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升初政策的復習策略
方法一,教材為本,整體復習。課本是復習的階梯,學習須有「本」可依。復習時以課本為主線,進行系統的復習,使所學過的知識由零散過渡到完整,構架起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訓練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課本為主線進行整體復習,並非簡單地重復已學過的知識,而是對學過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對某些知識點要進行歸納與對比。尤其對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在復習中一定要弄清楚,並能靈活運用。
方法二,制定完善且適合自己的整套書面寒假小升初復習計劃,按部就班的切實執行。歸納過程中,要有序地多角度概括思考問題,找出內在聯系。然後根據知識結構網路圖去發散、聯想基礎知識點和每個知識點的基礎題,首先學會自我檢測。
方法三,以錯為鑒,溫故而知新。將日常練習、考試中遇到的錯題、典型題分門別類地收集在一起。復習中,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重新去溫習,這樣做,會比做幾道題有更大的收獲。溫習錯題集,除復習語言知識點外,還要重視某些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錯題集的作用。
方法四、重點、難點盡量做到有的放矢的精準練習。練習中,選題要精,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進行各種形式、多層次的練習,練習要有步驟、有目的、有思考,切忌一味做題,陷入題海。
方法五、懂得權衡知識點的主次結構。也就是說得多分析自己平時得分的分布情況,也就是說選擇題、填充題、解答題前3題與解答題後幾題、實驗題、作文、聽力等得分進行分析,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比如:平時選擇題得分較高,解答題前3題得分較高,那麼,復習時重點應放在填充與解答題後面的幾題上。這樣將精力放在硬骨頭上,不要精力平均使。
方法六、多自我檢查,自我總結。有可能自己出一份試卷考一下自己,這叫自查自救行動,通過自己出題,對知識點會有進步的理解與鞏固,另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各知識點的出題題型方式與風格。
方法七、會進行必要的變式練習。比如:選擇變填充,填充變解答,多條件的解答題變為選擇題,還要條件與結論互換、結論引申等,這樣綜合能力會有所提高。
方法八、基本階梯方法要得當善用、精用。比如該畫圖的就得畫圖,該演算的就得演算,該寫公式的就寫公式等,遵守考試的一些常識。比如規范,在答題時,要堅決做到審題規范、解題規范、步驟規范、書寫規范。比如檢查,做完試卷,歇口氣,檢查一至兩遍。再比如答題順序,遇到難題,先放一放,不要去鑽牛角尖,考場上,對一道難題花太多時間是不值得的。相反,對基礎題和基礎分,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拿下來。
方法九、養成良好習慣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做到穩定發揮。考試前要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緊張,不要把考試的得失情緒帶進考場。心態平穩,勞逸結合,張馳有致。沒關系,閉上眼睛,做5到10個深呼吸,然後對自己說,我能行的。
方法十、良好解題習慣要養成。比方說:答題時,字跡要清楚,不要潦草。做解答題、證明題、計算題時盡量做到每行只有一個式子或者一個推理句式,不要一句話連著一句話,只到結束,那樣老師看不清,尤其對於哪些按步給分的題會影響自己的得分。
⑵ 孩子小升初要提前規劃嗎需不需要買學區房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小時候家裡很窮,可是升初中時,父母尊重了我自己的意思,花高價上了重點中學。大寶下半年升初中,我也著實糾結了好一陣子。
⑶ 小升初學業分析及心目標怎麼寫
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貼在牆上,自己遵守並由父母監督,每當自己 覺得不能執行下去的時候就看一看作息時間表,這時一咱遵守諾言的力量就 會促使自己堅持下去。另外,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要合理安排自 己的時間,而且還要做到「松緊一致」。有的同學到了假期就會比較放縱自 己,作息時間比較亂,因為作息規律一旦亂了,到上學的時候要調整過來又 比較困難,而且是很累的一件事情。假期的時間安排和上學時應差不多,學 習有一個慣性,可以適當間歇,但是不能一下扔開過久,要「松緊一致」。
如果滿意
請採納
謝謝
⑷ 西方經濟學,舉例說明什麼是實證分析,什麼是規范分析
比如:論述CPI與M2(貨幣發行量)的關系,如果你論證了M2對CPI的具體影響,例如M2上升一個百分點,cpi上升2個百分點,那麼就算實證分析,當然你沒給出具體數據,但是在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得到籠統的結論,也算實證分析。規范分析就是:打個比方,你寫一篇論文:題目是:中國開放式基金發展現狀。沒什麼要實證的,就叫規范分析。教材上面講的比較難晦澀。
⑸ 小升初奧數題及答案解析
過橋問題(1)
1. 一列火車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大橋長6700米,這列火車長140米,火車每分鍾行400米,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多少分鍾?
