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在線教育現狀、發展前景如何
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帶來的「互聯網+教育」,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斷攀升,而作為其垂直領域的K12在線教育的用戶規模,同樣保持增長勢頭。
政策+技術組合拳推動K12在線教育迅速發展,用戶規模突破2000萬。
2019年「兩會」首次將「互聯網+教育」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積極鼓勵教育行業發展。而K12在線教育平台在AI、大數據等技術上的投入加強,也推動著行業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2021.5萬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3045.4萬人。
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5億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逐步上升,預測在2020年達到3.05億人。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帶來的「互聯網+教育」使得在線教育用戶不斷攀升,同時,各類在線教育平台不斷開發下沉市場,擴大了在線教育市場,致使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
K12在線教育強烈期待產品結合前沿技術,但目前仍處於淺層應用階段。
47.9%的受訪K12在線教育用戶認為產品結合前沿技術具有必要性,對技術應用的訴求高。但目前前沿技術在K12在線教育領域應用仍然較淺,44.1%的受訪用戶表示對產品應用前沿技術情況感受不深,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素質教育類平台技術應用感知度低,具有加強空間。
素質教育類平台分為興趣教育與數理思維教育,在倡導素質教育發展的當下,素質教育類平台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其中數理思維類平台發展起步較晚,行業內平台間競爭較為激烈。素質教育類的技術應用感知僅佔比7.8%,用戶對於素質教育類的技術應用感知能力較低,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上半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㈡ 互聯網在線教育發展前景怎麼樣
下半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由於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付費能力更強、在線使用習慣更好,各企業在過去幾年的鏖戰基本都發生在一二線城市。但是,經過各種比拼,各企業在師資、課程、銷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2020年受疫情影響,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開始關注和了解線上教育。預計以2020年暑期為起點,各K12在線教育品牌將開始三四線城市用戶的爭奪戰。
世紀證券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在線教育熱度持續不減。此次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普及,培養用戶使用習慣,進而提高市場的滲透率。
一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被認為是教育行業與信息技術產業的交集產業。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日漸成熟、用戶習慣向線上大規模遷移的背景下,我國在線教育行業自2014年起呈現出持續升溫的局面,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不斷增長。
課題組結合多個機構發布的數據分析預測,整個在線教育行業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5400億元;其中K12在線教育作為重要分支,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增長勢頭保持穩健。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下教育加速向線上轉移,在線教育加速發展,用戶群體不斷擴大。在政策鼓勵大力發展新興消費的背景下,下半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同時對在線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質量、服務水平、師資等因素將成高質量發展的競爭關鍵。
作業幫創始人分析,過去五年整個行業都有了長足進步,雙師直播、小組互動、出鏡批改等新形式一直在豐富課堂體驗。但這些還不夠。隨著規模的增長,不同地域、年齡、水平的用戶不斷湧入,在線教育的形式及品質仍需要不斷探索和革新。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㈢ 2014-2015年互聯網+教育產業發展背景和宏觀環境分析
網速是決定互聯網教育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隨著網速的提升在線教育一定是成快速增長趨勢發展的,更多互聯巨頭都在跑馬圈地,可想互聯網教育產業是一片朝陽啊!
㈣ 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我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引入互聯網基因的主要動力。只有利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在線教育的發展,才能迎合國內廣大的教育市場需求。
據前瞻《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當下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0億元,但是從投資結構來看,仍舊呈現出學歷教育、語言培訓、K-12教育三分天下的格局。
目前從基礎層面來看,教育領域仍舊存在大量的市場空白,尤其是在信息化改造方面,這對於未來推行在線教育極為不利。因此,投資者可以從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以及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等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