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洋山港與上海港的區別
童鞋……差的遠了去了……上海港在上海市長江口,洋山港再離長三角挺進的幾個小島上,專為遠洋海運而設計,和小日本爭亞洲第一大港用的。想從上海去洋山深水港得走東海大橋。
洋山港址位於杭州灣長江口外的崎嶇列島,西北距上海南匯蘆潮港約30公里,距國際航線僅45海里,是離上海最近的具備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整個洋山港工程規劃至2020年,建設碼頭深水岸線總長超過10公里,布置集裝箱深水泊位30多個,設計年吞吐能力1300萬標准箱以上。
即將開工的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由港區、東海大橋、滬蘆高速公路、蘆潮港陸域配套工程等四部分組成。港區工程建設碼頭岸線1600米,將建5個集裝箱深水泊位,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裝箱船,同時兼顧8000標准箱集裝箱船舶靠泊,設計年吞吐能力為220萬標准箱,陸域面積約1.7平方公里。東海大橋始於南匯蘆潮港客運碼頭東側約4公里、靠背約1.4公里的海灘與現大堤的交接處,終於浙江省嵊泗縣崎嶇列島小城子山,總長31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橋寬31.5米。滬蘆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環線)環東二大道立交南,至東海大橋登陸點,全長43公里。蘆潮港陸域配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港新城,新城以深水港建設為契機,規劃建設用地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萬,最終將建成為一個生態型、信息化、港口產業發達、具有國際通行制度、有著獨特風貌的濱海園林城市。
海港位於長江三角洲前緣,居我國18000 公里大陸海岸線的中部、扼長江入海口,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是我國沿海的主要樞紐港,我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貿物資中99%經由上海港進出,每年完成的外貿吞吐量佔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貨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❷ 洋山港的構成布局有哪些
洋山深水港區總體規劃是依託大、小洋山島鏈形成南、北兩大港區,採用單通道形式,分四期建設。規劃至2020年,北港區 (小洋山一側)可形成約11公里深水岸線,建成深水泊位30多個, 預算總投資 500 余億元,建成後的洋山港區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1300 萬TEU,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將躋身於世界大港之列。 大洋山一側南港區岸線將作為2020年以後的規劃發展預留岸線。從遠景看,洋山港區發展潛力巨大,總體規劃共可形成陸域面積20多平方公里,深水岸線20餘公里,布置50多個超巴拿馬型集裝箱泊位,形成2500萬標准箱以上年吞吐能力。
洋山港將主要承擔腹地內遠洋箱源和國際中轉箱業務,集裝箱規劃吞吐量 2005 年為 220萬TEU,2010年為550萬TEU,2020年為1340萬TEU 。規劃船型以第五、六代集裝箱船為主,並可考慮接納 8000TEU超大型船舶。
一期規劃
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洋山深水港區、東海大橋和蘆潮輔助作業園區。三者之間在總體布局、功能定位、業務運作等方面有機銜接,聯為整體,共同構成洋山深水港區項目的港口核心。深水港一期工程在小洋山至鑊蓋塘一線先期建設5個集裝箱深水泊位,碼頭岸線全長1600米,碼頭前沿及航道設計水深約15.5米,可停靠第五、第六代集裝箱船,同時兼顧8000TEU的大型集裝箱船舶靠泊作業。設計年吞吐能力220萬TEU ,實際通過能力將達300萬標准箱以上。港口水域面積316. 7萬平方米 ,陸域面積134 萬平方米。碼頭堆場面積86萬平方米,平面箱位25386TEU,箱容量90050TEU,重箱堆5層,61110TEU,空箱堆場23979TEU,危險品堆場3136TEU,冷藏箱堆場1825TEU 。碼頭配置外伸距為 65 米 、負荷量65T的集裝箱橋吊共15台;堆場配置40.5T、60T的龍門起重機45台;堆高機8台;正面吊2台;集卡68輛;港區設置集卡進場道口12道,出口道口7道。
二期規劃
根據上海市政府統一部署,並結合洋山深水港區開發進度安排,一期工程西側的二期工程4個泊位、1400米岸線2006年底基本建成並投入試運營。屆時整個洋山港通過能力將超過550萬TEU。
