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地理角度分析大連港口發展的優勢

地理角度分析大連港口發展的優勢

發布時間:2021-06-26 03:41:51

① 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簡要分析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這道題

最主要目的煤,鐵,石油,海鹽 本區嚴重缺水,不合理用水,大量開采地下水 接近煤鐵礦,郊通便力,減少污染。 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雄厚…

② 地理.大連是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分析其區位優勢

(1)大連港港闊水深;位於海灣中,風浪小。港口陸地地形平坦,便於築港;腹地(東北地區)寬闊,腹地內經濟發達;依託城市大連經濟發展。
(2)不知道你們是什麼版本的教材,我覺得應該是多核心吧。利弊應該從基礎設施建議、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吧

③ 建港口的區位優勢

水深港闊,有廣闊平坦的腹地。
交通便利,經濟腹地發展良好。
氣候穩定,風浪小
只記得這么多了……

④ 從經濟區位的角度分析東部沿海地區的優勢

根據自然資源的分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中國客觀上存在著東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個有差別的經濟地帶。

東部沿海地帶 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12個沿海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不包括台灣省)。面積佔全國13.6%,人口佔全國42%。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遼寧中南部、京津唐、滬寧杭地區都集中於此,重要的農業基地——黃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分布在這一帶。從全國看東部沿海地帶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較高,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通訊設施的基礎好,商品經濟比較發達,與海外有傳統的經濟聯系,信息靈通,對外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大連、 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廣西沿海、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等經濟開放區都在這一地帶。
東部沿海地帶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加強傳統工業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大力開拓新興產業,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高檔消費品工業,使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加快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開放區的建設,充分發揮外引內聯和對外、對內兩個輻射扇面的作用,使這一地帶逐步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基地,海洋開發的基地,培養向全國輸送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國傳送新技術、提供咨詢和信息的基地。
東部沿海地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交通運輸緊張,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資源短缺,若幹人口、城鎮密集地區出現環境容量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澇年汛期的防洪問題,這就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完善交通網路,加強與中部和西部地區的橫向聯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化的商品性、創匯型的農業生產,把長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為環太平洋帶上的重要經濟地域。
中部地帶 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個省區,面積佔全國29%,人口佔全國35.6%。這一地帶能源、各種礦產資源具有明顯的優勢。東北有全國最大的天然林區,內蒙古有廣闊的天然牧場,大部分省的農業比較發達,是中國糧、油、棉、糖的重要產區。今後中部地帶應加快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電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磷礦、建築材料的開發和建設。同時,大力發展農業,促進糧食和其他經濟作物穩定增長,逐步把中部地帶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若乾重要機電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及能夠提供大量商品糧和其他農副產品的生產基地。
中部地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鐵路運輸能力不能適應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運的需要,黃土高原的大量水土流失,東北森林的過度砍伐,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淤高所潛伏的洪水決口泛濫危機,長江中游的洪澇問題,以及長城沿線的風沙問題等。因此,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工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潛力的同時,加強由西向東的運輸通道建設,大力造林育林、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江河泛濫,並大力發展同東部沿海、西部地帶的橫向聯系,使之成為中國經濟布局由東向西逐步轉移的重要紐帶,擔負起承東啟西的作用。同時生產更多面向全國和可供出口的產品,在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
西部地帶 包括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共9個省區。面積佔全國57.4%,人口佔全國22.4%。初步調查,各種資源都很豐富,特別是能源、各種礦產資源前景可觀。但目前勘探不夠,開發利用更少。這一地帶除四川盆地、陝西關中、甘肅蘭州附近等少數地區以外,工農業基礎比較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較少,科技和文化教育都不夠發達。今後應大力發展農林牧業、交通運輸業,有步驟有重點地開發能源、礦產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加工工業。由於西部地帶,特別西北地區氣候乾旱,在不適宜開墾和耕種的地區因濫墾濫牧,使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西南地區地形崎嶇,交通困難。這一地帶目前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選擇水源條件較好的地點,擴大綠洲農業,逐年減少糧食調入量;加強草原牧區建設,植樹種草,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畜牧業;充分發揮三線建設形成的基礎和能力,加速軍工技術向民用工業的轉化和擴散;加快對現有鐵路干線的電氣化改造,建設與中部、東部沿海地帶聯系的鐵路干線,努力搞好公路建設,在地廣人稀地區發展地方民航事業;在黃河上中游、長江上游、新疆塔里木盆地、陝甘寧等地建設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區;建設川滇黔交界地區,使之逐步成為一個主要能源、原材料的生產基地;建設新疆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地區,使之逐步成為新疆重要的工業樞紐地帶;進一步開放西部邊境的某些市鎮,發展邊境貿易。從長遠來看,西部地帶資源豐富,有發展工農業的廣闊空間,是全國的戰略後備地帶。
全國按照東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帶的自然和經濟特點、各自的優勢和存在問題,安排開發的重點,作出生產力合理布局的規劃,採取東西結合、沿海與內地互相支援、互相促進的發展戰略,使各個地區都藉助自己的優勢得到發展。為了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必須加強地區經濟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業集中地區,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積極發展技術水平較高、資源消耗較少的產業及出口產品,資源富集地區要加速資源開發,並適當發展加工工業,同時加快建設東西走向的交通干線,擴大沿海與內地的交流,縮小沿海與內地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促進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有計劃有步驟地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

