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港股美股和A股 三大市場有何異同
1,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2,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中國A股市場交易始於1990年,經過十多年快速發展,現已初具規模。2015年4月8日,A股時隔7年重回4000點大關。
3,美股,即美國股市。廣義:代表全球股市。
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4,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貳』 A股和港美有什麼區別
你應該指的是港股。
A股和港股的區別如下:
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回A股具有漲跌幅的限制;
港股是用港答元交易,A股使用人民幣交易;
如果站在同一起點,當然是投資港股要好很多,但由於大陸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國內公民要投資港股不是很方便的,還有待於法律的規范才行。
港股和A股同股同權,也就是說分送的權利是一樣的;
港股有最低股價的回購制度,即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跌到一定程度時,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有義務回收投資者持有的公司股票,而A股就沒有這個強制規定;
新股認購港股是每隻新股可提供最多9倍的融資。即1萬本金,可放大至10萬資金;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按當期市場利率為准,通常以佔用天數計算,如年率5%/365*佔用天數(通常為7天或9天) ,A股則是不計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的;
港股在香港上市,屬於比較規范的證券市場而且是開放的國際化的投資環境,但A股在大陸上市,基本屬於政策性的證券市場相對是封閉的。
港股是t+0的交易規定,可以即買即賣,提取現金的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A股是t+1的交易規定,當天買的股票只有隔天才能賣出,提取現金的時間為賣出股票之後第2個日;
『叄』 港股和美股市值一樣嗎
不一樣
構成一個完整股票市場的,主要是交易市場、交易者、交易品種這三大要素。
而對於A股、港股、美股三者的異同,我們可從上述三大要素、還有交易制度及匯率因素共五個層面去比較。金融直擊在這里給大家一一敘述:
一、交易者
交易者即投資者,主要分為個人投資者(散戶)和機構投資者。
1.投資者結構及風格
三地股市投資者結構的差異是不是較大?
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美股則是由投資機構主導了市場,港股投資者也多是投資機構
那三地投資者投資風格應該不太一樣吧?
一般市場人士認為,A股投資者主要追求估值波動,港股投資追求理財和保值,美股介於兩者之間。
2.投資邏輯
一般認為,國內投資者喜歡超跌反彈的投資方式,不知港股、美股投資者有何偏好?
港股投資者崇尚大盤藍籌股,偏好長期投資。在香港市場,藍籌往往就代表著穩定收益和較高的現金股息。匯豐控股每年派息率達到74.8%;美股更傾向於注重公司的業績。
二、交易市場
交易市場指各種有形的、無形的場所。
1.市場規模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相關,截止到2016年9月10日,上交所共上市了1124家公司,總市值約為27萬億元;深交所共有180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2萬億元,整個A股一共有上市公司2933家,總市值近49萬億人民幣。
不知港股、美股規模怎麼樣?
根據港交所數據,截止2016年10月26日,港交所共有1926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5萬億港元;根據Investing網站的數據,截止2016年10月25號,美股共有上市公司3373家,總市值約25.9萬億美元。
那港股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哪幾類呢?
