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大一的上海交大第三版的線性代數教學視頻有嗎
郝志峰教授,博士導師,曾應邀赴美國Rutgers大學任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人選、學校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美國數學會會員,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其研究方向:大學數學教學研究、代數學及其應用、組合優化與演算法研究、仿生演算法的數學基礎研究。主持過國家"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師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教育部霍英東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0項,在《中國科學》、《JPAM》、《數學學報》(中、英文版)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逾六十篇。先後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泰國和香港等地區訪問講學。曾獲得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丁穎科技獎、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原國家教委)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廣東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等省部級獎勵。
『貳』 為國作出了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婦產科專家。福建廈門人。1929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並被聘為協和醫學院婦產科醫師。後任婦產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兩次出國,在英國倫敦醫學院、曼徹斯特醫學院和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進修。回國後,歷任協和醫院、友誼醫院婦產科主任兼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市婦產科醫院名譽院長、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她是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學部委員。
2、張鈺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學家。福建閩候人。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192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天文研究所所長。 1946年再次赴美, 從事天文研究活動。1948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3、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學家。福建閩候人。191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拉特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博士。1921年回國,曾任塘沽永利鹼廠總工程師、南京永利硫酸銨廠廠長、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新中國成立後,任重工業部化學局顧問、化工部副部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全國科協副主席。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美國化工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的名譽會員。
4、丁穎(1888——1964),著名農業科學家、水稻專家。廣東茂名人。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范。1913年赴日本留學,攻讀農業科學。1924年回國,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南農學院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他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並曾被授予民主德國農科院通訊院士、全蘇列寧農科院通訊院士等稱號。
5、熊慶來(1893——1969),雲南彌勒人。1906年考入雲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留學,後轉赴法國,先後就讀於格倫諾勃爾大學、巴黎大學、蒙柏里大學和馬賽大學,於1920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學術論文《關於整涵數與無窮極的亞純涵數》獲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位。曾任雲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他創辦了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致力整涵數、亞純涵數、代數涵數等學科的研究工作,對我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定義的無窮極被國際數學界稱為「熊氏無窮極」(也稱熊氏定理)。
6、湯飛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2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細菌學系主任、上海醫學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設計的簡陋設備製造出我國第一批青黴素。他是我國第一個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黴素生產車間、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和第一個正規卡介苗實驗室的創辦人。1948年,在第七屆國際微生物學會上被選為常任理事。 曾任衛生部中央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離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稱為「湯氏病毒」。
7、張孝騫(1897——1987),湖南長沙人。192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湘雅醫學院。曾任湖南湘雅醫學院院長、協和醫院內科教授、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等職。他長期從事內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胃腸病學的奠基人,一生確珍和治療了許多疑難病症。
8、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梁啟超長子。1924年,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建築碩士、美術學士學位。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被普林斯頓大學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他所撰寫的英文版《圖像中國建築史》獲「全美最優秀出版物」稱號。
9、錢學森(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10、李四光(1889?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
阿基米德、牛頓、富蘭克林、達爾文、麥克斯韋、赫茲、玻爾、弗米、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海森堡、洛侖茲、安培、巴斯德、沃森 克里克、費曼、奧本海默、戴維、法拉第、倫琴、哈恩、湯姆遜、瑞利、哈伯
『叄』 丁穎的人物生平
丁穎,1888年(光緒十四年)11月25日生於廣東省高州縣(原茂名縣)謝雞鎮石塘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丁林泰深感窮人受苦的根源在於沒有文化,決心借債送子上學。為此,丁穎成了丁家的第一個讀書人。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丁穎自私塾童蒙書館考上縣城的「洋學堂」——高州中學。入學後,他參加了「新高學社」,曾不時議論時政,立志「科學救國」。