編輯本段洋山港航運優勢
上海市副市長、洋山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楊雄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建成開港、保稅港區封關啟用,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加快確立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推進我國由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創造了更好的基礎和條件。
洋山深水港區和保稅港區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工程。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投入運營,在國際航運中心硬體設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將改寫上海沒有-15米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碼頭、泊位的歷史,第五、第六代集裝箱船可以全天候滿載進港作業,為提升上海港的樞紐地位,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了非常好的硬體設施條件。
與此同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開港暨洋山保稅港區的啟用,在國際航運中心「軟環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際航運中心的形成,只有硬體還不夠,還必須有軟體支撐,要有吸引力的國際中轉政策。200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我國第一個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它由規劃中的小洋山港口區域、東海大橋和與之相連的陸上特定區域組成。其中,小洋山港口區域面積2.14平方公里;陸地區域位於上海市南匯區蘆潮港,面積6平方公里。洋山保稅港區實行封閉管理,港區和陸地區域參照出口加工區的標准建設隔離監管設施。
洋山保稅港區集目前國內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三方面的政策優勢於一體。主要稅收政策為:國外貨物入港區保稅;貨物出港區進入國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國內貨物入港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等。洋山深水港區與洋山保稅港區兩者互為依託、相輔相成,既大大提升了航運基礎設施的能級,又扭轉了我國與周邊國家港口競爭的政策劣勢,對顯著增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集聚輻射和國際中轉功能,具有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
上海洋山港具有以下四點優勢:
優勢一:具備建設-15米水深港區和航道的優越條件。洋山海域潮流強勁,泥沙不易落淤,海域海床近百年來基本穩定。
優勢二:能確保船舶航行及靠離泊安全。港區工程方案經過模型試驗反復論證,表明工程實施後,對自然條件基本無影響,能維持原有水深,而且大小洋山島鏈形成天然屏障,泊穩條件良好。
優勢三:工程技術經濟可行。工程水域地質條件良好,具備建港條件;另外,建設長距離跨海大橋世界上也有先例。
優勢四: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發展的規律。
❸ 想知道: 上海市 洋山港和盧潮港是一個嗎 在哪
當然不是了。蘆潮港在東海大橋的入口附近,而洋山港要從東海大橋進去,過了東海大橋就是洋山港了
❹ 如何從上海至洋山深水港
到臨港新城目前只有2條公交線路,分別是龍港快線(龍陽路地鐵站--臨港新城)和機場八線(浦東機場--臨港新城),如果你是要去洋山島上,到達臨港新城後乘坐洋山專線(臨港新城--洋山)由於目前車輛還不能隨意通過東海大橋,所以公交車只有一條洋山專線能夠過橋。
所有的社會車輛和旅遊團的車都只能開到臨港新城,然後再乘坐洋山專線去洋山深水港。現在洋山專線每天來回開70個班次,車程為48分鍾,單程票價12元,運營時間為上午7:30至下午5:00。
❺ 上海洋山港離臨港港口有多遠
公交線路:申港3路[五七農場] → 泥城2路,全程約12.1公里
1、從洋山保稅港區步行約1.1公里,到達順翔路同匯路站
2、乘坐申港3路[五七農場],經過9站, 到達飛渡路倚天路站(也可乘坐申港3路)
3、步行約130米,到達飛渡路倚天路站
4、乘坐泥城2路,經過6站, 到達層林路滄海路站
5、步行約500米,到達上海臨港產業區港口...
