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情侶主題屋在哪裡貌似需要手綁一起進入的 裡面有一條走廊上面有很多白色氣球 還有一面牆上有情感話
花了半個多小時整理的 希望對你有用 祝你們幸福
1平時的一些照片 聊天記錄 收集起來 成一本書 一定要郵寄給她 哪怕在一個城 在書上寫告訴要說的的話
2親自為她剪手指
3另外給老婆親手做過的幾個浪漫禮物:比如DIY巧克力
4我一直認為用心送到禮物才能體現出來愛的關切。
還有就是瞞著老婆,偷偷從深圳飛到上海或者半夜從溫州回到杭州,突然出現在老婆面前,哈哈,把老婆嚇一跳
還有還有就是兩個人結伴旅遊,寄情山水,也實現相當浪漫
5一起 在雨中泡溫泉。。。
悄悄的去接她下班 然後一起去看電影
甚至感覺 去車站接她都覺得很浪漫。。。。。。
浪漫其實就是一種感覺。。。
6一定支持這個收集貼,說說我做的浪漫的事吧。
在她幾歲生日的時候,送他幾張愛心支票,具體說明如下:
1、精選X張卡通情侶的照片,自己排版成支票;
2、每張上寫好使用說明,可以在我這里兌現X件事情;
3、裝在一個盒子里,在她生日剛過12點的時候,送給他。
7還有,也是在他生日的時候,收集祝福。
然後、郵件、MSN、用各種方式把她介紹給自己的同學和朋友,
並且邀請他們來留言給她送祝福,用這種方式給老公一個正式的「名分」。
8還有,還是在他生日。
提前提醒他遠方的好朋友,在他生日的當天給他發郵件,因為老公是只大網蟲,來自網路的東西他會更喜歡。
這感情不外露的男人還算配合,生日當天和接下來的幾天都有生日祝福的郵件或者賀卡發給他。
還有些人,特意打給他。
本來這個秘密我想一直保密,但是被他的一個好友給泄密了,所以我也不怕寫在這里給大家看了。
9聖誕節。我們一起去逛街,限定時間分頭行動各自去給對方挑禮物,然後在約定的地方同時掏出禮物來,嘎嘎~~~ 我記得那次LG給我了一個項鏈,我給他了一身羊毛內衣(至今這都是lg最喜歡的內衣)。
10我生日。給她了一個禮物,沒告訴我。我以為木有禮物,當天有點低落。2然後回家忽然說讓我自己把禮物找出來,於是我翻箱倒櫃,終於在櫃子里扒出來一條很精緻的皮帶,嘎嘎~~~
11聖誕節。我們一起去逛街,限定時間分頭行動各自去給對方挑禮物,然後在約定的地方同時掏出禮物來,嘎嘎~~~ 我記得那次LG給我了一個項鏈,我給他了一身羊毛內衣(至今這都是lg最喜歡的內衣)。 ...
12去年他生日,我翹課到他身邊 陪他過生日
晚上,他突然想要看星星,可惜是雨天.
嘿嘿,我說你要真想看,沖在你今天生日的份上,什麼願望我都能滿足你~~
他很納悶..我就忽悠他說,不信啊,把眼睛閉上,我去拿了翅膀去給你摘星星去.
他真的很乖的把眼睛閉上了.我就把夜燈關了.一片漆黑,想看也看不到什麼了.
13我在外面找出早就藏好了一大罐幸運星,疊了個,手指頭都磨出了繭.在外
面走廊晃了好長時間.
手上拿了3個幸運星,走到床邊,,他睜開眼睛,真的看到3個星星在我手上一亮一亮的(夜光的),不知道是什麼,我搖了搖手,竟還聽到星星會響的~~他更納悶 (我在這三個裡面放了相思豆)
等我把星形的大罐子從背後拿了出來,他更是意外的不得了.這倒底是什麼, 那麼多密密麻麻的星星對著他眨啊眨的...
