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吳涇鎮紫竹半島那邊的環境質量怎麼樣
三年前也在北方生活過,對於那邊天天爆表的空氣質量指數,我也是很害怕。於是就回上海買房子,買的房子就是紫竹半島這邊的。紫竹半島前兩年空氣質量在上海算是一般,但這一年來,幾乎天天都是保持在50以下了,空氣特別清新。等蘭香湖建成之後,各種綠化帶也都會鋪設好,可以想見到時候空氣都是清甜的。蘭香湖開挖之後,這邊的環境質量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貳』 上海吳涇鎮屬於新閔行還是老閔行
這個問題到蠻難解釋的。
吳涇鎮一直是屬於閔行區的,在原閔行區與上海縣合並前就屬閔行區,從這個層面講應該是老閔行。
但是居住在附近的人一直稱閔行老街(現江川路街道的北街居委及周邊)為老閔行,現在閔行老街已經沒有了,「老閔行」的稱呼一直在。從這個層面講吳涇鎮不算真正的老閔行。
『叄』 上海閔行吳涇鎮劍川路500弄是個叫什麼名字的小區啊
我的好友是在吳涇鎮出生並長大的,我經常到訪那裡,我知道在吳涇鎮的那段劍川路上只有50弄,沒有500弄。按門牌號位置算,500弄早已超出了吳涇鎮好多范圍。
因為劍川路50弄那裡的整個小區房子都是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所以全部由「氯鹼公司」自行接手操作管理相關物業。自然,小區的名字就叫成「氯鹼小區」了。
『肆』 閔行老工業基地 是哪裡具體區域
就是老閔行,現閔行區的江川路街道,上海縣和閔行區合並前原閔行區的行政范圍區域,作為當時的上海市衛星城鎮,老閔行集聚了上海重型機器廠、上海鍋爐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電機廠、上海水泵廠、上海航天設備製造廠、上海重型機床廠、大中華橡膠廠等一大批的製造業工廠,而在吳涇(原閔行區的又一塊屬地,現在的吳涇鎮是原閔行區的吳涇街道和原上海縣的塘灣鎮組成)又有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氯鹼化工廠等一批化工企業
『伍』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
私立的是隨時都可以報名的
這個跟景東小學一起應該是公立的
但幼兒園 應該還是按自然月算的
我小舅媽在吳涇第一幼兒園做主任
不知道跟LZ說的是不是同一所幼兒園\(^o^)/~
『陸』 吳涇鎮的科技園區
吳涇科技園區位於閔行區東南角,周邊交通十分便捷。閔吳鐵路專線、龍吳路、虹梅路、蓮花路及外圍的S4奉莘公路等高等級道路溝通了與市區及浦東、浦南、江、浙之間的聯系;S32高速公路橫跨東西,貫通了浦東與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只需30分鍾車程即可抵達;規劃中的M15軌道交通沿蓮花路縱貫南北;即將開通的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項目拉近了與奉賢的距離;「黃浦江第一彎」得天獨厚的環域水體,使吳涇鎮成為上海西南水運主要物流周轉地。
這里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著名高等院校,有紫竹科學園區的輻射、雲集了世界百強高科技企業和跨國企業研發中心,彰顯了區域的科技優勢。
園區第一期位於虹梅南路4999號,7000平米的商務辦公用房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已選址規劃,用於園區的後續發展。 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紫江集團、上海聯和投資公司等七家股東單位共同投資組建。於2002年6月25日奠基,一期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2003年,被列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6年3月,通過國家省級開發區審核並予以公告; 2009年9月,被國家發改委授予「上海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被國家商務部和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生物醫葯)」。2009年10月,被中組部認定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園區」,被上海市商務委授予「上海市軟體出口(創新)基地」;2010年12月,中國(上海)網路視聽產業基地揭牌;2011年3月,被上海市評為「上海品牌園區」;2011年6月,獲得國務院《關於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2012年12月,被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認定為「上海市知識產權示範園區」。2013年1月,被上海市版權局授予「上海版權示範園區(基地)」稱號;5月,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節水型工業園區」稱號;9月,榮獲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認定的「上海市信息服務產業基地」稱號。2014年1月,獲國家工信部批准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自2004年始,高新區連續八年四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高新區由大學園區、研發基地和紫竹配套區三部分組成。大學園區以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為主,通過校企互動合作,充分發揮大學的科研和人才優勢。研發基地瞄準世界科技革命中的新興產業領域和傳統產業的新型發展發向,吸引各類研發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入駐;並大力促進EDA平台、IP平台、設計企業孵化中心、多項目晶元加工服務中心和創業投資中心等技術支撐平台建設。紫竹配套區位於高新區東南角,將規劃建設大型生態化國際社區。