據金融直擊統計,港股主要分為、國企股()和紅籌股。過去藍籌股占市場交易金額的80%,隨著中資入港的上市公司速度加快,紅籌及H股已快速成長達到市場交易額的60%左右。
『肆』 美股中的主要市場有什麼區別是什麼
【華爾街精英,翻臉比翻書還快,從反對川普到改口說早就支持,轉變只需一秒鍾】【投資者日記(11月10日周四)】【中宜教育戴斌撰寫】
(1)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華爾街的精英們,立即改口說支持特朗普。而特朗普當選後,整個人好像變了,變得沒那麼激進了,有很多和解和善意的舉動出來。看來,這就是一場生意,競選結果出來之後,我相信華爾街和特朗普團隊應該有比較深入的討論,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和解收場。於是,資本市場鬆了一口氣,全世界各地的股市,今天(和昨晚)都迎來了大反彈。
(2)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江湖,就是一個局。在貨幣泛濫的今天,要維持泡沫,是所有既得利益群體共同的想法。爆發危機,對屌絲有利,對學者有利,對強勢群體不利。所以,華爾街明知道泡沫巨大,只能繼續吹大美國股市的泡沫。這讓人想起《大空頭》那部電影,維持虛假的繁榮。
(3)美國的股市,其實有著很大的隱患,但控盤權依舊在華爾街手中。我很贊嘆華爾街有著這么強的外交手腕,能把川普當選總統這個大利空,硬是把它做成大利好。
我們中國的A股需要跟隨美國的走勢嗎?其實沒有必要。邏輯上,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使得資本外流情況是走向負面角度的。但為了避免資本外流加速,只能強行護住A股的盤面,如果此時A股發生股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郭嘉隊需要護盤。
大家可以看到,滬指的角度,大藍籌的角度,目前其實已經處於牛市格局。大家打開滬指的周線圖,滬指已經走在了「60周線」的上方,周線角度是牛市行情。
但大家打開創業板指數,從周線角度看,創業板指數依然低於60周線,屬於橫盤弱勢震盪的格局。
所以,目前,大盤屬於局部行情。藍籌這邊,由於郭嘉隊已經基本控盤,很多散戶都已經離開了大藍籌。所以這一波行情,滬指沖上去了,但很多散戶依然感覺是「賺了指數沒怎麼賺錢」,這就是因為這一波沖上了的個股,都不是散戶集中持股的標的。而散戶很多都集中在中小創,因為藍籌之前漲的速度比較慢,大部分散戶不喜歡漲速慢的大藍籌。所以,大家可以打開很多大藍籌的股東人數,大家會發現很多都是股東人數持續往下走。所以,變成了,現在大藍籌因為散戶走得七七八八了,拉起來,郭嘉隊反而沒那麼費力,於是大藍籌走勢,目前略強於中小創。
(4)目前的情況,我想和自己的內心反著來操作。我實事求是地告訴大家,我此刻其實很像強烈看多,因為滬指突破了前期高點3140點,技術上是已經突破前高,上方的空間已經被打開。
但我告訴我自己,我是一個老百姓,沒有內幕消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就是莊家打我臉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要以最原始的人性思維去思考,如果此刻,我的第一感覺是很想追高,那麼我相信,這個世界不會讓小散戶輕易賺錢。我記住這個邏輯,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5)最近,我發現,反復思考莊家會怎麼打自己的臉,往這個方向想,我感覺准確率反而比較高。這是自虐的心態,但沒辦法,虐待自己的心靈,就是最好的預測。大家想想,有沒有道理?
(6)繼續建議,持倉的朋友,控制倉位在五成以下,而且我堅持,個股的操作策略就是,一拉高或者一放量就減半倉,我也沒內幕,我也不知道是誘多還是誘空,不管它,持倉的話,手中個股一拉高或者一放量就減半倉,不想太多,想太多也沒有用。目前沒有持倉的朋友,持幣的朋友,建議繼續持幣。