分析:這道題求的是通過時間。根據數量關系式,我們知道要想求通過時間,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橋長加上車長。火車的速度是已知條件。
總路程: (米)
通過時間: (分鍾)
答: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17.1分鍾。
2. 一列火車長200米,全車通過長700米的橋需要30秒鍾,這列火車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這是一道求車速的過橋問題。我們知道,要想求車速,我們就要知道路程和通過時間這兩個條件。可以用已知條件橋長和車長求出路程,通過時間也是已知條件,所以車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總路程: (米)
火車速度: (米)
答:這列火車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車長240米,這列火車每秒行15米,從車頭進山洞到全車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長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火車過山洞和火車過橋的思路是一樣的。火車頭進山洞就相當於火車頭上橋;全車出洞就相當於車尾下橋。這道題求山洞的長度也就相當於求橋長,我們就必須知道總路程和車長,車長是已知條件,那麼我們就要利用題中所給的車速和通過時間求出總路程。
總路程:
山洞長: (米)
答:這個山洞長60米。
和倍問題
1. 秦奮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秦奮年齡的4倍,問秦奮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我們把秦奮的年齡作為1倍,「媽媽的年齡是秦奮的4倍」,這樣秦奮和媽媽年齡的和就相當於秦奮年齡的5倍是40歲,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為5份是40歲,那麼求1倍是多少,接著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奮和媽媽年齡倍數和是:4+1=5(倍)
(2)秦奮的年齡:40÷5=8歲
(3)媽媽的年齡:8×4=32歲
綜合:40÷(4+1)=8歲 8×4=32歲
為了保證此題的正確,驗證
(1)8+32=40歲 (2)32÷8=4(倍)
計算結果符合條件,所以解題正確。
2. 甲乙兩架飛機同時從機場向相反方向飛行,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們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兩架飛機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兩架飛機每小時飛行的航程,也就是兩架飛機的速度和。看圖可知,這個速度和相當於乙飛機速度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乙飛機的速度,再根據乙飛機的速度求出甲飛機的速度。
甲乙飛機的速度分別每小時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課外書20本,哥哥有課外書25本,哥哥給弟弟多少本後,弟弟的課外書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給弟弟課外書前後,題目中不變的數量是什麼?
(2)要想求哥哥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需要知道什麼條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哥哥給弟弟課外書後)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幾倍?
思考以上幾個問題的基礎上,再求哥哥應該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根據條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課外書。如果我們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2倍,也就是兄弟倆共有的倍數相當於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3倍,而兄弟倆人課外書的總數始終是不變的數量。
(1)兄弟倆共有課外書的數量是20+25=45。
(2)哥哥給弟弟若干本課外書後,兄弟倆共有的倍數是2+1=3。
(3)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本數是45÷3=15。
(4)哥哥給弟弟課外書的本數是25-15=10。
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4. 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兩個糧庫原來各存糧多少噸?
根據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可求出這時甲、乙兩庫共存糧多少噸。根據「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如果這時把乙庫存糧作為1倍,那麼甲、乙庫所存糧就相當於乙存糧的3倍。於是求出這時乙庫存糧多少噸,進而可求出乙庫原來存糧多少噸。最後就可求出甲庫原來存糧多少噸。
甲庫原存糧130噸,乙庫原存糧40噸。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一)
1. 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皮可制盒身16個,或制盒底43個,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配成一個罐頭盒,現有150張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才能使盒身與盒底正好配套?