忘了寫另外一個浪漫的方式了
14每年的10月10日,我會做一份13頁的PPT去總結這一年來的戀愛事件,從年開始到年,已經做了4份了,每份都是很經典的哦
10月10日是我們結婚和戀愛的紀念日,這個習慣會持續堅持的
15
1. 說好了晚上回來看我,早上下了課忽然看到他,說給我寫信了,是特快專遞員
2。家裡有點事,晚上不能睡覺,很傷心。他陪我熬夜,發到我沒電了,第二天開機看到他每隔半小時發一條一直到天亮,感動……
3.說會像爸爸疼女兒一樣疼我,哥哥讓妹妹一樣讓我,老公愛老婆一樣愛我,哎!~這輩子就說了這么一句甜言蜜語
…………好多好多,忽然發現我們之間也有好多感動的事哦,(*^__^*) 嘻嘻……
。
17去花一大捆花,沒有修剪過的,長莖的,用報紙麻繩簡單的包紮
這是我收到過的最奢侈的禮物
和他去游樂場,一起玩空中飛人,跳下來的一瞬,他大喊我愛你
呵呵,很可愛的大叔
18 在某部電影里看到過的,每天拍下天空的樣子,洗成照片裝滿一大盒,很久以後送給她,告訴她,這是我想你的每一天
我們出去旅遊,下車時導游小姐說:請帶好您的貴重物品。他拉著我的手說:「快走,貴重物品」。那時候讓我覺得好浪漫
19在外地的他生日之前,畫一張大大的海報寄給他的朋友,讓他朋友那天早起把海報貼在校園里醒目的地方,然後人間消失,在他生日前暫停聯絡
20他把有我照片水晶的鑰匙扣改成項鏈掛在脖子上
別人笑說是在地攤上的哪個明星的照片 他也不以為意
這個很浪漫
其實只要是誠心的都是很浪漫的
21她過生日的時候,
決定送給她滿滿一花籃果凍;
自己裝扮成EMS員工,
傍晚的時候站在女生宿舍樓下,捧著花籃等她下樓;
說:「happy birthday~!&uot;
22
7夕的時候,去兩岸吃西餐,等餐的時候,他說出去一下,很久才回來,當時有點點生
氣.吃完回到車里,他從車後座捧出一束玫瑰,我感動的都要掉眼淚了,以為他都不記得花給我了.
23每次靠在躺椅上睡覺,他會及時地把燈關掉,插上耳機打電腦游戲,把我的被子掖好,把我歪在躺椅金屬把手上的腦袋抬起來,在下面墊上毛巾。
這個時候是最覺得幸福和浪漫的。
在她生日的那一天 和她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 看到牆上大大的塗鴉寫著happy birthday 和她的名字; 或者在每個氣球上寫上 她的名字 讓你的朋友假裝扮街頭送氣球的 讓每個得到氣球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日 ...
24 用水果做的I U
裝在透明的盒子里
在她生日的時候
寫一封情書
用個氣球吊著升到她家窗口
其實還沒了個小熊
實在沒有這么多氣球把小熊給釣上去
不過那個氣球知道我們分手她還留著
他在公園里用酒精畫成一顆心。然後帶我去。偷偷地用火點燃。給我驚喜。
他帶我一起去海邊放煙火....
我從外地回來的時候,在我家的門上用膠帶貼著玫瑰和我愛吃的零食...
在咖啡店裡我常坐的那個位置的桌子背面用膠帶貼著小熊,讓我像尋到寶一樣的收到禮物...
在公園的某棵樹上刻上我們的名字,每年都帶我去看一下...