(7)滬指已經形成牛市格局,慢牛真的出現了。因為滬指今天的收盤價是3171點,已經完全突破了【滬指60周線——滬指3089點】。這100點的空間,屬於完全突破的范疇,所以,藍籌走慢牛格局,我認同。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創業板指數沒有跟上來,我現在還在多空博弈中,我還沒有全面轉為超級看多。因為今天創業板指數收盤價是2143.62點,還沒有突破【創業板指數的60周線——創業板指數2245.62點】。
我是一個側重技術分析的學者,從技術指標上看,突破滬指3140點的前期高點之後,應該要右側交易,看多後市。唯一讓我覺得,我可能轉多後迅速會被打臉的理由就是,創業板指數沒有走牛。
因為滬指其實已經有點失真了,因為郭嘉隊已經完全掌控住了滬指,想讓滬指上就上,想讓它下就下,而且還可以控制節奏,硬把滬指做成慢牛。今天銀行股,有一些主力資金去拉,因為銀行股是滯漲。結果,大家看一下,很快就被打下來,我認為,邏輯上,應該是郭嘉隊在控制滬指上漲的節奏。
銀行股今天的表現,暴露了郭嘉隊的思路,我覺得今天郭嘉隊操盤手的表現有點差,不應該暴露【人工走慢牛】這個事情出來。這個動作,我這個老百姓都可以看出來,那你說,其他相對我這個老百姓有更強信息優勢和資金優勢的民間莊家會看不出來。如果後市的走勢,被民間莊家看透了郭嘉隊的意圖,就很容易被民間莊家揩油郭嘉隊,這是非常不好一種思路。當然,這是我YY的,我也沒內幕。每天寫日記,做預測,都是白日夢的范疇,用才華去和內幕PK,本身就很幼稚,但我只是很勇敢,我不怕所謂高手的諷刺,我每天敢做這樣的分析和預測,這份勇氣,我不怕那些【個人無能不敢做預測,但因為什麼都不做所以不用暴露自己的不足,從而可以自以為是的學者們】的諷刺。
不作為的人,不預測的人,沒資格批評和否定敢於做預測的人。如果真的要否定別人,就和別人做一樣的事情,每天寫投資者日記,每天也和我一樣做預測,然後公開PK誰的准確率高(每天PK)。贏了的人,可以諷刺輸了的人。這個世界,連【參與預測】都不敢,卻敢諷刺【有實力敢去預測的人】,真的太好笑了。
(8)今天說開了,就放開來說了。市場目前充滿了反邏輯,當所有人看空時(特朗普剛當選時),超級主力(你知道是誰)偏偏要爆拉。好了,等所有人都開始看多了(今天晚上已經很多人強烈看多了),記住,股市是零和游戲,多數人的預判能如意嗎?
這種變態的市場,這十年來,還真的是少有的一年,從英國脫歐之後的情況看,不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斷,已經成為了最准確的判斷。
(9)現在,還有什麼指標是比較准確的。我覺得就是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如果繼續貶值,央行必須救市,郭嘉隊也要救市托市,只為了不要讓國內資金瘋狂流出。所以,我理解現在的這種反邏輯、反人性的行情。我的選擇是不動。持倉的朋友,我給一個建議,只要你手中的個股沒有跌穿5天均線,可以繼續持有。跌穿了5天均線,就可以考慮撤退。
空倉的朋友想買點股票的,一定要買,我給兩個建議,第一是1/4倉買入,不要全倉。第二是,不突破60天均線的個股,不要買,剛剛突破的,右側試一下,如果突破60天均線買入,後面再度跌穿60天均線,說明被忽悠了,就止損把。最多是5%以內的損失,然後只有1/4倉,5%*1/4倉=1.25%的總損失,這個試一試的代價,應該不算大,就可以試一下。
我講得很詳細了,就這樣了。我個人以後都不公布持倉個股了,吸取以前的教訓。感謝大家的關心,今年的股市和樓市,我收獲還是不錯的,收益上並不郁悶。所以,我寫日記時,還是比較能控制住情緒,畢竟賺錢了誰都不可能不高興。但是,我記住一點,做人要謙虛,別太囂張。落袋為安,經歷過過去一年的三次股災,任何人都會變得很謹慎,不謹慎的人,我覺得都不正常。經歷過三次股災,依然保留沖沖沖、殺殺殺、踏空一秒無比難受、追高被套打死不認輸這些性格的人,我覺得都不太正常,真的。
控制好倉位吧啊,小倉位,玩一下是可以的,看住5天均線和60天均線,就沒有問題,安心玩。全倉玩的朋友,就自己權衡吧,別埋怨就好。
祝大家快樂,循序漸進,慢慢賺大錢。加油!