❻ 洋山港位於浙江省境內,為什麼隸屬於上海浦東
洋山港既不隸屬於浦東新區,也不隸屬於浙江省,而是隸屬於上海港,上海港是交回通部下屬的企答業,洋山港分碼頭部分,和保稅區部分。其中碼頭部分位於浙江省嵊泗縣洋山鎮轄區內,保稅區部分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城鎮。
❼ 洋山深水港的建設工期
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包括東、西、南、北四個港區,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自2002年至2012年分三期實施,工程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其中2/3為填海工程投資,裝卸集裝箱的橋吊機械等投資約200多億元。到2012年,洋山港將擁有30個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達1500萬標箱,可使上海港的吞吐能力增加一倍。
東港區為能源作業港區,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海底輸氣干線,建設規模為每年進口300萬噸LNG,每年可向上海市區供應約40億立方米LNG。成為國際一流水平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與西氣東輸、東海天然氣形成多氣源供應局面,共同保障上海的能源安全。其中LNG接收站位於洋山深水港區中西門堂島,主要建設3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應的回收、輸送、氣化設施和公用配套工程,佔地39.6公頃,並預留二期擴建場地。LNG專用船碼頭包括一座8萬至20萬立方米LNG專用船碼頭及重件碼頭配套設施等。用LNG船運來的進口天然氣將通過東海大橋預設的40公里長的海底輸氣管線送到臨港新城輸氣站,進入上海城市天然氣高壓主幹網系統。
東港區還是遠東最大的成品油中轉基地,規劃建設1900米長的油品碼頭作業區,這是一座國家戰略儲備油庫,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是成品油庫和生產生活設施區,2009年3月投入使用,可儲成品油42萬立方米;遠期工程完成後可儲存成品油270萬立方米,將用中小型油輪轉運至上海等地。
南港區以大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雙連山、大山塘一帶,東至馬鞍山。將作為洋山港2012年以後的規劃發展預留岸線。
北港區、西港區為集裝箱裝卸區,是洋山港的核心區域。規劃深水岸線10公里,可布置大小泊位30多個,可以裝卸世界最大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貨輪和巨型油輪,全部建成後年吞吐能力可達1300萬標箱以上,約占上海港集裝箱總吞吐量的30%,單獨計算可躋身世界第五大集裝箱港。北港區以小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小烏龜島、東至沈家灣島,平均水深15米,岸線全長5.6公里;分為三期建設。
北港區一期工程由港區、東海大橋、滬蘆高速公路、臨港新城等四部分組成。於2002年6月開工,2005年12月竣工,總投資143億元。共建設5個10萬噸級深水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碼頭岸線長1600米,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裝箱船,同時兼顧8000標准集裝箱船舶靠泊,陸域面積為1.53平方公里,堆場87萬平方米,年吞吐能力為22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獨自經營。作為配套工程的東海大橋於2002年6月開工,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滬蘆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環線)環東二大道立交南,至東海大橋登陸點,全長43公里。臨港新城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萬,將建成獨具風貌的濱海園林城市。
北港區二期工程東端與一期工期相連,於2005年6月開工,2006年12月竣工,總投資57億元。共建設4個10萬噸級泊位,前沿水深15.5米,碼頭岸線長1400米,陸域面積為0.8平方公里,吹填砂400萬立方米,堆場86.1萬平方米,年吞吐能力為21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等五家中外巨頭的合資公司運作。
北港區三期工程分兩個階段建設,一階段工程2007年12月竣工,二階段工程200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70億元。共建7個10萬噸級泊位,前沿水深17.5米,碼頭岸線長2650米,其最東端可停泊15萬噸油輪。陸域面積5.9平方公里,年設計能力為500萬標准箱,由上港集團、新加坡港務集團、中海集團及法國達飛輪船等合資公司運作。
三期工程順利竣工,標志著洋山深水港北港區全面建成。北港區現已建成16個深水集裝箱泊位,岸線全長5.6公里,年吞吐能力為930萬標准箱,吹填砂石1億立方米,總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更為壯觀的是,在連成一片的5.6公里的碼頭上,整齊地排列著60台高達70米的集裝箱橋吊,這些龐然大物每天可裝卸3萬只集裝箱。規模如此龐大的港區工程能在短短六年半時間里完工,這在世界港口建設史上罕見的。