在韓劇《不良情侶》中看到過:把心裡想說的話寫在廢舊的膠卷上(大概是白色的修正液),然後對方只要拉開就可以看到。
劇中是把一個個膠卷放在精緻的小盒子里,然後掛在聖誕樹上。
在聖誕節那天把聖誕樹送給她。。。
嘿嘿。感覺很浪漫。
深冬,乘地鐵路上,寒風里瑟瑟發抖,他突然說:「餓了。」拐進了便利店。 還有心吃東西??我把身體轉得朝向地鐵口的方向,不肯進去。
他很快出來了。一個包子,噢,一個!我不看他:「邊吃邊走吧!」「等等!」他打開我的手掌,將什麼放入我的手中,我回過頭來,定睛在我手掌中這包子,「這樣,暖和多了吧。」
熱氣透過紙帶隨風撲到我的臉上。我們,
Ⅱ 請問豇豆是紅豆嗎
請問豇豆不是紅豆。
豇豆(學名 Vigna unguiculata),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兩種,屬豆科植物。豇豆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5~13厘米,寬4~7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兩面無毛,側生小葉斜卵形;托葉卵形,長約1厘米,著生處下延成一短距。萼鍾狀,無毛;花冠淡紫色,長約2厘米,花柱上部裡面有淡黃色須毛。莢果線形,下垂,長可達40厘米。花果期6~9月。
Ⅲ 玲瓏骰子安紅豆是真的嗎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自 溫庭筠的楊柳枝。
是說「擲采之骰各面刻有紅點」
紅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為骨制。以骰子安紅豆來喻入骨相思。
我覺得和你表白沒有什麼關系的,可能她只是喜歡這句吧,或者心理面有個相思的人··
如果你喜歡她還想再堅持下 還是可以的。加油啦··
Ⅳ 南國紅豆的來歷
1、南國紅豆---王維有詩《紅豆》或《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這首《相思》,也許是在中國流傳最廣的愛情詩,從古到今,一直被人吟誦,現在咿呀牙學語的小兒也會背誦。紅豆在古時又被人稱為相思子,王維這首詩,也有人以《相思子》為題。詩中的紅豆,很多人沒有見過,那確實是生長在南方的喬木,在漢代,這樹就被人稱為相思樹。相思樹結子紅黑相間,艷麗光潔,彷彿用紅珊瑚雕出的藝術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關於紅豆有如下記載:「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這記載,不僅描繪了紅豆的形狀,還交代了相思樹的來歷。是一個女子在樹下想念死去的丈夫,悲極而亡,這樹,便被人稱為相思樹。20多年前,我曾在武夷山見過一棵樹齡百年的相思樹,採得一把紅豆,還為此寫過詩。
其實,古代詩人寫紅豆,不是只有王維。溫庭筠就寫過紅豆詩,譬如他的《新添聲楊柳枝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也是一首寫男女戀愛的詩,詩中寫到將紅豆嵌在骰子中,引出相思入骨的感嘆。
王維的《相思》,以紅豆的意象為愛情象徵,意思也到此為止。而後來人寫紅豆,則多表達情人分隔兩地的相思之苦。如:「中有蘭膏漬紅豆,每回拈著長相憶」(韓偓《玉合》),「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半妝紅豆,各自相思瘦」(黃庭堅《點絳唇》),「萬斛相思紅豆子,憑寄予個中人。(劉過《江城子》),「交枝紅豆雨中看,為君滴盡相思血」(趙崇嶓《歸朝歡》),「幾度相思,紅豆都銷,碧絲空裊」(王沂孫《三姝媚·櫻桃》)。這些詩句,比王維的詩包含的意蘊又進了一層。
王維的《相思》,在古人的吟誦中,也常常被用來抒發故國之思,引申出新的意境。王維這首詩,是送給當時的著名的宮廷伶官李龜年的,唐范攄《雲溪友議》中有記載,安史之亂時,李龜年在流亡奔命途中唱「紅豆生南國」,「歌闋,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慘然。龜年唱罷,忽悶絕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殯殮,經四日乃蘇。」《相思》為何使人如此傷感?不是因為愛情,在戰亂中,詩中的景象使流亡者觸景生情,憂君憂國,以至慘然而悶絕。
這樣的紅豆情思,到明末清初,又爆發了一次。那時,詩中的紅豆寄託了明遺民悲凄的故國之思。這類紅豆詩,寫得最多的是錢謙益,他的詩文集中,有《紅豆詩初集》、《紅豆詩二集》、《紅豆詩三集》,這些紅豆詩,大多寫得悲涼憂憤,譬如《辛卯春盡歌者王郎北游告別戲題十四絕句》第八首:「可是湖湘流落身,一聲紅豆也沾巾。休將天寶凄涼曲,唱與長安筵上人。」詩中所謂「天寶凄涼曲」,就是當年李龜年在流亡途中吟唱的紅豆詩,借古喻今,詠紅豆而懷故國,詩人的心思,不言自明。
2、此外,粵劇也有一個「南國紅豆」的美稱。1956年5月,廣東粵劇團赴北京參加會演,周總理接見主要演員,並在座談會上稱粵劇是南國紅豆。周總理以南國紅豆來比喻粵劇,可謂別出心裁而又貼切、形象,說明了粵劇是南方的產物。
Ⅳ 上海哪裡賣相思豆
半升(生)紅豆加上半升(生)黑豆,構成了一升(生)的相思 相思南國產一豆子,一半紅,一半黑,此豆為相思豆。
Ⅵ 除了想思樹,還有什麼樹可以代表思念
玫瑰花、薔薇花或桂花,這些花以其美麗、雅潔芬芳而成為愛情的信物和象徵。
思念的顏色是白色的,因為人在思念中心靈里除了思念就沒有其他顏色了。白色是單一的,是純凈的,就好似透明的水晶一樣.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這是代表的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干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轉自:紅豆代表誰的心
紅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特大,直徑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這種真正的相思紅豆,大自然賦於它一種特質:質堅如鑽、色艷如血、形似跳動的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
在民間,相思紅豆和玉一樣,是有靈性的開運吉祥神物:定情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相思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會在手腕或頸上佩帶鮮紅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環或項鏈,以象徵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到老;結婚後,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目前,相思紅豆飾品風靡南國,時尚女性以佩帶紅豆精美飾品為榮,男女戀人紛紛為對方選擇相思紅豆飾品表達心中的愛意。紅豆作為相思寄託之物,古已有之
Ⅶ ''春又來,看紅豆開,竟不見有情人去采「是哪首歌中的歌詞」
相思
歌曲原唱:毛阿敏
紅豆生南國 是很遙遠的事情
相思算什麼早無人在意
醉卧不夜城處處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濫濫風情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采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竟不見有情人去采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采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相思》是趙小源填詞、毛阿敏演唱歌曲,2000年版古裝神話電視劇《西遊記後傳》的片尾曲,歌曲收錄在毛阿敏專輯《腔·調》中。
毛阿敏,1963年3月1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歌唱家、演員。