【對了,忘了說一下個股,今天時間還是允許的,說一下個股吧】
【兩市成交量第一名,萬科】萬科今天小小放量了,長上影線,但沒跌穿5天均線和60天均線,目前不適合看空,繼續謹慎看多,跌穿5天均線就看空。
【兩市成交量第二名,江西銅業】放量拉漲停,明天開盤後要洗盤。洗盤只要不跌穿16.85,就不怕。
【兩市成交量第三名,嘉麟傑】我之前日記分析過,不跌穿5天均線,不看空。不過今天放量了,明天也要洗盤。12.50不跌穿,估計還要沖一下,妖股嘛,都是這個死樣。妖股不能隨便看空,會被打臉的。如果跌穿12.50,才要小心見頂風險。
【兩市成交量第四名,中國建築】放量高位橫盤,小心郭嘉隊高拋低吸哦。注意一下風險,還有就是盯住5天均線,今天的收盤價低於5天均線(8.03)一分錢,這個信號不太好。
【兩市成交量第五名,山東黃金】黃金個股,我中長線不敢看好。美元加息,其實是利空黃金價格的。只是有危機的時候,黃金漲一下。大家看到英國脫歐,黃金也沒有突破1400美元。所以啊,不敢看多黃金。
【兩市成交量第六名,榕勝超微】這股的中線趨勢不錯,突破歷史高點了,有走牛的趨勢。短線就不好說,因為這只股的日線圖,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般是漲2天,回調2、3天。今天剛好是第二個暴漲日,所以,我還是擔心明天短線要洗盤。大家看看吧。
【兩市成交量第七名,中信證券】中信不可能有問題,這只股,說真的,如果買入後,放10年,肯定賺很多。中國股民就是沒耐心,中信證券的估值,其實不高,而且券商還是比較重要的戰略資源。不過,盤子太大了,中信證券的大股東又太會做高拋低吸,誰敢去爆拉,一爆拉就出貨給你,然後高拋你,把股價打下來之後,再低吸,玩不過。所以,券商目前沒暴漲,是因為除了超級主力,沒有人敢去碰這種板塊。大家做這種板塊,就是要做波段,高拋低吸。
【兩市成交量第八名,國棟建設】妖股不能隨便看空,一直拉啊。做妖股很簡單的,沒有跌穿5天均線,就繼續拿,管它怎麼洗盤。心裡必須有這樣的堅強心態——「主力,你吃S吧」。沒有這樣的大心臟,就別玩妖股了。大家自己權衡吧。
【兩市成交量第九名,銅陵有色】明天要洗一下盤,這種漲法,有點一日游的感覺。
【兩市成交量第十名,梅雁吉祥】從最高點回落下來的妖股,我一般不碰。這種股,一跌穿5天均線,老子早就清倉了,管它什麼誘空誘多,老子玩別的股。
【總結一下(1)】有些妖股,感覺歇了下來的,一般就不玩了。比如四川雙馬、廊坊發展這種,就真的不玩了。
【總結一下(2)】券商,看樣子有點想突破了,持有券商的朋友,記住,整個板塊一出「大陽線」,走一半籌碼,就對了。
【總結一下(3)】港口股,我估計也有點想突破了。
【總結一下(4)】慢牛股是有的,像國際實業這種,真的是慢牛走法。
【總結一下(5)】東阿阿膠這種股,就是長線牛股。
【總結一下(6)】永安林業,有什麼利好嗎?這種走勢好奇怪。
『伍』 美股,A股,港股有什麼不同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港股和A股交易時間的區別如下:A股設有漲跌回停板制度,在聯答交所市場,則不實行漲跌停板制度。股票交收制度不同,在內地A股市場,結算周期一般為T+1日,也就是當天賣出的股票,投資者在第2天就可以收到款項。與此不同,香港市場證券結算與經紀商之間的結算周期為T+2日,即投資者賣出股票後,至少需要2天才能收到此款項。
『陸』 美股和港股哪個市場容易賺錢
那個市場賺錢都不容易,要熟悉美股和港股的交易規則,和市場風險偏好,上市公司的經營財務情況才有機會賺錢,美股和港股比較我個人覺得港股更適合國人吧,畢竟有深港通、滬港通,也沒有時差因素影響。
『柒』 對比了幾家美港股平台,發現一個達芬奇證券,看評價和口碑都不錯,誰能說說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我用達芬奇有一段時間了,總體上不錯,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美股0佣了,希望發展越來越好吧
『捌』 哪個券商看港美股行情比較好
那就富途證券的富途牛牛,吳曉波、雷軍用的都是這個
『玖』 美股港股市場情況怎樣
A股指的是人民幣普通股,其發行者是中國境內公司發行,認購及交易者是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港股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相比起來,港股市場比A股要更加成熟理智一點,若是我國的股票同時在國內及香港上市,形成「A+H」模式,則能夠依照其在香港股市的情況對A股的走勢進行預測。美股,即美國股市。美股對比A股最顯著的時間差異在於美股中午不休市。
A股、港股、美股是中國投資者全球化資產配置中最常涉足的三地市場美股研究社對此有詳細解釋分析美股港股市場均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從交易市場、交易者、交易品種、交易制度、匯率因素去對比三地市場的特徵,更容易發掘港股市場的價值特點。
