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產負債表比率
利用資產負債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的主要指標是: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
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但不同的分析者對資產負債率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且還存在著明顯的行業差異。
(1)資產負債率計算中對分子應否包含流動負債存在爭議:
反對者認為:因為短期負債不是長期資金的來源,因此,若包含,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企業的「長期」債務狀況。
贊成者認為:從長期動態過程看,短期債務具有長期性,如「 應付帳款」作為整體,事實上是企業資金來源的一個「 永久」的部分。
(2)對資產負債率指標不同的報表分析者有不同的看法
債權人的立場: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債權人關心的是貸給企業的款能否按期足額收回)
權益投資人(股東):由於杠桿作用的存在,資產負債率應該高些。(負債利息在稅前開支,企業可以獲得財務杠桿利益,但並非越高越好。當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負債利息率時,負債比率越高越好;反之,負債比率越低越好。)
經營者:風險收益均衡,所以資產負債率應適度。
經驗研究表明,資產負債率存在顯著的行業差異,因此,分析該比率時應注重與行業平均數的比較。(與其他企業比較時,還要注意計算口徑的一致性)
運用該指標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應結合總體經濟狀況、行業發展趨勢、所處市場環境等綜合判斷。分析時還應同時參考其他指標值。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 / 所有者權益總額(即凈資產總額)
或:
產權比率=負債/所有者權益 =
負債/(資產-負債)
=(負債/資產)/(資產/資產-負債/資產)
=(負債/資產)/(1-負債/資產)即: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1-資產負債率)
產權比率主要反映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只是資產負債率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產權比率的分析方法與資產負債率分析類似。資產負債率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在產權比率分析中也應引起注意。比如:將本企業產權比率與其他企業對比時,應注意計算口徑是否一致等。
產權比率所反映的償債能力是以凈資產為物質保障的。
3、有形凈值債務率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 /(股東或所有者權益 — 無形資產凈值)
之所以將無形資產從股東權益中扣除,是因為從保守的觀點看,這些資產不會提供給債權人任何資源。
主要說明債權人在企業破產時受保障的程度。
有形凈值債務率主要是用於衡量企業的風險程度和對債務的償還能力。這個指標越大,表明風險越大;反之,則越小。同理,該指標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對有形凈值債務率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有形凈值債務率揭示了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凈值之間的關系,能夠計量債權人在企業處於破產清算時能獲得多少有形財產保障。從長期償債能力來講,指標越低越好。
第二,有形凈值債務率指標最大的特點是在可用於償還債務的凈資產中扣除了無形資產,這主要是由於無形資產的計量缺乏可靠的基礎,不可能作為償還債務的資源。
第三,有形凈值債務率指標的分析與產權比率分析相同,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凈值應維持1:1的比例。
第四,在使用產權比率時,必須結合有形凈值債務率指標,做進一步分析。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⑵ 資產負債表如何分析
1.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採用賬戶式結構,報表分左右兩方,左邊列示資產各項目,反映全部資產的分布及存在形態;右方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反映全部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內容及構成情況。
2. 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由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部分組成。
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反映同一經營活動的兩種記錄。
資產是反映企業可支配資金的多少,通過現金、存貨、固定資產等形式反映資金存在的狀況;而負債是企業資金取得的途徑,反映的是資產籌集的來源,如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
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就是通過對報表各個組成部分佔總資產的比率分析,來評價和衡量企業的財務狀況。
①資產結構分析
▲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結構,指企業的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重。通過分析不同流動性的資產占總資產的比率,能了解企業的資產結構是否合理。
▲在分析資產結構時,關注的指標主要有流動資產率,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率=(流動資產額/資產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流動資產率=5,763,955.34/5,773,369.82×100%=99.83%
一般來說,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可變現能力越強。
但是該指標受到行業差異的影響較大。例如,餐飲業是服務行業,而且以送餐為主,所以其總資產中並無大量的設備和廠房,所以其流動資產率較高。如果是製造行業,由於大量的機器設備、廠房等是企業發展的必備條件,所以其流動資產率一般在30%左右。
分析企業資產結構時,我們還可以用分析流動資產率的方式來分析現金資產的比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比重、生產經營用資產的比重、無形資產的比重、長期股權投資的比重等。
②負債與權益結構分析
負債與權益結構主要包括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負債中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的分布情況等。通過分析,可以知道企業的債務情況,了解企業自有資金與債務的比率關系。負債結構分析主要有如下指標:
(1)自有資金負債率
該指標反映的是負債總額(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與企業資本總額(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系,也稱為投資安全系數。其計算公式為:
自有資金負債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例如:東方公司自有資金負債率=5,549,437.41/223,932.41×100%=2478.18%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企業自有資金負債率越高,債權人的保障程度越低。由於債權人不能得到保障,企業想再獲得貸款的機會就小。其計算結果可以用於衡量投資者對償還債務的保障程度和評估債權人向企業投資的安全程度。
(2)長期負債比重
該指標用來核算企業長期負債在總負債中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長期負債比重=(長期負債/負債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長期負債比重=279,000.00/5,549,437.41×100%=5.02%
該比重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負債中,對外來長期資金的依賴程度。比重越高,依賴程度越高,比重越低,依賴程度越低。
(3)流動負債比重
該指標用來核算企業流動負債在總負債中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負債比重=(流動負債/負債總額)×100%
例如:東方公司流動負債比重=5,270,437.41/5,549,437.41×100%=94.97%
該比重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負債中,依賴短期債權人的程度。該比重越高,依賴程度越高;反之則依賴程度越低。
⑶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
分析資產負債表一般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分析企業資產的來源和構成。
資產負債表資產合計數表明企業的資產規模,明細項目列示資產的構成和關系。所有者權益表明股東的投資份額和可以分配的份額,還表明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資本公積增加了說明企業整體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餘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可以看出企業財務出否規范。
2、負債內容塊列示負債的規模和籌資方式和布局。
不同的舉債方式給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長期舉債的資金成本大,還款壓力小,而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還款壓力大。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資金狀況和財務風險。銀行存款和現金以及一年內到期變現的非貨幣性資產總量較少,表現企業的現金流存在一定問題。一個企業的負債與資產的比例過高,表明企業有較高的財務風險,甚至會有資不抵債的可能。
(3)資產負債表比率分析擴展閱讀
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判斷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例如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銷售情況不樂觀。而如果銀行存款的比例過小,應收賬款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資金回籠有問題。長期股權投資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等表明了企業的投資活動,固定資產的增加數以及在建工程項目都可以說明企業的投資情況。
預付賬款項目的數額說明企業與供貨商的業務關系和規則,如果預付賬款較多的話,可能存在以貨易貨的情況。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未充分發揮的財務杠桿作用。
⑷ 資產負債表分析中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三個比率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1、流動比率 等於2較合適
2、速動比率 等於1較合適
3、現金比率 20%以上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