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滾熱的咖啡》而正式出道。1986年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並獲得專業組通俗唱法比賽第三名。1987年在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上以一首《綠葉對根的情意》獲演唱表演三等獎,是首位在國際流行歌曲大賽中獲獎的中國流行歌手。1988年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唱《思念》。
毛阿敏演唱的歌大多端莊大氣,在2014年毛阿敏個人演唱會中卻出人意料地翻唱了幾首風格完全不同的歌曲,顛覆了人們心中的印象。「鳳凰傳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風》、周傑倫的《菊花台》、柔美婉轉的民歌《拔根蘆柴花》等,在她的演繹下,都別具味道。
Ⅷ 紅豆有什麼特徵
【幾種紅豆的分類鑒別】
紅豆在植物學上是一個大類,至少涉及三種植物,為糾正人們的一些錯誤認識,茲略述如下:
1. 藤本相思子,不是王維詩中的紅豆(種子半紅半黑)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豆科。木質藤本。枝細弱。春夏開花,蝶形花冠,常淡紅或紫色,總狀花序。莢果長橢圓形。種子寬卵形,上端朱紅色,下端黑色。分布於亞洲熱帶;中國南部亦產。種子學名雞母珠,有劇毒,常用為中葯材。
2. 常綠喬木紅豆樹,別名相思樹,真正的紅豆、相思豆(種子全紅)
紅豆樹(Ormosia hosiei):豆科。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
3. 落葉喬木海紅豆,別名相思樹,真正的紅豆、相思豆(種子全紅)
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稱「相思格」、「相思樹」、「孔雀豆」。豆科。落葉喬木。花小,白色或淡黃色,成狹窄的總狀花序。莢果成熟時彎曲旋卷。種子凸鏡形,鮮紅色。產於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亦見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以及喜馬拉雅山東部。木材堅硬,心材紋理略粗,耐水濕。為優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築、傢具、槍托等用材。種子鮮紅色,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來鑲嵌飾物。
4.赤豆,又名紅豆,是蔬食紅豆,與愛情和相思無關(種子暗紅)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古稱「小菽」、「赤菽」,俗稱「赤小豆」、「紅豆」、「赤豆」、「紅小豆」、「小豆」。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黃或淡灰色。莢果無毛,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一般為赤色。原產於亞洲;中國栽培較廣。種子富含澱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等,可作糧食和副食品,並可供葯用,是進補之品。詳細資料見下文。
5.台灣相思樹,不長相思豆(種子深褐色)
台灣相思樹(Acacia confusa):豆科。常綠喬木。高可達15米。4~10月開花,頭狀花序,花金黃色。莢果帶狀,扁平。種子深褐色,有光澤。分布於中國台灣、福建中部以南和廣東、海南的丘陵、平原酸性土地。木材堅實、細致、耐久,供建築及制農具用。樹批可提栲膠。又為華南地區的行道樹、觀賞樹。
6. 紅豆杉,非屬豆科,與紅豆毫不相干(種子全紅)
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紅豆杉科。常綠喬木。小枝至秋季變黃綠色或淡紅褐色。種子扁卵形,兩側各有一不明顯的棱背,圍有紅色肉質杯狀假種皮。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於甘肅、陝西、湖北以及四川、雲南。木材可作建築、舟車、傢具、器具等用材;種子榨油。
【赤小豆(紅豆)的基本信息】
俗名 紅豆、赤豆、紅飯豆、米赤豆。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宜食 適宜各類型水腫之人,包括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力更好;適宜產後缺奶和產後浮腫,可單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適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療本草》:「和鯉魚煮爛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食性本草》:「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產書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本草綱目》:「通乳汁,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
忌食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雲:「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編》:「赤小豆,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隨息居飲食譜》:「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內忌之。」
按語 赤小豆的營養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質、脂肪外,並含有維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鋁、銅等微量元素。另據元代賈銘《飲食須知》中介紹,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飲不醉。
*警告* 赤小豆與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見上圖),均有「紅豆」之別名。 相思子產於廣東,外形特徵是半粒紅半粒黑,過去曾有誤把相思子當作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萬不可混淆。
別名 紅豆、野赤豆。
來源 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90cm。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捲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5~8cm。種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主產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
採制 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
性狀 種子矩圓形,兩端較平截,長5~7mm,直徑4~6mm。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白色線性種臍,長約4mm,不突起。子葉兩片肥厚,乳白色。
化學成分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附註 同屬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種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