交易市場
交易市場指各種有形的、無形的股票場所。
市場規模
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相關數據,截止到2017年5月3日,上交所共上市了1266家公司,總市值約為32萬億元;深交所共有196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3萬億元,整個A股一共有上市公司3288家,總市值近55萬億人民幣。
根據港交所數據,截止2017年3月31日,港交所共有2009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7萬億港元,港股主要分為藍籌股、國企股(h股)和紅籌股。根據瑞信信貸的數據,截止2017年3月,美股共有上市公司3671家,總市值約26萬億美元。
市場開放度
在市場開放度上,港股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A股市場相對封閉;美股則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優秀公司。
交易偏好
市場人士一般認為,港股喜歡龍頭企業,A股偏愛小盤股,因為它們流動性好,犯錯成本低。至於美股,介於港股和A股之間,更貼近港股。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港股投資者中,歐美機構投資者占據了相當比重。歐美機構投資者出於公募基金和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需求,在內部規定較為嚴格的情況下,自然更傾向選擇公司治理和財務狀況更透明的大盤股。
交易規模
根據2017年5月份上交所及深交所相關數據,A股市場保持日均4300多億人民幣的成交,而根據港交所3月公布的數據,港交所每天成交量是743億港元;根據彭博相關數據,美股近期每日成交量在2300億美元左右。
牛熊周期
市場通常認為,A股市場有「牛短熊長」的特點, 美股和港股市場大體上可以說是「牛長熊短」。
港股自恆生指數公布以來47年間,共有7輪牛熊交替,其中牛市平均時間為48.8個月,熊市平均時間為31.7個月;A股誕生時間不長,走出了共8輪牛熊交替,其中牛市平均持續時間為12個月,熊市平均時間有25.5個月;從1929年大蕭條開始計算,美國股市正好走過了25個牛熊。牛市的平均長度是32個月,大概不到3年,而熊市通常都在10個月內結束。而且平均下來,牛市能夠翻一倍, 熊市只跌3成。
2
交易者
交易者即投資者,主要分為個人投資者(散戶)和機構投資者。
投資者結構及風格
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美股則是由投資機構主導了市場,港股投資者也多是投資機構,一般市場人士認為,A股投資者主要追求估值波動,港股投資追求理財和保值,美股介於兩者之間。有人說,A股是有沒有兔子先撒鷹,美股市場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港股是見了兔子也不一定撒鷹。每個投資A股、港股或美股的投資人,都有各自獨特的交易習慣。
投資邏輯
一般認為,國內投資者喜歡超跌反彈的投資方式。港股投資者崇尚大盤藍籌股,偏好長期投資。在香港市場,藍籌往往就代表著穩定收益和較高的現金股息。美股更傾向於注重公司的業績。
3交易品種
投資標的
相較於A股,港股比較有特色的投資品種有渦輪和牛熊證。美股可投資品種更為多樣,一方面美股可以投資涵蓋各行業、各種商品、各種標的的ETF,一方面美股聚集了來自全球的優秀公司股票。涵蓋各個地域、各個行業、各種主要商品,同時還有正向反向的ETF、掛鉤波動率的ETF。
做空工具
A股沒有做空機制,美股有很多做空工具。比如看跌期權,簡單理解就是當市場下跌時,看跌期權的買方,就可以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賣出對應的資產,當市價跌到比約定價格低時,買方就可從中賺取差價。同樣,港股也有較豐富的做空工具。
4匯率因素
因為不同地區的股票,各自以當地貨幣計價,但不同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的匯率在實時發生變動。假設美元對其他貨幣走強,投資以美元計價的美股,可以額外獲得美元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
5交易制度
買賣、結算制度
我知道A股交易是T+1,就是「當天買的股票,需要第二天才能賣」。
准確說是第二個交易日。港股和美股交易實行T+0,即同一隻股票可以當天多次買賣。而在結算制度上,A股、港股、美股分別實行T+1、T+2、T+3結算制度,所以相對於A股,港股和美股在清算交割前,可更充分利用資金和股票進行反復交易。