他在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博物科學習一年,便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日本。 1912年(民國元年)9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日語,1914年(民國三年)6月曾一度回國,後又於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學校繼續學習。1919年(民國八年)畢業時,適逢國內掀起「五四」運動,東京留學生為聲援中國的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受到日本軍警的血腥鎮壓,氣憤之餘,不思久留,加之那時家境拮據,乃決定輟學回國。先後在高州中學、高州農校任教,後來改任廣東省教育廳督學。
此後,鑒於對官場貪污舞弊的厭惡,深感不深造就難以實現「科學救國」之夙願,遂於1921年(民國十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進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攻讀農藝,成為該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學的中國留學生。1924年(民國十三年)獲學士學位,時年36歲。為了出國深造,他前後奮鬥了11年。 學成回國後,丁穎在廣東大學農科學院(中山大學農學院前身)任教授。1927年(民國十六年)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資積蓄補充經費之匱乏,在茂名縣公館圩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稻作專業研究機構——南路稻作育種場。隨後又用「賣青草」預售良種等辦法解決經費困難,先後又增設了石牌稻作試驗總場和虎門(沙田)、東江(梅州市梅縣區)、北江(韶關市曲江區)等試驗分場,旨在選育優良稻種,改進栽培技術,對發展華南糧食生產做出貢獻。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日軍侵入廣州,中山大學西遷雲南,丁穎冒著生命危險搶運稻種和甘薯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校方醞釀再次遷校到海南島時,丁穎為了維護教育事業和國家財產便毅然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護校行列,反對遷校,並不顧身家安危出面保釋為此而被捕的同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丁穎受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農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廣東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1945—1950年,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 1956年,在他67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丁穎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兼華南農學院院長。1963年他以75歲高齡,親自帶隊考察西北稻區,從張家口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陝西等地。
嗣後,由於組織決定,他才無可奈何帶著大箱圖書資料,去無錫太湖「療養」了37天(療養期應為3個月)。隨後,瞞著大家跑到南京考察全國勞模陳永康的水稻高產試驗田,接著又風塵僕僕地趕回北京,連他在上海工作的女兒想見一面也未能如願。回京後,在尚未取得醫院病檢結果的情況下,又帶病去山東考察稻作。當時,他病情急劇惡化,用枕頭壓住肝痛部位,渾身冒汗,堅持在濟南做完了考察報告。之後,才從濟南被護運回北京醫院。經確診為肝癌晚期,1964年10月14日病逝於北京。
『肆』 茂名有什麼著名的歷史人物
古代:高力士,冼夫人,潘茂名,當代:弦子,古巨基
『伍』 優帕克的2013中國房地產上海年會獲獎榜單有優帕克
2012年度最具影響力企業綠地集團中海發展(600026,股吧)(上海)有限公司九龍倉上海公司上海長甲置業有限公司上海鵬欣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農工商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地產上海公司合景泰富地產上海公司上海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古北(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度最具影響力樓盤華僑城蘇河灣華僑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西康路989上海萬錦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新鴻基·濱江凱旋門新鴻基地產中海紫御豪庭上海海創房地產有限公司九龍倉·璽園上海綠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仁恆·森蘭雅苑上海仁恆森蘭置業有限公司長泰東郊御園上海豪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萬科五玠坊上海恆大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星河灣上海金色紫都房地產有限公司新江灣城首府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綠地海珀晶華上海伊地園置業有限公司復地御西郊上海櫻花置業有限公司2012年度最具價值樓盤鵬欣·一品漫城上海鵬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古北御庭上海古北(集團)有限公司尚東鼎上海中萬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馥敦坊上海廣偉置業有限公司恆文·星尚灣上海文基置業有限公司農房·萬盛金邸上海金山房產經營有限公司瑞虹新城·璟庭上海瑞虹新城有限公司上置金融大廈上海斯格威大酒店有限公司源達大廈上海致源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富力灣崑山國銀置業有限公司天和·尚海格調上海康都置業有限公司綠地崴廉公館上海綠地源翔置業有限公司國信龍沐灣國信(海南)龍沐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度最具人氣樓盤萬科·海上傳奇上海地傑置業有限公司2012年度特別大獎雅戈爾(600177,股吧)·長風8號(公寓類)上海雅戈爾置業有限公司拙政別墅(別墅類)蘇州贊威置業有限公司2012年度最具影響力經理人黃非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榮仁恆置地集團市場營銷部副總監兼上海公司副總經理楊健寶華企業集團副總裁方征煒上海鵬欣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周海鋒上海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總經理谷文勝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丁穎中建地產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郝楨上海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爍佳兆業集團上海公司副總經理王南金地集團(600383,股吧)華東區域地產公司副總經理高彬萬達集團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黃超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玲大華(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總經理2012年度最具影響力年度營銷人鮑磊上海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營銷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段曉峰上海古北(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陳雷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林濤上海同茗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炯寧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經營部經理成曉紅龍峰企業集團營銷總監龐濤上海源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總監余志煒上海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總經理李莉星河灣集團上海公司營銷總監程理上海致源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翼上海斯格威大酒店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全靂上海優帕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增華上海新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楨健上海文基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2年度最佳廣告策劃公司上海信葉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德滬廣告有限公司上海紅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2年度最具影響力代理機構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同策房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策源置業顧問有限公司合富輝煌(中國)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優帕克 - 未來目標