(《本經》)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朱赤豆(《中葯材手冊》),金紅小豆、朱小豆(《葯材學》)。
【來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
①赤小豆,又名:豬肝赤(《本經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讀》),米赤豆、茅柴赤、米赤。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米,密被倒毛。3出復葉,葉柄長8~16厘米;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疏毛,紙質,脈3出,具柄。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約5毫米,具毛;花萼短鍾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兩體,花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枚,暗紫色,長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廣東、廣西、江西及上海郊區等地。
②赤豆,又名:紅飯豆(《增訂偽葯條辨》)。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厘米。莖上有硬毛。3出復葉;托葉線形,被白色長柔毛;小葉卵形至斜方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7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極淺3裂,兩面被疏長毛。花2~6朵,著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端;蝶形花,形與上種相同;莢果扁圓筒狀,於種子間收縮,無毛;種子6~10粒,暗紅色,矩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種臍不凹。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
以上兩種植物的葉(赤小豆葉)、花(赤小豆花)及發芽的種子(赤小豆芽)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夏、秋分批採摘成熟莢果,曬干,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葯材】
①赤小豆:乾燥種子略呈圓柱形而稍扁,長5~7毫米,直徑約3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澤,種臍線形,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一縱溝,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條不明顯的棱脊。質堅硬,不易破碎,除去種皮,可見兩瓣乳白色於仁。氣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顆粒飽滿,色赤紅發暗者為佳。
主產廣東、廣西、江西等地。
②赤豆:又名飯赤豆。乾燥種子,呈矩圓形,兩端圓鈍或平截,長5~8毫米,直徑約4~6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側緣上端,白色,不顯著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狀與亦小豆相似。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葯材以赤小豆品質為好,但貨源不多,漸為赤豆所代替。
【化學成分】
每百克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纖維4.9克、灰分3.3克、鈣67毫克、磷305毫克、鐵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性味】
甘酸,平。
①《養生要集》:"味苦,溫。"
②《別錄》:"甘酸,平,無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無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甘酸,無毒。"
【歸經】入心、小腸經。
①《雷公炮製葯性解》:"入心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經。"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陽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功用主治】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
①《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②《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③《葯性論》:"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皮肌脹滿;搗薄塗癰腫上;主小兒急黃、爛瘡,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與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通氣,健脾胃。"
④《食療本草》:"和鯉魚爛煮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散氣,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綠赤者,並可食。暴利後氣滿不能食,煮一頓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熱,飲汁。"
⑥《食性本草》;"堅筋骨,療水氣,解小麥熱毒。"
⑦《日華子本草》:"赤豆粉,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
⑧《綱目》:"辟溫疫,治產難,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熱和血,利水通經,寬腸理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入散劑。外用:生研調敷。
【宜忌】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隨息居飲食譜》:"蛇咬者百日內忌之。"
【選方】①治水腫坐卧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③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④治腳氣: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並破碎),商陸根一條(切)。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本草圖經》)
⑤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銼)二兩,紫蘇莖葉一握(銼,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搗羅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葯末四錢匕,生薑一分,拍碎,煎至一盞半,空心溫服,然後擇取豆任意食,日再。(《聖濟總錄》赤小豆湯)