漲跌停限制
A股的10%漲跌停很好理解,而港股和美股則沒有這樣的制度。但港股出台了一個「冷靜制度」,即對於恆指和恆生國企指數的成分股,若股價波動幅度超過10%,則會出發5分鍾的冷靜期,冷靜期內交易將在指定價格範圍內進行。一般來說是這樣的。這就要求美股投資者,對要投資的股票有較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對於股票底層公司的風險情況。
股票面值
「手」是A股和港股的股票單位,一般A股中1手錶示100股,其中A股買入最少須是1手,賣出時若有不足100股的零頭,零頭只能隨整數一起賣出;港股股票面值從元(港元)到角、仙(分)都有,但對於最小交易單位並沒有統一規定,港股一手股票不一定是100股;美股可以以1股為單位進行交易。
融資融券
三地股市的券商均可提供融資、融券相關服務,但在具體操作方式上各有不同。融資,簡單說是投資者從券商借入資金買入股票,然後償還也是用資金;融券,簡單說是投資者從券商借入股票然後賣出,用股票償還。
新股認購
港股券商一般提供1:9融資額度,中簽率較高;A股由於投資者數量眾多,中簽率比較低,券商一般不提供融資額度。美股可以在網上進行新股認購。
交易費用
說了這么多,那A股、港股和美股各自主要有哪些交易費用?
分紅派息
港股公用股、地產股及銀行股派息普遍較高,而A股派息不穩定。美股分紅以現金分紅為主。
綜合對比一下,三地市場的市盈率與市凈率,美股目前PE、PB為21.6倍、3.6倍,歷史分位為後49%、後54%,證券化率133.2%,各指標處於歷史中高水平。港股目前PE、PB為13.8倍、1.3倍,歷史分位為後33%、後13%,證券化率53.4%,各指標處於歷史中低水平。A股目前PE、PB為16.2倍、1.7倍,歷史分位為後23%、後9%,證券化率68.0%,各指標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所以港股目前仍然處於估值窪地。
除了有大量估值較低的成長性標的存在,眾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最喜歡的高股息股票在港股市場上也屢見不鮮,市場普遍認為,目前全球這種低收益環境或持續較長時期,全球資產荒與資產價格泡沫化將長期並存。而高息股很可能在這種低收益環境下會有較好表現,特別是對於資產端投資級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難以匹配相對剛性的負債端成本的保險資金來說,估值較低、價格波動不高、股息收益相對穩定的香港高息藍籌股具有較高吸引力,甚至部分債券投資者也可能會選擇將其作為債券的替代品。
『拾』 美股港股同時上市市值怎麼算
總市值=總股本數*當時股價。
總市值等於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股票總價值,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滬市總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總市值。
總市值用來表示個股權重大小或大盤的規模大小,對股票買賣沒有什麼直接作用。但是最近走強的卻大多是市值大的個股,由於市值越大在指數中占的比例越高,莊家往往通過控制這些高市值的股票達到控制大盤的目的。
不同的證券市場上市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上市關注公司的時間點,不太一樣。A股市場。更多的是關注這個公司的過去。美國市場更多是關注公司的未來。香港市場,是在美股和A股之間的,既關注過去,也關注未來,相對比較平衡。
第二方面,公司在市場上市,對上市公司分紅要求是不同的。A股市場雖然有要求分紅,但是分紅率一直都非常低,可以基本忽略上市公司的分紅。但是香港市場。
分紅率整體是比較高的,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好的公司,比如說匯豐銀行,每年分紅率都能達到5%左右。美國股市,相比A股市場的分紅率更高,但是相比港股市場分紅率就更低。
第三方面,不同的是,證券市場有不同的市盈率。整體而言,A股市場的市盈率水平比較高,因為A股市場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市場,加上A股是散戶為主的市場,喜歡炒作,就把市盈率推高。香港股市的市盈率,在這三個市場當中是最低的,也是比較保守和穩健的。
美國股市,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兩極分化,很好的公司、有未來的公司、大公司,這些類型的公司市盈率是比較高的,也有一些小公司市盈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