『陸』 上海街頭500株景觀植物一夜消失,這是咋回事
不久前,在上海陝北路和南京西路附近,原本種植在道路兩側的數百株紅色景觀植物一夜之間消失。4名採花大盜在路口被監控抓獲。凌晨2時許,兩男兩女,身穿黑色外套,在陝西北路南陽路路口相遇。四人有備而來,不僅戴著手套,還准備了幾袋麻袋。
1.幾人開始了行動:
一大早,市區內行人稀少,四人開始偷路兩側的景觀植物。當有人經過時,“採花大盜”立即停止行動,左顧右盼。四人切花嫻熟,且心照不宣,兩人一組,一人剪一人藏。清除目標。偷一株紅色植物。路邊的紅色植物都很容易收獲。靜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許嵐說,主要特使是一家綠化公司的法人。在本案中,他指使4名嫌疑人在綠化帶內盜取這些植物,因為他了解這些植物的品種和價格。
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及其他項目20多項。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SCI論文20多篇,專著20多部(主編13部)。共培養研究生32人,已畢業博士生8人,碩士生5人;在讀博士生6人,碩士生6人。1997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野外工作先進個人;1998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4年獲第七屆廣東省丁穎科技獎。
『柒』 為科學家了解生物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婦產科專家。福建廈門人。1929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並被聘為協和醫學院婦產科醫師。後任婦產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兩次出國,在英國倫敦醫學院、曼徹斯特醫學院和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進修。回國後,歷任協和醫院、友誼醫院婦產科主任兼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市婦產科醫院名譽院長、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她是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學部委員。2、張鈺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學家。福建閩候人。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192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天文研究所所長。1946年再次赴美,從事天文研究活動。1948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3、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學家。福建閩候人。191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拉特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博士。1921年回國,曾任塘沽永利鹼廠總工程師、南京永利硫酸銨廠廠長、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新中國成立後,任重工業部化學局顧問、化工部副部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全國科協副主席。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美國化工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的名譽會員。4、丁穎(1888——1964),著名農業科學家、水稻專家。廣東茂名人。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范。1913年赴日本留學,攻讀農業科學。1924年回國,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南農學院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他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並曾被授予民主德國農科院通訊院士、全蘇列寧農科院通訊院士等稱號。5、熊慶來(1893——1969),雲南彌勒人。1906年考入雲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留學,後轉赴法國,先後就讀於格倫諾勃爾大學、巴黎大學、蒙柏里大學和馬賽大學,於1920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學術論文《關於整涵數與無窮極的亞純涵數》獲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位。曾任雲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他創了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致力整涵數、亞純涵數、代數涵數等學科的研究工作,對我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定義的無窮極被國際數學界稱為「熊氏無窮極」(也稱熊氏定理)。6、湯飛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2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細菌學系主任、上海醫學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設計的簡陋設備製造出我國第一批青黴素。他是我國第一個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黴素生產車間、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和第一個正規卡介苗實驗室的創人。1948年,在第七屆國際微生物學會上被選為常任理事。曾任衛生部中央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離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稱為「湯氏病毒」。7、張孝騫(1897——1987),湖南長沙人。192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湘雅醫學院。曾任湖南湘雅醫學院院長、協和醫院內科教授、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等職。他長期從事內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胃腸病學的奠基人,一生確珍和治療了許多疑難病症。8、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梁啟超長子。1924年,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建築碩士、美術學士學位。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被普林斯頓大學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他所撰寫的英文版《圖像中國建築史》獲「全美最優秀出版物」稱號。9、錢學森(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10、李四光(1889?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阿基米德、牛頓、富蘭克林、達爾文、麥克斯韋、赫茲、玻爾、弗米、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海森堡、洛侖茲、安培、巴斯德、沃森克里克、費曼、奧本海默、戴維、法拉第、倫琴、哈恩、湯姆遜、瑞利、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