⑥治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⑦治急黃身如金色:赤小豆一兩,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陸香一錢,青布五寸(燒灰),麝香一錢(細研)。上葯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腸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復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⑨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赤小豆杵末,水調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腸癰,濕熱氣滯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湯服。(《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
⑿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則易。一切丹並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或加芙蓉葉末。(《綱目》)
⒁治小兒重舌:赤小豆末,醋和塗舌上。(《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攪取汁飲。(《肘後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產書方》)
⒄治婦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溫服,以滓敷之。(《婦人良方補遺》)
⒅治風瘙癮疹:赤小豆、荊芥穗等分,為末,雞子清調塗之。(《綱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燒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細粉,和入溫水、雞蛋清或蜜調成稀糊狀,攤在布上,敷於患處。一般一次即能消腫。治療7例,均獲效果。
②治療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鯉魚1條(重1斤以上),同放鍋內,加水2000~3000毫升清燉,至赤小豆爛透為止。將赤小豆、魚和湯分數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劑。連續服用,以愈為止。治療2例,服後尿量增加,腹圍減小,精神良好,無不良反應。
【紅豆(赤豆)的葯用功能】
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等,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等症。
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解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葯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紅豆的營養成分與綠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過了綠豆。因此,多食紅豆對身體大有裨益。
利用紅豆減肥的具體步驟:
1.買來紅豆,也叫小豆,赤豆,赤小豆,不同地方的叫法不一樣的
2.泡紅豆,24小時
3.煮紅豆,最好沙鍋,但是我用的是高壓鍋,比較快,煮熟最好成豆沙,沙鍋是2個半小時,高壓鍋10分鍾,然後就可以吃了。
香港也出了一種紅豆減肥法,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材料:
紅豆200克、陳皮5克、鹽少許
具體做法:
先把紅豆浸泡半個小時, 加入煮滾的500cc清水中, 煮30分鍾左右,要把紅豆煮熟就對了, 然後熄火。 用熱水把陳皮浸軟, 待紅豆煮熟熄火後, 就把陳皮放入紅豆湯中, 上蓋悶十分鍾, 之後加上一點鹽就可以了。每日餐後飲用, 至少吃兩個星期。
紅豆減肥法適合各種年齡段減肥,並且適合男女減肥,是一種絕對安全無副作用的減肥方法,趕快試一下吧。
【紅豆樹介紹】
名 稱:紅豆樹
拉丁學名:Ormosia hosiei,
科屬分類:豆科蝶形花亞科紅豆(樹)屬植物,
別 名:何氏紅豆、鄂西紅豆、江陰紅豆。
性狀描述:
常綠或落葉喬木,高達20~3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灰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多為2對,互生或對生,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側脈8~10對。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5~20厘米,下垂;花疏,有香氣;花冠白色或淡紅色。莢果近圓形,扁平,先端有短喙,果瓣近革質,褐色,有種子1~2粒。種子近圓形或橢圓形,長1.5~1.8厘米,寬1.2~1.5厘米,厚約5毫米,種皮鮮紅光亮。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產地:
產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多生於河旁、山坡、山谷林內地帶。
用途:
紅豆樹是紅豆(樹)屬中分布於緯度最北地區的種類,較為耐寒。木材堅硬細致,紋理美麗,有光澤,心材耐腐朽,為優良的木雕工藝及高級傢具、特種裝飾、鑲嵌等名貴用材。根與種子入葯。樹姿優雅,樹冠濃陰覆地,可作很好的庭園綠化樹種。種子鮮紅亮麗,收藏多年色彩如初,常用來贈送親友,以寄懷念之情,自古以來都把紅豆作為情愛相思的象徵之物。現大樹極少,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先育種植法
紅豆杉資源的保存和種苗的快速繁育,是解決紫杉醇用材林建設的基礎,大面積營造紅豆杉人工林是解決紫杉醇原料的關僵.用紅豆杉種子繁育苗木時,要住意種子的儲存方式,要沙種混藏或控溫處理,這對越冬後出芽和打破休眠習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種前要搓傷種皮、溫水浸種、葯劑激素處理。出苗後遮陰是育苗的關僵
Ⅸ 寒咳可不可以吃紅豆聽說紅豆是溫性的.對嗎
【赤小豆(紅豆)的基本信息】
俗名 紅豆、赤豆、紅飯豆、米赤豆。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宜食 適宜各類型水腫之人,包括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力更好;適宜產後缺奶和產後浮腫,可單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適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療本草》:「和鯉魚煮爛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食性本草》:「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產書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本草綱目》:「通乳汁,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
