10000人。端午小長假遊客量更是去年同期的3倍。
端午雖然僅有三天小長假的假期,但擋不住市民出國旅遊的熱情。韓國遭遇mers突襲,原定赴韓旅遊者取消、延期或更改目的地的不在少數,其中不少人就選擇了改道前往日本。歌詩達、皇家加勒比等郵輪公司也是紛紛將原本停靠釜山、首爾等港口的航線改行福岡、長崎、沖繩等,以規避mers帶來的負面影響,目前看來普遍受到了客人的認可和歡迎。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通過在目的地設立分公司、挖掘優勢資源並開發適應各種客群的豐富跟團游和自由行線路,使得今年日本旅遊產品亮點頻現,人氣高漲。同時加大了受歡迎酒店的采購力度,保證了成本的優勢。 記者 鄧蓉 通訊員 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