根據建設的規劃,從2009年開始,洋山深水港區建設的重點將轉移至西港區。西港區緊鄰東海大橋,平均水深12米,碼頭岸線總長4000米,將建設10-12個7-10萬噸級的集裝箱專用泊位,陸域面積約2平方公里,年設計能力為700萬標准箱。該港區是一個江海聯運的集散中心,重慶、武漢、南京等沿江內陸港口的中小型船舶將由此集散,再通過北港區轉運至世界各地,大大提高洋山港的水水中轉能力,強化上海航運中心的核心作用。西港區計劃2010年交付第一批泊位,2011年再交付一批,至2013年全面建成。為了滿足洋山深水港區運營管理的要求,還將布置若干個工作船碼頭。此外,根據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有關協議,還將在西港區建設洋山客運中心,為往來嵊泗、岱山、普陀山、舟山本島的人員、車輛提供便利。 始於上海市南匯區蘆潮港,終於浙江省嵊泗縣崎嶇列島的小城子山,總長約32.5公里,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橋面寬31.5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大橋全線設5000噸級主通航孔(通航孔凈空高40米)和1000噸級、500噸級輔通航孔各一處。
參觀洋山深水港的必經通道是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全長32公里,橋寬 31.5 米 ,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連接上海浦東新區蘆潮港鎮與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島。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橋、4座預應力連續梁橋,大量的非通航孔橋以及連接兩個島嶼之間的一條海堤。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順應世界經濟和國際航運發展的新趨勢,根據中國經濟現狀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洋山深水港區建設又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而東海大橋作為洋山港區連接上海陸地的唯一通道,如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一大「動脈」,在洋山港一期工程啟動時,東海大橋的貫通,改寫了上海不「上海」的歷史。碧海滔滔,一橋飛架,從上海至東海上的洋山港30分鍾就可直達。上海,從此名歸實至,這個東方大港由「江河時代」邁入了「海洋時代」!
參觀洋山深水港,定能使你心曠神怡,耳目一新! 布置於東海大橋登陸點附近,相對獨立,其主要功能是為洋山深水港區配套服務,包括口岸查驗區、輔助作業區和危險品作業區,以及供水、供電、通信等綜合性輔助設施。
❽ 上海市臨港屬於什麼區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
屬於上海浦東新區,海南匯新城位於浦東最東南。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根據南匯新城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
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並組成。
(8)上海臨港洋山港擴展閱讀:
臨港歷史建設:
臨港地區開發始於2002年,隨著南匯區並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在主城區內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但產業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對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
《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明確,設立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該地區開發建設。這意味著過去的產業區和新城兩個管委會將合二為一,臨港地區正式納入了「市屬區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常務副主任陳鳴波在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期間透露,根據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未來南匯新城與上海主城區的關系,類似日本橫濱與東京的關系,其規劃的人口總量在100萬—150萬。
❾ 連接臨港新城和洋山深水港的大橋是什麼橋
東海大橋,臨港新城的驕傲,愛在臨港!
上海臨港地區位於浦東最東南,距人民廣場約76公里,「港為城用,城以港興」是臨港新城建設發展的基本思路。新城由臨港「四鎮五區」(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南匯新城、泥城分城區、蘆潮港分城區、書院分城區、萬祥分城區)、重裝備產業區、物流園區、主產業區、綜合區及臨港奉賢園區組成。總面積315.6平方公里(不含洋山保稅港區),其中填海造陸133平方公里,區域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賢浦東新區界,東、南至杭州灣。
按照規劃,到2020年,臨港新城將成為上海東南地區最具集聚力和發展活力的中等規模濱海城市,並依託上海洋山港成為輻射長三角的物流以及臨港產業基地。臨港雖然開發已然在產業調整和人口集聚道路上努力奔跑了10年,但人口導入依然困難重重,並一度被媒體稱為「空城」。2013年7月22日,CBS 9頻道 《60minutes》節目《ghost cities》更將臨港稱為是上海版的「ghost city」。
臨港新城盡管已經得到了不少政府財稅、政策方面的傾斜,但在其舉全力「造城興業」的背後,千億元投資和新城人口稀少之間出現矛盾,被外界指向「臨港的城建仍需假以時日」。如何破解產城融合中產業支撐城市發展與人口導入之間的難題,成為考驗主政者的一道嚴峻挑戰。例如目前68平方公里的南匯新城[4]人口只有4.5萬左右,其中3.7萬人是大學師生,常住人口不到1萬人,與巨大的新城規模不成比例。如何解決空城難題也成為臨港今後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❿ 上海海事大學臨港校區怎麼去洋山港深水港
可以包車去,就在3號門外華聯超市包車去,或者共享區包車都可以,騎車是過不去的,全程高速
有時候學校會組織學生包大巴去洋山港參觀,但目前只有幾個學院的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