忌食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陶弘景雲:「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食性本草》:「久食瘦人。」《本草新編》:「赤小豆,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況赤小豆專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濕。蓋下身之濕真濕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濕,虛濕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本草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隨息居飲食譜》:「赤小豆,蛇咬者百日內忌之。」
按語 赤小豆的營養成分不如大豆,除含蛋白質、脂肪外,並含有維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鋁、銅等微量元素。另據元代賈銘《飲食須知》中介紹,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飲不醉。
*警告* 赤小豆與相思子二者外形相似(見上圖),均有「紅豆」之別名。 相思子產於廣東,外形特徵是半粒紅半粒黑,過去曾有誤把相思子當作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萬不可混淆。
別名 紅豆、野赤豆。
來源 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90cm。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捲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5~8cm。種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主產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
採制 秋季莢果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
性狀 種子矩圓形,兩端較平截,長5~7mm,直徑4~6mm。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白色線性種臍,長約4mm,不突起。子葉兩片肥厚,乳白色。
化學成分 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附註 同屬植物赤小豆P. calcaratus Roxb.的種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
(《本經》)
【異名】亦豆(《日華子本草》),紅豆(《綱目》),紅小豆(《本草原始》),小紅綠豆、虱拇豆(《陸川本草》),朱赤豆(《中葯材手冊》),金紅小豆、朱小豆(《葯材學》)。
【來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
①赤小豆,又名:豬肝赤(《本經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讀》),米赤豆、茅柴赤、米赤。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米,密被倒毛。3出復葉,葉柄長8~16厘米;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疏毛,紙質,脈3出,具柄。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約5毫米,具毛;花萼短鍾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兩體,花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枚,暗紫色,長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或野生。分布廣東、廣西、江西及上海郊區等地。
②赤豆,又名:紅飯豆(《增訂偽葯條辨》)。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厘米。莖上有硬毛。3出復葉;托葉線形,被白色長柔毛;小葉卵形至斜方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7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極淺3裂,兩面被疏長毛。花2~6朵,著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端;蝶形花,形與上種相同;莢果扁圓筒狀,於種子間收縮,無毛;種子6~10粒,暗紅色,矩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種臍不凹。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
以上兩種植物的葉(赤小豆葉)、花(赤小豆花)及發芽的種子(赤小豆芽)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夏、秋分批採摘成熟莢果,曬干,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葯材】
①赤小豆:乾燥種子略呈圓柱形而稍扁,長5~7毫米,直徑約3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澤,種臍線形,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一縱溝,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條不明顯的棱脊。質堅硬,不易破碎,除去種皮,可見兩瓣乳白色於仁。氣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顆粒飽滿,色赤紅發暗者為佳。
主產廣東、廣西、江西等地。
②赤豆:又名飯赤豆。乾燥種子,呈矩圓形,兩端圓鈍或平截,長5~8毫米,直徑約4~6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側緣上端,白色,不顯著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狀與亦小豆相似。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葯材以赤小豆品質為好,但貨源不多,漸為赤豆所代替。
【化學成分】
每百克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纖維4.9克、灰分3.3克、鈣67毫克、磷305毫克、鐵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性味】
甘酸,平。
①《養生要集》:"味苦,溫。"
②《別錄》:"甘酸,平,無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無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湯液本草》:"氣溫,味辛甘酸,無毒。"
【歸經】入心、小腸經。
①《雷公炮製葯性解》:"入心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經。"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陽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功用主治】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
①《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②《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