『柒』 閔行區的吳涇鎮跟上海市區一樣是城區面貌,還是主要是工業區和農民房
吳涇、華涇、新涇三個鎮剩餘的農村民房都已經很少了,城市化還算可以的。
『捌』 吳涇鎮的社會事業
優化總體規劃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高城市建設的規劃水平,優化區域地塊的規劃屬性和控制參數,主動協調涉及區域發展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報批工作,紫竹組團、向陽工業區、大飛機板塊三個控規相繼獲批,化工區組團結合濱江兩岸開發正在報批中,為吳涇未來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配合做好重大市政工程。配合完成S32高速公路、閔浦大橋、景東路等市、區重大市政工程的動拆遷任務,吳涇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接近尾聲,做好虹梅南路越江工程施工前期工作,對接完成大飛機地塊、產業研究院前期動遷等工作。改建、新建曲吳路、尚義路、紫龍路等道路,完成劍川路、寶秀路等道路的拓寬、延伸工程。完成塘灣地區自來水集約化改造,俞塘河工程竣工。啟動塘灣二組新農村改造和共和村「城中村」社區化建設項目。
穩步實施民生工程。著眼改善動遷農民和居民的生活條件,全力推進民生工程,建成社區體育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殘疾人服務中心、來滬人員管理工程一、二期等項目。完成政府實事項目49項,舊區改造30.7萬m2。建成68.3萬m2配套商品房,自2002年以來動遷的3807戶居民已入住新居。
不斷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深入推進市容環境綜合管理,成為全區首個24小時保潔城區,5.6平方公里市容創建達標區通過市級驗收。村宅河道綜合整治率達90%以上,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3m2。組建執法隊伍,大力推進地溝油、非法物流、渣土等專項整治,共整治清除無證經營643家、非法行醫171戶次、地下食品加工場13家、無證廢品收購站192家,整治違法建築39萬m2。 2002年6月,吳涇鎮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紫江集團共同合作開發上海紫竹科學園區。紫竹科學園區的建立,計劃吸納科技從業人員1.5萬名,爭取形成800億元銷售收入、40億元稅收的經濟規模,可集中體現吳涇鎮科技發展的實力和水平,使之成為閔行區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標志之一。
同時建成的佔地1000畝的蓮花國際工業園區,將建設物流保稅倉庫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虛擬經濟的服裝產業在產品研發、物流等項目,將可吸納3000餘名勞動力,形成200億元銷售額、10億元稅收的規模。
至2006年6月,紫竹科學園區已吸引15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如英特爾、微軟、歐姆龍、花王、雅瑪哈、日清、戴爾等。總投資1.82億元的納米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也落戶在紫竹科學園區。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5月,吳涇鎮引進外資達20多億美元,吸引內資30多億元。在鼓勵發展「三資」企業方面,吳涇鎮注重地區跨國公司總部等國際著名公司,如日本先鋒、TKD公司等先後入駐,並對已在吳涇鎮經營生產的「三資」企業予以大力扶持。據統計,2005年,吳涇鎮「三資」企業納稅佔43.8%,銷售、產值和稅收佔全鎮總量的13%以上。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中,吳涇鎮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引進汽摩配生產基地、森馬服裝、喬治白服飾、蘋果化妝品等知名企業。 吳涇鎮圖書館座落於龍吳路5533號,現為上海市街道(鄉鎮)圖書館一級館,於2010年3月加入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和上海市圖書館,各區縣圖書館,部分街鎮圖書館實現了書刊「一卡通」通借通還。
館內設有成人閱覽區,少兒閱覽區,圖書外借區,少兒外借區等服務窗口,館舍面積250平方米,藏書25000餘冊,常年訂閱報刊150多種,閱覽區實行免證閱覽。
圖書館在堅持做好常規服務外,在鎮政府的領導及區圖書館的支持下,經常開展各類文化讀書活動,包括展覽、講座、徵文、演講等等。
開放時間:周一~周日:8:30~16:30
另外,村、居委圖書館室共有15家。

『玖』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白水泥廠是哪個村管
上海閔行區吳涇鎮白水泥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白水泥廠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改制而成,公司屬於上海市西南方向吳涇鎮工業區管轄范圍,毗鄰黃浦江中下游,緊靠黃浦江支流六磊塘。
『拾』 上海閔行吳涇鎮地攤經濟不可能發展
上海閔行吳涇鎮集團經濟不可能發展,現在低碳經濟正在擬定之中,將來可能會發展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