依據題意可知這個題有兩個未知量,一個是制盒身的鐵皮張數,一個是制盒底的鐵皮張數,這樣就可以用兩個未知數表示,要求出這兩個未知數,就要從題目中找出兩個等量關系,列出兩個方程,組在一起,就是方程組。
兩個等量關系是:A做盒身張數+做盒底的張數=鐵皮總張數
B制出的盒身數×2=制出的盒底數
用86張白鐵皮做盒身,64張白鐵皮做盒底。
奇數與偶數(一)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很多的奇數、偶數。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大於零的偶數又叫雙數;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大於零的奇數又叫單數。
因為偶數是2的倍數,所以通常用 這個式子來表示偶數(這里 是整數)。因為任何奇數除以2其餘數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 來表示奇數(這里 是整數)。
奇數和偶數有許多性質,常用的有:
性質1 兩個偶數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數。
例如:8+4=12,8-4=4等。
兩個奇數的和或差也是偶數。
例如:9+3=12,9-3=6等。
奇數與偶數的和或差是奇數。
例如:9+4=13,9-4=5等。
單數個奇數的和是奇,雙數個奇數的和是偶數,幾個偶數的和仍是偶數。
性質2 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
偶數與整數的積是偶數。
性質3 任何一個奇數一定不等於任何一個偶數。
1. 有5張撲克牌,畫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轉其中的4張,那麼,他能在翻動若干次後,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嗎?
同學們可以試驗一下,只有將一張牌翻動奇數次,才能使它的畫面由向上變為向下。要想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那麼每張牌都要翻動奇數次。
5個奇數的和是奇數,所以翻動的總張數為奇數時才能使5張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動4張,不管翻多少次,翻動的總張數都是偶數。
所以無論他翻動多少次,都不能使5張牌畫面都向下。
2. 甲盒中放有180個白色圍棋子和181個黑色圍棋子,乙盒中放有181個白色圍棋子,李平每次任意從甲盒中摸出兩個棋子,如果兩個棋子同色,他就從乙盒中拿出一個白子放入甲盒;如果兩個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麼他拿多少後,甲盒中只剩下一個棋子,這個棋子是什麼顏色的?
不論李平從甲盒中拿出兩個什麼樣的棋子,他總會把一個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數就減少一個,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後,甲盒裡只剩下一個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兩個黑子,那麼甲盒中的黑子數就減少兩個。否則甲盒子中的黑子數不變。也就是說,李平每次從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數都是偶數。由於181是奇數,奇數減偶數等於奇數。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數應是奇數,而不大於1的奇數只有1,所以甲盒裡剩下的一個棋子應該是黑子。
奧賽專題 -- 稱球問題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樣的球,每堆4個。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個重10克,次品球每個重11克,請你用天平只稱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來。
解 :依次從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個球,這10個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稱,總重量比100克多幾克,第幾堆就是次品球。
2 有27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輕,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不用砝碼),把次品球找出來。
解 :第一次:把27個球分為三堆,每堆9個,取其中兩堆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較輕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來稱的一堆必定較輕,次品必在較輕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為較輕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個球,按上法稱其中兩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較輕的那一堆。
第三次:從第二次找出的較輕的一堆3個球中取出2個稱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則較輕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一個未稱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把次品找出來。
解:把10個球分成3個、3個、3個、1個四組,將四組球及其重量分別用A、B、C、D表示。把A、B兩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去稱,則
(1)若A=B,則A、B中都是正品,再稱B、C。如B=C,顯然D中的那個球是次品;如B>C,則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輕,再在C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照B>C的情況也可得出結論。
(2)若A>B,則C、D中都是正品,再稱B、C,則有B=C,或B<C(B>C不可能,為什麼?)如B=C,則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前也可得出結論。
(3)若A<B,類似於A>B的情況,可分析得出結論。
奧賽專題 -- 抽屜原理
【例1】一個小組共有13名同學,其中至少有2名同學同一個月過生日。為什麼?
【分析】每年裡共有12個月,任何一個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個月。如果把這12個月看成12個「抽屜」,把13名同學的生日看成13隻「蘋果」,把13隻蘋果放進12個抽屜里,一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2個蘋果,也就是說,至少有2名同學在同一個月過生日。
【例 2】任意4個自然數,其中至少有兩個數的差是3的倍數。這是為什麼?
【分析與解】首先我們要弄清這樣一條規律:如果兩個自然數除以3的余數相同,那麼這兩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而任何一個自然數被3除的余數,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據這三種情況,可以把自然數分成3類,這3種類型就是我們要製造的3個「抽屜」。我們把4個數看作「蘋果」,根據抽屜原理,必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個數。換句話說,4個自然數分成3類,至少有兩個是同一類。既然是同一類,那麼這兩個數被3除的余數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個自然數,至少有2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
【例3】有規格尺寸相同的5種顏色的襪子各15隻混裝在箱內,試問不論如何取,從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證有3雙襪子(襪子無左、右之分)?
