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鹽城響水化工廠爆炸是什麼原因
響水陳家港化工園區出事故不是第一次了,響水人都知道2011年冬天的「響水大逃亡事件」,我那時候還在讀初三,夜裡面4點在園區工作的親戚打電話給我爸讓我們一家人趕緊跑,那天夜裡下了大雪,我們跑到灌河大橋的時候發現路已經被交警封了,凌晨四點的冬天大街上都是跑出去的人。後來第二天才知道,夜裡面好幾萬人跑出去了,最遠的已經到了南京,伴隨著夜間瘋狂出逃的還有兩戶人家,因為雪天路滑車掉進了灌河,一家幾口罹難。第二天中央台午間新聞給了13分鍾的報道,時隔8年仍然記憶猶新。(官方報道此次事件為氯氣泄露,操作工人提醒家人逃跑以至於一傳十、十傳百,全縣數萬人逃亡,以官方報道為准,謝謝)
㈡ 如何看待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是由於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操作不當造成的,應該加上安全措施。
㈢ 江蘇響水致78死爆炸案一審宣判,如何避免企業爆炸事故的發生
我認為避免企業爆炸事故的發生要從多方面預防,首先要企業要提高自身風險防範能力,嚴格執行生產安全要求,加強生產安全管理,及時排除可能導致生產安全的隱患,加大員工培訓力度,不定時對員工進行生產安全知識的教育,企業員工要嚴格執行生產安全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向內部管理部門報告,發現企業違規經營要及時上報給當地職能部門,當地職能部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加大巡查管理力度,發現違反生產安全規定的行為嚴肅處理,防微杜漸!教訓足夠多了,只希望同樣的悲劇不再發生,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要以事故為警戒,緊綳安全弦,安全永遠是企業生產的第一要素。
㈣ 江蘇響水致78死特大爆炸事故宣判,此起案件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在前段時間發生了一起特大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在江蘇鹽城市,涉事公司是天嘉宜公司。這場事故造成了78人死亡,640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目前正在醫院治療,還有76人重傷,據不完全統計直接經濟損失198635.07萬元,這場事故造成了很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傷,以及大量經濟損失。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這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天嘉宜公司無視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和安全法的規定,為了一點利益長期儲存,處置硝化廢料,企業管理混亂,這些是這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此外這次事故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信息,關於這點我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鹽城市環境監測中心等6家中介單位出現了虛假的文件信息。天嘉宜公司在一些檢測中通過不正當手段弄虛作假,隱瞞了真實的情況,這也就導致了事故的發生。這些檢測機構的重要職責就是為了那些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危,但是這種機構中竟然出現了虛假文件,這就說明這些機構中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弄虛作假,置很多人的生命於不顧。
㈤ 2019.3.21響水爆炸事故事件背後說明了什麼,最終得出什麼結論
說明對於易燃易爆危險品的管理還很不到位,安全意識不強,必須加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加大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㈥ 11·24貴州響水煤礦事故的事故原因
經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響水煤礦屬於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存在綜合防突措施不到位的問題。
防突措施不到位4名責任人被問責
貴州盤南煤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由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兗州貴州能化有限公司、貴州粵黔電力有限公司、貴州省煤田地質局4家單位分別出資組建。其下屬的響水煤礦始建於2003年,有員工約2900人,設計年產能400萬噸。
根據規定,煤礦瓦斯濃度達到1%就必須撤人、斷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礦工說, 他長年在井下工作,來這個礦上班幾個月,總感覺管理上有點亂。「規定是規定,但是有時候瓦斯濃度超過1%,報警器響了工人還在幹活。」
貴州省副省長孫國強說,最近貴州的安全生產,特別是國有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存在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制度、紀律執行不嚴等問題,百萬噸死亡率高於鄉鎮煤礦。下一步,將加強對國有煤礦的政府監管,所有國有煤礦要接受當地政府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
經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研究決定,責令貴州盤江控股投資(集團)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引咎辭職,貴州盤南煤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魯紅專、總經理伍超、總工程師趙慶平撤職,待事故調查結束後再作處理。
瓦斯「重災區」防治難題待
響水煤礦事故救援指揮部分析認為,貴州是我國煤礦瓦斯「重災區」,此次事故反映出在瓦斯防治方面仍有很多待解難題。
據統計,貴州省現有突出礦井500多個、高瓦斯礦井400多個,均居全國之首。隨著礦井開采水平加深,煤層瓦斯含量和壓力增大,突出危險性增強,瓦斯防治工作難度逐漸加大。
貴州省安監局局長李尚寬說,今年貴州省瓦斯抽采量將達到18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7。根據估算,小煤礦瓦斯治理達標每噸煤需投入200元以上,安全水平才能得到根本提升。但是,如果再加上人工等其他成本,煤炭企業就會虧損。所以,一些企業在效益和安全之間往往選擇前者,導致瓦斯治理投入不夠,安全威脅始終存在。
此外,目前煤炭需求不旺,價格下滑,企業效益出現微利甚至虧損,對安全生產帶來了不利因素。一方面企業負責人精力分散,以跑市場、抓效益為主,另一方面安全投入資金困難,職工隊伍不穩。
曾在煤炭企業工作近30年的六盤水市副市長尹志華認為,瓦斯治理宜走區域性治理的路子,在煤與瓦斯突出煤層開采過程中,採取煤礦保護層開採的辦法,由安全區域向不安全區域施工,均勻有效地降低不安全區域的瓦斯含量,區域性消除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使不安全區域轉變為安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