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

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

發布時間:2021-06-27 04:43:14

1. 如何做項目效益分析範文

一、基本情況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法人代表姓名、人員、資產規模、財務收支、上級單位及所隸屬的市級部門名稱等情況。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的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法人代表姓名、資質等級等。
合作單位的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法人代表姓名等。
2.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姓名、職務、職稱、專業、聯系電話、與項目相關的主要業績。
3.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項目屬性、主要工作內容、預期總目標及階段性目標情況;主要預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指標;項目總投入情況(包括人、財、物等方面)。
二、必要性與可行性
1.項目背景情況。項目受益范圍分析;國家(含部門、地區)需求分析;項目單位需求分析;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是否屬於國家政策優先支持的領域和范圍。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項目實施對促進事業發展或完成行政工作任務的意義與作用。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項目的主要工作思路與設想;項目預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項目預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分析;與同類項目的對比分析;項目預期效益的持久性分析。
4.項目風險與不確定性。項目實施存在的主要風險與不確定分析;對風險的應對措施分析。
三、實施條件
1.人員條件。項目負責人的組織管理能力;項目主要參加人員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對項目的熟悉情況。
2.資金條件。項目資金投入總額及投入計劃;對財政預算資金的需求額;其他渠道資金的來源及其落實情況。
3.基礎條件。項目單位及合作單位完成項目已經具備的基礎條件(重點說明項目單位及合作單位具備的設施條件,需要增加的關鍵設施)。
4.其他相關條件。
四、進度與計劃安排
五、主要結論

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要求

一、概述

1 項目概況

1.1 項目名稱

1.2 項目承擔單位及負責人

1.3 項目起止日期

1.4 項目主管部門

1.5 項目簡要內容及實施目標(以前是否申請、驗收過)

2 企業概況

2.1 企業簡介

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所有制性質、隸屬關系、企業地址及郵政編碼等

2.2 人員情況

職工總數及構成,工程技術人員及構成,計算機及自動控制等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數。

2.3 企業資產信用狀況

資產總額(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流動資產、負債總額、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總額)。

收入總額(主要營業收入、稅後利潤總額、銀行借款總額)。

銀行信用等級。

稅務局情況記錄

2.4 企業近二年生產經營情況,主要產品及其在國內外的市場地位。

二、項目開發的必要性

1 項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據。

2 國內外同類項目的應用情況。

3 該項目開發前與投入使用後,企業在生產、經營、質量、技術與管理等方面有那些變化及顯著效果。

三、協作單位的選定理由

1 協作單位的概況及其優勢分析比較。

含協作單位資質、人員情況、技術特長及開發同類項目的經驗等。

2 與國內外同類系統或產品在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的比較。

四、項目的內容及目標

1 簡述項目主要內容;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系統結構示意圖,主要子系統等。控制項目需要簡要描述工藝流程及控制方案。

2 結合國內外同類項目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明確項目的目標與預期達到的技術水平。(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標)

五、項目的技術可行性

1 可供選擇的幾種方案的簡單比較

2 最佳方案及論證

2.1 總體概述

2.2 設計思想

2.3 設計依據

2.4 系統配置(包括軟、硬體兩個方面)

2.5 控制策略及測控參數

2.6 系統的技術指標及特點

六、設備選型及系統報價

(含硬、軟體明細表及設備報價)

七、項目實施計劃

1 項目實施計劃時間表

2 項目實施的保證措施(人員保證、條件保證、協作單位)

2. 項目社會效益評估的介紹

項目社會效益評估是以國家各項社會政策為基礎,對項目實現國家和地方社會發展目標所作貢獻和產生的影響及其與社會相互適應性所作的系統分析評估。通常,社會發展目標應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藝術、教育、衛生、安全、國防、環境等各個社會生活領域的目標。而投資項目要實現的社會發展目標主要是指經濟增長速度、收入公平分配、自力更生能力、勞動就業程度、科技進步及其他社會變革等,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增長和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標。由於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取決於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例如就業政策、公平分配政策、扶貧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等。我國投資項目的社會效益評估通常是指以國家的各種社會政策為基礎,分析和評估投資項目對實現國家和地方的社會發展目標說所做的貢獻和產生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相適應的一種系統的分析評估方法。談到項目的社會效益,就必然涉及項目對各項社會發展目標的貢獻,也就是那些由於項目的實施結合社會創造的效益。

3. 社會效益分析怎麼寫

社會效益就是項目實施後對社會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一般包括: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帶動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一些內容。這個沒有明確的指標和考核內容,只需根據項目實施內容進行文字描述即可。