【分析與解】試想一下,從箱中取出6隻、9隻襪子,能配成3雙襪子嗎?回答是否定的。
⑹ 舉列說明小學數學中的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有四個,
歸納和演繹,
分析和綜合,
這兩個是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共有;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
邏輯和歷史相統一,
這兩個是辯證思維所特有的方法。
抽象與具體的方法,同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有內在關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同時就是以邏輯必然性再現對象的歷史發展的過程,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內在要求。
1.邏輯指的是理性思維或抽象思維,它以理論的形態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2.歷史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二是指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
真正科學的認識,是現實歷史發展的反映,要求思維的邏輯與歷史的進程相一致。
1.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修正過」的歷史。
2.邏輯和歷史的一致,是辯證思維的一個根本原則。
這個,我在網上看到有朋友在討論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時,否定科學的發展進程,全部否定歷史進程中出現的一些傑出理論所做的貢獻,說那些都不是真理,真理就該永遠都是對的,不存在相對真理,只要是相對的,就不是真理,等等言論。我覺得這些言論有些過激,否定了人類認識的過程性、歷史性。人類還沒有那個能力能夠一下子得到全部的絕對的真理。
我覺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句話,就源自於辯證邏輯的這個基本原則,即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
⑺ 第11問:「小升規」上規企業可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小升規」上規企業可以享受以下政策:
例如:《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的實施意見》(甬政辦發〔2014〕9號
1.「小升規」企業納稅有困難的,經地稅部門審核批准,三年內給予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優惠,第一年減按應納稅款的30%徵收,第二年減按50%徵收,第三年減按70%徵收;2.支持和引導「小升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經認定後的「小升規」企業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2.對「小升規」首次上規企業,經地稅部門審核批准,水利建設基金當年減半徵收,如當年已繳納的,次年減半徵收。
3.「小升規」企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單位繳納部分享受3年政策優惠期,即允許其首次上規模後3年內單位繳費比例實行臨時性下浮,每年下浮幅度相當於企業繳費統籌部分1個月的額度,在每年6月份減征。
4. 「小升規」企業首次上規獎勵,其中市級財政獎勵2萬元,鼓勵各縣(市)區給予配套獎勵。
5.各縣(市)區以「小升規」企業上一年度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實繳稅款為基數,在3年內對實繳稅款地方財政新增部分給予適當補助或獎勵。
6.對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依法辦理就業登記、參加社會保險並連續2年履行繳費義務且勞動關系穩定、積極採取措施開展穩定就業工作,
申報年度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人數(不包括因退休、死亡、入伍、升學原因)少於單位當年度平均參保人數1.5%的「小升規」企業,給予穩定就業失業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補貼額度為申報年度企業失業保險單位實際繳費部分的50%。
(7)小升規分析擴展閱讀:
「小升規」具體工作要求
(一)抓牢目標促落實。各地要抓緊將任務目標數分解落實到各鄉鎮(街道、園區),制訂年度工作推進計劃,建立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具體責任人,健全培育監測工作隊伍,切實加強對鄉鎮(街道、園區)「小升規」工作的指導、督查和考核。
(二)抓實基礎促培育。圍繞年度目標任務,以2017年應稅主營業務收入1000-2000萬元的小微企業為重點,深入實地摸排走訪,重點選擇省八大萬億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確定的11個重點發展產業的小微企業,
以及創新型、科技型、成長型、「專精特新」企業,以不低於年度目標任務數1.5倍的基數,篩選確定培育企業,建立「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並加強入庫企業的監測分析、動態調整和跟蹤服務。
(三)抓准服務促幫扶。建立重點企業走訪聯系制度,定期聯系走訪重點培育企業,及時收集梳理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加強現場幫扶和專家組指導,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成長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和類型,組織開展專業化的培訓服務和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小微企業上規升級,提升發展。
(四)抓優環境促提升。制訂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扶持政策,整合政策和要素資源,加大對重點培育企業和新上規企業的扶持力度。
加強對「小升規」工作成效和企業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進一步激發我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積極營造「小升規」工作良好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
(五)抓嚴考核促推進。我辦將按照「小升規」工作的部署要求,對各地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考核通報。
考核內容包括: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升規企業的結構和成長運行情況、培育庫建設和監測報表制度執行情況、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宣傳落實情況等。對推進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地區,將適時予以約談督促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