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的事業單位,一年到手稅後大概多少錢
上海的事業單位。一年到手稅後大概是在10萬左右。
⑵ 我在上海,一個月9000稅前,一年十四薪,去掉四金和個人所得稅一個月實際可以得多少
1、正常1月——11月:
應繳納個稅=(當月工資-2000元-個人應繳納社保、公積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9000-2000-8676*11%-7392*7%)*20%-375=730.8(元)
實際到手薪金=9000-8676*11%-7392*7%-730.8=6798.2(元)
解釋1:
2008年3月1日起,個人工資、薪金所得以每個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外籍人員扣4800元。
解釋2:個人應繳社保
上海市單位職工當年當月個人繳費基數按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性收入確定.
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低於上一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60%的,按60%確定繳費基數,並按四捨五入原則先進到角再進到元。
首次參加工作和變動工作單位的繳費個人,應按新進單位首月全月工資性收入確定月繳費基數。
2008年上海市社會保險費繳費標准(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執行標准)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基礎上限為8676元,下限為1735元。
個人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個人8%,醫療保險個人2%,失業保險個人1%,共11%。9000元已超過上限,只能以最高限額繳納。
解釋3:個人應繳公積金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2007年度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為7392元;執行時間2007年7月——2008年6月;個人公積金繳納比例:7%。因此你的公積金個人繳納額為7392*7%=517(元)
解釋4:按下面的累進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代入公式進行計算
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表:
不超過500元的, 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你的工資9000元,扣除生計費(2000元),扣除個人應繳社保954元,扣除個人應繳公積金517元,余額5529元就是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從上表可以看出屬於超過5000元,不到20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375 元。由此可以算出正常每月你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5529*20%-375=730.8(元)
每月工資扣除社保954元、公積金517元、個稅730.8元以後,就是你實際到手的薪金了。
2、12月份應繳個人所得稅因為多出2個月薪金的原因而有所不同,按年度一次性獎金計繳個人所得稅:
相當於12月發放一次性獎金18000元,12月收入9000元。具體計算獎金應納稅額步驟如下:
a、全年獎金/12——從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查適用稅率和相應扣除數
18000/12=1500,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元。
b、(9000-2000-954-517)*20%-375+18000*10%-25=2505.8(元)
當月工資9000元扣除生計費(2000)、個人交社保部分(954元)、個人交公積金(517元)後,依規定稅率(20%)和速算扣除數(375元)計稅730.8元;18000元一次性獎金除12算出月平均獎金1500元,不扣除費用直接對應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元,計稅1775元,再將兩者稅額相加,得出合計數2505.8元就是你12月份拿到多發的薪金後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因此你12月份的到手薪資應該=9000+18000-2000-8676*11%-9000*7%-2505.8=21023.2(元)
以上就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計算的薪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32歲,上海稅後工資一年9萬多,是不是混得很差
32歲,上海稅後工資一年9萬多,平均每月近8千的凈收入。
當然不是混得很差。
上海當前人均月工資7千,最低月工資標准才2300,稅後年收入9萬多已經是中等偏上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⑷ 在上海一年交稅共計10000 請問年薪約為多少
每月工資8041.65元,月繳稅833.33元,×12個月。工資=96500元。
⑸ 上海稅前年薪20萬,稅後到手多少
上海年薪20萬,個人所得稅繳納後到手是172560元。具體計算如下:
一、每月領取月薪16666.67元;
二、每月繳納個人所得稅:免徵3500元,繳納個人所得稅2286.67元(13166.67×25%);
三、全年應繳個人所得稅27440元(2286.67×12);
四、稅後收入=200000-27440=172560元。
⑹ 問一下,在上海的單位稅前年薪14萬,稅後大概是多少平均到手月收入是多少
別著急我幫你一點一點的具體算給你看
首先;
個人所得稅=稅前工資 —(三險一金)—(3500個稅起征點)=需要交稅的部分
由於5險1金其中有兩險是單位交的,所以個人只需要交三險一金
1、養老保險:單位:22%、 個人8%
2、失業保險:單位:2%、 個人1%
3、生育保險:全由單位負擔(0.5%)
4、工傷保險:全由單位負擔(0.5%)
5、醫療保險:單位:12%、 個人2%
6、公積金: 單位:7%、 個人7%
加在一起個人要交工資的18%左右,
你的年薪140000/12=11667你的月薪
(你的月薪)11667X18%=2100(須交保險/月)
11667(月薪)-2100(保險)=9567(稅前)
根據國家規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自2011年9月1日起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9567(稅前)-3500(個稅起征點)=6067(你需要交稅的工資)
根據稅率級別: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
依次類推。。。
(你需要交稅的工資)6067X20%=1213(你需要交納的稅)
然後;3500+(6067-1213)=8354元/月
最後我幫你計算出來,你的月收入為8354+2100(保險金)=10454
你的稅後凈到手收入為8354元/月
。希望能幫助到你,嘔心瀝血之作,希望加分!!!!
⑺ 請問上海市國稅局基層公務員工資一個月能拿多少我是指到手的明收入,保險什麼的我看不著,無所謂。
中部國稅三千左右,上海目測五千左右。到手的。上海一年到手的錢有八萬左右,可能也會到九萬或十萬。看所在具體哪個區。
⑻ 在上海稅前9000 年14薪 扣除五險一金及個人所得稅 最終到手多少
個人所得稅是在扣除五險一金後計算的。
如果用人單位用9000作為基數繳納五險一金,
個人需繳納社保9000×11%=990元,公積金按10%計算9000×10%=900,
應納稅所得額=9000-990-900-3500=3610,個人所得稅256元,到手工資為6854元。
具體繳納基數和公積金繳納比例請咨詢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
⑼ 上海稅前年薪20萬到手實際多少
按每月平均發放計算,實際工資如下。
1、每月工資16666.67元。
2、16666.67元減去免徵額3500=13166.67元。
3、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13166.67*25%-1005=2286.67元
4、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2286.67*12=27440元
5、稅後收入=20萬-27440=172560元
因此,在不考慮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的情況下,稅後收入為172560元。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參考資料個人所得稅_網路
⑽ 在上海,稅前工資11000,稅後到手多少錢怎麼算
根據新的個人所得稅政策,不同的情況「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不同,下面舉例說明:
假設:已婚人士小李在上海上班,月收入1.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兒園,同時父母已經60多歲。
根據新政策,小李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中,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贍養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攤扣除額),所以,應納稅所得額=11000-5000-2000-1200-1000-1000=800元。應納稅所得額小於36000元的,所得稅稅率是3%。所以,個人所得稅=800*3%=24元。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1、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
2、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3、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10)上海市國稅局一年到手擴展閱讀: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下: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
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
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