拓展資料

社會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滿足社會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包括項目實施後為社會所作的貢獻、企業經濟活動給社會帶來的收入、學校培養人才的數量與質量、畢業生在社會上做出的成績與貢獻、軟科學研究成果對社會的科技政治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所做出或可能做出的貢獻等等,涵蓋了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

這問題一般都是針對項目申報,獲驗收寫的。
可以分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社會效益您可以重環境,對當地的帶動作用,對同行業的引導,就業等方面回答;經濟的比較泛,可以從現在說達到的效益和未來預計的效益來寫。

4. 簡述工程建設項目評價的重要性

題目只要求『簡述』哈。
建設項目評價應該包括可行性評價和對公共環境影響的評價。
可行性評價至少包括能否順利建設成功和建設好後能否產生較大的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可行性評價差,投資者不劃算,就會沒有人願意投資興建;對公共環境影響的評價差,政府就會禁止或限制你建設。
以上就是通俗的、簡單的敘述!

5. 項目社會效益評估的評估內容

(一)項目的社會效益和影響評估
1.對社會環境影響指標
2.對自然與生態環境影響指標
3.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指標
4.對社會經濟影響指標
(二)項目與社會互相適應性分析

6. 項目成果的其他經濟、社會效益分析與評述

本專題任務和最終成果是研發先進的成套設備、器具和施工技術方法,並提供具體設備和器具。在研製設備和器具過程中,涉及的學科包括機械設計製造、液壓傳動與控制、構件受力分析及機械強度校核等。通過該專題的實施,在鑽機的設計及動力配備與傳動方式,進行了新的嘗試,比如在鑽機的動力配備方式上,採用鑽機行走和鑽進工作獨立動力方式,確保鑽進行走和工作的可靠性。鑽進的回轉速度范圍廣、扭矩大,因此可滿足不同地質鑽探需要。在鑽機的控制方面,採用主控制台移動和輔助動作控制箱,使得鑽機的人性化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在鑽進成孔工藝方法方面,將在地質找礦勘探鑽探取樣施工方面成功應用的技術方法引用到地震物探爆破孔鑽進成孔方面,促進了鑽探設備及鑽具和施工技術的發展,提高了鑽探設備、施工器具的設計和製造水平,增加的設備及器具的產品銷售,對廠家和用戶都將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由於設備和施工技術先進,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節能減排的優點,因此,未來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7. 項目效益分析

項目的效益分析應包括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分析,由於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是政府投資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因此,效益分析往往更偏重考慮其社會效益。

3.5.2.1 社會效益

社會保障信息化將推進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完善,向社會公眾公開業務流程和審批程序,讓社會公眾監督政府運作,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得到更好的體現,進而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降低經濟運行成本,產生廣泛和深遠的社會效益。

(1)增加業務透明度,方便保障對象。社會保障這張安全網藉助信息技術的手段,變得更規范、更透明。將社會保障管理置於社會公眾監督之下,廣大社會保障對象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詢服務,方便地了解個人社會保障信息和各項社會保障業務政策、辦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社會保障信息網路可以使社會保障部門的服務延伸到街道(社區),方便廣大社會保障對象,對社會穩定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提高決策科學性。通過社會保障信息網路,有利於各級政府部門全面、及時、准確地掌握一手信息,了解實際情況。同時宏觀決策系統能夠對得到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模擬測算,為決策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3)發揮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的整體效益。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管理的信息包括就業、登記申報、社會保險項目基礎數據以及待遇支付情況、民政事務管理情況等。如果系統分別建設、信息分開管理,處於「信息孤島」狀態,勢必給各種管理帶來不利影響。依靠信息技術支持,通過信息系統將各類信息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實現信息共享,實現部門之間的協同效應,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體系的整體效益。

(4)為社會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服務。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障信息系統與勞動保障、民政、社保三個核心部門和公安、財政、衛生、審計、地稅、工商、質監、葯監和金融等其他相關部門的網路系統相銜接,將成為城市社會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

(5)為保障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做貢獻。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進入了市場經濟為主的發展階段,企業、個人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生活壓力加大。科學有效透明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對減輕人們的心理壓力,提高人們就業、養老、失業、疾病等方面的抗風險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從而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

3.5.2.2 經濟效益

系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降低管理成本和促進經濟增長兩個方面。

(1)降低管理成本。屬於直接的經濟效益。傳統管理體制下,社會化任務越重,管理范圍越大,所需的管理者人數越多,管理成本就越高。社會保障業務信息化可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大大減少管理成本。

(2)促進經濟增長。屬於間接經濟效益。政府公共服務效率的提高、政務處理過程的公開都將增強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強城市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力,促進經濟增長。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將推進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增強企業競爭力,盤活國有資產,也將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

閱讀全文

與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