⑤ 從交通運輸的角度說明大連海港建設的意義

大連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對外窗口,港口輻射整個東北,也是歐亞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現代化的大連港是符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要求的。

⑥ 大連的區位優勢

(1)大連港港闊水深;位於海灣中,風浪小.港口陸地地形平坦,便於築港;腹地(東北地區)寬闊,腹地內經濟發達;依託城市大連經濟發展.
(2)不知道你們是什麼版本的教材,我覺得應該是多核心吧.利弊應該從基礎設施建議、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吧

⑦ 從地理學科的角度簡要分析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的區位優勢

區位:指某事物的具體地理位置和與周圍環境各要素(自然和人文)的聯系
自然:
1.地理位置:位於華北經濟核心區,鄰近東北亞經濟圈;
2.地形:平原為主;
3.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和;
4.資源:當地煤、鐵、稀土以及石油等資源豐富
社會經濟條件
1.歷史:近代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工業基礎雄厚
2.政策:國家推進一系列產業轉型政策;
3.科技及產業:高等院校、高科技人才雲集,世界大型企業在當地設立研產基地,促進了當地產業轉型,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3.市場:鄰近以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中心的東北亞經濟圈,為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4.交通:海運、鐵路、公路、航空、港口構成發達的交通運輸網

⑧ 高中地理主觀題,如何分析某地航海業有利條件

首先是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當地的天氣溫度,處於什麼氣候,附近有什麼洋流經過或是魚類遷徙通道等,其次可以說人文地理,當地的漁業文化,歷史上的打漁歷史,政府是否對漁業資源能源重視,大力扶持
例子(從網上找的):瀕臨海洋,國家領土南北走向海岸線很長,且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改善了冰凍狀況,有終年不凍港。
http://..com/question/421215917.html

⑨ 大連港的優勢條件

(1)臨海地勢平坦不凍港 (2)緊鄰重工業基地經濟腹地寬廣

⑩ 大連為什麼比其他港口發展的好

樓主你好,大凡發展的好的城市必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只要地理位置重要的都形成了重要城市,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軌跡,要了解一個城市發展的歷史,主要先看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周邊形勢的地位、所在區域的資源形勢等等),然後就看看她有何政治上的淵源(所在國家當時情勢下的決策,有沒有對其進行扶持,就是特區之類的,大連就是政府一種決策),其他的你可以看看網路,直接搜索大連,裡面很詳細的,也是分類介紹,你看過就會明白的,應該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地理角度分析大連港口發展的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琅琊榜投資了多少錢 瀏覽:981
資金4個月翻倍 瀏覽:995
沙特外匯儲備下降 瀏覽:706
融資警戒線和平倉線 瀏覽:785
掌眾金服理財 瀏覽:232
地產融資中介 瀏覽:396
武鋼國際資源開發投資公司 瀏覽:26
東京a股票 瀏覽:115
基金主體之間的關系及各自的職責 瀏覽:830
百川理財幣群 瀏覽:930
2019年期貨時間 瀏覽:734
理財會開場白 瀏覽:704
金扣理財 瀏覽:850
旅遊融資寶 瀏覽:641
唐山融資案 瀏覽:53
22萬理財 瀏覽:529
解除質押價格比質押價格 瀏覽:615
夢熙理財行 瀏覽:529
理財邦雷 瀏覽:579
潘多外匯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