③《葯性論》:"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皮肌脹滿;搗薄塗癰腫上;主小兒急黃、爛瘡,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與雞子白調塗熱毒癰腫;通氣,健脾胃。"
④《食療本草》:"和鯉魚爛煮食之,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散氣,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綠赤者,並可食。暴利後氣滿不能食,煮一頓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熱,飲汁。"
⑥《食性本草》;"堅筋骨,療水氣,解小麥熱毒。"
⑦《日華子本草》:"赤豆粉,治煩,解熱毒,排膿,補血脈。"
⑧《綱目》:"辟溫疫,治產難,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熱和血,利水通經,寬腸理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入散劑。外用:生研調敷。
【宜忌】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隨息居飲食譜》:"蛇咬者百日內忌之。"
【選方】①治水腫坐卧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③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④治腳氣: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並破碎),商陸根一條(切)。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本草圖經》)
⑤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銼)二兩,紫蘇莖葉一握(銼,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搗羅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葯末四錢匕,生薑一分,拍碎,煎至一盞半,空心溫服,然後擇取豆任意食,日再。(《聖濟總錄》赤小豆湯)
⑥治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⑦治急黃身如金色:赤小豆一兩,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陸香一錢,青布五寸(燒灰),麝香一錢(細研)。上葯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腸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復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⑨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赤小豆杵末,水調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腸癰,濕熱氣滯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湯服。(《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
⑿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則易。一切丹並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或加芙蓉葉末。(《綱目》)
⒁治小兒重舌:赤小豆末,醋和塗舌上。(《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攪取汁飲。(《肘後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產書方》)
⒄治婦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溫服,以滓敷之。(《婦人良方補遺》)
⒅治風瘙癮疹:赤小豆、荊芥穗等分,為末,雞子清調塗之。(《綱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燒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細粉,和入溫水、雞蛋清或蜜調成稀糊狀,攤在布上,敷於患處。一般一次即能消腫。治療7例,均獲效果。
②治療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鯉魚1條(重1斤以上),同放鍋內,加水2000~3000毫升清燉,至赤小豆爛透為止。將赤小豆、魚和湯分數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劑。連續服用,以愈為止。治療2例,服後尿量增加,腹圍減小,精神良好,無不良反應。
【紅豆(赤豆)的葯用功能】
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等,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等症。
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解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葯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紅豆的營養成分與綠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過了綠豆。因此,多食紅豆對身體大有裨益。
Ⅹ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出自哪裡原文是什麼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出自《西遊記後傳》的片尾曲《相思》。原文如下:
歌名《相思》
編曲:荊樂霞
填詞:趙小源
譜曲:三寶
演唱:毛阿敏
紅豆生南國 是很遙遠的事情
相思算什麼 早無人在意
醉卧不夜城 處處霓虹
酒杯中好一片濫濫風情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采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采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守著愛怕人笑 還怕人看清
春又來看紅豆開 竟不見有情人去采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煙花擁著風流真情不在
(10)上海相思豆擴展閱讀:
歌詞來源:
歌詞靈感來源於王維的《紅豆》,全詩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你能盡情的採集它們,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這首《相思》化用這首詩,將相思之情寫的入骨三分。
同時用紅豆代表相思古已有之,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
賞析:
《相思》這首歌以一個女子的口吻講述對方的薄情寡性,春紅豆開,而詩中的有情人卻不見了,不夜城裡霓虹燈下,推杯換盞的真是那薄情郎,世間誘惑太多,女子只是其中的一個,「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古詩里的形容的美好愛情都只存在書本里,沒有人會對一個女的相思入骨,從一而終。
歌詞中多是說不相思,但更加表明歌中女子飽受相思之苦,奈何深情錯付,對方對這樣的感情熟視無睹,歌意境是哀怨凄涼的,加上歌手毛阿敏大氣委婉,深沉質感的嗓音,一唱三嘆,用情至深,把這首歌演繹的分外動人。